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举例说明民俗的主要特点
提问时间:2020-11-03
答案
东北民俗文化圈包括东北三省以及内蒙古的东部
下面我们就根据东北这个地方的气候和它的土壤特点介绍一下与此相关的一些民俗.
先说说东北的“三大怪”吧.一怪是“生个孩子吊起来”.这实际上是满族的习俗,以前东北地区森林很多野兽很多,家里的孩子放在地上就不太安全,所以离地有一定距离把小孩子吊起来.第二怪是“十八岁姑娘吊烟袋”.东北的女性吸烟的比例以前是比较高的,据说吸烟也是一种御寒方式.第三怪叫“窗户纸儿糊在外”.北方尤其是冬天把门有缝的地方糊起来,一般是在里面,惟有东北是把窗户纸糊在外面,这是对付风雨的需要.因为糊在外面它可以保护木制窗棂不受雨水腐蚀和风吹日晒,延长窗户的使用寿命.
“萨满”是东北人的一种信仰,其实按照我们的说法就是“巫”,在东北就是“萨满教”.最早的女神是“萨满”女神,一般是家庭传授,这是职业性的“萨满”,“萨满教”在整个东北地区,非常盛行.它在东北的政治文化和民俗文化中是非常重要的角色.
游牧民俗文化圈包括内蒙古大部分、辽宁、河北、陕西三省的北部边缘,宁夏的北部以及新疆.
这个地方相对于汉族,是特别有民族特色的.
我们看他们居住的蒙古包,他们的家基本就是一个蒙古包,然后加一架马车.辽阔的草原处处都是他们的家乡,历史上的蒙古族“居无定所”.这种生活方式决定了他们的服饰,比如蒙古袍,蒙古袍的长度在膝盖之下,里面还有一些毛皮撑着,为什么那么长那么厚?本来游牧民族是不必要穿这么长的衣服,不方便啊.但是他们白天骑在马上,他们的膝盖容易受风寒,蒙古袍长的话可以护膝,到了晚上就可以当被子盖.
谈到游牧民族的一些礼节形成跟他们的生活习惯非常有关系,他们的生产方式又影响他们的交通民俗,我们农耕民族交通一般是靠两条腿走路,贵族或有钱人也可能坐轿子,后来坐车.但是在古代骑马出行很普及,因为这是游牧民族,因此蒙古族形成了一种礼节:两个人在草原上骑着马,在一个地方,两个陌生人遇到了,他们就会跳下马,各自问候一下.然后我跳上你的马你跳上我的马,拍拍马屁股说“好马”.久而久之,“好马”就成了一种寒暄.就像我们汉族人见面问“吃了没有”一样.
在游牧民族,婚俗也跟我们的农耕民族不一样.
黄河流域文化圈包括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九个省、自治区.
黄河流域尤其是河南与山东应该是中国文化的发祥地,也是中国民俗发展的摇篮.
河南和山东人依恋故土、勤劳朴实、喜欢平淡.
这个地区是“孔孟之道”的故乡,孔子孟子都是山东人,都是属于这个文化圈的人,这样地方的人有着很好的礼节.
另外我在一本书里看到一个真实的故事,讲这个地区的人非常热情好客、大方.
在中国国画大师李燕的回忆录里,他说他爸爸李苦禅很擅长画雄鹰,并且画得很好,他是山东人.有一次,有一位老乡来家作客看到一幅画,就跟他说:“李大师,这个雄鹰画做中堂很好”,李大师就说:“我这个本来就是用来做中堂的.”就这样他们两个一来二往一个劲地边讲边走,到门口准备说再见了,李就说:“你这么喜欢你怎么不买啊?”那个人就说:“我就是没钱啊,有钱还用你说?”李一听就说:“快到吃饭时间了,我现在给你画一幅.”画好了,他的老婆把饭菜也摆上了桌,既然到了吃饭的时间,那就别走了.最后那个老乡吃了他的饭拿了他的画就走了,他的老婆就问:“刚才那个人是谁?”李说:“我不知道.”这个真实的故事可见山东人的豪爽和大方.
另外这个地区的人,他们非常信仰泰山.
长江流域民俗文化圈:尚鬼好祭,五凤寄生.
