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在甲烷中,C为-4价,氢为正1价,所以C的吸引能力强于氢,所以它们之间形成的是极性键,但是为什么说甲烷是非极性分子呢.这不矛盾么?
提问时间:2020-07-26
答案
诱导效应
诱导效应是指在有机分子中引入一原子或基团后,使分子中成键电子云密度分布发生变化,从而使化学键发生极化的现象,称为诱导效应.诱导效应
在有机化合物分子中,由于电负性不同的取代基(原子或原子团)的影响,使整个分子中的成键电子云密度向某一方向偏移,这种效应叫诱导效应.诱导效应的特征是电子云偏移沿着σ键传递,并随着碳链的增长而减弱或消失.例如,醋酸是弱酸(pKi=4.76),醋酸分子中的α-碳原子上引入一个电负性比氢强的氯原子后,能使整个分子的电子云向氯原子偏移,结果增强了羟基中氢原子的质子化,使一氯醋酸成为强酸(pKi=2.86,酸性比醋酸强).比较各种原子或原子团的诱导效应时,常以氢原子为标准.吸引电子能力(电负性较大)比氢原子强的原子或原子团(如—X、—OH、—NO2、—CN等)有吸电子的诱导效应(负的诱导效应),用-I表示,整个分子的电子云偏向取代基.吸引电子的能力比氢原子弱的原子或原子团(如烷基)具有给电子的诱导效应(正的诱导效应),用 I表示,整个分子的电子云偏离取代基.
在诱导效应中,一般用箭头“→”表示电子移动的方向,表示电子云的分布发生了变化.诱导效应是一种短程的电子效应,一般隔三个化学键影响就很小了.
正常共轭效应
又称 - 共轭.是指两个以上双键(或三键)以单键相联结时所发生的 电子的离位作用.英戈尔德,C.K.称这种效应为仲介效应,并且认为,共轭体系中这种电子的位移是由有关各原子的电负性和 p 轨道的大小(或主量子数)决定的.据此若在简单的正常共轭体系中发生以下的电子离位作用:(例如:CH2 CH—CH CH2、CH2 CH—CH O).Y 原子的电负性和它的 p 轨道半径愈大,则它吸引 电子的能力也愈大,愈有利於基团—X Y从基准双键 A B—吸引 电子的共轭效应(如同右边的箭头所示).与此相反,如果A原子的电负性和它的 p 轨道半径愈大,则它释放电子使其向 Y 原子移动的能力愈小,愈不利於向—X Y基团方向给电子的共轭效应.中间原子 B 和 X 的特性也与共轭效应直接相关.
多电子共轭效应
又称 p- 共轭.在简单的多电子共轭体系中,Z 为一个带有 p 电子对 (或称 n电子)的原子或基团.这样的共轭体系中,除 Z 能形成 d- 共轭情况外,都有向基准双键 A B—方向给电子的共轭效应:(例如 等).Z 原子的一对 p 电子的作用,类似正常共轭体系中的—X Y基团.
超共轭效应
又称 - 共轭,它是由一个烷基的 C—H 键的 键电子与相邻的 键电子互相重叠而产生的一种共轭现象.依照多电子共轭的理论,一个C—H键或整个CH基团可作为一个假原子来看待,有如结构式 中的 Z 原子:(例如 CH2 CH—CH3、O CH—CH3等) .超共轭效应存在於烷基连接在不饱和键上的化合物中,超共轭效应的大小由烷基中 -H 原子的数目多少而定,甲基最强,第三丁基最弱.超共轭效应比一般正常共轭效应和多电子共轭效应弱得多.
同共轭效应
又称 p 轨道与 p 轨道的 型重叠.甲基以上的烷基,除有超共轭效应外,还可能产生同共轭效应.
所有同共轭效应,原是指 碳原子上的 C—H 键与邻近的 键间的相互作用.大量的化学活性和电子光谱的数据表明,在丙烯基离子和类似的烯羰基中,存在一种特殊的 p- 或 - 共轭现象,即所谓同共轭效应:
在丙烯基离子中是烯碳原子上的 p 轨道,与正碳离子( )上的空p轨道,作型的部分重叠;而在类似的烯羰基中,则是羰基碳原子的 p轨道与烯碳原子( )的p轨道作 型的部分重叠.
诱导效应是指在有机分子中引入一原子或基团后,使分子中成键电子云密度分布发生变化,从而使化学键发生极化的现象,称为诱导效应.诱导效应
在有机化合物分子中,由于电负性不同的取代基(原子或原子团)的影响,使整个分子中的成键电子云密度向某一方向偏移,这种效应叫诱导效应.诱导效应的特征是电子云偏移沿着σ键传递,并随着碳链的增长而减弱或消失.例如,醋酸是弱酸(pKi=4.76),醋酸分子中的α-碳原子上引入一个电负性比氢强的氯原子后,能使整个分子的电子云向氯原子偏移,结果增强了羟基中氢原子的质子化,使一氯醋酸成为强酸(pKi=2.86,酸性比醋酸强).比较各种原子或原子团的诱导效应时,常以氢原子为标准.吸引电子能力(电负性较大)比氢原子强的原子或原子团(如—X、—OH、—NO2、—CN等)有吸电子的诱导效应(负的诱导效应),用-I表示,整个分子的电子云偏向取代基.吸引电子的能力比氢原子弱的原子或原子团(如烷基)具有给电子的诱导效应(正的诱导效应),用 I表示,整个分子的电子云偏离取代基.
