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麻雀的外形特征和主要食物及生活环境和生存状态
提问时间:2020-10-11
答案
Passer montanus
英文名: sparrow
鸟纲雀形目(Passeriforms)文鸟科(Motacidae)麻雀属鸟类的通称.嘴短而强健,呈圆锥形,稍向下弯;初级飞羽 9 枚,外缘具两道淡色横斑.世界共有19种.中国产5种;其中树麻雀为习见种 ,雌雄相似.
麻雀是与人类伴生的鸟类 , 栖息于居民点和田野附近.白天四出觅食,活动范围在2.5~3千米以内.在地面活动时双脚跳跃前进.翅短圆,不耐远飞.鸣声喧噪.主要以谷物为食.当谷物成熟时,多结成大群飞向农田掠食谷物.繁殖期食部分昆虫,并以昆虫育雏.繁殖力强.在北方,3 ~4月开始繁殖,每年至少可繁殖2窝.在南方 ,几乎每月都可见麻雀繁殖雏鸟 .巢简陋 ,以草茎、羽毛等构成,大都建在屋檐下和墙洞中.每窝产卵 4 ~ 6枚.卵灰白色,满布褐色斑点.雌雄轮流孵卵.孵化期11~12天.雏鸟全身裸露,15天以后才能出飞自行寻食.
分布:中国各地.
保护:二级保护.
麻雀(Passer montanus saturatus)又名家雀、琉麻雀.属鸟纲雀形目文鸟科山麻雀属.亚种分化极多,广布于我国南北各地,也广布于欧亚大陆,是一种最常见的雀类.
一般麻雀体长为14厘米左右,雌雄形、色非常接近.喙黑色,呈圆锥状;跗跖为浅褐色;头、颈处栗色较深,背部栗色较浅,饰以黑色条纹.脸颊部左右各一块黑色大斑,这是麻雀最易辨认的特征之一,肩羽有两条白色的带状纹.尾呈小叉状,浅褐色.幼鸟喉部为灰色,随着鸟龄的增大此处颜色会越来越深直到呈黑色.幼鸟雌雄极不易辨认,成鸟则可通过肩羽来加以辨别,雄鸟此处为褐红,雌鸟则为橄榄褐色.
麻雀多活动在有人类居住的地方,性极活泼,胆大易近人,但警惕却非常高,好奇较强.多营巢于人类的房屋处,如屋檐、墙洞,有时会占领家燕的窝巢,在野外,多筑巢于树洞中.除冬季外,麻雀几乎总处在繁殖期,每次产卵六枚左右,孵化期约14天,幼鸟一个月左右离巢.
麻雀为杂食性鸟类,夏、秋主要以禾本科植物种子为食,育雏则主要以为害禾本科植物的昆虫为主,其中多为鳞翅目害虫.由于亲鸟对幼鸟的保护较成功,加上繁殖力极强,因此麻雀在数量上较许多种鸟要多,这样在庄稼收获季节容易形成雀害.冬季和早春,麻雀以杂草种子和野生禾本科植物的种子为食,也吃人类扔弃的各种食物.
除繁殖、育雏阶段外,麻雀是非常喜欢群居的鸟类.秋季时易形成数百只乃至数千只的大群,称为雀泛,而在冬季它们则多结成十几只或几十只一起活动的小群.这种小生灵非常聪明机警,有较强的记忆力,这和其它许多小型雀不同,如得到人救助的麻雀会对救助过它的人表现出一种亲近,而且会持续很长的时间.在麻雀居住集中的地方,当有入侵鸟类时它们会表现得非常团结,直至将入侵者赶走为止.麻雀在育雏时往往会表现得非常勇敢,俄国作家屠格涅夫曾在他的短篇小说《麻雀》中记载过一只亲鸟为保护不慎坠地的幼鸟以其弱小的身体面对一只大狗而不退缩的感人场面.如果你愿意对麻雀进行连续观测,你会发现它们是非常可爱的小生命,特别是它们的集体行为是研究鸟类行为学的重要素材.
麻雀形不惊人、貌不压人、声不迷人,加上和我们太熟悉了,反而使我们对它们了解得并不多.实事求是地讲,在以谷物为主要作物的粮食生产区域,麻雀的确能从人们那儿抢走很多的粮食,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它们是害鸟也不为过,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麻雀对有害昆虫的控制也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事实上在麻雀多的地区,害虫特别是鳞翅目害虫的数量明显要少于其它地区,这方面它们对农业生产作出了不小的贡献.当它们需要获得食物时,我们应当对这些大自然的生灵适当地慷慨一些.可惜的是由于过去我们在生态认识上的不全面,曾对它们进行过大规模的围剿,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文明的遗憾.
