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中国古代的民本思想
全部
全部
提问时间:2020-12-24
答案
民本思想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宝库中重要的思想资源.它发端于商周时代,“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突出体现了这一时代政治生活中的原始民主制色彩.
在秦汉以后的中国封建社会,民本思想虽然仍是重要的官方意识,但两千多年中国封
建社会的政治生态实际是对民本思想的无情嘲弄.统治阶级虽然认识到自己和民众是舟和水的关系,希望民众能够安居乐业,实现“本固邦宁”的政治目标,但这种愿望在以阶级剥削为前提的封建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冲击下根本无法实现,民本思想在长期的封建社会政治生活中也就逐渐演变为一句“口惠而实不至”的政治空话.
民本思想虽然在封建社会没有实现的条件,但它对中国历史的发展还是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特别是在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不仅哺育了一大批关心民众疾苦的思想家、文学家和政治家,而且在中国社会从传统走向现代的转型过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在近代中国,它被进步人士注入新的理论内容,与西方“民主”相嫁接,成为推动中国社会进步的重要思想武器.我们有理由相信,“以民为本”的思想在社会主义中国将真正焕发出新的光辉.
民本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源远流长的珍贵历史遗产.它的产生可以追溯到早期国家形成的肇始,它的内涵随着历史的发展不断丰富并有所衍变.近代以来,民本思想从封建统治阶级治国安邦的官方意识形态转变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重要思想武器,特别是中国共产党批判地继承历史遗产,赋予民本思想以全新的理论内容.今天,梳理中国古代民本思想的文化内涵及其发展衍变的历史脉络,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文化无疑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民本思想的历史渊源
先秦文献中提到“民”的地方很多.尽管学者迄今对“民”早先的身份地位尚有不同理解,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即“民”在先秦时代是城邦国家的被统治阶级,也是当时社会的主要劳动者.“民惟邦本,本固邦宁”见于传世伪《古文尚书·五子之歌》.我们虽然无法判断《五子之歌》已佚原文是否存在“民惟邦本,本固邦宁”这句话,但根据可靠的先秦文献,完全可以认为民本思想在商周时代已见端倪.
贾谊《新书》和董仲舒《春秋繁露》等书释“民”为“盲”、“瞑”、“懵懵无知”,意为没有文化和愚昧,这种含有轻蔑意思的训诂不能说完全没有根据,但它是否是“民”字所以得声取义之由,还是大可怀疑的.因为在先秦文献中,我们可以看到对于“民”的另一种叙述.《尚书·盘庚》:“朕及笃敬,恭录民命,用永地于新邑.”同书《泰誓》:“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左传》桓公六年:“夫民,神之主也,是以圣王先成民而后致力于神.”可见在先秦时代,在统治阶级心目中,“民”是很受尊重的.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可以把“民”提升到统治阶级的行列.
在国家尚未产生之前的原始社会,包括氏族和部落首领在内,每个人都是氏族和部落的成员,他们的身份是平等的.进入文明社会以后,有了国家,有了阶级,也有了君主、贵族、平民和奴隶之别,但是氏族制度的古老传统并没有迅速消亡.一般的氏族和部落成员虽然变为君主和贵族所治理的“民”,但先辈所曾拥有的尊严和荣誉还遗留在他们的记忆中.正是氏族制度的这种古老传统,成为文明社会“民惟邦本”的思想渊源.
“民惟邦本”的另一层意思,是承认“民”是社会和国家物质财富的主要创造者;如果离开了他们,国计民生都无从谈起.《国语·周语》说,周宣王即位之后,不籍千亩,虢文公曰:“不可.夫民之大事在农,上帝之粢盛于是乎出,民之蕃蔗于是乎生,事之供给于是乎在,和协辑睦于是乎兴,财用蓄殖于是乎始.”天子带领群臣和庶民籍田,表示重视农业生产和与民共劳,“若是,乃能媚于神而和于民矣.”
“民惟邦本”的观念在早期国家的一个显著体现,就是原始民主的传统在城邦政治生活中还起着重要作用.《尚书·洪范》说周武王问政于箕子,箕子建议他除了“谋及卿士”、“谋及卜筮”外,还要“谋及庶人”.《周礼·秋官·小司寇》职文说:“掌朝外之政,以致万民而询焉.一曰询国危,二曰询国迁,三曰询立君.”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指出:“《尚书》言治之意者,则惟言庶民.《康诰》以下九篇,周之经纶天下之道胥在焉.”《国语·周语》说,厉王暴虐,召公告曰:“民不堪命矣!”厉王把有怨言的民众都加以***害,召公说:“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厉王不听,终于引起国人暴动,把厉王赶跑.这个例子说明,民众在不堪忍受统治者的残酷压迫时,会像冲破堤防的洪水一样,使统治者遭受灭顶之灾.
