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孔子有哪些理论
提问时间:2020-08-04
答案
孔子的治国思想
孔子(公元前551—前479).春秋(公元前770—前476)末年思想家,儒家学派的创立者,名丘,字仲尼.其先世为宋国贵族,后来定居鲁国(今山东曲阜).宋国是商朝(也称殷朝)的后裔,所以孔子常自称“殷人”.
鲁国是周公姬旦的封地,由于姬旦对周朝的特殊功勋,周天子特别允许鲁国用天子的礼乐祭祀神祗.因此,以礼乐制度为核心的周代文化,在鲁国保存得比较丰富和完备.这样的文化背景为孔子的成长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
孔子幼年家境贫苦,但聪明博学,十几岁时就以通晓礼乐制度闻名.为了养家,他做过不少当时被认为是低贱的管理粮库和放牧的工作,后来做了鲁国某地主官,只一年,就取得了显著的政绩,于是先被提拔为司空,又被提拔为大司寇,即主管司法的官吏,并且代理过宰相.在代理宰相期间,曾随同鲁国国君和齐景公会盟,以自己的才智和学问,折服了齐国君臣,取得了外交上的重大胜利,迫使齐国归还了以前侵占鲁国的土地.然而由于鲁国政局的动乱和各派政治力量的斗争,使他不能平稳地履行自己的职务,不得不一再离开鲁国,到其他国家去谋求施展才能的机会.他带着自己的弟子到过当时的许多国家,这样的旅程被称为周游列国.
孔子到过当时周天子所在的洛阳,向当时主管国家图书的老聃(老子)请教过有关礼仪的问题.他到过齐国,齐景公向他请教如何治国.当时齐国的臣子陈恒把持着齐国的实权,不安于臣子的本分,有篡夺政权的危险.所以孔子回答说:君要像个君,臣要像个臣,父要像个父,子要像个子.也就是说,君臣父子都要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遵守相应的礼制.齐景公非常赞赏,并且感动地说,假如君不像个君,臣不像个臣,父不像个父,子不像个子,即使国家非常富有,能够由我享用吗?齐景公准备封给孔子一块土地,任用他作齐国的官.但是当时齐国的大臣、也是当时著名的政治家晏婴反对孔子,认为孔子主张的那套礼仪制度繁琐难学,不是治国的当务之急.于是孔子离开了齐国.
孔子到卫国,卫国按他在鲁国的级别付给他俸禄.但是有人在君主面前说他的坏话,于是他又离开了卫国.他要到陈国,经过匡地,匡人把孔子当成曾经危害过他们的阳虎,于是把孔子囚禁起来.孔子派人向卫国大臣宁武子求救,才得以脱险.有一次他经过宋国,在一棵大树下演习礼仪,遭到宋国军事长官的谋害,几乎送掉性命.到郑国,其狼狈的样子被郑国人形容为像一只丧失了主人的狗.他在陈国住了三年,由于陈国经常遭受侵略,他又不得不离开.后来他又到了蔡国,当时的大国楚国听说孔子道德高尚,才能卓越,就派人聘请他,他也准备前去.蔡国的臣子们怕他到楚国会危害蔡国,于是把他围困起来,断绝了粮食供应.孔子和他的弟子们几乎被饿死.后来楚国派兵来救,孔子才脱离危险.有两个背叛主人的家臣,想请孔子去协助他们,孔子也准备前去.有个弟子不满意地质问道:你过去说
过,不和坏人来往,为什么要到他们那里去?孔子说,我是说过这样的话.但是我不是一只没用的葫芦,只配挂在那里而不能吃.我应该做事.当年周文王有一小块土地做根据地,最后取得了整个天下.如果他们能够用我,我也要借助他们,实行周朝的礼乐制度.但是,孔子最终在哪里都没有得到任用.孔子的学生冉有做鲁国大臣季康子的家臣,率领军队打败了齐国.季康子问他,跟谁学的军事?冉有说是跟孔子学的.于是季康子派人带着丰厚的礼物,请回了孔子.这样,14年后,孔子又回到了鲁国.