1958年,人们一度将它列为四害之一,政府动员全国城乡居民,在规定的日期和时间内,掏窝、捕打以及敲锣、打鼓、放鞭炮,轰赶得它们既无处藏身,又得不到喘息的机会,最后累得坠地而死.一年以后,各地陆续发现园林植物出现虫灾,有些还是毁灭性的.
然而对这些生命造成真正威胁的不是我们曾经那样做过的,而是大规模地使用农药,是我们一些人令人恶心的饮食消费心理,这使得麻雀大面积地减少,有些地区甚至到了绝种的程度,如我国的四川省,在短短几十里,这些曾经与人类相伴了数万年的鸟儿出现了大范围的绝迹.
麻雀是一个弱小的代名词,可事实并不是这样,它也有伟大的一面.
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在自己其中一篇随笔中曾写到过麻雀.文中的麻雀为了自己的子女,奋不顾身地站出来与比自己高大几倍的猎狗怒目相对,无论猎狗的恐吓与怒斥,都不退缩.瞬间,一个高大无私的母爱形象在人们心中就已经栩栩如生.
记得小时候,我曾逮到过一只麻雀,想喂它吃喝,养着它,供着它.于是,我往箱子里抛了几粒米粒,可是,它看了看这些对于它来说是一顿美餐的米粒无动于衷,只是不停地哀鸣,哀鸣……
终于,这只麻雀经不住饥饿,一动不动的躺在那里——它死了.起初,我骂它不识好歹,可我错了,这个认识是在我了解麻雀后.
麻雀它不希望自己被限制生活圈,它渴望的是整个蓝天,它希望无忧无虑的在天空下飞翔,即使饿死也不愿蹲在人类自以为舒服的地方——鸟笼.
麻雀有着这样渴望自由的精神,难道不值得我敬佩?
麻雀—是益鸟?还是是不好的鸟?
麻雀是人们最熟悉的鸟类,可能也是在中国引起争议最大的鸟类.1958年,人们曾一度将它列为四害之一, 政府动员全国城乡居民,在规定的日期和时间内,掏窝、捕打以及敲锣、打鼓、放鞭炮,轰赶得它们既无处藏身, 又得不到喘息的机会,最后累得坠地而死.一年以后,各地陆续发现园林植物出现虫灾,有些还是毁灭性的.这迫 使科学家以及决策机关不得不重新寻求更好的对策.在问题没有弄清之前,人们先用臭虫顶替四害之一的麻雀,把 麻雀从四害的罪名下解放出来,还它以清白和自由.而遗留下的问题,将通过科学家长期研究来慢慢澄清. 30年过去了,人们不时听到为麻雀平反的呼吁.难道麻雀不是食谷类鸟吗?全国性的消灭麻雀运动究竟错在哪 里?这自然涉及如何评价鸟类的益害以及如何正确地兴利除弊.还是让我们先从麻雀谈起吧. 麻雀是一类鸟的通称,它们都主要以谷物为食.其中分布最广、适应能力最强的有两种,它们遍布北半球,这 就是在欧、美最常见的、数量最多的家麻雀以及在亚洲最常见的树麻雀.中国广大平原地区的栖息的麻雀就是树麻 雀.麻雀属于文鸟科,这一科的大多数种类生活在非洲,属于热带鸟类,其中一些文鸟已被驯化培育成许多品种, 成为名贵的笼鸟.文鸟科鸟类有集群筑窠的习性,它们的窠都有顶盖,也就是以干草等在树枝间编织成球状的窠, 窠口开在侧面.也有些种类是在树洞里筑窠的.树洞本来就是鸟和鸟窠的良好保护屏障,所以在树洞内编的窠就比 较简单,一般只是碗状的铺垫物.家麻雀在树洞里筑巢,随着人类建筑物的出现,它们很快适应在房洞内筑窠繁殖, 到附近的果园、菜地和田间去觅食.文鸟科鸟类都以植物的种子为主食,其中许多种类嗜食谷物.在热带地区作物 一年四季都成熟的情况下,它们造成的损失异常严重.