这个流域从长江发源的地方青藏高原算起,长江的干流流经青海、西藏、四川、云南、重庆、安徽、江苏、上海等省、市、自治区,这里都属于长江流域民俗文化圈.这里面没有包括浙江省,但是长江的支流是经过我们浙江,所以我们从这几个文化圈来算的话,浙江省应该可以算这个流域的.它是属于支流经过的地方.那么这一带的风俗,我们用比较简明扼要的语言概括:就是“尚鬼好祭,五凤寄生”.中国南方北方的民众在旧时代都信鬼,但是南方比北方要厉害得多.南方一个地方有一个神,温州大的村落也都有自己信仰的神.洞头有洞头的神,苍南有苍南的神.总的来说南方的神特别兴盛,几乎各个村庄各有不同或者相同的神灵.这一带的民众相对于北方民众那种豪爽那种彪悍,有着浪漫、温情、灵活、善舞、多玄想的特点.
那么我们把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作一个简单的比较吧.
在黄河流域的土地上能产生《诗经》,或者说反映社会现实以现实主义手法为主创造出来的《诗经》,在黄河流域影响很深.那么《楚辞》则在长江流域流传深广.《诗经》里面更多的是现实生活的描述,当然它里面也有祭祀的文章,但大多是属于现实主义的作品.而屈原写的《楚辞》,大多是属于玄想的东西.
在湖南省湘西,也就是沈从文的故乡.有一种民间的陋习,叫做“蛊惑”.当然根据史料记载,在广西,广东也有.这个“蛊”怎么来的也有多种说法,比较普遍的说法就是在端午节的中午,把各种“蛊”虫捉来,蜈蚣、蝎子、毒蛇,很多的毒虫放在缸里面养,不给吃东西,让他们自相残杀,最后留下来一个,把它风干,最后成为一种药,这种药是慢性的,皮肤、饮食接触都会造成慢性中毒,最后死亡.所以在湘西这个地方,如果这个人家里没有蜘蛛网,你不要进去,因为他家可能有“蛊”,如果你在地下看到一个荷包,你不要拿,因为可能有“蛊”,不认识的人家你最好不要吃他的东西,那里面可能放有“蛊”.那么这“养蛊”就成了当时湘西苗族的一种特殊的民风.
青藏民俗文化圈,范围大致包括西藏的全部,青海一带、四川的西北部、甘肃西南以及新疆的南部.
这些地方基本上都分布有藏族.青藏民俗文化圈里面,最大的特点就是他们的宗教文化、宗教情结.这从他们的建筑就可以体现出来,布达拉宫那么宏伟壮观,在中国独一无二.然后是广大的藏族民众对于宗教的虔诚也是很少见的,他们的“活佛”有着崇高的地位,这些地方都构成了这个文化圈里一种独特的景观.
另外,藏区的寺院建筑,数以千计.每座寺院的雕塑绘画艺术非常精美.还有藏族的服饰也与别的民族不一样.还有他们的藏医,藏药也是中华民族受保护文化的一部分.藏医有他自己一整套的理论,他跟中医是两个不同的体系,藏药只有在青藏高原才能生长,像“藏红花”、“冬虫夏草”,还有“雪原花”,这些基本上都是生长在青藏高原.还有一种“藏酥油花”应该是民族的意识,也是宗教意识的体现:酥油到了冬天凝固了,然后制成各种各样的雕塑,可以维持半年多,到了第二年才融化.
云贵民俗文化圈,指云贵高原,它包括云南贵州两个省,还包括四川省西南部的一角.
这一带从自然条件来讲,气候温暖,四季如春.这个地方少数民族就非常多了.我们刚才谈到东北的北方民族,我们也谈到了游牧民族,谈到了青藏高原的习俗,那些地方的少数民族数量加起来都没有这个地区多.这个地方的少数民族我们叫他“南方民族”.
这里的少数民族仅仅云南省就有26个.整个云南省是中国少数民族最多的地方,这里有阿诗玛的传说,摩梭的走婚,“云南十八怪”等.
云贵高原民俗文化圈,因为少数民族多,就形成了中国民俗独特的风景.他们的民族信仰佛教,所以这里的傣族男孩子,到了该念书的年龄都是要出家去做小和尚,到庙里去接受教育,长大了以后,又一个一个还俗回家,结婚生子,有的去做僧侣,有的去经商,那么整个傣族的文化水准相对来讲是比较高的.还有他们那里的水井,不管是白族、傣族,所有的水井上都有一个建筑物,要不是一个亭子,要不就是布置一尊佛像,要不就是其他的雕塑,总而言之,他们的水井不可能是露天的,所以可以说,他们那里的人是比较讲卫生的.