春秋时代,王室衰微,诸侯争霸.各国的公室和卿大夫之间,以及卿大夫互相之间,经常发生争夺权位和财富的斗争.在这些斗争中,民众的向背起着重要的作用.《左传》昭公三年说,齐国的田桓子把粮食贷给民众,用大斗借出,小斗收进,民众十分感激,“归之如流水”,齐国的政权终于落入陈氏(即田氏)手中.晋国的公室腐败,“庶民罢敝而宫室滋侈,道?相望而女福溢尤.民闻公命,如逃寇雠”,晋国的政权于是也被六卿所把持.鲁昭公被季孙氏驱逐出国.赵简子问史墨,为什么“季氏出其君而民服焉,诸侯与之,君死于外,而莫之或罪也.”史墨说:“鲁君世从其失,季氏世修其勤,民忘君矣.虽死于外,其谁矜之?社稷无常奉,君臣无常位,自古以然.”(《左传》昭公三十年)国君失德,置民于不顾,就难免为民所弃.所以《孟子·尽心》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其实孟子所说的“民”、“社稷”和“君”的关系,乃是早期国家形成时“民为邦本”的政治文化概念,到了战国时代已经成为历史的陈迹了.“二律背反”:民本理念与封建专制主义的政治生态
秦汉以后,二千多年封建社会并没有把民本思想排除在官方意识之外.不仅一些儒学思想家、政论家经常宣扬民本思想,不少皇帝也公开承认“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理念.这是因为,稍微明智一些的封建统治者都深知人民在国家经济生活和政治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因而都要把自己打扮成民众的保护者.如果他们公开否定民本思想,就等于抛弃自己的子民,也就会毁坏统治的合法地位.假托记录孔子言行的《孔子家语·五仪》说:“夫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所以载舟,亦所以覆舟.”历史实际也确实如此.尽管专制主义皇权对民众可以予取予求,残酷剥削和压迫,但是一旦民众奋起反抗,任何煊赫的王朝都可能顷刻瓦解.中国历史上农民战争的次数之多和规模之大,足以使许多封建统治者引为警戒.这一点,唐太宗体会最为深刻.他曾经对大臣说:“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又说:“可爱非君,可畏非民.天子者,有道则人推而为主,无道则人弃而不用,诚可畏也.”(《贞观政要·君道、政体》)封建统治者把民众视为邦国之本,把自己和民众的关系比喻为舟和水的关系,希望民众能够安居乐业,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之间能够和睦相处,这并不是一种虚伪的道德说教,而是基于期望封建国家长治久安的政治需要.但封建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都是以阶级剥削为前提,民本思想与这种剥削制度有着天然的矛盾,这就决定了民本思想必然由于“二律背反”而受到种种限制,并且最终变成一种根本无法实现的政治空话.二千多年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生态,实际上是对民本思想的无情嘲弄和践踏.
农业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生产部门.以一家一户为一个生产单位并以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为特色的小农经济,是封建生产方式的广阔基础.封建社会民本思想的核心,可以说就是要保护小农经济这个广阔基础.春秋战国以前,土地属于以血缘或地缘为纽带的共同体所有,农民家庭需要定期“换土易居”,当时并不存在农民丧失土地的问题.但随着私有制因素的增长,这种以“井田制”为特征的共同体土地所有制逐渐瓦解.战国时期各国变法,加速了土地私有化的进程.自耕农的小土地所有制虽然获得了广泛发展,但由于其固有的弱点,经不起天灾人祸的摧残,自秦汉以后很快出现了“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的局面.丧失土地的农民不是成为地主豪强的劳动力,就是外出逃荒成为流民.自耕农数量的减少不仅使得封建国家征发赋税徭役的源泉日趋枯竭,而且大规模的流民浪潮还往往会引发严重的社会危机,威胁封建国家的统治.因此,历代王朝都要想方设法维护小农经济,减少国家版籍上农民户口的流失,因而劝课农桑就成为封建国家的一项重要经济职能.西汉渤海太守龚遂,“劝民务农桑,令口种一树榆、百本薤、五十本葱、一畦韭,家二母彘、五鸡”;东汉桂阳太守茨充“教民种植桑柘麻?之属,劝令养蚕织履,民得利益焉”,就是地方官吏劝课农桑的典型(《汉书》与《后汉书》《循吏传》).对无地少地的农民,封建国家还实行“授田”、“假田”、“赋田”以及移民实边等政策措施,把国有土地分配给他们耕种.在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和战乱之后,往往出现大量的无主荒地,这就为封建国家调整土地关系创造了有利条件.北魏孝文帝太和年间,为了解决“地有遗利,民无余财,或争亩畔以亡身,或因饥谨以弃业”(《魏书·高祖纪》)的严重社会问题,下令推行均田制.从北魏经北齐、北周至隋唐,均田制基本上一直沿袭下来,只是授田的标准和实施的情况有所变化.安史之乱后,由于土地私有制进一步发展,封建国家手中已无多余土地可供分配,均田制终于宣告废弛.明末清初的几十年战乱,使全国各地又出现了大量荒芜的田土.康熙帝下令禁止满族王公贵族圈地之后,鼓励农民垦荒,“永准为业”.与此同时又实行“更名田”,把明朝藩王散在各地的田产交给原来承佃的农民耕种,“改入民名”,使自耕农的人数得以大幅度增加.
