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初中试题 > 化学试题 > 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 除去一氧化碳中含有少量二氧化碳的正确方法是(  )A.通过氢氧化钠溶液B.通过红热的铁丝C.用燃着的木条点燃D.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题目
题型:无锡难度:来源:
除去一氧化碳中含有少量二氧化碳的正确方法是(  )
A.通过氢氧化钠溶液B.通过红热的铁丝
C.用燃着的木条点燃D.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答案
A、通入氢氧化钠溶液,CO2气体可跟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而除掉原有的CO2气体,此项正确;
B、红热的铁丝不能除去CO气体,也不与CO2气体反应,故此项错误;
 C、点燃混合气体,除掉的是原有CO气体,又生成了新的CO2气体,故此项错误;
D、通过灼热的氧化铜,也是除掉原有CO气体,又生成了新的CO2气体,此项错误.
故选A
核心考点
试题【除去一氧化碳中含有少量二氧化碳的正确方法是(  )A.通过氢氧化钠溶液B.通过红热的铁丝C.用燃着的木条点燃D.通过灼热的氧化铜】;主要考察你对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根据你对CO和CO2的了解回答下列问题.
(1)CO和CO2都是碳的氧化物,由于______,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不同,如CO2能与______反应,而CO不能;CO有______性,而CO2没有.
(2)自然界CO2的来源途径有______(任写一点);海水能吸收CO2可能是因为______.
(3)任何物质都有两面性,CO2对人类的正面影响是促进植物光合作用等,不利影响有______等.(任写一点)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某无色气体由H2、CO、N2和水蒸气组成,将混合气体先通过灼热的氧化铜剩余气体是______,再通过澄清的石灰水现象是______,最后通过浓硫酸后剩余气体是______.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在研究性学习课上,某学习小组同学将制得的CO2分别通入足量澄清石灰水和氢氧化钠溶液中,他们观察到前者变浑浊,后者无明显现象.我们已经学过CO2和NaOH溶液能够反应,如何验证CO2和NaOH发生了化学反应?请你与他们一起探究:
[实验方案设计探讨]:
(1)有三个同学分别设计了如图所示三个实验,用以验证C02与NaOH发生了化学反应.
魔方格

以上三个实验中,①③有明显现象,请你帮忙补充记录他们观察到实验现象:实验①试管内液面上升;实验③______.
(2)实验②因选用仪器不当导致未能观察到明显现象,请你寻找一种物品替代该装置中的广口瓶,以使实验取得成功,你将选用的物品是______.
(3)小组的李良同学认为以上三个实验现象均不足以证明CO2和NaOH发生了化学反应,其理由是______.
(4)李良同学经过思考,提出另外两个方案:
a.氢氧化钠溶液通入CO2后,用酚酞试液检验;
b.氢氧化钠溶液通入CO2后,检验有新的物质生成.
大家经讨论认为应该选择方案b,得到老师的肯定.请你解释不选方案a的原因是______.
[进行实验]:
请你根据所学化学知识按照(4)中的方案b设计实验,完成实验记录:
①将制得的CO2通入装有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中;
②往实验①的溶液中滴加______,现象是______.
[结论与应用]:
由此说明CO2和NaOH溶液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因此,氢氧化钠溶液应______保存.
题型:丰泽区质检难度:| 查看答案
实验室用如右图的装置制取二氧化碳,并完成有关二氧化碳性质的实验.
(1)将二氧化碳通入石蕊试液,观察到的现象是 ______;
(2)将二氧化碳通入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
(3)干燥二氧化碳可以选用 ______;
(4)欲产生500mL的二氧化碳(此时,ρCO2=1.997g/L)需要多少克碳酸钙?(精确到0.01g)
题型:虹口区难度:| 查看答案
下列说法或做法正确的是(  )
A.进入久置未开始的菜窖要先做灯火实验
B.霉变的大米洗净后可食用
C.灭火的方法之一是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D.若氢氧化钠溶液沾在皮肤上,应涂NaHCO3溶液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