当时的政治情况是,各诸侯国不听周天子的号令;诸侯国中,大夫(诸侯的臣子)又不听诸侯的号令;而在大夫家中,又往往是大夫们的家臣把持权力.这整个是一个尊卑倒置、上下易位的秩序混乱的时代.处在这样的时代,孔子坚决站在君主一方,维护君主的地位,反对臣子们冒犯君主,制造动乱.他在作大司寇期间,曾拆毁了把持鲁国政权的季氏家族超过礼制规定所修建的坚固城池.他在晚年,齐国的臣子陈氏果然篡夺了政权,并***死了齐国的君主,于是孔子沐浴更衣,隆重地向鲁国国君和把持朝政的季氏请求出兵讨伐陈姓的齐国.卫国发生内乱,父子争做君主,孔子的弟子有许多在卫国做官,问孔子应该如何办?孔子回答,应该首先确定名分,名分确定了,才好使每个人都知道自己的社会地位,从而自觉地按照礼制的要求去做.
当时的社会动乱,集中表现在诸侯和大夫、大夫和他的家臣们都纷纷违背礼制,诸侯要用天子的规格,大夫要用诸侯的规格,而大夫的家臣则往往把持大夫家的权力,制造动乱.历史上把这种情况称为“礼崩乐坏”.礼乐的崩坏又首先表现于祭祀礼仪的破坏.比如说,依照礼制,只有天子才可以祭祀上帝,但鲁国仅仅是个诸侯,却用天子的礼乐祭祀上帝.虽然,这是经过周天子特别批准的,但是后来的儒者们认为,这也是不应该的.鲁国如此,其他诸侯有条件时就加以仿效.首先是秦国,刚刚被封为诸侯,就把自己的祖宗神奉为上帝进行祭祀,后来又祭祀其他被奉为上帝的古代君主.秦国如此,别国也不甘落后,齐国、楚国、魏国等等,都祭祀起自己的上帝来.诸侯如此,大夫们也不示弱.依照礼制,诸侯才可以祭祀自己国境之内的名山大川,但是鲁国的大夫季氏却去祭祀鲁国境内的泰山.孔子批评说,泰山神是懂得礼制的,决不会接受季氏的祭品.依照礼制,天子在祭祀自己祖先时,诸侯们都来助祭,所以祭祀的歌词有“公侯们来助祭啊,天子庄严而肃穆”.但是季氏仅仅是个大夫,他们在祭祖时也唱着“公侯们来助祭啊,天子庄严而肃穆”.孔子愤慨地说,他们家有什么资格唱这样的歌!
但是,如果能够在大局上维护上下尊卑的等级秩序,即使在细节上有些不守礼制,孔子也能加以容忍,并且给予最高的评价.依孔子的标准,“仁人”是对人的最高评价,在古代和当时的许多著名人物中,孔子很少称他们为仁人.而春秋初年的大政治家管仲,也有违背礼制的行为,置的屏壁和放置酒具的台子.但是由于他九次召集诸侯会盟,并立约共同尊奉周天子,使天下从根本上恢复了正常的秩序,所以孔子认为,管仲可以算是一个仁人.
在所有的礼制之中,孔子最看重的是祭祀上帝并由祖宗陪祭的柿礼.这是当时最隆重的礼仪,也是最能显示人的身分、地位和政治秩序的礼仪,所以孔子认为,假如懂得了棉礼,治理天下就会易如反掌.
孔子(公元前551—前479).春秋(公元前770—前476)末年思想家,儒家学派的创立者,名丘,字仲尼.其先世为宋国贵族,后来定居鲁国(今山东曲阜).宋国是商朝(也称殷朝)的后裔,所以孔子常自称“殷人”.
鲁国是周公姬旦的封地,由于姬旦对周朝的特殊功勋,周天子特别允许鲁国用天子的礼乐祭祀神祗.因此,以礼乐制度为核心的周代文化,在鲁国保存得比较丰富和完备.这样的文化背景为孔子的成长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
孔子幼年家境贫苦,但聪明博学,十几岁时就以通晓礼乐制度闻名.为了养家,他做过不少当时被认为是低贱的管理粮库和放牧的工作,后来做了鲁国某地主官,只一年,就取得了显著的政绩,于是先被提拔为司空,又被提拔为大司寇,即主管司法的官吏,并且代理过宰相.在代理宰相期间,曾随同鲁国国君和齐景公会盟,以自己的才智和学问,折服了齐国君臣,取得了外交上的重大胜利,迫使齐国归还了以前侵占鲁国的土地.然而由于鲁国政局的动乱和各派政治力量的斗争,使他不能平稳地履行自己的职务,不得不一再离开鲁国,到其他国家去谋求施展才能的机会.他带着自己的弟子到过当时的许多国家,这样的旅程被称为周游列国.