促使农民***流亡的主要原因是频繁的自然灾害、繁重的封建赋税徭役和地主阶级的土地兼并.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忽视饱经战乱的人民迫切要求休养生息的愿望,“内兴功作,外攘夷狄,收泰半之赋,发闾左之戍”,造成“男子力耕不足粮饷,女子纺绩不足衣服”,以至“海内愁怨,遂用溃畔”的后果(《汉书·食货志》).贾谊在《过秦论》中,曾以秦亡的历史教训,指出“牧民之道,务在安之而已”.汉初崇尚黄老“无为”的学说,轻徭薄赋,减省刑罚,使残破的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自汉迄清,历代赋役制度屡有变化,但大体上可以看出,所谓“盛世”和“乱世”的一个重要区别,就是当封建国家的赋税徭役稍有节制时,广大农民就有一个比较安定和宽松的环境从事生产,全家老小得以糊口;而当封建国家的赋税徭役异常繁重时,农民不仅饥寒交迫,还不得不卖田宅鬻子孙,四处流亡.一般说来,对于制度内的赋税徭役,农民尚能勉强忍受.但封建统治阶级并不会满足于这种制度内的剥削.一些无道昏君和贪官污吏往往不顾农民死活,在定制之外肆意横征暴敛,从而把农民驱向***和死亡的深渊.隋朝初建时,赋役较轻,农民在籍户口数量增多,但隋炀帝即位后,穷奢极侈,又多次对高丽用兵,农民赋役负担空前加重,以至许多地区耕稼失时,田畴多荒,“天下死于役而家伤于财”(《隋书·食货志》).清初整顿赋役,康熙诏令“滋生人丁永不加赋”,雍正推行“摊丁入亩”,对明末以来备受摧残的小农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由于吏治腐败,农民的负担仍然很重.雍正为了遏制官吏对农民的非法盘剥,对官吏实行发放“养廉银”制度.但在封建制度下,提高俸禄并不能杜绝官吏的贪污.许多官吏在领取“养廉银”之后,照样对农民“横派滥征”,以饱私囊.
反对地主豪强对农民的土地兼并,是封建社会民本思想的一个重要内容.但这并不意味着持这种主张的士大夫反对封建的剥削制度.它实际上只是封建统治阶级整体利益和局部利益存在矛盾的一种反映.晁错说,商人地主“亡农夫之苦,有仟伯之得,因其富厚,交通王侯,力过吏势,以利相倾”,“此商人所以兼并农人,农人所以流亡者也”.董仲舒则主张“限民名田,以澹不足”,指责地主豪强“颛川泽之利,管山林之饶,荒淫越制逾侈以相高,邑有人君之尊,里有公侯之富,小民安得不困?”(《汉书·食货志》)他们都是从封建国家整体和长远的利益出发而反对地主兼并农民的.东汉末年,士大夫中有人主张恢复井田制,“限夫田以断兼并”(仲长统:《昌言·损益》).但即使是这种“限田”的主张,其实也根本无法付诸实现.西汉末年封建国家曾一度颁布限制诸侯王、列侯和吏民名田的方案,结果就因为遭到朝中权贵的反对而束之高阁.民本思想在近代中国的演变和政治实践
民本思想在封建社会“二律背反”的条件下没有能够实现维护小农经济的目的,但它对于中国历史的发展却产生了一定的积极作用.“民惟邦本”这个思想命题在近代中国被注入了新的理论内容,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思想武器.
传统的民本思想是在承认专制君主权威至上的前提下,来观照“民”之为“邦本”的.这种内在矛盾是注定它无法实现其政治理念的根本症结.但是,“民惟邦本”的思想既然成为历代士大夫精英的政治信条,它不但哺育了一批关心人民疾苦的思想家、文学家和政治家,而且随着封建制度的衰落腐朽,它必然会促使其中一些人利用民本思想来反对皇权至上的专制主义统治.早在明末清初,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就猛烈抨击封建君主“屠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一人之产业”,“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他还批评君主专制制度下的臣僚所以“不得不讲治之牧之之术”,只是因为“四方之劳扰,民生之憔悴,足以危吾君也”.黄宗羲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这种批判,已经触及了传统民本思想的要害,透露了近代民主启蒙的气息.梁启超曾谈到,《明夷待访录》对他那一代青年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鸦片战争以后,西方近代社会政治学说传入中国,对传统民本思想向近代化的演变起了催生作用.主张君主立宪的资产阶级改良派在宣传西方资产阶级的“民权”思想时,巧妙地援引了传统民本思想作为变法的理论依据.康有为在给光绪帝的奏折中,就引《洪范》、《孟子》、《周礼》的有关记载,证明自己主张“君民同体”,符合“先王之治天下,与民共之”的古训.这种比附虽然牵强甚至荒诞,但认为“君民同体”,主张“君民同治”,这与传统民本思想把君与民比喻成舟与水的关系,显然是有区别的.严复和谭嗣同在这个问题上走得更远.严复在《辟韩》中把君主和臣民的关系看作是历史早期阶段社会分工的一种需要:“君也臣也刑也兵也,皆缘卫民之事而后有也.”“斯民也,固斯天下之真主也”;“秦以来之为君,正所谓大盗窃国者耳.”谭嗣同在《仁学》中说:“生民之初,本无所谓君臣,则皆民也.民不能相治,亦不暇治,于是共举一民为君.……夫曰共举之,则因有民而后有君,君末也,民本也.……夫曰共举之,则且必可共废之.”认为君臣皆因“卫民”的需要而设,民才是“天下之真主”,“君末也,民本也”,民可举君,也可废君.这些观点已经带有浓厚的近代民主色彩,可以说是突破传统民本思想内涵的一大进步.
