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的翻译
提问时间:2020-07-26
答案
马 说
原 文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pián)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shí)或尽粟一石(dàn).食(sì)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sì)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shí)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xiàn),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sì)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qí)真无马邪(yé)?其(qí)真不知马也!
译文
世上有了伯乐(这样的人),然后有了千里马.千里马经常有,可是伯乐(这样的人)却不常有.因此即使有名贵的马,也只能埋没在马夫手中,(跟普通的马)一同死在马厩(jiù)里,不能凭借日行千里的能力而著称.
日行千里的马,一顿有时能吃一石粮食.喂马的人不知道它有日行千里的能力,把它当作普通马来喂养.这样的马,即使有日行千里的才能,但是吃不饱,力气不足,它的才能和特长不能表现出来,想要它跟普通的马相等尚且办不到,又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鞭策它,不按照正确的驱使马的方法,喂养它又不能使它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听它嘶叫,却不能通晓它的意思,拿着鞭子对着千里马说:“天下没有千里马!”唉!难道真的没有千里马吗?(大概,恐怕)是他(们)真的不认识千里马呀!
文章赏析
韩愈是唐代散文巨匠,同时也是对宋代作家极有影响的诗人.人们对他的“以文为诗”(把诗歌写得散文化)谈得比较多,却很少注意他那更为突出的“以诗为文”的特点.所谓“以诗为文”,是指用具有诗的情调、韵味等特色来写散文,即是说把散文给诗化了(但这并不等于从西方引进的新文体“散文诗”).我们说把散文诗化,或者说把散文写得很带诗意,并不限于写自然景物、抒情小品或对人物进行典型塑造和对事态进行艺术描绘;而是也可以用诗的情调、韵味来写说理文或评论文.韩愈的散文特点之一就在这里.
据说伯乐姓孙名阳,是春秋时代秦国人,会给马看相,善于识别什么是千里马.这原是《战国策·楚策》中一个名叫汗明的对春申君黄歇讲的一个故事里的人物.这故事可能是古代传说,也可能就是汗明用艺术虚构手法创造出来的寓言.伯乐的典故曾几次被韩愈引用(见他所作的《为人求荐书》及《送温处士赴河阳序》),可见由于韩愈本人命运的坎坷,对伯乐能识别千里马的故事是很有感情的.但平心而论,还是他的这篇《马说》写得最好,读者也最爱读,因为这篇文章写得太像一首诗了.
诗的主要特点之一就是诉诸形象思维,它的创作手法也常以比兴为主.当然,一首好诗总要比散文写得更加含蓄曲折,余味无穷.而从常识论,一篇说理散文,基本上总是以逻辑思维为主的,韩愈的《马说》肯定是一篇说理文,但它似寓言而实非寓言,用比喻说理却并未把所持的论点正面说穿,更没有把个人意见强加给读者.全篇几乎始终通过形象思维来描述千里马的遭遇,只摆出活生生的事实却省却了讲大道理的笔墨,这已经可以说是诗的写法了.更巧妙地是作者利用了古汉语中不可缺少的虚词(语助词、感叹词和连接词),体现出抒情诗应有的一唱三叹的滋味和意境,尽管我们读起来是一篇散文,但仔细品评,却俨然是一首发挥得淋漓尽致的抒情诗.这种“以诗为文”的本领,始自西汉的司马迁(谁也不曾承认过司马迁是诗人),到了韩愈、柳宗元,乃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至宋代的欧阳修、苏轼(尤其是欧阳修)而达到一个新的高度.这是我们研究中国文学史和学习古典散文应该注意的新课题.
