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客家民居的优点
提问时间:2020-07-26
答案
客家民居:围龙屋
围龙屋
客家民居建筑的风格和形式,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的和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变化,有圆寨、围龙屋、走马楼、四角楼等.但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围龙屋.围龙屋是一种富有中原特色的典型客家民居建筑,客家围龙屋与北京的“四合院”、陕西的“窑洞”、广西的“杆栏式”和云南的“一颗印”,合称为我国最具乡土风情的五大传统住宅建筑形式,被中外建筑学界称为中国民居建筑的五大特色之一.据历史学家考察,这种民宅建筑与中原贵族大院屋型十分相似,这是有其历史渊源的.客家先民原系中原汉人,因战乱、灾荒等原因辗转南迁赣、粤、闽交界山区落籍繁衍.客家先民南迁定居岭南后,不但传播了中原的先进耕作技术,而且建筑民宅保持了原有的传统风格.
一、围龙屋的整体布局
围龙屋的整体布局是一个大园型,在整体造型上,围龙屋就是一个太极图.
围龙屋前半部为半月形池塘,后半部为半月形的房舍建筑.两个半部的接合部位由一长方形空地隔开,空地用三合土夯实铺平,叫“禾坪”(或叫地堂),是居民活动或晾晒的场所.“禾坪”与池塘的连接处,用石灰、小石砌起一堵或高或矮的石墙,矮的叫“墙埂”,高的叫“照墙”.半月形的池塘主要用来放养鱼虾、浇灌菜地和蓄水防旱、防火,它既是天然的肥料仓库,也是污水自然净化池.
后半部的房舍建筑,正中为方形主体建筑.有“三栋二横”,一围层;有“三栋四横”,二围层.最小的围龙屋的建筑面积也在上千平方米,大的则上万平方米.有的大围龙屋居住着上百户人家,几百口人.普遍为“三栋二横”一围屋居多.三栋二横围龙屋,有上、中、下三厅,各厅之间均有一口天井,并用木制屏风隔开,屏风按需要可开可闭.厅堂左右有南北厅、上下廊厕、花厅、厢房、书斋、客厅,居室等,错落有致,主次分明.建筑结构前低后高,这样就有利于采光、通风、排水、排污.
正屋——横屋外层便是半月形的围屋层,有的是一围层,有的二围层,围龙屋由此而得名.弧形的围屋间,拱卫着正屋,形成一道防御屏障,围屋间窗户一般不大,是自然的了望孔、射击孔,便于用弓箭、土枪、土炮等武嚣抗击来攻之敌.围龙屋的设计建筑其实与当时客家人的处境有极大关系.客家人是唐宋以来由中原南迁的汉人,多居住在偏僻的山区,受当地人的排挤和欺侮,为了团结御侮求生存,他们不得不聚族面居,也不得不建造具有防御性的城堡式住宅——围龙屋,以抵御盗匪和当地人的侵扰.围龙屋还建有坚固的多层“角楼”,既可用来储备粮食、草料,又可居高临下射击来犯之敌.如遇盗匪前来扰劫,只要把大门、半门一关,村民们便携武器进入围龙屋和角楼,进行抗击.
二、围龙屋隐含的文化精神
第一、反映了客家人团结互助、敬老尊贤、礼貌文明、知书达理的传统美德.围龙屋内的大小天井一般配置有小型假山、鱼池和盆景,正屋后面半园“花头”和正门前面半月形池塘四围均载有各种花木和果树,围龙屋背后的山头林木叫“龙衣”,严禁砍伐,整座建筑掩映在万绿丛中,一年四季鸟语花香,环境优美而静雅.
围龙屋内的柱、梁、枋、门等雕绘上山水花鸟、飞禽走兽等栩栩如生的图案,并涂上鲜艳夺目的油漆,显得金碧辉煌,古色古香,十分壮观、气派.一般来说,一座围龙屋聚居着一个近亲家庭,相互之间和睦共处,尊老爱幼、相敬如宾.逢年过节,男女老少齐集正屋上厅祭拜祖宗,在正中大门前的禾坪上舞龙舞狮,敲锣打鼓,尽情欢乐,呈现出一派喜悦、祥和景象.
第二、客家围龙屋的风格是原始住宅风格的承传.据考古资料表明,处于黄河流域的原始社会中后期的半坡氏族和龙山氏族,他们居住的区域就是由几十座样式为方形和圆形的土夯房屋组成.这说明客家人的居住观念中潜意识地蕴含了其对祖先某些住宅经验的复苏和借鉴.
第三、围龙屋的建筑特色也是古代阴阳思想的投射.
