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文学 古诗词 忆江南
忆江南 小白的 全诗+翻译 多谢(注意不要有错别字哦)
忆江南 小白的 全诗+翻译 多谢(注意不要有错别字哦)
提问时间:2020-07-18
答案
忆江南
唐-白居易
江南好,
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江南忆,
最忆是杭州.
山寺月中寻桂子,
郡亭枕上看潮头.
何日更重游.
江南忆,
其次忆吴宫.
吴酒一杯春竹叶,
吴娃双舞醉芙蓉.
早晚复相逢.
古诗今译
江南是个好地方,那里的风景我熟悉.日出时,江边红花比火还红艳,春天里,一江绿水仿佛被蓝草浸染.怎能让人不常常思念美好的江南?
名句赏析——“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这是一幅五彩的画,画出了江南好.白居易虽出生在北方,但担任杭州刺史、苏州刺史后,苏、杭的秀丽风景给他留下了美好的记忆,回到北方以后他写了不少怀念旧游的作品,《忆江南》便是其中的代表作.这首诗开篇就感叹“江南好”,江南好,好在何处,当然是一言难尽,而一首词的篇幅很小,容不得详细叙述,白居易在这里选择了江花和春水,衬以日出和春天的背景,显得十分鲜艳奇丽,生动地描绘出江南春意盎然的大好景象.“日出”二句对仗工整,色彩明丽,是一句广为后人传诵的名联.在作者笔下,江花与火对照,花的红艳令人赞叹;描绘江水,绿、蓝并举,水色的碧绿深浓似在眼前.短短两句十四个字,写尽了江南春日胜景.如此美丽的景色,怎能不使作者魂牵梦绕?因此,末句“能不忆江南”便自然流出,而作者对江南的忆念之情,对江南赞美之情也在不言中洋溢出来.
既是“能不忆江南”,那么杭州这个白居易停留时间最长的地方,是什么给他的感受最深呢?古籍载:“杭州灵隐寺多桂.寺僧曰:‘此月中种也.’至今中秋望夜,往往子堕,寺僧亦尝拾得.”既然寺僧可以拾得,那么看起来,白居易做杭州刺史的时候,很有兴趣去拾它几颗,也似多次去灵隐寺寻找那月中桂子,正好欣赏三秋月夜的桂花.白居易是诗人,自然不乏浪漫的气质,在八月桂花暗飘香的月夜,徘徊月下,流连桂丛,时而举头望月,时而俯首细寻,看是否有桂子从月中飞堕于桂花影中.这是何等美丽动人的一副画面.一个寻字,而情与景合,意与境会,诗情画意,引人入胜.
也许,月中桂子只是传说,那么钱塘潮奇观确实是存在的.寻桂子不一定能寻到,潮头却是真正看得到的感受极深的景观.钱塘江自杭州东南流向东北,至海门入海.钱塘潮每昼夜从海门涌入,异常壮观.钱塘潮在每年中秋后三日潮势最大,潮头可高达数丈,正因为如此,所以白居易写他躺在他郡衙的亭子里,就能看见那卷云拥雪的潮头了,趣意盎然.上句写跑去寺里寻找那美丽的传说,下句写自己悠然躺在床上看澎湃的钱塘潮,一动一静,从中我们可以一窥作者内心蕴涵的种种心理活动,也许可以感受到杭州的难忘.
第三首,写的是苏州.吴酒一杯春竹叶,也许有人会说,竹叶青并非是吴酒啊,这是怎么回事呢?一来,竹叶是为了与下句的芙蓉对偶,二来,“春”在这里是形容词,所谓春竹叶并非一定是指竹叶青酒,而是指能带来春意的酒.白居易在另一诗里就有“瓮头竹叶经春熟”的说法,而且白居易所在的中唐时代,有不少名酒以春字命名,如“富水春”、“若下春”之类.文人大多爱酒,白居易应该也不例外,喝着吴酒,观“吴娃双舞”犹如醉酒芙蓉的舞姿.“娃”者,即是美女,西施就被称为“娃”,吴王夫差为她建的房子就叫“馆娃宫”.也许白居易这样写,就是出于对西施这位绝代佳人的联想吧.十多年后,他在洛阳,回忆起当年饮酒观舞,不禁叹道:“早晚复相逢?”.早晚,是当时的口语,意思就是何时.
三首词,从今时,忆起往日,最后又回到今天,从洛阳到苏杭,从今日直至十多年前的往事,今、昔、南、北,时间,空间都有极大的跨度.白居易身在洛阳,神驰江南,抚今追昔,无限深情地追忆最难忘的江南往事,使自己得到了一定的精神满足.而我们今日读此词,则因为白居易的出色描写,也能得到某种精神满足,不知当时白居易是写给自己回忆的,还是留待后人欣赏的,你觉得呢?
唐-白居易
江南好,
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江南忆,
最忆是杭州.
山寺月中寻桂子,
郡亭枕上看潮头.
何日更重游.
江南忆,
其次忆吴宫.
吴酒一杯春竹叶,
吴娃双舞醉芙蓉.
早晚复相逢.
古诗今译
江南是个好地方,那里的风景我熟悉.日出时,江边红花比火还红艳,春天里,一江绿水仿佛被蓝草浸染.怎能让人不常常思念美好的江南?
