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关于《郑伯克段于鄢》
在《郑伯克段于鄢》中,有一句是“五月辛丑,大叔出奔共.”这里的五月辛丑为什么能解释为五月二十三呢?辛丑记月的时候是怎么换算的呢?
在《郑伯克段于鄢》中,有一句是“五月辛丑,大叔出奔共.”这里的五月辛丑为什么能解释为五月二十三呢?辛丑记月的时候是怎么换算的呢?
提问时间:2020-10-18
答案
古人用干支纪日,干是天干,即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支是地支,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干和十二支依次组合,形成“六十甲子”.
甲子 乙丑 丙寅 丁卯 戊辰 己巳 庚午 辛未 壬申 癸酉
甲戌 乙亥 丙子 丁丑 戊寅 己卯 庚辰 辛巳 壬午 癸未
甲申 乙酉 丙戌 丁亥 戊子 己丑 庚寅 辛卯 壬辰 癸巳
甲午 乙未 丙申 丁酉 戊戌 己亥 庚子 辛丑 壬寅 癸卯
甲辰 乙巳 丙午 丁未 戊申 己酉 庚戌 辛亥 壬子 癸丑
甲寅 乙卯 丙辰 丁巳 戊午 己未 庚申 辛酉 壬戌 癸亥
每个单位代表一天,假设某日为甲子日,则甲子以后的日子依次是乙丑、丙寅、丁卯等.六十甲子周而复始.这种纪日法在甲骨文时代就有了.
人们可以通月朔日的干支推算它是这个月的第几天.“五月辛丑,大叔出奔共”,根据后人推定,“辛丑”这一天是鲁隐公元年五月二十三日.
从已知日期可以计算干支纪日,公式为:
g = 4C + [C / 4] + 5y + [y / 4] + [3 * (M + 1) / 5] + d - 3
z = 8C + [C / 4] + 5y + [y / 4] + [3 * (M + 1) / 5] + d + 7 + i
其中奇数月i=0,偶数月i=6,C是世纪数减一,y是年份后两位,M是月份,d是日数.1月和2月按上一年的13月和14月来算.[ ]表示取整.g除以10的余数是天干,z除以10的余数是地支.
甲子 乙丑 丙寅 丁卯 戊辰 己巳 庚午 辛未 壬申 癸酉
甲戌 乙亥 丙子 丁丑 戊寅 己卯 庚辰 辛巳 壬午 癸未
甲申 乙酉 丙戌 丁亥 戊子 己丑 庚寅 辛卯 壬辰 癸巳
甲午 乙未 丙申 丁酉 戊戌 己亥 庚子 辛丑 壬寅 癸卯
甲辰 乙巳 丙午 丁未 戊申 己酉 庚戌 辛亥 壬子 癸丑
甲寅 乙卯 丙辰 丁巳 戊午 己未 庚申 辛酉 壬戌 癸亥
每个单位代表一天,假设某日为甲子日,则甲子以后的日子依次是乙丑、丙寅、丁卯等.六十甲子周而复始.这种纪日法在甲骨文时代就有了.
人们可以通月朔日的干支推算它是这个月的第几天.“五月辛丑,大叔出奔共”,根据后人推定,“辛丑”这一天是鲁隐公元年五月二十三日.
从已知日期可以计算干支纪日,公式为:
g = 4C + [C / 4] + 5y + [y / 4] + [3 * (M + 1) / 5] + d - 3
z = 8C + [C / 4] + 5y + [y / 4] + [3 * (M + 1) / 5] + d + 7 + i
其中奇数月i=0,偶数月i=6,C是世纪数减一,y是年份后两位,M是月份,d是日数.1月和2月按上一年的13月和14月来算.[ ]表示取整.g除以10的余数是天干,z除以10的余数是地支.
举一反三
已知函数f(x)=x,g(x)=alnx,a∈R.若曲线y=f(x)与曲线y=g(x)相交,且在交点处有相同的切线,求a的值和该切线方程.
我想写一篇关于奥巴马的演讲的文章,写哪一篇好呢?为什么好
奥巴马演讲不用看稿子.为什么中国领导演讲要看?
想找英语初三上学期的首字母填空练习……
英语翻译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