集中体现在讲求建筑物体与天然地形的协调统一,而合符“天人合一”的哲学道理.如遇上不尽人意的地形则通过增加半月形花台或池塘或建筑半门调整座向,以达到阴阳平衡和适应环境.这种阴阳思想,后来又夹杂了不少讲究“风水屋场”的巫术文化,如俗谚:“风水人间不可无,全凭阴阳两相扶”等.
第四、体现了传统的宗族观念.
客家民居建筑规模宏大,一方面,呈现了客家人聚族而居的习性.因为,客家不论是在长途跋涉的游离中,还是新到一处人生地不熟的居地,都有一家一户所难于克服的困难,得靠本姓本族人聚居在一起;另一方面,屋内住户按辈份高低及尊卑来分配房间,其建筑中心位置都安排放祖宗牌位,供后人拜祭,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客家人这种传统家族伦理思想.
客家人做了新屋,一般都要举行“搬新屋”礼俗,叫“出煞”.要请风水先生驱赶“三煞”之后,才会平安吉利.迁居之日,大排宴席,祭祀神灵.
参看客家人
客家人,又称为河洛郎.客家人是一个具有显著特征的汉族民系,也是汉族在世界上分布范围最广阔、影响最深远的民系之一.
客家人的历史
客家人的祖先源自中原,是从中原迁徙到南方,是汉民族在中国南方的一个分支.因为身在异乡,对于故乡河洛(以洛阳为中心的洛河流域)地区的眷恋,自称“河洛郎”.客家文化一方面保留了中原文化主流特征,另一方面又容纳了所在地民族的文化精华.客家人常常以那些英才男儿为榜样,启发教育儿孙,向功勋事业有成的前辈们学习. 有人说:有太阳的地方就有中国人,有中国人的地方就有客家人.还有人说:哪里有阳光,哪里就有客家人;哪里有一片土,客家人就在哪里聚族而居,艰苦创业,繁衍后代. 由于客家人行走天下,移民世界,且在海外商界不乏成功者,因此有“东方犹太人”之称.
第一次南迁是在秦始皇时代.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为了政治和军事的需要,派兵60万人“南征百越”.南下的秦军,从闽粤赣边入抵揭岭(即揭阳山,今揭阳县北150里),直抵兴宁、海丰二县界.公元前214年,秦始皇再派50万兵丁“南戍五岭”(今两广地区).这些兵丁长期“戍五岭,与越杂处”.秦亡后,两批南下的秦兵都留在当地,成为首批客家人.
第二次南迁是在东晋“五胡乱华”时期.当时,为了避难,一部分中原居民辗转迁入闽粤赣边区.稍后,由于南北对峙,又有大约96万中原人民南迁至长江中游两岸.其中一部分人口流入赣南,一部分经宁都、石城进入闽粤地区.
第三次南迁是在唐末黄巢起义时期.先是唐代安史之乱,给百姓带来巨大灾难,迫使大量中原汉人南逃.唐末黄巢起义,又有大批中原汉人逃入闽粤赣区.如宗室李孟,由长安迁汴梁,继迁福建宁化古壁乡.固始人王绪、王潮响应黄巢起义,率光、寿二州农民起义军五千下江西,致使闽赣边一带人口激增.
第四次南迁是宋南渡及宋末时期.金人入侵,建炎南渡,一部分官吏士民流移太湖流域一带.另一部分士民或南渡大庚岭,入南雄、始兴、韶州;或沿走洪、吉、虔州,而后由虔州入汀州;或滞留赣南各县.南宋末年,元军大举南下,又有大量江浙及江西宋民,从蒲田逃亡广东沿海潮汕至海南岛.
第五次南迁是在明末清初时期.其时,生活在赣南、粤东、粤北的客家人因人口繁衍,而居处又山多地少,遂向川、湘、桂、台诸地以及粤中和粤西一带迁徙.这次大规模的迁徙,在客家移民史上被称作“西进运动”.四川的客家基本上来源于这次“西进运动”.当时四川人口因战乱、瘟疫及自然灾害锐减,清政府特别鼓励移民由“湖广填四川”.
第六次南迁是19世纪中叶太平天国时期.当时为避战乱,有一部分客家人迁徙到南亚,有的被诱为契约劳工,被押往马来西亚、美国、巴拿马、巴西等地.
除以上6次大规模的南迁外,中原汉人也有因旱灾水患逃荒而南迁者,另有历代官宦、贬谪、经商、游学而定居闽粤赣边地区的,但并不是所有南迁的汉人都成为客家人,他们中只有闽粤赣系和源自这一系的人,才被称为客家人.