文章的第一句是大前提:“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可这个命题本身就不合逻辑.因为存在决定意识,伯乐善相马的知识和经验,必须从社会上(或说自然界)存在着大量的千里马身上取得,然后逐渐总结出来的.所以过去有人就认为韩愈这句话是本末倒置,是唯心主义的.我们并不否认,从唯物主义原则来看,他这句话是错误的.但把它作为诗的语言,它却是发人深省的警句,是感慨万千的名言.因为世上有伯乐这种知识和本领的人实在太少了.于是作者紧接着在下文从正面点明主旨,一泻无余地把千里马的无限委屈倾诉出来.正由于“伯乐不常有”,不少的千里马不仅找不到一个一般水平的牧马人,而是“祗辱于奴隶人之手”,受尽了无知小人的腌气.更令人悲愤的是这些宝马竟然成双作对地一群群死于槽枥之间,其遭遇之不幸、结局之惨痛真非笔墨所能形容.当然,结果更是死不瞑目,谁也不把这些有价值的神骏称为千里马,它们的死也自然是毫无所谓的了.“不以千里称也”这句话,包含着这样的意思:连同情它们的人都没有,更谈不上对它们的死表示遗憾、惋惜和悔恨痛心了.从文章表面看,作者说得已相当透彻;而实际上这里面不知有多少辛酸痛楚还没有尽情吐露,看似奔放而其内涵则甚为丰富,其实倒是含蓄不尽的(说他写得婉约,或许读者不能接受,可作者确实没有把话说尽).这真是抒情诗的写法了.
作者着力刻画“食(饲)马者”与千里马之间的矛盾,两相对照,既写出千里马的抑郁不平,也写出不识真才者的愚昧专横.千里马在无人给它创造有利的客观条件时,英雄无用武之地;或虽欲一展所长而有力无处使,甚至到了无力可使的程度.这样,它连一匹普通马也比不上,又怎么能实现它日行千里的特异功能呢?因此它的待遇自然也就比不上一匹“常马”,而它的受辱和屈死也就更不足为奇,不会引起人们的注意了.不仅如此像这样连“常马”都比不上的千里马,由于不能恪尽职守,还会受到极度的责难和惩罚,往往被无辜地痛打一顿(“策之不以其道”,打得它不合理),当然在待遇上也就更加糟糕了(“食之不能尽其材”).表面看“食马者”不是伯乐,不懂马语;骨子里却蕴涵着怀才不遇的人面对那些愚昧专横的统治者就是申诉也无用这一层意思.
文章写到这里,作者似乎还觉得不够解渴,于是又接着用“鸣之而不能通其意”的意思,从“人”的方面再做深入一层的刻画.这不仅使文章更生动深刻,也表现出作者的感情更为愤激了.作者并没有立即谴责这种不识马的“人”有眼无珠,反而让他面对着这匹千里马不懂装懂,发出了仿佛悲天悯人般的慨叹:“天下无马!”意思说,这样的“人”在主观动机方面还是自以为不错的,他并非不想选拔人才,并非没有求贤用贤之心,无奈贤人贤才太“少”了,既无处可寻觅,也无地可安插:“天下哪里有真正的人才啊!”明明是“人”的主观上出了毛病,却把这种局面的形成推给客观条件的不如意、不理想.眼前就是一匹被作践得不成样子的千里马,却对它发出了“天下无马”的慨叹,认为这不过是一匹连“常马”也不如的驽骀之辈.这不仅是绝妙的讽刺,而且也是极其严峻猛厉的诛心之论.文章写至此已经水到渠成,作者这才站出来点题,用“呜呼”以下三句作结,把“无马”和“不知马”这一对矛盾(“无马”是先天的自然缺陷,“不知马”则是后天人为的犯罪)尖锐地摆出来形成一个高潮,极尽沉郁顿挫之致.古人说蹙万里长江于尺幅之中,这种凝聚浓缩的手法正是韩愈一支笔经过千锤百炼的结果.我们固然不能不为作者起伏回荡、感慨悲凉的情绪而倾倒,却又不能不为他简洁洗炼的笔墨所钦服.
