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像司马迁这样的人在历史上还有...
题目
像司马迁这样的人在历史上还有
除了谈迁...

提问时间:2021-01-09

答案
  谈迁(1593~1657).祖籍汴梁(今开封),一说是浙江海宁枣林人.随宋室南渡,定居于盐官西南枣林村,后江沙坍落,迁至马桥麻泾港西(今海宁马桥).远祖即生活在这种国破之时,自己也是生活在这种历史背景下明末清初史学家.原名以训,字仲木,号射父,马桥人.明诸生.明亡后改名为迁,字孺木,号观若.改名“迁”,寄托了对历史、对自己的一种境遇,当然也有可能是追寻大历史家司马迁的意思.当代就有一个外国研究中国历史的人取汉名叫“史景迁”.(耶鲁大学历史学家乔纳珊·D·斯本瑟).自幼刻苦好学,家贫,靠缮写、代笔或作记室(秘书)维持生活.一生未曾做官,靠替人抄写、代笔或作记室(秘书)来维护生活.用我现在的话说,是真正献身学术的人,自学成才,然后私人写史.不计报酬,不慕虚名,虽然贫寒一生,但却是一个活的很有骨气、很有节气、很有使命感和责任感的史家.
  南明弘光元年(1645)为阁臣高弘图的记室,出谋划策,力图恢复.颇受高弘图、张慎言等赏识.后拟荐为中书舍人及礼部司务.他感到"时事日非,不足与有为",坚辞不就,引退回家隐居.
  谈迁博鉴群书,善诸子百家,精研历史,尤重明代典故.他立志编撰翔实可信的明史.从天启元年(1621)27岁开始,历时20余年,"六易其稿,汇至百卷",始完成这部编年体明史,全书500万言,取名《国榷》.清顺治四年(1647)手稿被窃,时已53岁,他发愤重写,经四年努力,完成新稿.顺治十年携稿北上,在北京走访降臣、皇室、宦官和公侯门客,搜集明朝逸闻,并实地考察历史遗迹,加以补充、修订.书成后,署名"江左遗民",以寄托亡国之痛.十四年,去山西平阳(今临汾)祭奠先师张慎言,病逝于客地.谈迁祖籍汴梁(今开封),随宋室南渡,定剧场于盐官西南枣林村,后江沙坍落,迁至马桥麻泾港西.著作另有《枣林集》、《枣林诗集》、《枣林杂俎》、《北游录》、《西游录》、《史论》、《海昌外志》等.
  天启元年(1621年),谈迁28岁,谈迁母亲亡故,他守丧在家,读了不少明代史书,觉得其中错漏甚多,因此立下了编写一部真实可信符合明代历史事实的明史的志愿.在此后的二十六年中,他长年背着行李,步行百里之外.到处访书借抄,饥梨渴枣,市阅户录,广搜资料,终于卒五年之功而完成初稿.以后陆续改订,积二十六年之不懈努力,六易其稿,撰成了百卷500万字的巨著《国榷》.岂料两年后,清顺治四年(1647)8月,书稿被小偷盗走,他满怀悲痛,发愤重写.经4年努力,终于完成新稿.顺治十年(1653年),60岁的他,携第二稿远涉北京,在北京两年半,走访明遗臣、故旧,搜集明朝遗闻、遗文以及有关史实,并实地考察历史遗迹,加以补充、修订.书成后,署名“江左遗民”,以寄托亡国之痛,使这部呕心沥血之巨作得以完成.
  这个小偷可以称为中国历史上最可恨的小偷!小偷无非是盗些金银财宝,然而这个贫寒的家没有给小偷喜悦,于是他顺手偷走了谈迁的书稿,算是发泄吧.这是一个“史学家”二十六年的心血啊,这个小偷,该死!如果我有历史的审判权利,我就去捉了这个小偷,让他偿还谈迁的“心血”,这是无价的心血啊!我们完全可以理解谈迁在书稿被盗后的痛苦,一个贫寒一生,终其所能才完成书稿的53岁的老人,这个打击无疑是巨大的!谈迁发出这样的感叹:“噫,吾力殚矣!”文人的坚韧这个时候起了作用,谈迁迅速从沉沦终走出,说道:“吾手尚在,宁已乎!”
  命运对这个老人,何其不公也!呜呼!