在诱导效应中,一般用箭头“→”表示电子移动的方向,表示电子云的分布发生了变化.诱导效应是一种短程的电子效应,一般隔三个化学键影响就很小了.
正常共轭效应
又称 - 共轭.是指两个以上双键(或三键)以单键相联结时所发生的 电子的离位作用.英戈尔德,C.K.称这种效应为仲介效应,并且认为,共轭体系中这种电子的位移是由有关各原子的电负性和 p 轨道的大小(或主量子数)决定的.据此若在简单的正常共轭体系中发生以下的电子离位作用:(例如:CH2 CH—CH CH2、CH2 CH—CH O).Y 原子的电负性和它的 p 轨道半径愈大,则它吸引 电子的能力也愈大,愈有利於基团—X Y从基准双键 A B—吸引 电子的共轭效应(如同右边的箭头所示).与此相反,如果A原子的电负性和它的 p 轨道半径愈大,则它释放电子使其向 Y 原子移动的能力愈小,愈不利於向—X Y基团方向给电子的共轭效应.中间原子 B 和 X 的特性也与共轭效应直接相关.
多电子共轭效应
又称 p- 共轭.在简单的多电子共轭体系中,Z 为一个带有 p 电子对 (或称 n电子)的原子或基团.这样的共轭体系中,除 Z 能形成 d- 共轭情况外,都有向基准双键 A B—方向给电子的共轭效应:(例如 等).Z 原子的一对 p 电子的作用,类似正常共轭体系中的—X Y基团.
超共轭效应
又称 - 共轭,它是由一个烷基的 C—H 键的 键电子与相邻的 键电子互相重叠而产生的一种共轭现象.依照多电子共轭的理论,一个C—H键或整个CH基团可作为一个假原子来看待,有如结构式 中的 Z 原子:(例如 CH2 CH—CH3、O CH—CH3等) .超共轭效应存在於烷基连接在不饱和键上的化合物中,超共轭效应的大小由烷基中 -H 原子的数目多少而定,甲基最强,第三丁基最弱.超共轭效应比一般正常共轭效应和多电子共轭效应弱得多.
同共轭效应
又称 p 轨道与 p 轨道的 型重叠.甲基以上的烷基,除有超共轭效应外,还可能产生同共轭效应.
所有同共轭效应,原是指 碳原子上的 C—H 键与邻近的 键间的相互作用.大量的化学活性和电子光谱的数据表明,在丙烯基离子和类似的烯羰基中,存在一种特殊的 p- 或 - 共轭现象,即所谓同共轭效应:
在丙烯基离子中是烯碳原子上的 p 轨道,与正碳离子( )上的空p轨道,作型的部分重叠;而在类似的烯羰基中,则是羰基碳原子的 p轨道与烯碳原子( )的p轨道作 型的部分重叠.
举一反三
已知函数f(x)=x,g(x)=alnx,a∈R.若曲线y=f(x)与曲线y=g(x)相交,且在交点处有相同的切线,求a的值和该切线方程.
我想写一篇关于奥巴马的演讲的文章,写哪一篇好呢?为什么好
奥巴马演讲不用看稿子.为什么中国领导演讲要看?
想找英语初三上学期的首字母填空练习……
英语翻译
最新试题
- 1离子方程式中的真正参与反映的元素是什麽意思啊-
- 2一个正方体的铁皮水箱,棱长1.8米.做这个水箱至少需要多少平方米的铁皮?如果每立方米的水重1千克,这个水箱
- 3一道2次根式计算题
- 4在三角形ABC中,若4sin^2((B+C)/2)-cos2A=7/2,若
- 5英语翻译
- 6盲苦文言文翻译 有盲子······视此省哉 急
- 7在括号里填上一个意思相对或相反的字词组成词语,再组成成语,有积分的
- 8将命题“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_.
- 92倍的以10为底(x-3y)的对数=以10为底x的对数+以10 为底(4y)的对数
- 10There are two pieces of news in today‘s newspaper.(two划线提问)
热门考点
- 1一个长方体玻璃鱼缸,长50厘米,宽40厘米,高3分米. ①做这个鱼缸至少需要玻璃多少平方厘米? ②在鱼缸里注入40升水,水深大约多少厘米?(玻璃厚度忽略不记)
- 2A=110+111+112+113+1+114+115+116+117+118+119分之1 求A 的整数部分是多少?
- 3什么是绝干密度
- 4What can you sing?的问句
- 5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处死的国王是谁 时间
- 6今年五月八日我满十八岁 英语怎么说
- 7昆明被称作春城的原因(从地理上分析)
- 8While two detectives were keeping guard at the door
- 9某小学有教师105人,其中女教师比男教师人数的3倍还多5人,这所小学有男教师多少人?
- 10用一根铁丝围成一个长方形,它的长是10厘米,面积是80平方厘米,如果把他折成一个正方形.(1)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