据统计,现在生活在中国大陆的客家人,主要分布在广东、江西、福建、四川、湖南、湖北、贵州、台湾、香港、澳门等地区,总人口达5000万以上,占汉族人口的5%.在国外,客家人主要分布在东南亚的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新加坡,东亚的日本、朝鲜,美洲的美国、加拿大、巴西,欧洲的英国、法国、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德国和奥地利等8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3000万之众.
客家先祖原本居住在北方,后来搬迁到江南,分住赣、粤、闽、湘、台、琼诸省,并逐渐散及国外,漫布全球.赣南是客家先民南迁的第一站,也是客家人数最多居住最集中的地区之一.“客家”这一称谓的来历是与客家先民的迁徙相关联的.对其居住地而言,这些人是从别处搬迁过来的“客”,可以说,离开了迁徙就不会有“客家”这一称谓.
客家人迁徙的原因多种多样.早期则主要是源于灾害的胁迫.诸如残酷的战争、水、旱、虫等特大自然灾害的打击及瘟疫的流行.中国历史上每次大规模的战乱,几乎都造成了客家人的大迁徙.据史料记载,南北朝时期就有过客家先民的大迁徙.试想,在漫长的岁月里,“五胡十六国”,战火不断,哀鸿遍野,不逃离能活命吗?据说我们陈氏先祖就是在那个时期离开豫西故土辗转来到江西最后定居赣县的.“月是故乡明”啊,开始,先民们也许只想暂时客住一段时间,但慢慢地也就习惯了.于是建造房舍,开垦田地,畜养猪牛,长久地居住下去.由暂时的客住到长久的家居.就这样,也就永远的“客家”了!
值得一提的是,有一种特殊方式的迁徙.据说秦始皇为了建造阿房宫,驱赶数万“木客”往赣南兴国伐木,没累死的后来就留在了当地,这大概便是赣南客家最早的先民.
迁徙的过程肯定是艰险的.扶老携幼,跋山涉水,到一个陌生的地方去安家过日子.客家先民披荆斩棘,排除险阻,“逢山开路,遇水架桥”.他们终于挺过来了,形成今天这样一支有着数千万人丁的兴旺发达的民系群体.
围龙屋
客家民居建筑的风格和形式,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的和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变化,有圆寨、围龙屋、走马楼、四角楼等.但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围龙屋.围龙屋是一种富有中原特色的典型客家民居建筑,客家围龙屋与北京的“四合院”、陕西的“窑洞”、广西的“杆栏式”和云南的“一颗印”,合称为我国最具乡土风情的五大传统住宅建筑形式,被中外建筑学界称为中国民居建筑的五大特色之一.据历史学家考察,这种民宅建筑与中原贵族大院屋型十分相似,这是有其历史渊源的.客家先民原系中原汉人,因战乱、灾荒等原因辗转南迁赣、粤、闽交界山区落籍繁衍.客家先民南迁定居岭南后,不但传播了中原的先进耕作技术,而且建筑民宅保持了原有的传统风格.
一、围龙屋的整体布局
围龙屋的整体布局是一个大园型,在整体造型上,围龙屋就是一个太极图.
围龙屋前半部为半月形池塘,后半部为半月形的房舍建筑.两个半部的接合部位由一长方形空地隔开,空地用三合土夯实铺平,叫“禾坪”(或叫地堂),是居民活动或晾晒的场所.“禾坪”与池塘的连接处,用石灰、小石砌起一堵或高或矮的石墙,矮的叫“墙埂”,高的叫“照墙”.半月形的池塘主要用来放养鱼虾、浇灌菜地和蓄水防旱、防火,它既是天然的肥料仓库,也是污水自然净化池.
后半部的房舍建筑,正中为方形主体建筑.有“三栋二横”,一围层;有“三栋四横”,二围层.最小的围龙屋的建筑面积也在上千平方米,大的则上万平方米.有的大围龙屋居住着上百户人家,几百口人.普遍为“三栋二横”一围屋居多.三栋二横围龙屋,有上、中、下三厅,各厅之间均有一口天井,并用木制屏风隔开,屏风按需要可开可闭.厅堂左右有南北厅、上下廊厕、花厅、厢房、书斋、客厅,居室等,错落有致,主次分明.建筑结构前低后高,这样就有利于采光、通风、排水、排污.
