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有没有Robert Frost 写的"The Road Not Taken"的赏析?
提问时间:2021-03-31
答案
选择的路 弗罗斯特(1874-1963),美国诗人 顾子欣 译 黄色的树林里分出两条路, 可惜我不能同时去涉足, 我在那路口久久伫立, 我想着一条路极目望去, 直到它消失在丛林深处. 但我却选择了另一条路, 它荒草萋萋,十分幽寂, 显得更诱人,更美丽; 虽然在这两条小路上, 很少留下旅人的足迹. 虽然那天清晨落叶满地, 两条路都未经脚印污染. 啊,留下一条路等改日再见! 但我知道路径延绵无尽头, 恐怕我难以再回返. 也许多少年后在某个地方, 我将轻声叹息将往事回顾: 一片树林里分出两条路—— 而我选择了人迹更少的一条, 从此决定了我一生的道路. 《未选择的路》是美国诗人罗伯特.弗罗斯特的著名诗篇.罗伯特·弗罗斯特堪称美国20世纪最受欢迎的诗人之一,他一生致力于诗歌的创作,写作并出版了10部诗集. 罗伯特·弗罗斯特(1874-1963)出生于旧金山一个教师家庭,在美国西部度过童年.中学毕业后,他在哈佛大学学习两年后肄业,这前后曾做过纺织工人、教员,经营过农场,并徒步漫游过许多地方,同时他也开始写诗,但他的诗歌最初并未在美国引起注意. 1912年时弗罗斯特已经38岁,这一年他作出了一个重要的选择:放弃他在一所师范学校教书的职业,放弃本来可能更加平坦、安稳的生活,而选择了诗歌.他对自己说:“写诗吧,穷就穷吧.” 夫妻二人商量后,决定到异地去闯一条路,找一个生活水平比较低,但更利于写诗的环境.于是他们卖掉了祖父遗传下来的农场,再加上几年教书所得的一点积蓄,就这样他们来到大海对岸的英国,在离伦敦不远的一个村子里找到了一座木板茅屋的新家.不久之后,他的第一本诗集《孩子的意愿》出版了,很快就以其特有的朴素坦率和真诚赢得了诗人们的好评.美国著名诗人庞德特别撰文推荐,说它是美国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最好的一本诗集. 1915年弗罗斯特回到美国,在新罕布什尔州经营农场.此后他的诗名日盛,分别于1924,1931,1937,1943年四次获得普利策奖,并在几所著名的大学中任教师、驻校诗人与诗歌顾问.晚年的他已是美国的一个非官方的桂冠诗人.弗罗斯特的诗往往从描写新英格兰的自然景色或风俗人情开始,渐渐进入哲理的境界,他素有“新英格兰诗人”之称.这与他诗中大量描写新英格兰的自然景色或风俗人情有关.波士顿以北多岩石的牧场,殖民地时代的建筑,耐人寻味的石头围墙,以及那里居民粗犷的感情、耕耘生活的艰辛等等,都成为诗人作品取之不尽的素材.他的诗把新英格兰的风貌和当地人的特征一览无余地展现在了读者面前,可以说新英格兰乡间生活的各个侧面,弗罗斯特都写到了. 但弗罗斯特并未沉洒于描绘美丽山川和旖旎景色,他的诗虽然保持了一些传统的形式和格律,气氛也较轻快,但弗罗斯特认识到了生活的复杂性,他通过自然来表达一种象征意义,而不是什么田园式的思乡情调.在他的笔下,生活既悲惨又快活,既有美也有丑,杂乱之中又寓有统一.他善于透过现实中的现象深入浅出地说明深刻的哲理,而这些又与新英格兰的风景描绘结合在一起.他试图在新英格兰寻觅到现代美国业已失去的鲜明色调和激清、纯真,使之成为检验和评论现代文明城市的标准,弗罗斯特的杰出贡献之一正在于此. 弗罗斯特也常被称为“过渡性的诗人”,意指他处在传统诗歌和现代派诗歌交替的一个时期.弗罗斯特的诗歌备受喜爱,原因之一是他的诗风朴实无华,未受过多少学校教育的人都看得懂.当许多诗人热衷于搞诗歌试验时,他却坚持使用日常语言,描写自己观察入微的日常事件,并从中发掘出独特的智慧和哲理,描写上则细致含蓄、耐人寻味,能让人常读常新. 《未选择的路》是弗罗斯特的一首名诗,作于1915年,最初收录于他的第三本诗集《山间》(1916)中.在这首诗中,他把思想情感和富有象征的意象揉合起来,阐明了他对于人生、社会和宇宙的态度.弗罗斯特在诗歌风格上的一个最大特点是朴素无华,含义隽永,把深刻的思考和哲理寓于平淡无奇的内容和简洁朴实的诗句之中.本诗堪称是这方面的典范,其语言质朴自然,但在构思上却非常巧妙. 全诗一共4节,可分为两层.第1-2节为第一层:第1节交代了树林里有两条道路,其中的一条极目望去,消失在丛林深处,诗人处在岔路口,面临着抉择;第2节诗人叙写自己选择了另一条路,它“荒草萎萎,十分幽寂”,但诗人认为它“显得更诱人,更美丽”. 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我”的双重矛盾,第一重矛盾是不能同时涉足两条路.这一重矛盾中诗人描述了“我”站在岔路口,为不能同时涉足两条路而感到的遗憾——一条路平坦通畅,极目可望见它的尽头;而另一条路幽寂荒凉,充满着引人探索的诱惑.第二重矛盾是在明了了不能同时涉足两条路之后,究竟选择哪一条路的问题.在经历了复杂的心理过程之后,“我”终于选择了那条人迹更少的路,想让另一条路留待后日去走,可这显然是作者做出抉择后的一种自我安慰,因为“我知道路径延绵无尽头,恐怕我难以再回返”.但诗人选择了人迹罕至的路并不是草率决定的,虽然他知道另一条路可能平坦通畅,可他仍然选择了那条幽寂荒凉的路. 如果我们联系到诗人自己在写诗与在师范学校教书之间的选择,或许能更深入地理解这首诗.如果说在师范学校教书是一条平坦通畅的生活道路,那么写诗的道路则可以说充满了幽寂荒凉.