作者简介
韩愈(768~824)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退之,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汉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他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韩愈还是一个语言巨匠.他善于使用前人词语,又注重当代口语的提炼,得以创造出许多新的语句,其中有不少已成为成语流传至今,如“落井下石”、“动辄得咎”、“杂乱无章”等.在思想上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韩愈三岁而孤,受兄嫂抚育,早年流离困顿,有读书经世之志,虽孤贫却刻苦好学.20岁赴长安考进士,三试不第.25~35岁,他先中进士,三试博学鸿词科不成,赴汴州董晋、徐州张建封两节度使幕府任职.后回京任四门博士.36~49岁,任监察御史,因上书论天旱人饥状,请减免赋税,贬阳山令.宪宗时北归,为国子博士,累官至太子右庶子,但不得志.50~57岁,先从裴度征吴元济,后迁刑部侍郎.因谏迎佛骨,贬潮州刺史.移袁州.不久回朝,历国子祭酒、兵部侍郎、吏部侍郎、京兆尹等职.政治上较有作为.诗力求险怪新奇,雄浑而重气势.
写作背景
本文选自《韩愈文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中的《杂说》.《杂说》共四篇,《马说》是第四篇.本文收录于人教版八上语文书中的23课.
《马说》大约作于贞元十一年至十六年间(795—800).其时,韩愈初登仕途,很不得志.曾三次上书宰相求擢用,“而志不得通”;“足三及门,而阍人(守门人)辞焉”.尽管如此,他仍然声明自己“有忧天下之心”,不会遁迹山林.后相继依附于宣武节度使董晋、武宁节度使张建封幕下,郁郁不乐,所以有“伯乐不常有”之叹.
跟《马说》同期的作品还有《龙说》(即《杂说一》).文章以龙喻圣君,以云喻贤臣,借“龙嘘气成云”,然后“乘是气,茫洋穷乎玄间(宇宙间)”的传说,阐明贤臣离不开圣君任用,圣君也离不开贤臣辅佐的道理,可以视为《马说》的姊妹篇.
整体感知
一、整体感知
“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韩愈《送孟东野序》).韩愈散文中,抒发不平之鸣的篇章不少,《马说》便是其中之一.“说”是古代一种议论文体,用以陈述作者对某些问题的看法.虽是议论文体,却讲究文采.《马说》通篇用的就是托物寓意的写法,以千里马不遇伯乐,比喻贤才难遇明主.作者希望统治者能识别人才,重用人才,使他们能充分发挥才能.全文寄托作者的愤懑不平和穷困潦倒之感,并对统治者埋没、摧残人才,进行了讽刺、针砭和控诉.
作者的这些见解和感慨,都是通过具体的形象表现的.文章借伯乐和千里马的传说,将人才比为千里马,将愚妄浅薄、不识人才的统治者比做食马者,以千里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的遭遇,写有才之人终身不得其用的遭际,以“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写千里马埋没的原因等等,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有才之士受到的不公正待遇和不幸的处境,行文中洋溢着强烈的不平和悲愤.
二、问题研究
1.伯乐和千里马的寓意及其二者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千里马寓人才,伯乐寓能发现赏识任用人才的人.先有伯乐,而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要发现人才,爱护人才,否则,人才就会被埋没,有人才也等于没有人才.在韩愈看来,世上缺乏的不是人才,而是发现人才的人.所以说课文中流露的是作者怀才不遇之情和对统治者埋没摧残人才的愤懑和控诉.
2.本文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
本文虽短,结构却十分精巧.先从正面提出问题:“世有伯乐,而后有千里马.”然后笔锋一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从反面展开议论.千里马和伯乐的依赖关系是如此密切,而伯乐却不常有,千里马被终身埋没的命运也就不可避免了.接下去,自然就写到千里马被埋没的遭遇,其才美不得外现的原因,对无知的“食马者”发出强烈的谴责,进行了辛辣的嘲讽.本文虽短,中心却十分突出.以“伯乐不常有”开始,中间以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千里马“才美不外现”写食马者的无知及其造成的恶果,然后对食马者的无知进行痛斥,最后归结出“其真不知马也!”这一贯穿全文的中心句.