资产阶级改良派承认人民是国家之“真主”,但又主张君主立宪,反对民主共和,这在理论上显然是有矛盾的.他们对此的解释是因为中国的国民素质太差,由专制而达共和需要经过立宪这一阶段.康有为说:“欲速变法以救危亡,非先得圣主当阳不为功;欲定良法而保长久,非改为立宪民权不为治.”(《康有为政论集》卷上)梁启超则宣称:“共和的国民心理,必非久惯专制之民能以一二十年之岁月而善成”,“今日中国国民未有可以为共和国民之资格”(《饮冰室文集》第二册).这就暴露了他们主张民权的不彻底性和虚伪性.
辛亥革命前后,资产阶级革命派和改良派在要民主共和还是要君主立宪问题上展开了激烈的论战.孙中山明确指出:“中国数千年来都是专制政体,不是平等自由的国民堪接受的”;“我们定要由平民革命,建国民政府,这不止是我们革命之目的,并且是我们革命的时候所万不可少的”.他指出改良派诬蔑中国国民不够资格实行共和这种谬论,“是将自己连檀香山的土民、南美的黑奴都看作不如了”(《孙中山全集》第一卷).但由于中国资产阶级先天的软弱性,革命派阵营对于如何伸张民权的思想认识是比较混乱的.如章太炎因为看到西方资产阶级的代议制民主政治容易被少数政客豪富所把持,竟然提出:“与效立宪而使民有贵族黎庶之分,不如王者一人秉权于上,规模廓落,则苛察不遍行,民犹得纾其死.”(《代议然否论》)
资产阶级改良派和革命派对于如何实现“民权”虽然主张不同,但他们有一点是相同的,就是不了解人民群众才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不相信人民群众才有当家作主的能力.只有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以后,中国共产党人才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解决了这个问题.李大钊在建党初期撰写的《平民主义》一文中说:“‘平民主义’是democracy译语,有译为‘民本主义’的,有译为‘民主主义’的,……纯正的‘平民主义’,就是把政治上、经济上、社会上一切特权阶级,完全打破;使人民全体,都是为社会国家作有益的工作的人;不须用政治机关以统治人身,政治机关只是为全体人民属于全体人民而由全体人民执行的事务管理的工具.”***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以极大的热情歌颂了农民革命运动的兴起,“其势如暴风骤雨,迅猛异常,无论什么大的力量都将压抑不住.他们将冲决一切束缚他们的罗网,朝着解放的路上迅跑”.在《新民主主义的宪政》和《论联合政府》等一系列论著中,***多次强调:“中国的事情是一定要由中国的大多数人做主”,“共产党人的一切言论行动,必须以合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所拥护为最高标准”.***还指出:“中国一切政党的政策及其实践在中国人民中所表现的作用的好坏、大小,归根到底,看它对于中国人民的生产力的发展是否有帮助及其帮助之大小,看它是束缚生产力的,还是解放生产力的.”
思想文化演进的历史表明,人类社会所创造的一切有价值的思想文化遗产,在传承过程中会被扬弃而不会完全消失.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党.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需要我们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对古代和近代的民本思想加以批判地继承,吸取治国安邦的历史经验教训.“以民为本”的思想,将在社会主义中国真正焕发出其历史的光辉
在秦汉以后的中国封建社会,民本思想虽然仍是重要的官方意识,但两千多年中国封
建社会的政治生态实际是对民本思想的无情嘲弄.统治阶级虽然认识到自己和民众是舟和水的关系,希望民众能够安居乐业,实现“本固邦宁”的政治目标,但这种愿望在以阶级剥削为前提的封建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冲击下根本无法实现,民本思想在长期的封建社会政治生活中也就逐渐演变为一句“口惠而实不至”的政治空话.
民本思想虽然在封建社会没有实现的条件,但它对中国历史的发展还是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特别是在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不仅哺育了一大批关心民众疾苦的思想家、文学家和政治家,而且在中国社会从传统走向现代的转型过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在近代中国,它被进步人士注入新的理论内容,与西方“民主”相嫁接,成为推动中国社会进步的重要思想武器.我们有理由相信,“以民为本”的思想在社会主义中国将真正焕发出新的光辉.
