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顾炎武在《与友人论学书》中是如何解释“博学于文”和“行己有耻”的?...
题目
顾炎武在《与友人论学书》中是如何解释“博学于文”和“行己有耻”的?
最好在150字左右

提问时间:2021-03-29

答案
“博学于文”、“行己有耻”二语,分别出自《论语》的《颜渊》篇和《子路》篇,是孔子在不同场合答复门人问难时所提出的两个主张.顾炎武将二者结合起来,并赋予了时代的新内容,成了他的为学宗旨与处世之道.
顾炎武说:“愚所谓圣人之道者如之何?曰‘博学于文’,曰‘行己有耻’.自一身以至天下国家,皆学之事也;自子臣弟友以至出入往来、辞受取与之间,皆有耻之事也.”(《文集》卷三)可见,他所理解的“博学于文”是和“家国天下”之事相联系的,因而也就不仅仅限于文献知识,还包括广闻博见和考察审问得来的社会实际知识.
他指责王学末流“言心言性,舍多而学以求一贯之方,置四海之困不言而终日讲危微精一之说”,说明他所关心的还是“四海之困穷”的天下国家之事,所注重的自然是“经世致用之实学”,这也就是顾炎武“博学于文”的为学宗旨.
“行己有耻”,即是要用廉耻之心来约束自己的言行.顾炎武把“自子臣弟友以至出入往来、辞受取与”等处世待人之道都看成是属于“行己有耻”的范围.
有鉴于明末清初有些学人和士大夫寡廉鲜耻、趋炎附势而丧失民族气节,他把“博学于文”与“行己有耻”结合起来,强调二者的关系.他说:“士而不先言耻,则为无本之人;非好古而多闻,则为空虚之学.以无本之人而讲空虚之学,吾见其日是从事于圣人而去之弥远也.”(《文集》卷三)因此,他认为只有懂得羞恶廉耻而注重实学的人,才真正符合“圣人之道”.否则,就远离了“圣人之道”.所以,“博学于文”、“行己有耻”,既是顾炎武的为学宗旨和立身处世的为人之道,也是他崇实致用学风的出发点.
此外,顾炎武“博学于文”的为学宗旨的一大特色,是他不仅强调读书,而且提倡走出书斋、到社会中去考察.他说:“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独学无友,则孤陋而难成.……犹当博学审问.……若既不出户、又不读书,则是面墙之士,虽子羔、原宪之贤,终无济于天下.”(《文集》卷四)他提倡读书与考察相结合的方法,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法.这个方法的提出和运用,开创了清初实学的新风.
举一反三
我想写一篇关于奥巴马的演讲的文章,写哪一篇好呢?为什么好
奥巴马演讲不用看稿子.为什么中国领导演讲要看?
想找英语初三上学期的首字母填空练习……
英语翻译
1,人们染上烟瘾,最终因吸烟使自己丧命.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