孔子到过当时周天子所在的洛阳,向当时主管国家图书的老聃(老子)请教过有关礼仪的问题.他到过齐国,齐景公向他请教如何治国.当时齐国的臣子陈恒把持着齐国的实权,不安于臣子的本分,有篡夺政权的危险.所以孔子回答说:君要像个君,臣要像个臣,父要像个父,子要像个子.也就是说,君臣父子都要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遵守相应的礼制.齐景公非常赞赏,并且感动地说,假如君不像个君,臣不像个臣,父不像个父,子不像个子,即使国家非常富有,能够由我享用吗?齐景公准备封给孔子一块土地,任用他作齐国的官.但是当时齐国的大臣、也是当时著名的政治家晏婴反对孔子,认为孔子主张的那套礼仪制度繁琐难学,不是治国的当务之急.于是孔子离开了齐国.
孔子到卫国,卫国按他在鲁国的级别付给他俸禄.但是有人在君主面前说他的坏话,于是他又离开了卫国.他要到陈国,经过匡地,匡人把孔子当成曾经危害过他们的阳虎,于是把孔子囚禁起来.孔子派人向卫国大臣宁武子求救,才得以脱险.有一次他经过宋国,在一棵大树下演习礼仪,遭到宋国军事长官的谋害,几乎送掉性命.到郑国,其狼狈的样子被郑国人形容为像一只丧失了主人的狗.他在陈国住了三年,由于陈国经常遭受侵略,他又不得不离开.后来他又到了蔡国,当时的大国楚国听说孔子道德高尚,才能卓越,就派人聘请他,他也准备前去.蔡国的臣子们怕他到楚国会危害蔡国,于是把他围困起来,断绝了粮食供应.孔子和他的弟子们几乎被饿死.后来楚国派兵来救,孔子才脱离危险.有两个背叛主人的家臣,想请孔子去协助他们,孔子也准备前去.有个弟子不满意地质问道:你过去说
过,不和坏人来往,为什么要到他们那里去?孔子说,我是说过这样的话.但是我不是一只没用的葫芦,只配挂在那里而不能吃.我应该做事.当年周文王有一小块土地做根据地,最后取得了整个天下.如果他们能够用我,我也要借助他们,实行周朝的礼乐制度.但是,孔子最终在哪里都没有得到任用.孔子的学生冉有做鲁国大臣季康子的家臣,率领军队打败了齐国.季康子问他,跟谁学的军事?冉有说是跟孔子学的.于是季康子派人带着丰厚的礼物,请回了孔子.这样,14年后,孔子又回到了鲁国.
当时的政治情况是,各诸侯国不听周天子的号令;诸侯国中,大夫(诸侯的臣子)又不听诸侯的号令;而在大夫家中,又往往是大夫们的家臣把持权力.这整个是一个尊卑倒置、上下易位的秩序混乱的时代.处在这样的时代,孔子坚决站在君主一方,维护君主的地位,反对臣子们冒犯君主,制造动乱.他在作大司寇期间,曾拆毁了把持鲁国政权的季氏家族超过礼制规定所修建的坚固城池.他在晚年,齐国的臣子陈氏果然篡夺了政权,并***死了齐国的君主,于是孔子沐浴更衣,隆重地向鲁国国君和把持朝政的季氏请求出兵讨伐陈姓的齐国.卫国发生内乱,父子争做君主,孔子的弟子有许多在卫国做官,问孔子应该如何办?孔子回答,应该首先确定名分,名分确定了,才好使每个人都知道自己的社会地位,从而自觉地按照礼制的要求去做.