民本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源远流长的珍贵历史遗产.它的产生可以追溯到早期国家形成的肇始,它的内涵随着历史的发展不断丰富并有所衍变.近代以来,民本思想从封建统治阶级治国安邦的官方意识形态转变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重要思想武器,特别是中国共产党批判地继承历史遗产,赋予民本思想以全新的理论内容.今天,梳理中国古代民本思想的文化内涵及其发展衍变的历史脉络,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文化无疑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民本思想的历史渊源
先秦文献中提到“民”的地方很多.尽管学者迄今对“民”早先的身份地位尚有不同理解,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即“民”在先秦时代是城邦国家的被统治阶级,也是当时社会的主要劳动者.“民惟邦本,本固邦宁”见于传世伪《古文尚书·五子之歌》.我们虽然无法判断《五子之歌》已佚原文是否存在“民惟邦本,本固邦宁”这句话,但根据可靠的先秦文献,完全可以认为民本思想在商周时代已见端倪.
贾谊《新书》和董仲舒《春秋繁露》等书释“民”为“盲”、“瞑”、“懵懵无知”,意为没有文化和愚昧,这种含有轻蔑意思的训诂不能说完全没有根据,但它是否是“民”字所以得声取义之由,还是大可怀疑的.因为在先秦文献中,我们可以看到对于“民”的另一种叙述.《尚书·盘庚》:“朕及笃敬,恭录民命,用永地于新邑.”同书《泰誓》:“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左传》桓公六年:“夫民,神之主也,是以圣王先成民而后致力于神.”可见在先秦时代,在统治阶级心目中,“民”是很受尊重的.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可以把“民”提升到统治阶级的行列.
在国家尚未产生之前的原始社会,包括氏族和部落首领在内,每个人都是氏族和部落的成员,他们的身份是平等的.进入文明社会以后,有了国家,有了阶级,也有了君主、贵族、平民和奴隶之别,但是氏族制度的古老传统并没有迅速消亡.一般的氏族和部落成员虽然变为君主和贵族所治理的“民”,但先辈所曾拥有的尊严和荣誉还遗留在他们的记忆中.正是氏族制度的这种古老传统,成为文明社会“民惟邦本”的思想渊源.
“民惟邦本”的另一层意思,是承认“民”是社会和国家物质财富的主要创造者;如果离开了他们,国计民生都无从谈起.《国语·周语》说,周宣王即位之后,不籍千亩,虢文公曰:“不可.夫民之大事在农,上帝之粢盛于是乎出,民之蕃蔗于是乎生,事之供给于是乎在,和协辑睦于是乎兴,财用蓄殖于是乎始.”天子带领群臣和庶民籍田,表示重视农业生产和与民共劳,“若是,乃能媚于神而和于民矣.”
“民惟邦本”的观念在早期国家的一个显著体现,就是原始民主的传统在城邦政治生活中还起着重要作用.《尚书·洪范》说周武王问政于箕子,箕子建议他除了“谋及卿士”、“谋及卜筮”外,还要“谋及庶人”.《周礼·秋官·小司寇》职文说:“掌朝外之政,以致万民而询焉.一曰询国危,二曰询国迁,三曰询立君.”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指出:“《尚书》言治之意者,则惟言庶民.《康诰》以下九篇,周之经纶天下之道胥在焉.”《国语·周语》说,厉王暴虐,召公告曰:“民不堪命矣!”厉王把有怨言的民众都加以***害,召公说:“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厉王不听,终于引起国人暴动,把厉王赶跑.这个例子说明,民众在不堪忍受统治者的残酷压迫时,会像冲破堤防的洪水一样,使统治者遭受灭顶之灾.