大多数雀形目鸟类在育雏期都是以昆虫或它们的幼虫饲喂雏鸟的,麻雀也不例外.在温带地区,麻雀每年可繁 殖3 ~4 窝,每窝平均有雏鸟4 ~6 只,每只雏鸟要经过亲鸟饲喂12天左右才离窠,这段时期内所吃掉的昆虫数量 当然是十分可观的.因而有些科学家认为,麻雀在每年4 ~8 月的繁殖季节,有利于消灭田间害虫,应该加以保护.而待到秋季它们危害作物的时候,再进行控制.
这个想法当然不坏,但真要实行,恐怕还必须回答以下几个问题.首先,麻雀喂雏时所捕杀的昆虫中,有没有专门捕食害虫的益虫呢?其次,即使假定它所捕食的全是害虫,田间害虫的总量中究竟有多少被麻雀所吃掉,剩下的害虫还能不能兴风作浪?这个问题很重要,因为不论是化学防治还是生物防治害虫,人们一般的兴趣不在于每天或每月消灭多少虫子,更关心的是通过这种防治措施,田间的害虫密度是否降低到不致引以为患的水平.如果麻雀专门吃田间害虫,也能抑制它们所取食区域内的害虫密度,那么,麻雀在田间捕虫的时候是均匀地分散在大田的各个角落,还是仅仅集中在田边地脚临近住房的窠址附近呢?
当然,要满意地回答上述问题是不容易的,需要进行人力浩大的长年、大规模研究才行,我们目前还没有这种条件.但是,仅仅以个别地区的小规模观察和实验来看,问题确实很复杂.科学家们在北京顺义地区小麦地内所做的有关麻雀在繁殖期捕虫的实验证明,当麻雀主要以田间蚜虫饲喂雏鸟的时候,它们取食区内的蚜虫数量并没有因为麻雀的捕食而显著减少.而且从北京、上海以及新疆广大麦田地区的实地观察发现,麻雀在田间的活动个体的数量是跟距离居民点的远近成正比的,离居民点愈远,麻雀数量愈少.所以到目前为止,还拿不出确凿证据证明麻雀在繁殖期间能有效地抑制田间害虫,同样也不能证明它对消灭害虫不起作用.看来这只有通过不断深入的研究才能寻得答案.
在远离农作区的城市园林及森林、草原等地区,麻雀的主要食物不是粮食,而且它们在繁殖期间衔虫喂雏,秋冬季节能消灭大量杂草种子.特别是在目前城市鸟类愈来愈少,麻雀能带来生机,是大自然的点缀,应该说是益大于害的.还必须强调的是,以往考虑麻雀或其他动物的益和害时,眼光比较窄小,往往专去追究它吃什么,它能不能吃,毛皮值多少钱.然而,从生态学的角度看,就会感到问题比这复杂得多.这就要求把一个物种作为生态系统中的成员加以考虑,了解它在生态系统稳定以及能量流转方面的作用.特别对于像麻雀这样分布广、数量多的种类,更应慎重对待.例如,荷兰的雀鹰每年所捕食的树麻雀,占实验研究地区数量的30~50%.科学家们在欧洲所调查的一种猫头鹰(仓鸮)中有14% 是家麻雀.同时发现许多其他猛禽也经常捕食麻雀.猛禽是重要的益鸟,在清除自然界的污染方面有重要作用.而麻雀在冬季是猛禽赖以生存的基本食物.如果从整个生态系统良性循环以及所带来的益处来说,麻雀的重要性是显然可见的.
同时,我们还要了解麻雀在流行病学方面所起的作用.例如,近年发现树麻雀可以散布家畜、家禽流行病.上述事实告诉我们,判断一种动物的功和过是比较复杂的,因为它们跟人类的关系本来就是错综复杂的.而且益和害是相对的,在研究不充分的情况下,轻易地给麻雀下罪名,并以群众运动的形式搞毁灭性的“消灭”,这是十分错误的.从生物学角度?
英文名: sparrow
鸟纲雀形目(Passeriforms)文鸟科(Motacidae)麻雀属鸟类的通称.嘴短而强健,呈圆锥形,稍向下弯;初级飞羽 9 枚,外缘具两道淡色横斑.世界共有19种.中国产5种;其中树麻雀为习见种 ,雌雄相似.
