当前位置:初中试题 > 化学试题 > 木炭、一氧化碳、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 > 用所学知识解释下列问题: (1)金刚石和石墨性质不同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实...
题目
题型:期末题难度:来源:
用所学知识解释下列问题:
(1)金刚石和石墨性质不同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实验室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得到的铁与工业上炼出的生铁在组成上的最大区别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碳原子原子排列
(2) 生铁中还含有碳元素
核心考点
试题【用所学知识解释下列问题: (1)金刚石和石墨性质不同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实】;主要考察你对木炭、一氧化碳、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下图是课堂中模拟炼铁的实验装置。
(1)写出图中标有序号的仪器名称①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 。
(2)实验过程中,先要进行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Ⅰ或Ⅱ)
Ⅰ.加热 Ⅱ.通一氧化碳
(3)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B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B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
(4)该装置的不足之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期末题难度:| 查看答案
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写出标有序号的仪器名称:a 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 。
(2)CO和Fe2O3均属于______________。(填序号)
①单质 ②氧化物 ③酸 ④碱 ⑤盐
(3)澄清石灰水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______________。
(4)点燃b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
(5)高温条件下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
题型:北京中考真题难度:| 查看答案
“嫦娥一号”的成功发射,使全国 人民欢欣鼓舞。请同学们阅读下列航天 技术中的化学短文并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 2007年10月24日19时10分,“嫦娥一号”卫星发射成功。下图是中国 月球探测工程标志图案,它以中国书法, 抽象地勾勒出一轮圆月,一双脚印踏在其上,象征着月球探测的终极梦想。此作品对中国的意味十足,简洁而明朗,体现了传统和现代的完美结合。
材料二 人类要在月球生活居住,首先离不开淡水和氧气,而月球上既没有水又没有空气。科学家发现月球的沙土中含有丰富的含氧钛铁矿,成分为TiO2、Fe2O3的混合物,将这些矿石利用CO 来还原提炼单质钛和铁,若用氢气还原,可以得到淡水。将这些矿石通电,还可以从中分离出氧气。
(1)月球土壤中存在天然的铁、金、银、铅等多种金属矿物颗粒。若从铁、金( Au)、银、铅(Pb)混合金属中回收某些金属,将混合金属放入足量的盐酸中充分反应,然后过滤, 剩余的固体中可能回收得到的金属组合是(      )。
A.Fe、Pb B.Au、Fe C.Ag、Au D.Pb、Ag
(2)“嫦娥一号”发射的火箭推进器中装有液态肼(用A表 示)和过氧化氢(H2O2),它们混合时的反应方程式为: 2H2O2+A==N2 +4H2O,则肼(A)的化学式为(      )。
A.N2H2 B.N2H4O2 C.NH2 D.N2H4
(3)从铁生锈条件来分析,月球上铁制品__________(填“易”或“不易”)生锈。
(4)现利用CO来还原TiO2、Fe2O3的混合物提炼单质钛和铁,装置如下图所示,试回答:
①写出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任意一个)____________ 。
②用CO还原钛铁矿,生成钛和铁的混合物,可用简单的物理方法将两种物质分开___________。
③就实验操作顺序的问题两位同学出现了分歧。小月认为先通一段时间CO排空气,然后再点燃C和A中的酒精灯,小亮认为这样做不好,他的理由是___________ ;小亮认为先点燃C和A中的酒精灯,然后再通CO,小月又提出反对,她的理由是 ____________;老师认为他们的反对意见都有一定道理。请你帮助这两位同学解决他们的困难,你的办法是____________ 。
题型:模拟题难度:| 查看答案
有位同学设计了下列实验(装置及所用药品如图所示),仔细观察后回答下列问题。
(1)在给氧化铁加热时,要先通入一氧化碳气体后加热,其目的是                                
(2)在C 处看到的现象是                                  ,说明反应后有                    生成。
(3)本实验设计中,在B 处所采取措施的目的是                                             ,其优点是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根据下表内容进行活动与探究,请你参与并回答问题:
题型:专项题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