全文分三段
第一段,从千里马对伯乐的依赖关系出发,说明千里马才能的被埋没是不可避免的.文章一开篇就奇峰突起,用“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点出论证的前提.这句话还包含着一个反题,即“无伯乐,则无千里马”,实际上指明了千里马对伯乐的依赖关系.但这里的“伯乐”是一个普遍概念,指的是特别善于相马的人.因此下面接着就提出“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这一论断,突出了这“常有”和“不常有”之间的尖锐矛盾,说明千里马的被埋没简直具有必然性.然后趁势而下,说到千里马的命运上来,用“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描绘了千里马被埋没的具体情形,引人深思.这一段,从全篇来看,目的是提出问题;它之所以要强调知马者惟伯乐这个意思,则是为下文揭露“食马者”的“不知马”张本.
第二段,揭示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食马者”的“不知马”.千里马被埋没,在一般人看来,大概要归咎于它的才美“不外见”.因此,本段一开头就用“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点出问题的要害.“一食或尽粟一石”是夸张的说法,强调千里马的食量大大超过常马;“不知其能千里而食”,是说“食马者”只是按照常马的食量来喂养它,说明这种人的无知.接着,先以“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作低回之势;再用一组排比句揭示这“才美不外见”,正是“食不饱,力不足”所造成的恶果;最后又用反诘句“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对“食马者”的无知发出强烈的谴责.这是从反面证明“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的道理.
第三段,归纳全文中心,对“食马者”的无知妄说进行辛辣的嘲讽.先用揭露矛盾的方法刻画“食马者”的形象:“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这三句紧承上文,全面总结了这种人“不知马”的表现;“执策而临之”,写他们洋洋自得、以“知马者”自居的神情,“之”指代千里马,他们在千里马跟前竟然宣称“天下无马”,这是十足的妄说.两相对照,生动地揭露了这种人的愚蠢、荒唐.然后用“呜呼”领出作者的感慨:“其真无马邪”承上文“天下无马”,是作者对“食马者”的反诘,也是向读者发问,用来为下句蓄势;然后以“其真不知马也”作答,结住全文.
本文篇幅虽短,中心却十分突出.贯穿全文的是“不知马”这句话.文中连用十一个“不”字.开始说“伯乐不常有”、千里马之“不以千里称”,已隐含着“不知马”的意思;中间先明确指出“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然后以“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说明“不知”所造成的恶果;最后更以“不以”“不能”来痛斥“食马者”的无知,由此导出全文的结句“其真不知马也”,点明了中心.
20、伯乐和千里马的寓意及其二者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千里马寓人才,伯乐寓能发现赏识任用人才的人.先有伯乐,而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要发现人才,爱护人才,否则,人才就会被埋没,有人才也等于没有人才.在韩愈看来,世上缺乏的不是人才,而是发现人才的人.所以说课文中流露的是作者怀才不遇之情和对统治者埋没摧残人才的愤懑和控诉.
隐士笔下千里马,激起海上万层浪. 隐士笔下千里马,激起海上万里花.
原 文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pián)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shí)或尽粟一石(dàn).食(sì)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sì)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shí)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xiàn),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sì)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qí)真无马邪(yé)?其(qí)真不知马也!
译文
世上有了伯乐(这样的人),然后有了千里马.千里马经常有,可是伯乐(这样的人)却不常有.因此即使有名贵的马,也只能埋没在马夫手中,(跟普通的马)一同死在马厩(jiù)里,不能凭借日行千里的能力而著称.
日行千里的马,一顿有时能吃一石粮食.喂马的人不知道它有日行千里的能力,把它当作普通马来喂养.这样的马,即使有日行千里的才能,但是吃不饱,力气不足,它的才能和特长不能表现出来,想要它跟普通的马相等尚且办不到,又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鞭策它,不按照正确的驱使马的方法,喂养它又不能使它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听它嘶叫,却不能通晓它的意思,拿着鞭子对着千里马说:“天下没有千里马!”唉!难道真的没有千里马吗?(大概,恐怕)是他(们)真的不认识千里马呀!