正屋——横屋外层便是半月形的围屋层,有的是一围层,有的二围层,围龙屋由此而得名.弧形的围屋间,拱卫着正屋,形成一道防御屏障,围屋间窗户一般不大,是自然的了望孔、射击孔,便于用弓箭、土枪、土炮等武嚣抗击来攻之敌.围龙屋的设计建筑其实与当时客家人的处境有极大关系.客家人是唐宋以来由中原南迁的汉人,多居住在偏僻的山区,受当地人的排挤和欺侮,为了团结御侮求生存,他们不得不聚族面居,也不得不建造具有防御性的城堡式住宅——围龙屋,以抵御盗匪和当地人的侵扰.围龙屋还建有坚固的多层“角楼”,既可用来储备粮食、草料,又可居高临下射击来犯之敌.如遇盗匪前来扰劫,只要把大门、半门一关,村民们便携武器进入围龙屋和角楼,进行抗击.
二、围龙屋隐含的文化精神
第一、反映了客家人团结互助、敬老尊贤、礼貌文明、知书达理的传统美德.围龙屋内的大小天井一般配置有小型假山、鱼池和盆景,正屋后面半园“花头”和正门前面半月形池塘四围均载有各种花木和果树,围龙屋背后的山头林木叫“龙衣”,严禁砍伐,整座建筑掩映在万绿丛中,一年四季鸟语花香,环境优美而静雅.
围龙屋内的柱、梁、枋、门等雕绘上山水花鸟、飞禽走兽等栩栩如生的图案,并涂上鲜艳夺目的油漆,显得金碧辉煌,古色古香,十分壮观、气派.一般来说,一座围龙屋聚居着一个近亲家庭,相互之间和睦共处,尊老爱幼、相敬如宾.逢年过节,男女老少齐集正屋上厅祭拜祖宗,在正中大门前的禾坪上舞龙舞狮,敲锣打鼓,尽情欢乐,呈现出一派喜悦、祥和景象.
第二、客家围龙屋的风格是原始住宅风格的承传.据考古资料表明,处于黄河流域的原始社会中后期的半坡氏族和龙山氏族,他们居住的区域就是由几十座样式为方形和圆形的土夯房屋组成.这说明客家人的居住观念中潜意识地蕴含了其对祖先某些住宅经验的复苏和借鉴.
第三、围龙屋的建筑特色也是古代阴阳思想的投射.
集中体现在讲求建筑物体与天然地形的协调统一,而合符“天人合一”的哲学道理.如遇上不尽人意的地形则通过增加半月形花台或池塘或建筑半门调整座向,以达到阴阳平衡和适应环境.这种阴阳思想,后来又夹杂了不少讲究“风水屋场”的巫术文化,如俗谚:“风水人间不可无,全凭阴阳两相扶”等.
第四、体现了传统的宗族观念.
客家民居建筑规模宏大,一方面,呈现了客家人聚族而居的习性.因为,客家不论是在长途跋涉的游离中,还是新到一处人生地不熟的居地,都有一家一户所难于克服的困难,得靠本姓本族人聚居在一起;另一方面,屋内住户按辈份高低及尊卑来分配房间,其建筑中心位置都安排放祖宗牌位,供后人拜祭,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客家人这种传统家族伦理思想.
客家人做了新屋,一般都要举行“搬新屋”礼俗,叫“出煞”.要请风水先生驱赶“三煞”之后,才会平安吉利.迁居之日,大排宴席,祭祀神灵.
参看客家人
客家人,又称为河洛郎.客家人是一个具有显著特征的汉族民系,也是汉族在世界上分布范围最广阔、影响最深远的民系之一.
客家人的历史
客家人的祖先源自中原,是从中原迁徙到南方,是汉民族在中国南方的一个分支.因为身在异乡,对于故乡河洛(以洛阳为中心的洛河流域)地区的眷恋,自称“河洛郎”.客家文化一方面保留了中原文化主流特征,另一方面又容纳了所在地民族的文化精华.客家人常常以那些英才男儿为榜样,启发教育儿孙,向功勋事业有成的前辈们学习. 有人说:有太阳的地方就有中国人,有中国人的地方就有客家人.还有人说:哪里有阳光,哪里就有客家人;哪里有一片土,客家人就在哪里聚族而居,艰苦创业,繁衍后代. 由于客家人行走天下,移民世界,且在海外商界不乏成功者,因此有“东方犹太人”之称.
第一次南迁是在秦始皇时代.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为了政治和军事的需要,派兵60万人“南征百越”.南下的秦军,从闽粤赣边入抵揭岭(即揭阳山,今揭阳县北150里),直抵兴宁、海丰二县界.公元前214年,秦始皇再派50万兵丁“南戍五岭”(今两广地区).这些兵丁长期“戍五岭,与越杂处”.秦亡后,两批南下的秦兵都留在当地,成为首批客家人.