但在这两种生活中,诗人最终选择了后者,虽然在蓦然回首时,他有时也会想到如果去走前一条路会是怎样,这也是人之常情,也是我们在人生的岔路口都会遇到的困惑. 在第三节中,诗人交代尽管“我”对另一条路也是留恋的,但却宁愿走一条别人很少走的路.这表明了“我”不愿随俗的心迹,沿着选定的路走下去的决心.但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到此处流露出了一些踌躇,一丝矛盾,可这并非担心自己的选择是一个错误,而是对人只能选择一条路而感到的遗憾.他认识到选择使自己失去了另外的可能性,而那边的风景或许也很迷人,有另外的不为自己所知的乐趣.接下来的第四节,“我”遥想到未来或许会回首往事,或许会意识到此时路的选择决定了一生的命运.这里,诗人将全诗的思绪推到了最高潮,他将“黄色树林”里的两条路与可能不同的人生道路结合了起来,让我们意识到这偶然的选择或许会影响到一个人的一生,诗歌在这里戛然而止,为读者留下了想像与思索的空间. 诗歌的题目是“未选择的路”,在写实层面诗人描写的是在一个树林中,人对不同道路的选择,但我们不难看出,诗歌中所描写的岔路就是人生岔路的象征.在这首诗里,诗人不仅写了他在不同道路间的选择,尤为重要的是,当他选择了一条路的时候,他又对另一条路充满了感情与遐想.在这里,诗人强调了人生的偶然性与神秘性,提醒我们人生本来就有无限丰富的可能性.当我们在一条道路上行走时,本来是会有岔路口可能将我们带到另外的道路上去的,而在我们面临选择时,不同的选择可能会给我们带来不同的命运.这或许是不经意的选择,将来蓦然回首时,我们才可能知道它多么深地影响了我们的生活. 诗人的着眼点是选择本身,但以具体的描写入手,我们首先看到的便是黄色树林中的两条道路,但诗人的笔触却将这朴素场景的描述赋予了更深的含义.在这里,象征手法的运用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它使言简意赅的描写具有了丰富的内涵,给读者留下了想像的空间.每一个读者都能够在这首诗中发现自己的生活体验,从而受到触动,引发深深的思索. “路”是此诗最重要的一个意象,既是具体的道路,也具有人生道路的象征意义.古今中外不少诗人作家都曾使用了道路的这种双重意义,比如屈原的诗中有“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句子;鲁迅也说,“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他们都赋予了“路”以不同的含义,表达了对人生的不同看法与态度.在此诗中,诗人通过对未选择的道路眷恋与遐想,向我们昭示了人生无限丰富的可能性,以及只能走一条路的遗憾.意识到这一点,或许便为我们开启了另外的可能性.
求采纳
求采纳
举一反三
我想写一篇关于奥巴马的演讲的文章,写哪一篇好呢?为什么好
奥巴马演讲不用看稿子.为什么中国领导演讲要看?
想找英语初三上学期的首字母填空练习……
英语翻译
1,人们染上烟瘾,最终因吸烟使自己丧命.
最新试题
- 1用直线上的点表示下面各数.1/3 1.5 5/4 23/5 3.7 16/8
- 2把同一平面内所有模不小于2,不大于4的向量的起点移到同一点O,则这些向量的终点构成的图形是
- 3一根2米长的圆柱形木料,横截面的半径是10厘米,沿横截面的直径垂直锯开,分成相等的两块,每块的体积和表面积各是多少?
- 4有谁知道二元振动研磨机和三元振动研磨机的区别在哪儿?三元振动研磨机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 5(-1)+(+2)+(-3)+(+4)+...(-2007)+(+2008)+(-2009)+(+2010)等于多少?
- 6孔子周游列国的真实故事,400到500字左右.
- 7(a-b)的七次方/(b-a)的五次方 等于多少
- 8已知函数f(x)=3x—4的值域为【-10,5】 求其定义域、
- 9若y=2^(3m-2)x为指数函数,则直线x-my+根号3=0的倾斜角是多少
- 10电阻和电容并联,且他们和一个外电阻串联.那么与电容并联的那个电阻什么时候功率最大呢?电容是变量
热门考点
- 1five other cars were just behind him
- 2X+Y+2Z=16 Y+Z+2X=13 Z+X+2Y=15
- 3受平衡力的两个力大小相等吗
- 4(5y+1)+ (1-y)= (9y+1)+ (1-3y);
- 5求大侠们指点啊,P=F/S.我已经指点P为0.1个大气压,S为3.14*0.56*0.56(毫米)那力是多少啊?
- 6定义a*b=ab−1-ka-2,则方程x*x=0有唯一解时,实数k的取值范围是( ) A.{-5,5} B.[-2,-1]∪[1,2] C.[-5,5] D.[-5,−1]∪[1,5]
- 7200分求数学题,急
- 8NO分解成氧气和氮气 吸热还是放热?
- 9‘And where is the money coming from?’ ‘You might well ask!’
- 10甲,乙两人,从第一层开始比三爬楼梯(台阶相同),甲跑到第四层,乙到了第三层.照这样的速度,甲爬到16层,乙跑到11层,问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