麻雀是与人类伴生的鸟类 , 栖息于居民点和田野附近.白天四出觅食,活动范围在2.5~3千米以内.在地面活动时双脚跳跃前进.翅短圆,不耐远飞.鸣声喧噪.主要以谷物为食.当谷物成熟时,多结成大群飞向农田掠食谷物.繁殖期食部分昆虫,并以昆虫育雏.繁殖力强.在北方,3 ~4月开始繁殖,每年至少可繁殖2窝.在南方 ,几乎每月都可见麻雀繁殖雏鸟 .巢简陋 ,以草茎、羽毛等构成,大都建在屋檐下和墙洞中.每窝产卵 4 ~ 6枚.卵灰白色,满布褐色斑点.雌雄轮流孵卵.孵化期11~12天.雏鸟全身裸露,15天以后才能出飞自行寻食.
分布:中国各地.
保护:二级保护.
麻雀(Passer montanus saturatus)又名家雀、琉麻雀.属鸟纲雀形目文鸟科山麻雀属.亚种分化极多,广布于我国南北各地,也广布于欧亚大陆,是一种最常见的雀类.
一般麻雀体长为14厘米左右,雌雄形、色非常接近.喙黑色,呈圆锥状;跗跖为浅褐色;头、颈处栗色较深,背部栗色较浅,饰以黑色条纹.脸颊部左右各一块黑色大斑,这是麻雀最易辨认的特征之一,肩羽有两条白色的带状纹.尾呈小叉状,浅褐色.幼鸟喉部为灰色,随着鸟龄的增大此处颜色会越来越深直到呈黑色.幼鸟雌雄极不易辨认,成鸟则可通过肩羽来加以辨别,雄鸟此处为褐红,雌鸟则为橄榄褐色.
麻雀多活动在有人类居住的地方,性极活泼,胆大易近人,但警惕却非常高,好奇较强.多营巢于人类的房屋处,如屋檐、墙洞,有时会占领家燕的窝巢,在野外,多筑巢于树洞中.除冬季外,麻雀几乎总处在繁殖期,每次产卵六枚左右,孵化期约14天,幼鸟一个月左右离巢.
麻雀为杂食性鸟类,夏、秋主要以禾本科植物种子为食,育雏则主要以为害禾本科植物的昆虫为主,其中多为鳞翅目害虫.由于亲鸟对幼鸟的保护较成功,加上繁殖力极强,因此麻雀在数量上较许多种鸟要多,这样在庄稼收获季节容易形成雀害.冬季和早春,麻雀以杂草种子和野生禾本科植物的种子为食,也吃人类扔弃的各种食物.
除繁殖、育雏阶段外,麻雀是非常喜欢群居的鸟类.秋季时易形成数百只乃至数千只的大群,称为雀泛,而在冬季它们则多结成十几只或几十只一起活动的小群.这种小生灵非常聪明机警,有较强的记忆力,这和其它许多小型雀不同,如得到人救助的麻雀会对救助过它的人表现出一种亲近,而且会持续很长的时间.在麻雀居住集中的地方,当有入侵鸟类时它们会表现得非常团结,直至将入侵者赶走为止.麻雀在育雏时往往会表现得非常勇敢,俄国作家屠格涅夫曾在他的短篇小说《麻雀》中记载过一只亲鸟为保护不慎坠地的幼鸟以其弱小的身体面对一只大狗而不退缩的感人场面.如果你愿意对麻雀进行连续观测,你会发现它们是非常可爱的小生命,特别是它们的集体行为是研究鸟类行为学的重要素材.
麻雀形不惊人、貌不压人、声不迷人,加上和我们太熟悉了,反而使我们对它们了解得并不多.实事求是地讲,在以谷物为主要作物的粮食生产区域,麻雀的确能从人们那儿抢走很多的粮食,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它们是害鸟也不为过,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麻雀对有害昆虫的控制也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事实上在麻雀多的地区,害虫特别是鳞翅目害虫的数量明显要少于其它地区,这方面它们对农业生产作出了不小的贡献.当它们需要获得食物时,我们应当对这些大自然的生灵适当地慷慨一些.可惜的是由于过去我们在生态认识上的不全面,曾对它们进行过大规模的围剿,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文明的遗憾.
1958年,人们一度将它列为四害之一,政府动员全国城乡居民,在规定的日期和时间内,掏窝、捕打以及敲锣、打鼓、放鞭炮,轰赶得它们既无处藏身,又得不到喘息的机会,最后累得坠地而死.一年以后,各地陆续发现园林植物出现虫灾,有些还是毁灭性的.