名句赏析——“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这是一幅五彩的画,画出了江南好.白居易虽出生在北方,但担任杭州刺史、苏州刺史后,苏、杭的秀丽风景给他留下了美好的记忆,回到北方以后他写了不少怀念旧游的作品,《忆江南》便是其中的代表作.这首诗开篇就感叹“江南好”,江南好,好在何处,当然是一言难尽,而一首词的篇幅很小,容不得详细叙述,白居易在这里选择了江花和春水,衬以日出和春天的背景,显得十分鲜艳奇丽,生动地描绘出江南春意盎然的大好景象.“日出”二句对仗工整,色彩明丽,是一句广为后人传诵的名联.在作者笔下,江花与火对照,花的红艳令人赞叹;描绘江水,绿、蓝并举,水色的碧绿深浓似在眼前.短短两句十四个字,写尽了江南春日胜景.如此美丽的景色,怎能不使作者魂牵梦绕?因此,末句“能不忆江南”便自然流出,而作者对江南的忆念之情,对江南赞美之情也在不言中洋溢出来.
既是“能不忆江南”,那么杭州这个白居易停留时间最长的地方,是什么给他的感受最深呢?古籍载:“杭州灵隐寺多桂.寺僧曰:‘此月中种也.’至今中秋望夜,往往子堕,寺僧亦尝拾得.”既然寺僧可以拾得,那么看起来,白居易做杭州刺史的时候,很有兴趣去拾它几颗,也似多次去灵隐寺寻找那月中桂子,正好欣赏三秋月夜的桂花.白居易是诗人,自然不乏浪漫的气质,在八月桂花暗飘香的月夜,徘徊月下,流连桂丛,时而举头望月,时而俯首细寻,看是否有桂子从月中飞堕于桂花影中.这是何等美丽动人的一副画面.一个寻字,而情与景合,意与境会,诗情画意,引人入胜.
也许,月中桂子只是传说,那么钱塘潮奇观确实是存在的.寻桂子不一定能寻到,潮头却是真正看得到的感受极深的景观.钱塘江自杭州东南流向东北,至海门入海.钱塘潮每昼夜从海门涌入,异常壮观.钱塘潮在每年中秋后三日潮势最大,潮头可高达数丈,正因为如此,所以白居易写他躺在他郡衙的亭子里,就能看见那卷云拥雪的潮头了,趣意盎然.上句写跑去寺里寻找那美丽的传说,下句写自己悠然躺在床上看澎湃的钱塘潮,一动一静,从中我们可以一窥作者内心蕴涵的种种心理活动,也许可以感受到杭州的难忘.
第三首,写的是苏州.吴酒一杯春竹叶,也许有人会说,竹叶青并非是吴酒啊,这是怎么回事呢?一来,竹叶是为了与下句的芙蓉对偶,二来,“春”在这里是形容词,所谓春竹叶并非一定是指竹叶青酒,而是指能带来春意的酒.白居易在另一诗里就有“瓮头竹叶经春熟”的说法,而且白居易所在的中唐时代,有不少名酒以春字命名,如“富水春”、“若下春”之类.文人大多爱酒,白居易应该也不例外,喝着吴酒,观“吴娃双舞”犹如醉酒芙蓉的舞姿.“娃”者,即是美女,西施就被称为“娃”,吴王夫差为她建的房子就叫“馆娃宫”.也许白居易这样写,就是出于对西施这位绝代佳人的联想吧.十多年后,他在洛阳,回忆起当年饮酒观舞,不禁叹道:“早晚复相逢?”.早晚,是当时的口语,意思就是何时.
三首词,从今时,忆起往日,最后又回到今天,从洛阳到苏杭,从今日直至十多年前的往事,今、昔、南、北,时间,空间都有极大的跨度.白居易身在洛阳,神驰江南,抚今追昔,无限深情地追忆最难忘的江南往事,使自己得到了一定的精神满足.而我们今日读此词,则因为白居易的出色描写,也能得到某种精神满足,不知当时白居易是写给自己回忆的,还是留待后人欣赏的,你觉得呢?
举一反三
已知函数f(x)=x,g(x)=alnx,a∈R.若曲线y=f(x)与曲线y=g(x)相交,且在交点处有相同的切线,求a的值和该切线方程.
我想写一篇关于奥巴马的演讲的文章,写哪一篇好呢?为什么好
奥巴马演讲不用看稿子.为什么中国领导演讲要看?
想找英语初三上学期的首字母填空练习……
英语翻译
最新试题
- 1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特征
- 2有过于江上者的注释
- 3有氧呼吸过程中丙酮酸进入线粒体需要什么条件
- 4超市的“百花”牌羊毛衫,打七折销售赔8元,打八折销售则赚10元.这种羊毛衫进价多少钱?
- 5请问"供认不讳"最后一个字是读hui吗?是全部招认,没有隐瞒的意思?
- 6The temperature is drop 与The temperature drops.
- 7如何分辨定语从句中是否缺宾语
- 81984年4月8日发射第一颗地球同步卫星,同步卫星虽让绕地心转动但是地球上的人觉得他在空中静止不动为什么?
- 9为什么复分解反应都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 10Jim lives in Candda.改为一般疑问句 Jim lives in Candda.改为一般疑问句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