第二次南迁是在东晋“五胡乱华”时期.当时,为了避难,一部分中原居民辗转迁入闽粤赣边区.稍后,由于南北对峙,又有大约96万中原人民南迁至长江中游两岸.其中一部分人口流入赣南,一部分经宁都、石城进入闽粤地区.
第三次南迁是在唐末黄巢起义时期.先是唐代安史之乱,给百姓带来巨大灾难,迫使大量中原汉人南逃.唐末黄巢起义,又有大批中原汉人逃入闽粤赣区.如宗室李孟,由长安迁汴梁,继迁福建宁化古壁乡.固始人王绪、王潮响应黄巢起义,率光、寿二州农民起义军五千下江西,致使闽赣边一带人口激增.
第四次南迁是宋南渡及宋末时期.金人入侵,建炎南渡,一部分官吏士民流移太湖流域一带.另一部分士民或南渡大庚岭,入南雄、始兴、韶州;或沿走洪、吉、虔州,而后由虔州入汀州;或滞留赣南各县.南宋末年,元军大举南下,又有大量江浙及江西宋民,从蒲田逃亡广东沿海潮汕至海南岛.
第五次南迁是在明末清初时期.其时,生活在赣南、粤东、粤北的客家人因人口繁衍,而居处又山多地少,遂向川、湘、桂、台诸地以及粤中和粤西一带迁徙.这次大规模的迁徙,在客家移民史上被称作“西进运动”.四川的客家基本上来源于这次“西进运动”.当时四川人口因战乱、瘟疫及自然灾害锐减,清政府特别鼓励移民由“湖广填四川”.
第六次南迁是19世纪中叶太平天国时期.当时为避战乱,有一部分客家人迁徙到南亚,有的被诱为契约劳工,被押往马来西亚、美国、巴拿马、巴西等地.
除以上6次大规模的南迁外,中原汉人也有因旱灾水患逃荒而南迁者,另有历代官宦、贬谪、经商、游学而定居闽粤赣边地区的,但并不是所有南迁的汉人都成为客家人,他们中只有闽粤赣系和源自这一系的人,才被称为客家人.
据统计,现在生活在中国大陆的客家人,主要分布在广东、江西、福建、四川、湖南、湖北、贵州、台湾、香港、澳门等地区,总人口达5000万以上,占汉族人口的5%.在国外,客家人主要分布在东南亚的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新加坡,东亚的日本、朝鲜,美洲的美国、加拿大、巴西,欧洲的英国、法国、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德国和奥地利等8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3000万之众.
客家先祖原本居住在北方,后来搬迁到江南,分住赣、粤、闽、湘、台、琼诸省,并逐渐散及国外,漫布全球.赣南是客家先民南迁的第一站,也是客家人数最多居住最集中的地区之一.“客家”这一称谓的来历是与客家先民的迁徙相关联的.对其居住地而言,这些人是从别处搬迁过来的“客”,可以说,离开了迁徙就不会有“客家”这一称谓.
客家人迁徙的原因多种多样.早期则主要是源于灾害的胁迫.诸如残酷的战争、水、旱、虫等特大自然灾害的打击及瘟疫的流行.中国历史上每次大规模的战乱,几乎都造成了客家人的大迁徙.据史料记载,南北朝时期就有过客家先民的大迁徙.试想,在漫长的岁月里,“五胡十六国”,战火不断,哀鸿遍野,不逃离能活命吗?据说我们陈氏先祖就是在那个时期离开豫西故土辗转来到江西最后定居赣县的.“月是故乡明”啊,开始,先民们也许只想暂时客住一段时间,但慢慢地也就习惯了.于是建造房舍,开垦田地,畜养猪牛,长久地居住下去.由暂时的客住到长久的家居.就这样,也就永远的“客家”了!
值得一提的是,有一种特殊方式的迁徙.据说秦始皇为了建造阿房宫,驱赶数万“木客”往赣南兴国伐木,没累死的后来就留在了当地,这大概便是赣南客家最早的先民.
迁徙的过程肯定是艰险的.扶老携幼,跋山涉水,到一个陌生的地方去安家过日子.客家先民披荆斩棘,排除险阻,“逢山开路,遇水架桥”.他们终于挺过来了,形成今天这样一支有着数千万人丁的兴旺发达的民系群体.
举一反三
已知函数f(x)=x,g(x)=alnx,a∈R.若曲线y=f(x)与曲线y=g(x)相交,且在交点处有相同的切线,求a的值和该切线方程.
我想写一篇关于奥巴马的演讲的文章,写哪一篇好呢?为什么好
奥巴马演讲不用看稿子.为什么中国领导演讲要看?
想找英语初三上学期的首字母填空练习……
英语翻译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