闽台民俗文化圈:整个东海,包括台湾和福建.
这个区域就叫闽台民俗文化圈,很多书上都说闽台民俗文化圈就是指福建和台湾两个省.但是我个人觉得我们温州或者浙南地区应该属于这个文化圈.闽台两省,夹着浙南地区,形成一个方言相通,习俗相仿的圈子,这几个地方都有海洋文化,海洋文化就派生出了捕鱼业.捕鱼在以前是高危职业,于是又派生出了“妈祖”信仰,还有一个就是“陈靖姑(即温州民间百姓信仰的陈十四娘娘)”两个女神.从这里去台湾的人基本上讲的是闽南话.
我们浙江苍南地区也有相当一部分人讲“闽南话”.
这个地方跟广州不一样,他们喝茶,喝功夫茶.这一点在温州,以前我看见比较少,但是这个习俗在广东就比较多,所以我觉得这个文化圈其实应该划大一点,闽台粤,再加上浙南地区,但是那样的话,方言又不行了,闽南话在福建在台湾和浙南地区都是有的,而在广东它又是粤语,又不是闽台话.但是有一点是相同的,温州也好,闽台地区也好,基本上是村村有庙,村村有祠堂,村村有自己信仰的神,一般规模大小的村子基本上都是这样的.关于七个民俗文化圈我就简单介绍了这几个方面,谢谢大家
下面我们就根据东北这个地方的气候和它的土壤特点介绍一下与此相关的一些民俗.
先说说东北的“三大怪”吧.一怪是“生个孩子吊起来”.这实际上是满族的习俗,以前东北地区森林很多野兽很多,家里的孩子放在地上就不太安全,所以离地有一定距离把小孩子吊起来.第二怪是“十八岁姑娘吊烟袋”.东北的女性吸烟的比例以前是比较高的,据说吸烟也是一种御寒方式.第三怪叫“窗户纸儿糊在外”.北方尤其是冬天把门有缝的地方糊起来,一般是在里面,惟有东北是把窗户纸糊在外面,这是对付风雨的需要.因为糊在外面它可以保护木制窗棂不受雨水腐蚀和风吹日晒,延长窗户的使用寿命.
“萨满”是东北人的一种信仰,其实按照我们的说法就是“巫”,在东北就是“萨满教”.最早的女神是“萨满”女神,一般是家庭传授,这是职业性的“萨满”,“萨满教”在整个东北地区,非常盛行.它在东北的政治文化和民俗文化中是非常重要的角色.
游牧民俗文化圈包括内蒙古大部分、辽宁、河北、陕西三省的北部边缘,宁夏的北部以及新疆.
这个地方相对于汉族,是特别有民族特色的.
我们看他们居住的蒙古包,他们的家基本就是一个蒙古包,然后加一架马车.辽阔的草原处处都是他们的家乡,历史上的蒙古族“居无定所”.这种生活方式决定了他们的服饰,比如蒙古袍,蒙古袍的长度在膝盖之下,里面还有一些毛皮撑着,为什么那么长那么厚?本来游牧民族是不必要穿这么长的衣服,不方便啊.但是他们白天骑在马上,他们的膝盖容易受风寒,蒙古袍长的话可以护膝,到了晚上就可以当被子盖.
谈到游牧民族的一些礼节形成跟他们的生活习惯非常有关系,他们的生产方式又影响他们的交通民俗,我们农耕民族交通一般是靠两条腿走路,贵族或有钱人也可能坐轿子,后来坐车.但是在古代骑马出行很普及,因为这是游牧民族,因此蒙古族形成了一种礼节:两个人在草原上骑着马,在一个地方,两个陌生人遇到了,他们就会跳下马,各自问候一下.然后我跳上你的马你跳上我的马,拍拍马屁股说“好马”.久而久之,“好马”就成了一种寒暄.就像我们汉族人见面问“吃了没有”一样.
在游牧民族,婚俗也跟我们的农耕民族不一样.
黄河流域文化圈包括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九个省、自治区.
黄河流域尤其是河南与山东应该是中国文化的发祥地,也是中国民俗发展的摇篮.