当时的社会动乱,集中表现在诸侯和大夫、大夫和他的家臣们都纷纷违背礼制,诸侯要用天子的规格,大夫要用诸侯的规格,而大夫的家臣则往往把持大夫家的权力,制造动乱.历史上把这种情况称为“礼崩乐坏”.礼乐的崩坏又首先表现于祭祀礼仪的破坏.比如说,依照礼制,只有天子才可以祭祀上帝,但鲁国仅仅是个诸侯,却用天子的礼乐祭祀上帝.虽然,这是经过周天子特别批准的,但是后来的儒者们认为,这也是不应该的.鲁国如此,其他诸侯有条件时就加以仿效.首先是秦国,刚刚被封为诸侯,就把自己的祖宗神奉为上帝进行祭祀,后来又祭祀其他被奉为上帝的古代君主.秦国如此,别国也不甘落后,齐国、楚国、魏国等等,都祭祀起自己的上帝来.诸侯如此,大夫们也不示弱.依照礼制,诸侯才可以祭祀自己国境之内的名山大川,但是鲁国的大夫季氏却去祭祀鲁国境内的泰山.孔子批评说,泰山神是懂得礼制的,决不会接受季氏的祭品.依照礼制,天子在祭祀自己祖先时,诸侯们都来助祭,所以祭祀的歌词有“公侯们来助祭啊,天子庄严而肃穆”.但是季氏仅仅是个大夫,他们在祭祖时也唱着“公侯们来助祭啊,天子庄严而肃穆”.孔子愤慨地说,他们家有什么资格唱这样的歌!
但是,如果能够在大局上维护上下尊卑的等级秩序,即使在细节上有些不守礼制,孔子也能加以容忍,并且给予最高的评价.依孔子的标准,“仁人”是对人的最高评价,在古代和当时的许多著名人物中,孔子很少称他们为仁人.而春秋初年的大政治家管仲,也有违背礼制的行为,置的屏壁和放置酒具的台子.但是由于他九次召集诸侯会盟,并立约共同尊奉周天子,使天下从根本上恢复了正常的秩序,所以孔子认为,管仲可以算是一个仁人.
在所有的礼制之中,孔子最看重的是祭祀上帝并由祖宗陪祭的柿礼.这是当时最隆重的礼仪,也是最能显示人的身分、地位和政治秩序的礼仪,所以孔子认为,假如懂得了棉礼,治理天下就会易如反掌.
举一反三
我想写一篇关于奥巴马的演讲的文章,写哪一篇好呢?为什么好
奥巴马演讲不用看稿子.为什么中国领导演讲要看?
想找英语初三上学期的首字母填空练习……
英语翻译
1,人们染上烟瘾,最终因吸烟使自己丧命.
最新试题
- 1窦燕山,有义方 是什么意思
- 2The people over there______dancing
- 3有一个分数分母加上6分子不变约分后是6/1分子加上4约分后不变约分后是4/1原来数是多少
- 4等差数列问题a1+a3..+a99=100,a2+a4..+a100=50,求d
- 5反函数y=k/x,k>0时和k
- 6已知函数y=cos^2x+asinx-2a+5有最大值2,求实数a
- 7Look!The boys[ ]football together.A.playing B.are playing C.is playing选择
- 8只含有离子键的物质
- 9“魔方”是一种力的益智玩具,它由三层完全相同的小立方块组成,如果“魔方”的体积为216cm3,那么组成它的每个小立方块的棱长是多少?
- 10(1)若4X^2-4X-3=(2X+M)(2X+N),且M
热门考点
- 1二分之一小于()分之七小于五分之四() 最小整数是.
- 2甲,乙共有人民币若干元,甲,乙钱数比为2:1,若甲给乙40元,则两人钱数相等,甲,乙共有多少元?
- 3公元前2070年是前几世纪
- 4已知向量a=(cosx,4sinx-2),向量b =(8sinx,2sinx 1),设函数f(x )=向量a*b,求函数fx最大
- 5世界上有鬼么,有的话怎么看到,我想看看这些四维生物
- 61.一减b的平方分之ab+ab的平方怎么算
- 7电路如图所示,将二极管当成为理想二极管处理,判断二极管是否导通,并求输出电压UAO和流过二极管的电流
- 8过A(-4,0)、B(0,-3)两点作两条平行线,求分别满足下列条件的方程: (1)两平行线间距离为4; (2)这两条直线各绕A,B旋转,使它们之间的距离取最大值.
- 92分之1加4分之1加8分之1加.256分之1用乘方的方法算
- 10中国古代有两个很有名的大学问家,教育家,人称“孔孟”.孔指的是______,名叫_______,孟指的是_____,名叫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