文章赏析
韩愈是唐代散文巨匠,同时也是对宋代作家极有影响的诗人.人们对他的“以文为诗”(把诗歌写得散文化)谈得比较多,却很少注意他那更为突出的“以诗为文”的特点.所谓“以诗为文”,是指用具有诗的情调、韵味等特色来写散文,即是说把散文给诗化了(但这并不等于从西方引进的新文体“散文诗”).我们说把散文诗化,或者说把散文写得很带诗意,并不限于写自然景物、抒情小品或对人物进行典型塑造和对事态进行艺术描绘;而是也可以用诗的情调、韵味来写说理文或评论文.韩愈的散文特点之一就在这里.
据说伯乐姓孙名阳,是春秋时代秦国人,会给马看相,善于识别什么是千里马.这原是《战国策·楚策》中一个名叫汗明的对春申君黄歇讲的一个故事里的人物.这故事可能是古代传说,也可能就是汗明用艺术虚构手法创造出来的寓言.伯乐的典故曾几次被韩愈引用(见他所作的《为人求荐书》及《送温处士赴河阳序》),可见由于韩愈本人命运的坎坷,对伯乐能识别千里马的故事是很有感情的.但平心而论,还是他的这篇《马说》写得最好,读者也最爱读,因为这篇文章写得太像一首诗了.
诗的主要特点之一就是诉诸形象思维,它的创作手法也常以比兴为主.当然,一首好诗总要比散文写得更加含蓄曲折,余味无穷.而从常识论,一篇说理散文,基本上总是以逻辑思维为主的,韩愈的《马说》肯定是一篇说理文,但它似寓言而实非寓言,用比喻说理却并未把所持的论点正面说穿,更没有把个人意见强加给读者.全篇几乎始终通过形象思维来描述千里马的遭遇,只摆出活生生的事实却省却了讲大道理的笔墨,这已经可以说是诗的写法了.更巧妙地是作者利用了古汉语中不可缺少的虚词(语助词、感叹词和连接词),体现出抒情诗应有的一唱三叹的滋味和意境,尽管我们读起来是一篇散文,但仔细品评,却俨然是一首发挥得淋漓尽致的抒情诗.这种“以诗为文”的本领,始自西汉的司马迁(谁也不曾承认过司马迁是诗人),到了韩愈、柳宗元,乃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至宋代的欧阳修、苏轼(尤其是欧阳修)而达到一个新的高度.这是我们研究中国文学史和学习古典散文应该注意的新课题.
文章的第一句是大前提:“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可这个命题本身就不合逻辑.因为存在决定意识,伯乐善相马的知识和经验,必须从社会上(或说自然界)存在着大量的千里马身上取得,然后逐渐总结出来的.所以过去有人就认为韩愈这句话是本末倒置,是唯心主义的.我们并不否认,从唯物主义原则来看,他这句话是错误的.但把它作为诗的语言,它却是发人深省的警句,是感慨万千的名言.因为世上有伯乐这种知识和本领的人实在太少了.于是作者紧接着在下文从正面点明主旨,一泻无余地把千里马的无限委屈倾诉出来.正由于“伯乐不常有”,不少的千里马不仅找不到一个一般水平的牧马人,而是“祗辱于奴隶人之手”,受尽了无知小人的腌气.更令人悲愤的是这些宝马竟然成双作对地一群群死于槽枥之间,其遭遇之不幸、结局之惨痛真非笔墨所能形容.当然,结果更是死不瞑目,谁也不把这些有价值的神骏称为千里马,它们的死也自然是毫无所谓的了.“不以千里称也”这句话,包含着这样的意思:连同情它们的人都没有,更谈不上对它们的死表示遗憾、惋惜和悔恨痛心了.从文章表面看,作者说得已相当透彻;而实际上这里面不知有多少辛酸痛楚还没有尽情吐露,看似奔放而其内涵则甚为丰富,其实倒是含蓄不尽的(说他写得婉约,或许读者不能接受,可作者确实没有把话说尽).这真是抒情诗的写法了.
