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王阳明的 守仁格竹 到底证明了什么?...
题目
王阳明的 守仁格竹 到底证明了什么?

提问时间:2021-01-02

答案
格,就是表示参悟事物与天理之间的关系
按程朱理学来讲,所有的物体都可以用来参悟
从参悟这些物体的过程中去理解天理换句哲学术语就是,参悟人与宇宙的关系
但是,如果按陆王心学的角度来看
格,就是去体验
要了解一件事物的本质
就必须去体验和经历
然后从中获取知识
所谓“心外无物”,可以引申为,如果你不去体验,事物就不会进入你的思想中
比如说,你没有看到花开,那花在你的心里就是没有开的
这是主观唯心主义
而程朱理学是客观唯心主义
两家都是唯心主义
当然啦,我们也不能随便就说唯心主义是错误的
在哲学思辨的过程中,唯心主义也是必不可少一个门类
马克思就认为唯心主义的黑格尔是他的哲学思维上的导师嘛跑远了这里的“格”肯定是参悟的意思
但是,如果要说王阳明一生的学说来解释这个“格”,那应该是“体验”的意思
个人浅见参考资料:《王阳明全集-传习录》 王阳明早期尊崇程朱理学,为了实践朱熹的“格物致知”,有一次他下决心穷竹子之理,格了七天七夜的竹子,什么都没有发现,人却因此病倒,这就是著名的“守仁格竹”.从此,王阳明对“格物”学说产生了极大的怀疑.追问:王明阳的 心学 的主要内容大意是什么 和程朱理学 有什么不同之处 回答:阳明心学
王守仁在继承思孟学派的“尽心”、“良知”和陆九渊的“心即理”等学说的基础上,批判吸收了朱熹那种超感性现实的先验范畴的“理”为本体学说,创立了王学,或称阳明心学.
王学的内在结构是良知和致良知经由知行合一而构成的.在这一结构中,王守仁以心(良知)立言,又以良知释心.心(良知)就构成了王学的基石.在王守仁看来,心是无所不包的.物、事、理、义、善,学等都不在“吾心”之外,亦即是“心即理”.但他又认为,“良知”是心之本体,是人人生而俱来的,先验的,普遍的“知”.这种“知”是不待虑而知,不待学而能的本然,是“致良知”、为圣的内在可能性.同时,他又强调“良知”是外在的社会伦理道德与内在的个体心理欲求的统一(“天理之在人心”),是与天地万物同体的.正是这个充塞天地的“良知”(灵明),才使“我”与万物(包括社会)无间隔地一气流通,互不内外远近地融为一体.也正是这种天地间活泼泼的、“个个心中有仲尼”的“良知”,才感召人们去追求那种具有“凤凰翔于千仞”,“淳德凝道,和于阴阳,调于四时,去世离俗,积精全神,游行于天地之间,视听八远之外”②的“狂者”或圣人境界.这就极大地强调了主体意识的能动性,高扬了人格精神的伟大,成了“致良知”的主体后天努力的内在要求.在这里,王守仁突破了朱熹那种“天理”的绝对性,从而肯定了人欲的合理性.
“致良知”就是如何为圣的过程,变本然的知为主体意识自觉把握的知的过程,也就是他所说的“知行合一”.在这一“致良知”的过程中,王守仁强调认识主体生命意志和情感投入.主要表现在:“致良知”是对“无一息之或停”的天道和作为人类童识历史积淀的《六经》等的动态认识过程.这里就要求认识主体要有历史感.同时,也表现在“致良知”是主体澄静体悟的情感心灵活动.随着认识能力的提高,人们对社会、人生的认识也就有一个“再体到深处,日见不同”而觉“有滋味”的不断深化过程.因此,“人若复得”“良知”,“完完全全,无少亏欠,自不觉手舞足蹈,不知天地间更有何乐可代”替与天地万物同体并一气漳通的超然自乐的人生境界.在这种境界中,主体人格精神获得了高扬,个体的生命存在价值得到了肯定,人的心灵被提升为与天地同体无古今的永恒.而这正是生命的体验过程.
从上文对王学的内在结构即“良知”、“致良知’等分析看出,王守仁的心学是一种体验哲学.作为其心学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的美学,也具有鲜明的体验性质,可以说是体验美学.所谓体验美学就是审美主体通过生命体验那种具有时间上的永恒性(无限性),空间上的整体性,方式上的直接性和本质上的超越性的审美意象或审美境界.王守仁的体验美学就是通过审美体验去把握那种具有永恒性、整体性,直接性和超越性的“至乐”或圣人境界.
举一反三
已知函数f(x)=x,g(x)=alnx,a∈R.若曲线y=f(x)与曲线y=g(x)相交,且在交点处有相同的切线,求a的值和该切线方程.
我想写一篇关于奥巴马的演讲的文章,写哪一篇好呢?为什么好
奥巴马演讲不用看稿子.为什么中国领导演讲要看?
想找英语初三上学期的首字母填空练习……
英语翻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