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1)为准确测定水的组成,为防止杂质干扰,正确的连接顺序为:己→______→丙;
(2)乙装置的作用是______.
(3)若测得丁装置中样品在实验前后减少6.4克,乙装置中药品增加了7.2克,丙装置增加了3.6克,根据此可求出水中H、O质量比为(只写计算式)______.
(4)实验结束后,若丁处仍有黑色固体,这对实验的结果的影响是______(填“氧的质量偏大”、“氢的质量偏大”、“无影响”);
(5)装置中的丙能否省去?______为什么?______.
答案
(2)装置乙中放入大量的干燥剂,直接和丁装置相连,所以其作用应是吸收丁装置反应产生的水;
(3)丁中金属氧化物反应前后减少的质量为6.4克,即水中氧元素的质量;乙装置增加的质量7.2克即为生成水的质量;7.2克-6.4克为氢元素的质量.根据此可求出水中H、O质量比为(7.2-6.4):6.4;
(4)实验结束后,丁处仍有黑色固体说明CuO没有全部参加反应,不参加反应的CuO在反应后仍在装置内,不影响反应前后的称重.另外,本次探究的是生成水中H、O元素的质量关系,CuO是否全部反应只是影响生成水的多少,不影响质量比的推算;
(5)装置丙也用于吸收水和二氧化碳,因为丙处于装置乙之后的整套装置的最末端直接与大气相通,所以该装置一定不是用于吸收反应中生成的水,那么就是用来吸收空气中的水和二氧化碳.这样可以减少空气中水和二氧化碳对探究结果的影响,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故答案为:
(1)甲→戊→丁→乙;
(2)吸收氢气还原氧化铜后生成的水;
(3)(7.2g-6.4g):6.4g;
(4)无影响;
(5)不能;它的目的是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否则会影响实验的结果.
核心考点
试题【为了测定水的组成选用下列装置回答问题:(氢气用盐酸和锌制得)(1)为准确测定水的组成,为防止杂质干扰,正确的连接顺序为:己→______→丙;(2)乙装置的作用】;主要考察你对水的组成与性质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A.置换反应 | B.化合反应 |
C.分解反应 | D.复分解反应 |
A.干冰易升华 | B.浓盐酸易挥发 |
C.甲烷可以燃烧 | D.氢氧化钠固体易潮解 |
A.氦气用于充灌气球 |
B.金刚石用于切割玻璃 |
C.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
D.熟石灰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
最新试题
- 1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的直接目的是 [ ]A.扭转贸易逆差B.毒害中国人民 C.打开中国市场 D.寻找战争借口
- 2以下哪一交通线路对于青藏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A.南昆铁路B.兰新线C.宝成线D.青藏铁路
- 3运用政治常识阐述我国“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的必要性。
- 4辨析:人民政协是国家机构吗?
- 5比较大小:_________(填“>”“<”“=”).
- 6下列实例属于超重现象的是( )A.神舟七号运载火箭点火后加速升空B.举重运动员举起杠铃静止在空中C.跳水运动员被跳板弹
- 7将一等边三角形剪去一个角后,∠BDE+∠CED等于________。
- 8文学类文本阅读演 戏怀鹰(新加坡)我不明白自己为什么会有那股傻劲,在众目睽睽之下假装昏倒?我要证明什么?老实说,这个灵感
- 9甲、乙、丙、丁是初中化学中的四种常见化合物,均含有一种相同的元素,请依据所给信息回答问题:(1)甲、乙组成元素相同,且甲
- 10关于万有引力定律的表达式F=GMmR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公式中G为引力常量,它是由实验测得的而不是人为规定的
热门考点
- 1 楷书的特点是字体方正,笔画工整,结构部位之间互不连接。请用楷书在横线上写下列汉字,要求正确、美观。长风破浪会有时,直
- 2国家质量标准规定:市售尿素CO(NH2)2的质量分数在96%以上为达标一级品,县供销社出售1t尿素,其中含氮元素的质量为
- 3.
- 4诗歌默写按要求补出句中空缺部分。(每空1分,共10分。)①彤管有炜, 。②______ _
- 5. --- What else do you want to know about the cell phone? --
- 6下面是安徽省芜湖市城市形态变化(左图)和安徽省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图(右图),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小题1: 1949〜198
- 7如图1所示是小明比较甲、乙两种不同液体比热容大小的实验装置,图中两个完全相同的烧杯内分别装有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用
- 8已知:CH3CH2CH2CH3(g)+6.5O2(g)→4CO2(g)+5H2O(l),1mol CH3CH2CH2CH
- 9读图,完成下列要求:(1)填出图中数码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邻国:①______ ②______ ③______
- 10用括号中所给单词的适当形式填空。小题1:My mother is watching TV in the 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