作者着力刻画“食(饲)马者”与千里马之间的矛盾,两相对照,既写出千里马的抑郁不平,也写出不识真才者的愚昧专横.千里马在无人给它创造有利的客观条件时,英雄无用武之地;或虽欲一展所长而有力无处使,甚至到了无力可使的程度.这样,它连一匹普通马也比不上,又怎么能实现它日行千里的特异功能呢?因此它的待遇自然也就比不上一匹“常马”,而它的受辱和屈死也就更不足为奇,不会引起人们的注意了.不仅如此像这样连“常马”都比不上的千里马,由于不能恪尽职守,还会受到极度的责难和惩罚,往往被无辜地痛打一顿(“策之不以其道”,打得它不合理),当然在待遇上也就更加糟糕了(“食之不能尽其材”).表面看“食马者”不是伯乐,不懂马语;骨子里却蕴涵着怀才不遇的人面对那些愚昧专横的统治者就是申诉也无用这一层意思.
文章写到这里,作者似乎还觉得不够解渴,于是又接着用“鸣之而不能通其意”的意思,从“人”的方面再做深入一层的刻画.这不仅使文章更生动深刻,也表现出作者的感情更为愤激了.作者并没有立即谴责这种不识马的“人”有眼无珠,反而让他面对着这匹千里马不懂装懂,发出了仿佛悲天悯人般的慨叹:“天下无马!”意思说,这样的“人”在主观动机方面还是自以为不错的,他并非不想选拔人才,并非没有求贤用贤之心,无奈贤人贤才太“少”了,既无处可寻觅,也无地可安插:“天下哪里有真正的人才啊!”明明是“人”的主观上出了毛病,却把这种局面的形成推给客观条件的不如意、不理想.眼前就是一匹被作践得不成样子的千里马,却对它发出了“天下无马”的慨叹,认为这不过是一匹连“常马”也不如的驽骀之辈.这不仅是绝妙的讽刺,而且也是极其严峻猛厉的诛心之论.文章写至此已经水到渠成,作者这才站出来点题,用“呜呼”以下三句作结,把“无马”和“不知马”这一对矛盾(“无马”是先天的自然缺陷,“不知马”则是后天人为的犯罪)尖锐地摆出来形成一个高潮,极尽沉郁顿挫之致.古人说蹙万里长江于尺幅之中,这种凝聚浓缩的手法正是韩愈一支笔经过千锤百炼的结果.我们固然不能不为作者起伏回荡、感慨悲凉的情绪而倾倒,却又不能不为他简洁洗炼的笔墨所钦服.
作者简介
韩愈(768~824)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退之,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汉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他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韩愈还是一个语言巨匠.他善于使用前人词语,又注重当代口语的提炼,得以创造出许多新的语句,其中有不少已成为成语流传至今,如“落井下石”、“动辄得咎”、“杂乱无章”等.在思想上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韩愈三岁而孤,受兄嫂抚育,早年流离困顿,有读书经世之志,虽孤贫却刻苦好学.20岁赴长安考进士,三试不第.25~35岁,他先中进士,三试博学鸿词科不成,赴汴州董晋、徐州张建封两节度使幕府任职.后回京任四门博士.36~49岁,任监察御史,因上书论天旱人饥状,请减免赋税,贬阳山令.宪宗时北归,为国子博士,累官至太子右庶子,但不得志.50~57岁,先从裴度征吴元济,后迁刑部侍郎.因谏迎佛骨,贬潮州刺史.移袁州.不久回朝,历国子祭酒、兵部侍郎、吏部侍郎、京兆尹等职.政治上较有作为.诗力求险怪新奇,雄浑而重气势.
写作背景
本文选自《韩愈文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中的《杂说》.《杂说》共四篇,《马说》是第四篇.本文收录于人教版八上语文书中的23课.
《马说》大约作于贞元十一年至十六年间(795—800).其时,韩愈初登仕途,很不得志.曾三次上书宰相求擢用,“而志不得通”;“足三及门,而阍人(守门人)辞焉”.尽管如此,他仍然声明自己“有忧天下之心”,不会遁迹山林.后相继依附于宣武节度使董晋、武宁节度使张建封幕下,郁郁不乐,所以有“伯乐不常有”之叹.