春秋时代,王室衰微,诸侯争霸.各国的公室和卿大夫之间,以及卿大夫互相之间,经常发生争夺权位和财富的斗争.在这些斗争中,民众的向背起着重要的作用.《左传》昭公三年说,齐国的田桓子把粮食贷给民众,用大斗借出,小斗收进,民众十分感激,“归之如流水”,齐国的政权终于落入陈氏(即田氏)手中.晋国的公室腐败,“庶民罢敝而宫室滋侈,道?相望而女福溢尤.民闻公命,如逃寇雠”,晋国的政权于是也被六卿所把持.鲁昭公被季孙氏驱逐出国.赵简子问史墨,为什么“季氏出其君而民服焉,诸侯与之,君死于外,而莫之或罪也.”史墨说:“鲁君世从其失,季氏世修其勤,民忘君矣.虽死于外,其谁矜之?社稷无常奉,君臣无常位,自古以然.”(《左传》昭公三十年)国君失德,置民于不顾,就难免为民所弃.所以《孟子·尽心》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其实孟子所说的“民”、“社稷”和“君”的关系,乃是早期国家形成时“民为邦本”的政治文化概念,到了战国时代已经成为历史的陈迹了.“二律背反”:民本理念与封建专制主义的政治生态
秦汉以后,二千多年封建社会并没有把民本思想排除在官方意识之外.不仅一些儒学思想家、政论家经常宣扬民本思想,不少皇帝也公开承认“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理念.这是因为,稍微明智一些的封建统治者都深知人民在国家经济生活和政治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因而都要把自己打扮成民众的保护者.如果他们公开否定民本思想,就等于抛弃自己的子民,也就会毁坏统治的合法地位.假托记录孔子言行的《孔子家语·五仪》说:“夫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所以载舟,亦所以覆舟.”历史实际也确实如此.尽管专制主义皇权对民众可以予取予求,残酷剥削和压迫,但是一旦民众奋起反抗,任何煊赫的王朝都可能顷刻瓦解.中国历史上农民战争的次数之多和规模之大,足以使许多封建统治者引为警戒.这一点,唐太宗体会最为深刻.他曾经对大臣说:“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又说:“可爱非君,可畏非民.天子者,有道则人推而为主,无道则人弃而不用,诚可畏也.”(《贞观政要·君道、政体》)封建统治者把民众视为邦国之本,把自己和民众的关系比喻为舟和水的关系,希望民众能够安居乐业,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之间能够和睦相处,这并不是一种虚伪的道德说教,而是基于期望封建国家长治久安的政治需要.但封建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都是以阶级剥削为前提,民本思想与这种剥削制度有着天然的矛盾,这就决定了民本思想必然由于“二律背反”而受到种种限制,并且最终变成一种根本无法实现的政治空话.二千多年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生态,实际上是对民本思想的无情嘲弄和践踏.
农业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生产部门.以一家一户为一个生产单位并以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为特色的小农经济,是封建生产方式的广阔基础.封建社会民本思想的核心,可以说就是要保护小农经济这个广阔基础.春秋战国以前,土地属于以血缘或地缘为纽带的共同体所有,农民家庭需要定期“换土易居”,当时并不存在农民丧失土地的问题.但随着私有制因素的增长,这种以“井田制”为特征的共同体土地所有制逐渐瓦解.战国时期各国变法,加速了土地私有化的进程.自耕农的小土地所有制虽然获得了广泛发展,但由于其固有的弱点,经不起天灾人祸的摧残,自秦汉以后很快出现了“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的局面.丧失土地的农民不是成为地主豪强的劳动力,就是外出逃荒成为流民.自耕农数量的减少不仅使得封建国家征发赋税徭役的源泉日趋枯竭,而且大规模的流民浪潮还往往会引发严重的社会危机,威胁封建国家的统治.因此,历代王朝都要想方设法维护小农经济,减少国家版籍上农民户口的流失,因而劝课农桑就成为封建国家的一项重要经济职能.西汉渤海太守龚遂,“劝民务农桑,令口种一树榆、百本薤、五十本葱、一畦韭,家二母彘、五鸡”;东汉桂阳太守茨充“教民种植桑柘麻?之属,劝令养蚕织履,民得利益焉”,就是地方官吏劝课农桑的典型(《汉书》与《后汉书》《循吏传》).对无地少地的农民,封建国家还实行“授田”、“假田”、“赋田”以及移民实边等政策措施,把国有土地分配给他们耕种.在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和战乱之后,往往出现大量的无主荒地,这就为封建国家调整土地关系创造了有利条件.北魏孝文帝太和年间,为了解决“地有遗利,民无余财,或争亩畔以亡身,或因饥谨以弃业”(《魏书·高祖纪》)的严重社会问题,下令推行均田制.从北魏经北齐、北周至隋唐,均田制基本上一直沿袭下来,只是授田的标准和实施的情况有所变化.安史之乱后,由于土地私有制进一步发展,封建国家手中已无多余土地可供分配,均田制终于宣告废弛.明末清初的几十年战乱,使全国各地又出现了大量荒芜的田土.康熙帝下令禁止满族王公贵族圈地之后,鼓励农民垦荒,“永准为业”.与此同时又实行“更名田”,把明朝藩王散在各地的田产交给原来承佃的农民耕种,“改入民名”,使自耕农的人数得以大幅度增加.
促使农民***流亡的主要原因是频繁的自然灾害、繁重的封建赋税徭役和地主阶级的土地兼并.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忽视饱经战乱的人民迫切要求休养生息的愿望,“内兴功作,外攘夷狄,收泰半之赋,发闾左之戍”,造成“男子力耕不足粮饷,女子纺绩不足衣服”,以至“海内愁怨,遂用溃畔”的后果(《汉书·食货志》).贾谊在《过秦论》中,曾以秦亡的历史教训,指出“牧民之道,务在安之而已”.汉初崇尚黄老“无为”的学说,轻徭薄赋,减省刑罚,使残破的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自汉迄清,历代赋役制度屡有变化,但大体上可以看出,所谓“盛世”和“乱世”的一个重要区别,就是当封建国家的赋税徭役稍有节制时,广大农民就有一个比较安定和宽松的环境从事生产,全家老小得以糊口;而当封建国家的赋税徭役异常繁重时,农民不仅饥寒交迫,还不得不卖田宅鬻子孙,四处流亡.一般说来,对于制度内的赋税徭役,农民尚能勉强忍受.但封建统治阶级并不会满足于这种制度内的剥削.一些无道昏君和贪官污吏往往不顾农民死活,在定制之外肆意横征暴敛,从而把农民驱向***和死亡的深渊.隋朝初建时,赋役较轻,农民在籍户口数量增多,但隋炀帝即位后,穷奢极侈,又多次对高丽用兵,农民赋役负担空前加重,以至许多地区耕稼失时,田畴多荒,“天下死于役而家伤于财”(《隋书·食货志》).清初整顿赋役,康熙诏令“滋生人丁永不加赋”,雍正推行“摊丁入亩”,对明末以来备受摧残的小农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由于吏治腐败,农民的负担仍然很重.雍正为了遏制官吏对农民的非法盘剥,对官吏实行发放“养廉银”制度.但在封建制度下,提高俸禄并不能杜绝官吏的贪污.许多官吏在领取“养廉银”之后,照样对农民“横派滥征”,以饱私囊.
