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A.只有②是离子 | B.①和③属同种元素 |
C.①和④化学性质相似 | D.①属非金属元素 |
答案
B、元素的种类由质子数决定,①③的核内质子数相等,所以属于同种元素;
C、元素的化学性质是由其最外层电子数决定的,①④最外层电子数均是7,所以其化学性质一定相似;
D、非金属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多于4,①的最外层电子数是7大于4,是非金属元素;
故选A
核心考点
举一反三
(1)磷原子核内有个______质子.
(2)铝原子核外电子层数与磷原子的电子层数相同,但最外层电子数比磷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少2个,则铝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
(3)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_____.
e.
按要求填空(填序号):
①表示3个氮分子的是______,
②表示铁离子的是______,
③a与d两粒子结合形成物质的化学式是______,
④电工使用的试电笔触电发红光,是因为管内充______气(填名称).
A.示意图①、②、③、④表示的全部是原子结构 |
B.示意图②的核电荷数x=12 |
C.示意图④若表示的是离子结构,则它的最外层电子数y=7 |
D.示意图①的最外层电子数为8,所以它是稀有气体元素 |
A
,B
,C
,D
其中表示原子的是______,表示阳离子的是______,表示阴离子的是______,
属于同一种元素的是______(用序号表示).
A、
B.
C、
D、
其中表示原子的是______,表示阳离子的是______,表示阴离子的是______,
属于同一种元素的是______(用序号表示).科学家最近研制的一种以锶原子
作钟摆的钟是世界上最精确的钟.锶元素(元素符号为Sr)原子结构如右上图所示.
锶元素属于______(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锶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为______,其化学性质与______原子相似,此原子易______电子,其离子的符号为______.
最新试题
- 1对于平面α和共面的直线m,n,下列命题是真命题的是( )A.若m,n与α所成的角相等,则m∥nB.若m∥α,n∥α,则
- 2(1)已知两个等比数列{an},{bn},满足a1=a(a>0),b1-a1=1,b2-a2=2,b3-a3=3,若数列
- 3找出下面文段在语言表述方面存在的三处错误,并加以改正。(3分)源自中国的民俗文化已经走向了世界。在德国首都柏林,商场里摆
- 4X、Y、Z均是由两种短周期元素组成的无机物,它们的每个分子中均含有l8个电子,相关信息如下表所示(“/”表示相应的信息略
- 515世纪意大利人利昂·巴蒂斯塔·阿尔贝蒂写到:“人们只要想做,没有什么做不到。”下列选项中与这句话所反映的社会思潮不一致
- 6---- Is there a vaccine _____ pig influenza?, I’m anxious to
- 7如右图所示,公路两侧的甲、乙两条水渠由公路下面的倾斜涵洞相连,两渠中水面相平。关于涵洞中水流方向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由
- 8This printer is of good quality. If it_____break down within
- 9已知定点M(0,2),N(-2,0),直线l:kx-y-2k+2=0(k为常数).若点M,N到直线l的距离相等,则实数k
- 10己知:|x|=4,y2=149;且x>0,y<0,求2x-7y的值.
热门考点
- 1直线l过点A(1,1)且与圆交于P、Q两点,若A恰为PQ的中点,则l的方程为A.B.C.D.
- 2设ξ是离散型随机变量,P(ξ=x1)=,P(ξ=x2)=,且x1<x2,现已知:Eξ=,Dξ=,则x1+x2的值为(
- 3口语交际及综合性学习。 5月27日,第21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简称“书博会”)隆重举行,并在牡丹江文化广场设置分会场
- 4“罗马不是一日建成的。”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罗马见证了( )①布匿战争;②凯撒夺取政权; ③屋大维开始独揽国家大权
- 5质量为m、初速度为零的物体,在变化不同的合外力作用下都通过位移xo。下列各种情况中合外力做功最多的是
- 6下列各等式呈现某种规律,根据规律直接写出第4个等式为______.1+2=3;4+5+6=7+8;9+10+11+12=
- 7-You don"t have to play that record so loud,do you?-I"m sony
- 8已知函数f(x)=2sinxcosx+23cos2x-3,x∈R(I)化简函数f(x)的解析式,并求函数f(x)的最小正
- 91. HOUSE FOR SALE Comfortable family home with a large g
- 10北魏孝文帝改革措施之所以能够实施是因为①它适应了当时中原地区的生产力 ②得到鲜卑贵族的广泛支持 ③孝文帝个人改革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