跟《马说》同期的作品还有《龙说》(即《杂说一》).文章以龙喻圣君,以云喻贤臣,借“龙嘘气成云”,然后“乘是气,茫洋穷乎玄间(宇宙间)”的传说,阐明贤臣离不开圣君任用,圣君也离不开贤臣辅佐的道理,可以视为《马说》的姊妹篇.
整体感知
一、整体感知
“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韩愈《送孟东野序》).韩愈散文中,抒发不平之鸣的篇章不少,《马说》便是其中之一.“说”是古代一种议论文体,用以陈述作者对某些问题的看法.虽是议论文体,却讲究文采.《马说》通篇用的就是托物寓意的写法,以千里马不遇伯乐,比喻贤才难遇明主.作者希望统治者能识别人才,重用人才,使他们能充分发挥才能.全文寄托作者的愤懑不平和穷困潦倒之感,并对统治者埋没、摧残人才,进行了讽刺、针砭和控诉.
作者的这些见解和感慨,都是通过具体的形象表现的.文章借伯乐和千里马的传说,将人才比为千里马,将愚妄浅薄、不识人才的统治者比做食马者,以千里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的遭遇,写有才之人终身不得其用的遭际,以“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写千里马埋没的原因等等,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有才之士受到的不公正待遇和不幸的处境,行文中洋溢着强烈的不平和悲愤.
二、问题研究
1.伯乐和千里马的寓意及其二者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千里马寓人才,伯乐寓能发现赏识任用人才的人.先有伯乐,而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要发现人才,爱护人才,否则,人才就会被埋没,有人才也等于没有人才.在韩愈看来,世上缺乏的不是人才,而是发现人才的人.所以说课文中流露的是作者怀才不遇之情和对统治者埋没摧残人才的愤懑和控诉.
2.本文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
本文虽短,结构却十分精巧.先从正面提出问题:“世有伯乐,而后有千里马.”然后笔锋一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从反面展开议论.千里马和伯乐的依赖关系是如此密切,而伯乐却不常有,千里马被终身埋没的命运也就不可避免了.接下去,自然就写到千里马被埋没的遭遇,其才美不得外现的原因,对无知的“食马者”发出强烈的谴责,进行了辛辣的嘲讽.本文虽短,中心却十分突出.以“伯乐不常有”开始,中间以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千里马“才美不外现”写食马者的无知及其造成的恶果,然后对食马者的无知进行痛斥,最后归结出“其真不知马也!”这一贯穿全文的中心句.
全文分三段
第一段,从千里马对伯乐的依赖关系出发,说明千里马才能的被埋没是不可避免的.文章一开篇就奇峰突起,用“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点出论证的前提.这句话还包含着一个反题,即“无伯乐,则无千里马”,实际上指明了千里马对伯乐的依赖关系.但这里的“伯乐”是一个普遍概念,指的是特别善于相马的人.因此下面接着就提出“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这一论断,突出了这“常有”和“不常有”之间的尖锐矛盾,说明千里马的被埋没简直具有必然性.然后趁势而下,说到千里马的命运上来,用“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描绘了千里马被埋没的具体情形,引人深思.这一段,从全篇来看,目的是提出问题;它之所以要强调知马者惟伯乐这个意思,则是为下文揭露“食马者”的“不知马”张本.
第二段,揭示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食马者”的“不知马”.千里马被埋没,在一般人看来,大概要归咎于它的才美“不外见”.因此,本段一开头就用“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点出问题的要害.“一食或尽粟一石”是夸张的说法,强调千里马的食量大大超过常马;“不知其能千里而食”,是说“食马者”只是按照常马的食量来喂养它,说明这种人的无知.接着,先以“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作低回之势;再用一组排比句揭示这“才美不外见”,正是“食不饱,力不足”所造成的恶果;最后又用反诘句“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对“食马者”的无知发出强烈的谴责.这是从反面证明“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的道理.
