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的名句赏析
晏殊的《浣溪沙》
晏殊的《浣溪沙》
提问时间:2020-10-23
答案
这一联基本上用虚字构成.人们都知道,用实字作成对子比较容易,而运用虚字就不那么容易了.所以卓人月在《词统》中论及此联时,说“实处易工,虚处难工,对法之妙无两”.钱钟书在《谈艺录》中也说,所谓“律之对仗,乃撮合语言,配成眷属.愈能使不类为类,愈见诗人心手之妙.”
它虽然用虚字构成,却具有充实的、耐人寻味和启人
它虽然用虚字构成,却具有充实的、耐人寻味和启人联想的内容,这就更使人觉得难能可贵了.这一联写出了人们心中所有但为笔底所无的细腻感受,道出了自然界的规律.成功之处就在于作者善于捕捉刹那间的感受,并把这种感受提到具有某种哲理意味的高度上来加以描写.
“无可奈何”是作者的感觉、感受和感叹,“花落去”,是自然界常见的现象,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面对落花,联想到春天的消失,联想到人生的变易,止不住产生一种惋惜的心情,然而作者对此无能为力,只有徒唤“无可奈何”了.这里的“花”,既是指春天一开一落的花,又使人联想到其他许多一兴一亡的事情.“似曾相识”也是作者的感觉和感受.燕子秋天南去,春来北归,不违时节.它们差池双翦,贴地争飞,呢喃对语,由于体态相同,谁也难以分辨出其是否是旧巢双燕,故在“相识”之前冠以“似曾”二字.“燕归来”,也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燕子的北来南去,象征着季节的变换和年华的交替.“燕”,既是指春来秋去的燕子,又使人联想到象燕子那样翩然归来,重寻故旧的人或物.“花”和“燕”变成一种象征,让人们想得很开,想得很远…….“花落去”与“燕归来”每交替一次,便过了一年,而人生在这无穷的交替之中逐渐衰老直至消失.“花落去”、“燕归来”,本属司空见惯的寻常小事,但当作者在这两个短句之前加上带有感叹色彩的词组“无可奈何”与“似曾相识”以 后,于是便把这极其普通的自然现象纳入人生有限而时间永恒这一哲学范畴中来,创造出一种“情中有思”的意境.
它虽然用虚字构成,却具有充实的、耐人寻味和启人
它虽然用虚字构成,却具有充实的、耐人寻味和启人联想的内容,这就更使人觉得难能可贵了.这一联写出了人们心中所有但为笔底所无的细腻感受,道出了自然界的规律.成功之处就在于作者善于捕捉刹那间的感受,并把这种感受提到具有某种哲理意味的高度上来加以描写.
“无可奈何”是作者的感觉、感受和感叹,“花落去”,是自然界常见的现象,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面对落花,联想到春天的消失,联想到人生的变易,止不住产生一种惋惜的心情,然而作者对此无能为力,只有徒唤“无可奈何”了.这里的“花”,既是指春天一开一落的花,又使人联想到其他许多一兴一亡的事情.“似曾相识”也是作者的感觉和感受.燕子秋天南去,春来北归,不违时节.它们差池双翦,贴地争飞,呢喃对语,由于体态相同,谁也难以分辨出其是否是旧巢双燕,故在“相识”之前冠以“似曾”二字.“燕归来”,也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燕子的北来南去,象征着季节的变换和年华的交替.“燕”,既是指春来秋去的燕子,又使人联想到象燕子那样翩然归来,重寻故旧的人或物.“花”和“燕”变成一种象征,让人们想得很开,想得很远…….“花落去”与“燕归来”每交替一次,便过了一年,而人生在这无穷的交替之中逐渐衰老直至消失.“花落去”、“燕归来”,本属司空见惯的寻常小事,但当作者在这两个短句之前加上带有感叹色彩的词组“无可奈何”与“似曾相识”以 后,于是便把这极其普通的自然现象纳入人生有限而时间永恒这一哲学范畴中来,创造出一种“情中有思”的意境.
举一反三
我想写一篇关于奥巴马的演讲的文章,写哪一篇好呢?为什么好
奥巴马演讲不用看稿子.为什么中国领导演讲要看?
想找英语初三上学期的首字母填空练习……
英语翻译
1,人们染上烟瘾,最终因吸烟使自己丧命.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 1设x大于1 则函数y等于x-1除以x2+1的最大值是 多少
- 2CuSO4+Fe=Cu+FeSO4反应后溶液的组成(溶剂和溶质)与Ca(OH)2+CO2=CaCO3箭头+H2O反应后溶液的组成(溶剂和溶质)
- 32.25:1.75=4分之1:x 解比例 方程
- 4根的主要生理功能有哪些
- 5一辆油箱装满油的汽车,在速度不变的情况下,汽车油箱中余油量Q(千克)与行驶时间t(小时)之间的关系为Q=kt+b,已知车速40千米∕时,当t=0时,油箱中余油量为60千克;汽车行驶了8小时
- 6“红杏枝头春意闹”和“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春燕啄春泥”和朱自清的春中的那一句相似?
- 7如图,已知△ABC. (1)作∠B的平分线.(要求:用尺规作图,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和证明) (2)若∠C=90°,∠B=60°,BC=4,∠B的平分线交AC于点D,请求出线段BD的长.
- 8厌氧微生物的呼吸类型?
- 9大厅内有一面钟,分针长30厘米.一昼夜分针的针端通过的距离是多少米?
- 10地球的赤道半径比极半径长21千米,但人们制作地球仪时,都把地球仪制成规则的正球体,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