反对地主豪强对农民的土地兼并,是封建社会民本思想的一个重要内容.但这并不意味着持这种主张的士大夫反对封建的剥削制度.它实际上只是封建统治阶级整体利益和局部利益存在矛盾的一种反映.晁错说,商人地主“亡农夫之苦,有仟伯之得,因其富厚,交通王侯,力过吏势,以利相倾”,“此商人所以兼并农人,农人所以流亡者也”.董仲舒则主张“限民名田,以澹不足”,指责地主豪强“颛川泽之利,管山林之饶,荒淫越制逾侈以相高,邑有人君之尊,里有公侯之富,小民安得不困?”(《汉书·食货志》)他们都是从封建国家整体和长远的利益出发而反对地主兼并农民的.东汉末年,士大夫中有人主张恢复井田制,“限夫田以断兼并”(仲长统:《昌言·损益》).但即使是这种“限田”的主张,其实也根本无法付诸实现.西汉末年封建国家曾一度颁布限制诸侯王、列侯和吏民名田的方案,结果就因为遭到朝中权贵的反对而束之高阁.民本思想在近代中国的演变和政治实践
民本思想在封建社会“二律背反”的条件下没有能够实现维护小农经济的目的,但它对于中国历史的发展却产生了一定的积极作用.“民惟邦本”这个思想命题在近代中国被注入了新的理论内容,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思想武器.
传统的民本思想是在承认专制君主权威至上的前提下,来观照“民”之为“邦本”的.这种内在矛盾是注定它无法实现其政治理念的根本症结.但是,“民惟邦本”的思想既然成为历代士大夫精英的政治信条,它不但哺育了一批关心人民疾苦的思想家、文学家和政治家,而且随着封建制度的衰落腐朽,它必然会促使其中一些人利用民本思想来反对皇权至上的专制主义统治.早在明末清初,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就猛烈抨击封建君主“屠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一人之产业”,“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他还批评君主专制制度下的臣僚所以“不得不讲治之牧之之术”,只是因为“四方之劳扰,民生之憔悴,足以危吾君也”.黄宗羲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这种批判,已经触及了传统民本思想的要害,透露了近代民主启蒙的气息.梁启超曾谈到,《明夷待访录》对他那一代青年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鸦片战争以后,西方近代社会政治学说传入中国,对传统民本思想向近代化的演变起了催生作用.主张君主立宪的资产阶级改良派在宣传西方资产阶级的“民权”思想时,巧妙地援引了传统民本思想作为变法的理论依据.康有为在给光绪帝的奏折中,就引《洪范》、《孟子》、《周礼》的有关记载,证明自己主张“君民同体”,符合“先王之治天下,与民共之”的古训.这种比附虽然牵强甚至荒诞,但认为“君民同体”,主张“君民同治”,这与传统民本思想把君与民比喻成舟与水的关系,显然是有区别的.严复和谭嗣同在这个问题上走得更远.严复在《辟韩》中把君主和臣民的关系看作是历史早期阶段社会分工的一种需要:“君也臣也刑也兵也,皆缘卫民之事而后有也.”“斯民也,固斯天下之真主也”;“秦以来之为君,正所谓大盗窃国者耳.”谭嗣同在《仁学》中说:“生民之初,本无所谓君臣,则皆民也.民不能相治,亦不暇治,于是共举一民为君.……夫曰共举之,则因有民而后有君,君末也,民本也.……夫曰共举之,则且必可共废之.”认为君臣皆因“卫民”的需要而设,民才是“天下之真主”,“君末也,民本也”,民可举君,也可废君.这些观点已经带有浓厚的近代民主色彩,可以说是突破传统民本思想内涵的一大进步.
资产阶级改良派承认人民是国家之“真主”,但又主张君主立宪,反对民主共和,这在理论上显然是有矛盾的.他们对此的解释是因为中国的国民素质太差,由专制而达共和需要经过立宪这一阶段.康有为说:“欲速变法以救危亡,非先得圣主当阳不为功;欲定良法而保长久,非改为立宪民权不为治.”(《康有为政论集》卷上)梁启超则宣称:“共和的国民心理,必非久惯专制之民能以一二十年之岁月而善成”,“今日中国国民未有可以为共和国民之资格”(《饮冰室文集》第二册).这就暴露了他们主张民权的不彻底性和虚伪性.