第三段,归纳全文中心,对“食马者”的无知妄说进行辛辣的嘲讽.先用揭露矛盾的方法刻画“食马者”的形象:“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这三句紧承上文,全面总结了这种人“不知马”的表现;“执策而临之”,写他们洋洋自得、以“知马者”自居的神情,“之”指代千里马,他们在千里马跟前竟然宣称“天下无马”,这是十足的妄说.两相对照,生动地揭露了这种人的愚蠢、荒唐.然后用“呜呼”领出作者的感慨:“其真无马邪”承上文“天下无马”,是作者对“食马者”的反诘,也是向读者发问,用来为下句蓄势;然后以“其真不知马也”作答,结住全文.
本文篇幅虽短,中心却十分突出.贯穿全文的是“不知马”这句话.文中连用十一个“不”字.开始说“伯乐不常有”、千里马之“不以千里称”,已隐含着“不知马”的意思;中间先明确指出“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然后以“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说明“不知”所造成的恶果;最后更以“不以”“不能”来痛斥“食马者”的无知,由此导出全文的结句“其真不知马也”,点明了中心.
20、伯乐和千里马的寓意及其二者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千里马寓人才,伯乐寓能发现赏识任用人才的人.先有伯乐,而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要发现人才,爱护人才,否则,人才就会被埋没,有人才也等于没有人才.在韩愈看来,世上缺乏的不是人才,而是发现人才的人.所以说课文中流露的是作者怀才不遇之情和对统治者埋没摧残人才的愤懑和控诉.
隐士笔下千里马,激起海上万层浪. 隐士笔下千里马,激起海上万里花.
举一反三
已知函数f(x)=x,g(x)=alnx,a∈R.若曲线y=f(x)与曲线y=g(x)相交,且在交点处有相同的切线,求a的值和该切线方程.
我想写一篇关于奥巴马的演讲的文章,写哪一篇好呢?为什么好
奥巴马演讲不用看稿子.为什么中国领导演讲要看?
想找英语初三上学期的首字母填空练习……
英语翻译
最新试题
- 1春是上下结构的字还是半包围结构?
- 2果园里有三种果树,梨树占1/3,苹果树是梨树和桃树之和的1/5,梨树和苹果树共360棵,那么桃树有多少棵?
- 3英语同位语问题 He,who is your best friend,is waiting for you.从句变同位语咋改谢谢帮忙
- 4两个人用木棍抬与用绳子抬相同的重物哪个省力
- 52012北方可以看到的天文现象
- 6这张桌子是那张桌子的三倍大 英语怎么说
- 7钼酸铵分光光度法测总磷谁做过,过硫酸钾消解以及硝酸-高氯酸消解是什么意思,是平行试验吗?
- 8鸟发声是靠什么的震动?
- 9据报道:爆炸性的高能N5+阳离子(氮元素的原子序数为7)被美国加州爱得华空军基地研究高能材料的化学家合成.关于N5+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粒子的质子数为34 B.该粒子的电子数为34
- 101.一个乒乓球以5m/s的速度是竖直向下撞到水平地面上.被地面以3m/s的速度竖直向上反弹回来.触地时间是0.1s,求触地过程中乒乓球的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
热门考点
- 1钝角三角形ABC,角BAC=45°,AD为BC高,BD=2,DC=3,求ABC面积
- 2在一个长方体蓄水池里放进一块长和宽都是5厘米的长方体铁块,如果把它全部放入水里,池里水面就上升9厘米,如果把水中的铁块露出8厘米,这时池里的水面就下降4厘米.问:这个铁块的
- 3Be slow!Look,many people are waiting_____(cross)the busy street.
- 4或者解题思路
- 5用英语来解释ferry?
- 6设双曲线的左准线与两条渐近线交于A,B两点,左焦点为在以AB为直径的圆内,则该双曲线的离心率的取值范围为( ) A.(0,2) B.(1,2) C.(22,1) D.(2,+∞)
- 7好词好句(描写心态)
- 8难溶 不溶 微溶 的区别
- 9已知函数f(x)是定义在R上的奇函数,当x≥0时,f(x)=x(1+x),画出函数f(x)的图象,并求出函数f(x)的解析式.
- 10阿凡达智斗巴依老爷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