然而对这些生命造成真正威胁的不是我们曾经那样做过的,而是大规模地使用农药,是我们一些人令人恶心的饮食消费心理,这使得麻雀大面积地减少,有些地区甚至到了绝种的程度,如我国的四川省,在短短几十里,这些曾经与人类相伴了数万年的鸟儿出现了大范围的绝迹.
麻雀是一个弱小的代名词,可事实并不是这样,它也有伟大的一面.
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在自己其中一篇随笔中曾写到过麻雀.文中的麻雀为了自己的子女,奋不顾身地站出来与比自己高大几倍的猎狗怒目相对,无论猎狗的恐吓与怒斥,都不退缩.瞬间,一个高大无私的母爱形象在人们心中就已经栩栩如生.
记得小时候,我曾逮到过一只麻雀,想喂它吃喝,养着它,供着它.于是,我往箱子里抛了几粒米粒,可是,它看了看这些对于它来说是一顿美餐的米粒无动于衷,只是不停地哀鸣,哀鸣……
终于,这只麻雀经不住饥饿,一动不动的躺在那里——它死了.起初,我骂它不识好歹,可我错了,这个认识是在我了解麻雀后.
麻雀它不希望自己被限制生活圈,它渴望的是整个蓝天,它希望无忧无虑的在天空下飞翔,即使饿死也不愿蹲在人类自以为舒服的地方——鸟笼.
麻雀有着这样渴望自由的精神,难道不值得我敬佩?
麻雀—是益鸟?还是是不好的鸟?
麻雀是人们最熟悉的鸟类,可能也是在中国引起争议最大的鸟类.1958年,人们曾一度将它列为四害之一, 政府动员全国城乡居民,在规定的日期和时间内,掏窝、捕打以及敲锣、打鼓、放鞭炮,轰赶得它们既无处藏身, 又得不到喘息的机会,最后累得坠地而死.一年以后,各地陆续发现园林植物出现虫灾,有些还是毁灭性的.这迫 使科学家以及决策机关不得不重新寻求更好的对策.在问题没有弄清之前,人们先用臭虫顶替四害之一的麻雀,把 麻雀从四害的罪名下解放出来,还它以清白和自由.而遗留下的问题,将通过科学家长期研究来慢慢澄清. 30年过去了,人们不时听到为麻雀平反的呼吁.难道麻雀不是食谷类鸟吗?全国性的消灭麻雀运动究竟错在哪 里?这自然涉及如何评价鸟类的益害以及如何正确地兴利除弊.还是让我们先从麻雀谈起吧. 麻雀是一类鸟的通称,它们都主要以谷物为食.其中分布最广、适应能力最强的有两种,它们遍布北半球,这 就是在欧、美最常见的、数量最多的家麻雀以及在亚洲最常见的树麻雀.中国广大平原地区的栖息的麻雀就是树麻 雀.麻雀属于文鸟科,这一科的大多数种类生活在非洲,属于热带鸟类,其中一些文鸟已被驯化培育成许多品种, 成为名贵的笼鸟.文鸟科鸟类有集群筑窠的习性,它们的窠都有顶盖,也就是以干草等在树枝间编织成球状的窠, 窠口开在侧面.也有些种类是在树洞里筑窠的.树洞本来就是鸟和鸟窠的良好保护屏障,所以在树洞内编的窠就比 较简单,一般只是碗状的铺垫物.家麻雀在树洞里筑巢,随着人类建筑物的出现,它们很快适应在房洞内筑窠繁殖, 到附近的果园、菜地和田间去觅食.文鸟科鸟类都以植物的种子为主食,其中许多种类嗜食谷物.在热带地区作物 一年四季都成熟的情况下,它们造成的损失异常严重.
大多数雀形目鸟类在育雏期都是以昆虫或它们的幼虫饲喂雏鸟的,麻雀也不例外.在温带地区,麻雀每年可繁 殖3 ~4 窝,每窝平均有雏鸟4 ~6 只,每只雏鸟要经过亲鸟饲喂12天左右才离窠,这段时期内所吃掉的昆虫数量 当然是十分可观的.因而有些科学家认为,麻雀在每年4 ~8 月的繁殖季节,有利于消灭田间害虫,应该加以保护.而待到秋季它们危害作物的时候,再进行控制.
