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题型:综合题难度:困难来源:不详
研究主题:黄河泥沙问题:
(1)定量分析:在图中用折线图描绘黄河兰州测站到利津测站年平均含沙量的变化
(2)寻找规律:你发现从兰州到利津黄河水年平均含沙量有什么变化规律?
(3)以果探因:选择黄河泥沙含量变化最大的一段,试着写出变化原因。(两点即可)
(4)解决问题:同学们惊奇地发现,图中下游河段流域特别狭小无大的支流汇入,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地理现象。
答案
(2)河水的含沙量从兰州到河口增加不大;从河口到陕县迅速增加;从陕县到利津有所减少.
(3)河口到陕县泥沙含量变化最大,原因:流经土质疏松的黄土高原、支流较多.
(4)黄河下游地势平坦,河道变宽,流速减慢,泥沙淤积,河床抬高,形成地上河;地势多高于两岸,不易于集水,所以流域面积小,无大的支流汇入.
解析
试题分析:
(1)据图中数据分析,黄河的年平均含沙量从兰州到河口增加不多,从河口到陕县含沙量剧增,因为流经黄土高原,陕县到利津含沙量有减少.
(2)河口镇到郑州(或旧孟津)主要流经黄土高原,土质疏松,夏季多暴雨,植被覆盖率低,泥沙随支流汇入黄河,含沙量剧增.郑州(或旧孟津)到利津流经平原,地势平坦,水流变缓,泥沙沉积,含沙量减小.
(3)河口到陕县泥沙含量变化最大,原因:流经土质疏松的黄土高原、千沟万壑地势起伏大、支流较多、植被覆盖率低等.
(4)从图上可看出:黄河下游没有支流.黄河下游游荡在华北平原上,河床宽坦,水流缓慢,泥沙大量淤积,使河床平均高出两岸地面4~5米,成为举世闻名的“地上河”.
地势高,难以有支流汇入.
核心考点
试题【研究性学习:某地理兴趣小组的同学上网查询有关黄河的资料,并绘制了黄河流域的地理事物及数据简图,据图探究了以下两个问题,你能参与进来吗?研究主题:黄河泥沙问题:(】;主要考察你对中国的自然环境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A 甲-长江、乙-黄河、丙-珠江、丁-松花江
B 甲-黄河、乙-珠江、丙-松花江、丁-长江
C 甲-长江、乙-松花江、丙-珠江、丁-黄河
D 甲-长江、乙-珠江、丙-黄河、丁-松花江
A.河段①水资源丰富 | B.河段②支流稀少 |
C.河段③已成地上河 | D.图中水利枢纽是三峡 |
A.河段①水能丰富 | B.河段②不利于水运 |
C.河段③已成地上河 | D.图中水利枢纽是小浪底 |
(1)长江发源于唐古拉山脉,在南京注入东海。 ( )
(2)长江流域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 )
(3)“人在江底走,水在头顶流”是对A河段景观的描述。 ( )
(4)长江上游有水土流失、中下游有洪涝灾害和水污染等生态环境问题。 ( )
(5)长江支流较多,大部分位于暖温带,有结冰期。 ( )
(6)长江有“黄金水道”之美誉,其航运业主要集中在源头至宜昌河段。 ( )
最新试题
- 1The minister has been ________ by the newspapers for his com
- 2一台电子收报机,它的译电效率相当人工译电效率的75倍,译电3 000个字比人工少用2小时28分.求这台收报机与人工每分钟
- 3根据要求写出下列单词的相应形式.1. this(对应词)_____ 2. yes(反义词)_____ 3. is n
- 4(x+1)(x-1)(1+x2)=______.
- 5下图表示叶片的光合作用强度与植物周围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关系。图示中,ce段是增大了光照强度后测得的曲线。下列有关叙述中
- 6某氧化还原反应中有反应物和生成物共六种:NO、FeSO4、Fe(NO3)3、H2O、HNO3和Fe2(SO4)3.其中H
- 7【题文】若,则
- 8下列反应不属于化合、分解、置换反应,也不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 A.Cu2(OH)2CO32CuO+H2O+CO2↑B.C
- 9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3月7日零时,公安部指挥了2012年打拐第一案,山东、贵州、河南等14省区市公安
- 102013年6月18日,教育部启动“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在全国推行中小学“ ”( )A.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热门考点
- 1在每日摄入的总能量中,早、中、晚的能量各应占( )A.20% 50% 30%B.30% 40% 30%C.50
- 2伽利略根据小球在斜面上运动的实验和理想实验,提出了惯性的概念,从而奠定了牛顿力学的基础.关于惯性有下列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 32011年7月29日,由共和党控制的国会众议院通过了一项旨在提高债务上限的法案。但随后由民主党控制的国会参议院就以59比
- 4在有理数-3.21,12,5,19,37,-π,-34,0,2.•4,0,121121112中:整数有{______}有
- 5Please keep our classroom _____. [ ]A. clean B. cleaning
- 6阅读《我最好的老师》一文,完成1—6题。 ①怀特森先生教的是六年级的科学课。在第一堂课上,他给我们讲了一种叫作凯蒂旺普
- 7在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A(气)+3B(气) 2C(气)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 A.A、B、C的分子数比为1:3:
- 8If we go on using energy so wastefully, _____ are that our o
- 9—How did your father deal with you?—We were lucky to _____ b
- 10(37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与社会发展异彩纷呈。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据战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