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孔子马逸》文言文解释...
题目
《孔子马逸》文言文解释

提问时间:2020-11-04

答案
【原文】
孔子行游,马逸食稼,野人怒,絷其马.子贡往说之,卑词而不得.孔子曰:「夫以人之所不能听说人,譬以太牢享野兽,以《九韶》乐飞鸟也!」乃使马圉往,谓野人曰:「子不耕于东海,予不游西海也,吾马安得不犯子之稼?」野人大喜,解马而予之.
〔冯述评〕
人各以类相通.述《诗》《书》于野人之前,此腐儒之所以误国也.马圉之说诚善,假使出子贡之口,野人仍不从.何则?文质貌殊,其神固已离矣.然则孔子曷不即遣马圉,而听子贡之往耶?先遣马圉,则子贡之心不服;既屈子贡,而马圉之神始至.圣人达人之情,故能尽人之用;后世以文法束人,以资格限人,又以兼长望人,天下事岂有济乎!
【译文】
有一天孔子出游:途中马儿偷吃了农夫的庄稼:农人很生气:捉住马儿并把它关起来.子贡知道后,就低声下气的前去恳求农人放了马儿,没想到农人不理会子贡.孔子说:「用别人听不懂的道理去说服他,就好比请野兽享用太牢(祭祀时所用的牛、羊、猪三牲,是最丰盛的牺牲),请飞鸟聆听九韶(古乐名,相传为夏禹所作.使孔子『三月不知肉味』的优美音乐)一样.这是我的不对,并非农人的过错.」
于是命马夫前去.
马夫对农人说:「你从未离家到东海之滨耕作,我也不曾到过西方来,但两地的庄稼却长得一个模样,马儿怎知那是你的庄稼不该偷吃呢?」
农人听了觉得有理,就把马儿还给马夫.
〔自是至理,安得不从!〕
〔冯评译文〕
物以类聚,在粗人面前谈论诗书,这是不知变通的读书人所以误事的原因.马夫的话虽然有理,但这番话若是从子贡口中说出来,恐怕农夫仍然不会接受.为什么呢?因为子贡和农夫两人的学识、修养相差太远,彼此早已心存距离;然而孔子为什么不先要马夫去,而任由子贡前去说服农夫呢?--若一开始就让马夫前去,子贡心中一定不服!如今不但子贡心中毫无怨尤,也使得马夫有了表现的机会.圣人能通达人情事理,所以才能人尽其才.
世人常以成文的法规来约束他人,以资格来限制他人,以兼有所长来期望他人.这样,天下事哪有成功的希望呢?
举一反三
我想写一篇关于奥巴马的演讲的文章,写哪一篇好呢?为什么好
奥巴马演讲不用看稿子.为什么中国领导演讲要看?
想找英语初三上学期的首字母填空练习……
英语翻译
1,人们染上烟瘾,最终因吸烟使自己丧命.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