这个想法当然不坏,但真要实行,恐怕还必须回答以下几个问题.首先,麻雀喂雏时所捕杀的昆虫中,有没有专门捕食害虫的益虫呢?其次,即使假定它所捕食的全是害虫,田间害虫的总量中究竟有多少被麻雀所吃掉,剩下的害虫还能不能兴风作浪?这个问题很重要,因为不论是化学防治还是生物防治害虫,人们一般的兴趣不在于每天或每月消灭多少虫子,更关心的是通过这种防治措施,田间的害虫密度是否降低到不致引以为患的水平.如果麻雀专门吃田间害虫,也能抑制它们所取食区域内的害虫密度,那么,麻雀在田间捕虫的时候是均匀地分散在大田的各个角落,还是仅仅集中在田边地脚临近住房的窠址附近呢?
当然,要满意地回答上述问题是不容易的,需要进行人力浩大的长年、大规模研究才行,我们目前还没有这种条件.但是,仅仅以个别地区的小规模观察和实验来看,问题确实很复杂.科学家们在北京顺义地区小麦地内所做的有关麻雀在繁殖期捕虫的实验证明,当麻雀主要以田间蚜虫饲喂雏鸟的时候,它们取食区内的蚜虫数量并没有因为麻雀的捕食而显著减少.而且从北京、上海以及新疆广大麦田地区的实地观察发现,麻雀在田间的活动个体的数量是跟距离居民点的远近成正比的,离居民点愈远,麻雀数量愈少.所以到目前为止,还拿不出确凿证据证明麻雀在繁殖期间能有效地抑制田间害虫,同样也不能证明它对消灭害虫不起作用.看来这只有通过不断深入的研究才能寻得答案.
在远离农作区的城市园林及森林、草原等地区,麻雀的主要食物不是粮食,而且它们在繁殖期间衔虫喂雏,秋冬季节能消灭大量杂草种子.特别是在目前城市鸟类愈来愈少,麻雀能带来生机,是大自然的点缀,应该说是益大于害的.还必须强调的是,以往考虑麻雀或其他动物的益和害时,眼光比较窄小,往往专去追究它吃什么,它能不能吃,毛皮值多少钱.然而,从生态学的角度看,就会感到问题比这复杂得多.这就要求把一个物种作为生态系统中的成员加以考虑,了解它在生态系统稳定以及能量流转方面的作用.特别对于像麻雀这样分布广、数量多的种类,更应慎重对待.例如,荷兰的雀鹰每年所捕食的树麻雀,占实验研究地区数量的30~50%.科学家们在欧洲所调查的一种猫头鹰(仓鸮)中有14% 是家麻雀.同时发现许多其他猛禽也经常捕食麻雀.猛禽是重要的益鸟,在清除自然界的污染方面有重要作用.而麻雀在冬季是猛禽赖以生存的基本食物.如果从整个生态系统良性循环以及所带来的益处来说,麻雀的重要性是显然可见的.
同时,我们还要了解麻雀在流行病学方面所起的作用.例如,近年发现树麻雀可以散布家畜、家禽流行病.上述事实告诉我们,判断一种动物的功和过是比较复杂的,因为它们跟人类的关系本来就是错综复杂的.而且益和害是相对的,在研究不充分的情况下,轻易地给麻雀下罪名,并以群众运动的形式搞毁灭性的“消灭”,这是十分错误的.从生物学角度?
举一反三
已知函数f(x)=x,g(x)=alnx,a∈R.若曲线y=f(x)与曲线y=g(x)相交,且在交点处有相同的切线,求a的值和该切线方程.
我想写一篇关于奥巴马的演讲的文章,写哪一篇好呢?为什么好
奥巴马演讲不用看稿子.为什么中国领导演讲要看?
想找英语初三上学期的首字母填空练习……
英语翻译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 1exercises的音标是什么?(急!)
- 2六(1)班同学拍毕业照,为了使每个学生都不被前面的人挡住,从第二排起,每排都要比前一排多站1人.已知第一排站了8人,共站满了4排.参加拍照的同学共有多少人?
- 3小明利用8000元定期存款一年的利息(要缴纳5%利息税)买了一台英语复读机,这台英语复读机的价格是几元
- 4【定语从句】这几道题怎么写?
- 5我想学一点简单的英文生活用语
- 6(骨)多音字是?如何组词?
- 7宏观经济学 选择题 1、扩张性财政政策对经济的影响是() A 缓和了经济萧条也减轻了政府债务
- 8有have tea they will and cakes with in the Music room at four the teachers twenty-five的句子,
- 9《礼记》博学之,审问之,明辨之,后面是什么?
- 10已知函数f(x)为定义在R上的奇函数,且当x>0时,f(x)=x^3+2x^2-1的解析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