河南和山东人依恋故土、勤劳朴实、喜欢平淡.
这个地区是“孔孟之道”的故乡,孔子孟子都是山东人,都是属于这个文化圈的人,这样地方的人有着很好的礼节.
另外我在一本书里看到一个真实的故事,讲这个地区的人非常热情好客、大方.
在中国国画大师李燕的回忆录里,他说他爸爸李苦禅很擅长画雄鹰,并且画得很好,他是山东人.有一次,有一位老乡来家作客看到一幅画,就跟他说:“李大师,这个雄鹰画做中堂很好”,李大师就说:“我这个本来就是用来做中堂的.”就这样他们两个一来二往一个劲地边讲边走,到门口准备说再见了,李就说:“你这么喜欢你怎么不买啊?”那个人就说:“我就是没钱啊,有钱还用你说?”李一听就说:“快到吃饭时间了,我现在给你画一幅.”画好了,他的老婆把饭菜也摆上了桌,既然到了吃饭的时间,那就别走了.最后那个老乡吃了他的饭拿了他的画就走了,他的老婆就问:“刚才那个人是谁?”李说:“我不知道.”这个真实的故事可见山东人的豪爽和大方.
另外这个地区的人,他们非常信仰泰山.
长江流域民俗文化圈:尚鬼好祭,五凤寄生.
这个流域从长江发源的地方青藏高原算起,长江的干流流经青海、西藏、四川、云南、重庆、安徽、江苏、上海等省、市、自治区,这里都属于长江流域民俗文化圈.这里面没有包括浙江省,但是长江的支流是经过我们浙江,所以我们从这几个文化圈来算的话,浙江省应该可以算这个流域的.它是属于支流经过的地方.那么这一带的风俗,我们用比较简明扼要的语言概括:就是“尚鬼好祭,五凤寄生”.中国南方北方的民众在旧时代都信鬼,但是南方比北方要厉害得多.南方一个地方有一个神,温州大的村落也都有自己信仰的神.洞头有洞头的神,苍南有苍南的神.总的来说南方的神特别兴盛,几乎各个村庄各有不同或者相同的神灵.这一带的民众相对于北方民众那种豪爽那种彪悍,有着浪漫、温情、灵活、善舞、多玄想的特点.
那么我们把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作一个简单的比较吧.
在黄河流域的土地上能产生《诗经》,或者说反映社会现实以现实主义手法为主创造出来的《诗经》,在黄河流域影响很深.那么《楚辞》则在长江流域流传深广.《诗经》里面更多的是现实生活的描述,当然它里面也有祭祀的文章,但大多是属于现实主义的作品.而屈原写的《楚辞》,大多是属于玄想的东西.
在湖南省湘西,也就是沈从文的故乡.有一种民间的陋习,叫做“蛊惑”.当然根据史料记载,在广西,广东也有.这个“蛊”怎么来的也有多种说法,比较普遍的说法就是在端午节的中午,把各种“蛊”虫捉来,蜈蚣、蝎子、毒蛇,很多的毒虫放在缸里面养,不给吃东西,让他们自相残杀,最后留下来一个,把它风干,最后成为一种药,这种药是慢性的,皮肤、饮食接触都会造成慢性中毒,最后死亡.所以在湘西这个地方,如果这个人家里没有蜘蛛网,你不要进去,因为他家可能有“蛊”,如果你在地下看到一个荷包,你不要拿,因为可能有“蛊”,不认识的人家你最好不要吃他的东西,那里面可能放有“蛊”.那么这“养蛊”就成了当时湘西苗族的一种特殊的民风.
青藏民俗文化圈,范围大致包括西藏的全部,青海一带、四川的西北部、甘肃西南以及新疆的南部.
这些地方基本上都分布有藏族.青藏民俗文化圈里面,最大的特点就是他们的宗教文化、宗教情结.这从他们的建筑就可以体现出来,布达拉宫那么宏伟壮观,在中国独一无二.然后是广大的藏族民众对于宗教的虔诚也是很少见的,他们的“活佛”有着崇高的地位,这些地方都构成了这个文化圈里一种独特的景观.
