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题型:宣武区二模难度:来源:
(1)实验A中的实验现象是______;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其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
(2)实验B的结论除说明气体的密度外,还可说明该气体的性质有______、______.
(3)实验C中氧气与氢气的体积比为______.
答案
| ||
(2)蜡烛熄灭说明二氧化碳有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的性质.
(3)电解水时生成氧气和氢气的体积比为1:2.
故答案:(1)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3Fe+2O2
| ||
(2)不燃烧、不支持燃烧.
(3)1:2.
核心考点
试题【根据实验示意图回答问题:(1)实验A中的实验现象是______;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其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2)实验B的结论除说明气体的密】;主要考察你对燃烧与燃烧的条件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A.铁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 |
B.向氢氧化钙溶液中滴加酚酞,氢氧化钙变红 |
C.加热已通入二氧化碳的红色石蕊试液,有气泡产生,溶液变为紫色 |
D.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
A.木炭 | B.红磷 | C.铁丝 | D.硫磺 |
请回答:
(1)白烟的主要成份是______.
(2)若要完成燃烧条件的实验探究,最好选用上述的哪些装置______(填字母)
(3)能够说明燃烧需要达到着火点温度的实验现象是______.
( )
A.暗红色的红磷点燃后,观察到集气瓶内充满白烟,燃烧结束后,白烟逐渐消失 |
B.淡黄色的硫在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燃烧,观察到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
C.银白色的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瓶底出现白色固体 |
D.黑色木炭粉在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燃烧,发出白光.燃烧停止后,取出坩埚钳,向瓶中加入少量的澄清石灰水,振荡,看到石灰水变浑浊 |
A.镁带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白色火焰,生成白色固体 |
B.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 |
C.石蕊试液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氢氧化钠溶液变为红色 |
D.氢氧化钠溶液滴入浅绿色氯化亚铁溶液中,有红褐色沉淀生成 |
最新试题
- 1某学校共有高一、高二、高三学生名,各年级男、女生人数如下图:已知在全校学生中随机抽取1名,抽到高二年级女生的概率是0.1
- 2下列实验现象预测正确的是(双选) ( )。A.实验Ⅰ:电流表A指针偏转,碳棒上有红色固体析出B.实验Ⅱ:电流
- 3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题目。(7分)在黄海之滨,有一座美丽的城市——连云港。她文化厚重,物产丰饶,风光美丽。这里是中国最
- 4请根据以下提示,结合你生活中的一个事例,用英语写一篇短文。 A life without a goal is a lif
- 5在竖直悬挂的轻质弹簧下端挂一个钩码,弹簧伸长了4cm,如果在该弹簧下端挂两个这样的钩码(弹簧始终发生弹性形变),弹簧的伸
- 6世界上最湿润的大洲是: ( )A.亚洲B.非洲C.南美洲D.欧洲
- 7下列实验操作或叙述中,正确的是( )A.手持试管给试管里的物质加热B.将鼻孔凑到集气瓶口闻气体的气味C.将试管夹从试管
- 8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 火星四射,产生黑色固体的是 A.铁丝B.木炭C.红磷D.氢气
- 9下述实验不能达到预期实验目的是( )序号实验内容实验目的A向盛有10滴0.1mol/L AgNO3溶液的试管中滴加0.
- 10 编成《 》一书,系统介绍了南洋欧美各国的历史地理、并说明编写的目的是“
热门考点
- 1He complained that this was the third time he _________ of t
- 2与下列课文有关的内容,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 ]A.《伤仲永》——《临川先生文集》——王安石——宋代B.《智取生辰
- 3右图为用显微镜观察血涂片时视野中图像,请据图回答:⑴图中D所示的细胞体积最大,且与B所示细胞相比,细胞中有
- 4下列措施中不属于农业节水的是[ ]A.种植耐旱、耗水量少的作物B.降低生产耗水,提高利用效率C.推广滴灌、喷灌技
- 5【题文】下图中,a、b、c为三条平行的直线。读图回答各题:【小题1】若a、b、c表示等压线,箭头可能为:A.北半球近地面
- 6漂粉精久置于空气中会变质,在变质过程中不会涉及的性质是A.HClO的漂白性B.HClO的不稳定性C.HClO的弱酸性D.
- 7如图,第四象限的角平分线OM与反比例函数y=kx(k≠0)的图象交于点A,已知OA=32,则该函数的解析式为( )A.
- 8“千里调水,情满珠江”.去年入冬以来,广东省遭遇50年一遇的严重旱情,为缓解广东面临的供水安全形势,1月30日由我省黔西
- 9边长是10cm的正方体物体重为25N,沿斜面匀速下滑,已知斜面对物体的支持力是12N,则物体对斜面的压强为______P
- 10(28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法律法规底线,社会主义制度底线,国家利益底线,公民合法权益底线,社会公共秩序底线,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