  这个小偷的“盗品”还不如纵横江湖的大盗,那个小偷是卑劣的!何其卑劣的小偷啊!顺治十四年,谈迁逝世前不久,他应同乡友人沈仲嘉之邀,和友人钱大球去山西平阳,路过山东聊城一带,碰见两个强盗持刀打劫.谈迁镇定自若说道:“我们都是读书人,箱子里都是破书,那里来的钱财?”强盗见状抱拳说“惊动”而去.
  可见,这两个强盗比起那个卑劣的小偷,可爱多了!
  《国榷》以《明实录》为本,参阅诸家史书,考证订补,取材广博,选择谨严,为研究明史的重要著作.书中对满清颇多贬责,当时无法流传.直至建国后,里人张宗祥着手整理校订,编为108卷,1958年由中华书局出版.
  附《清史稿》所载其传如下:
  谈迁,字孺木,原名以训,海宁人.初为诸生.南都立,以中书荐,召入史馆,皆辞,曰:“余岂以国家之不幸博一官耶?”未几,归里.迁肆力经史百家言,尤注心於明朝典故.尝谓:“史之所凭者,实录耳.实录见其表,其在里者,已不可见.况革除之事,杨文贞未免失实;泰陵之盛,焦泌阳又多丑正;神、熹之载笔者,皆逆奄之舍人.至於思陵十七年之忧勤惕厉,而太史遯荒,皇宬烈焰,国灭而史亦随灭,普天心痛,莫甚於此!”乃汰十五朝实录,正其是非.访崇祯
  十七年邸报,补其缺文,成书,名曰国榷.当是时,人士身经丧乱,多欲追叙缘因,以显来世,而见闻窄狭,无所凭藉.
  闻迁有是书,思欲窃之为己有.迁家贫,不见可欲者,夜有盗入其室,尽发藏橐以去.迁喟然曰:“吾手尚在,宁遂已乎?”从嘉善钱氏借书复成之.阳城张慎言目为奇士,折节下之.慎言卒,迁方北走昌平,哭思陵,复欲赴阳城哭慎言,
  未至而卒,顺治十二年冬十一月也.黄宗羲为表其墓.
  谈迁诗选 : 渡 江
  大江骇浪限东南,当日降帆有旧惭.击楫空闻多慷慨,投戈毕竟为沉酣.
  龙天浩劫馀孤塔,海岳书生别旧庵.闻道佛狸曾驻马,岂因佳味有黄柑?
  广 陵
  南朝旧事一芜城,故国飘零百感生.柳影天涯随去辇,杨花江上变浮萍.
  远山依旧横新黛,断岸还看散冷萤.今日广陵思往事,十年前亦号承平.
  《国榷》:
  记载明代重要史实的编年体史书.谈迁撰.谈迁专长於史,鉴於明代历朝实录经史官垅断,曲笔聚讼,多忌讳失实,而各家编年史书又多伪陋肤冗,艰辛寻访各种资料,广徵博采,力求徵信.天启元年(1621)始编著,先后六易其稿,初稿六年完成.顺治四年(1647)全稿被窃,又发奋重写,以三十馀年编成《国榷》一书.该书记叙从元文宗天历元年(1328)九月明太祖朱元璋诞生,到顺治二年五月清兵入南京、福王政权灭亡为止的三百一十七年间的历史.书中敢於直书《明实录》避而不谈的明朝一些重要史实;对一些重要事件,常以个人和诸家的评论并列於后.其史实注意考订精审,材料有相当的可靠性或参考价值.万历以后七十多年的历史,以及建州女真的发展和后金同明的关系的记载,尤为他书所少见.根据邸报、方志和官吏遗民口述材料编补的崇祯朝十七年的史实,也有重要的史料价值.但书中叙事有的过於简略,有的事件前后记叙重复且说法不一.另外,封建正统史观、儒家天命论、佛道等迷信思想,在书中也有浓重反映.《国榷》原稿称百卷,谈迁死后仅有抄本传世,后经浙江海宁张宗祥据蒋氏衍芬草堂抄本和四明卢氏抱经楼藏抄本,及崇祯一朝十卷本互相校补,加以标点,分为一百零四卷,又卷首别作四卷,共一百零八卷.1958年由古籍出版社分六册出版.
举一反三
已知函数f(x)=x,g(x)=alnx,a∈R.若曲线y=f(x)与曲线y=g(x)相交,且在交点处有相同的切线,求a的值和该切线方程.
我想写一篇关于奥巴马的演讲的文章,写哪一篇好呢?为什么好
奥巴马演讲不用看稿子.为什么中国领导演讲要看?
想找英语初三上学期的首字母填空练习……
英语翻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