另外,藏区的寺院建筑,数以千计.每座寺院的雕塑绘画艺术非常精美.还有藏族的服饰也与别的民族不一样.还有他们的藏医,藏药也是中华民族受保护文化的一部分.藏医有他自己一整套的理论,他跟中医是两个不同的体系,藏药只有在青藏高原才能生长,像“藏红花”、“冬虫夏草”,还有“雪原花”,这些基本上都是生长在青藏高原.还有一种“藏酥油花”应该是民族的意识,也是宗教意识的体现:酥油到了冬天凝固了,然后制成各种各样的雕塑,可以维持半年多,到了第二年才融化.
云贵民俗文化圈,指云贵高原,它包括云南贵州两个省,还包括四川省西南部的一角.
这一带从自然条件来讲,气候温暖,四季如春.这个地方少数民族就非常多了.我们刚才谈到东北的北方民族,我们也谈到了游牧民族,谈到了青藏高原的习俗,那些地方的少数民族数量加起来都没有这个地区多.这个地方的少数民族我们叫他“南方民族”.
这里的少数民族仅仅云南省就有26个.整个云南省是中国少数民族最多的地方,这里有阿诗玛的传说,摩梭的走婚,“云南十八怪”等.
云贵高原民俗文化圈,因为少数民族多,就形成了中国民俗独特的风景.他们的民族信仰佛教,所以这里的傣族男孩子,到了该念书的年龄都是要出家去做小和尚,到庙里去接受教育,长大了以后,又一个一个还俗回家,结婚生子,有的去做僧侣,有的去经商,那么整个傣族的文化水准相对来讲是比较高的.还有他们那里的水井,不管是白族、傣族,所有的水井上都有一个建筑物,要不是一个亭子,要不就是布置一尊佛像,要不就是其他的雕塑,总而言之,他们的水井不可能是露天的,所以可以说,他们那里的人是比较讲卫生的.
闽台民俗文化圈:整个东海,包括台湾和福建.
这个区域就叫闽台民俗文化圈,很多书上都说闽台民俗文化圈就是指福建和台湾两个省.但是我个人觉得我们温州或者浙南地区应该属于这个文化圈.闽台两省,夹着浙南地区,形成一个方言相通,习俗相仿的圈子,这几个地方都有海洋文化,海洋文化就派生出了捕鱼业.捕鱼在以前是高危职业,于是又派生出了“妈祖”信仰,还有一个就是“陈靖姑(即温州民间百姓信仰的陈十四娘娘)”两个女神.从这里去台湾的人基本上讲的是闽南话.
我们浙江苍南地区也有相当一部分人讲“闽南话”.
这个地方跟广州不一样,他们喝茶,喝功夫茶.这一点在温州,以前我看见比较少,但是这个习俗在广东就比较多,所以我觉得这个文化圈其实应该划大一点,闽台粤,再加上浙南地区,但是那样的话,方言又不行了,闽南话在福建在台湾和浙南地区都是有的,而在广东它又是粤语,又不是闽台话.但是有一点是相同的,温州也好,闽台地区也好,基本上是村村有庙,村村有祠堂,村村有自己信仰的神,一般规模大小的村子基本上都是这样的.关于七个民俗文化圈我就简单介绍了这几个方面,谢谢大家
举一反三
已知函数f(x)=x,g(x)=alnx,a∈R.若曲线y=f(x)与曲线y=g(x)相交,且在交点处有相同的切线,求a的值和该切线方程.
我想写一篇关于奥巴马的演讲的文章,写哪一篇好呢?为什么好
奥巴马演讲不用看稿子.为什么中国领导演讲要看?
想找英语初三上学期的首字母填空练习……
英语翻译
最新试题
- 1Smile-smiling
- 2生物的结构是和它的功能,生活环境相适应的,请你仔细观察周围职务的各种形态结构,找出它的功能,生活环境
- 3My parents like ice—cream 1.改为疑问句并有答语 2.改为特殊疑问
- 4宽容是什么排比句
- 5求证(a1^2+a2^2)(b1^2+b2^2)≥(a1b1+a2b2)^2 利用韦达定理证明
- 6The 0.7" marking is only for reference to take the 1.165" measurement from.翻译
- 7[物理]某金属块质量是10.8kg,体积4dm3,它的密度是?
- 8数学一道函数题,救救我
- 91.把棱长10厘米的正方体,切成同样大小的两个长方形,每个长方形的表面积是( )
- 10描写秋天树叶的好 段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