辛亥革命前后,资产阶级革命派和改良派在要民主共和还是要君主立宪问题上展开了激烈的论战.孙中山明确指出:“中国数千年来都是专制政体,不是平等自由的国民堪接受的”;“我们定要由平民革命,建国民政府,这不止是我们革命之目的,并且是我们革命的时候所万不可少的”.他指出改良派诬蔑中国国民不够资格实行共和这种谬论,“是将自己连檀香山的土民、南美的黑奴都看作不如了”(《孙中山全集》第一卷).但由于中国资产阶级先天的软弱性,革命派阵营对于如何伸张民权的思想认识是比较混乱的.如章太炎因为看到西方资产阶级的代议制民主政治容易被少数政客豪富所把持,竟然提出:“与效立宪而使民有贵族黎庶之分,不如王者一人秉权于上,规模廓落,则苛察不遍行,民犹得纾其死.”(《代议然否论》)
资产阶级改良派和革命派对于如何实现“民权”虽然主张不同,但他们有一点是相同的,就是不了解人民群众才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不相信人民群众才有当家作主的能力.只有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以后,中国共产党人才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解决了这个问题.李大钊在建党初期撰写的《平民主义》一文中说:“‘平民主义’是democracy译语,有译为‘民本主义’的,有译为‘民主主义’的,……纯正的‘平民主义’,就是把政治上、经济上、社会上一切特权阶级,完全打破;使人民全体,都是为社会国家作有益的工作的人;不须用政治机关以统治人身,政治机关只是为全体人民属于全体人民而由全体人民执行的事务管理的工具.”***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以极大的热情歌颂了农民革命运动的兴起,“其势如暴风骤雨,迅猛异常,无论什么大的力量都将压抑不住.他们将冲决一切束缚他们的罗网,朝着解放的路上迅跑”.在《新民主主义的宪政》和《论联合政府》等一系列论著中,***多次强调:“中国的事情是一定要由中国的大多数人做主”,“共产党人的一切言论行动,必须以合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所拥护为最高标准”.***还指出:“中国一切政党的政策及其实践在中国人民中所表现的作用的好坏、大小,归根到底,看它对于中国人民的生产力的发展是否有帮助及其帮助之大小,看它是束缚生产力的,还是解放生产力的.”
思想文化演进的历史表明,人类社会所创造的一切有价值的思想文化遗产,在传承过程中会被扬弃而不会完全消失.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党.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需要我们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对古代和近代的民本思想加以批判地继承,吸取治国安邦的历史经验教训.“以民为本”的思想,将在社会主义中国真正焕发出其历史的光辉
举一反三
已知函数f(x)=x,g(x)=alnx,a∈R.若曲线y=f(x)与曲线y=g(x)相交,且在交点处有相同的切线,求a的值和该切线方程.
我想写一篇关于奥巴马的演讲的文章,写哪一篇好呢?为什么好
奥巴马演讲不用看稿子.为什么中国领导演讲要看?
想找英语初三上学期的首字母填空练习……
英语翻译
最新试题
- 1为什么五经里面没论语?论语不是儒家的经典么?怎么五经里面没的?
- 2初中几何勾股定理
- 3甲乙两人沿同一条路骑自行车(匀速)从A站到B站,甲需要30分钟,乙需要40分钟,如果乙比甲早出发5分钟去B站,则甲出发后经_分钟可以追上乙.
- 4一平面镜镜子的厚度为D,当笔尖处在上面时,笔尖和像的距离是...
- 5已知|m-n+4|和(n-3)互为相反数,求m-n的值拜托了各位
- 6MC英文饶舌词
- 75和8的比等于40和X的比
- 8已知一个数去除40 和64都能整除,球这个数最大的是?
- 9有1个5升金罐的水 1个3升银罐的 需要金罐4升水 怎么倒?天下贰的
- 10They know you ____,and like you ____ ,too.
热门考点
- 1people usually eat dinner in the evening 对in the evening 提问
- 2淘气从家到火车站要48分,他最迟要几时去不误火车?(火车开车前15分停止检票)
- 3how mang______can you see?let me count.i can see______ ___________.(兔子)
- 4证明∫(0,a)f(x^2)dx=1/2∫(0,a^2)xf(x)dx (a>0)
- 51:“九品中正制”是什么时期的什么制度?
- 6新建的篮球馆要铺设3cm厚的木质地板,已知该馆长36m,宽20m,铺设它至少要用多少方的木材.
- 7氧气具有什么特点?请结合实验具体说明.
- 81.甲是乙的5/4倍,乙是甲的几分之几.2.甲的1/6等于乙的4/5甲比乙多百分之几(小六题要式子)谢谢
- 9持续提问
- 10反比例函数解析式的几种求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