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为什么一天24小时,一个月30天,一年12个月有365天?
提问时间:2020-07-18
答案
年月日的来历
一年,就是地球绕太阳公转了一周的时间.全长为365天又1/4天(365.2422日),也就是365日5小时48分46秒,这叫"回归年".
历法上的年为了应用方便,不采用回归年,而是采用了完整的天数.公历的平年是365天,闰年是366年,每四年一闰,每百年少闰一次.使用的整天数的年历法上叫做"历年"
农历是根据月亮的朔望月共12个月算一年,一年是354天.每三年有一个闰年.闰年是383天或384天.
一年,又是气候变化的周期,气候由冷变热,再由热变冷;这包括了人们从事农业自耕种到收获的全过程.所以人们从很古的时候起,就用气候冷热周期变化这个自然规律作为计算时间的大单位,把一年作为制订历法的根据.
一个月,就是月亮绕地球一周,也就是一个朔望月.一个朔望月的长度是29.53059.日,也就是29日12时44分3秒,这叫做"历月".众所周知,月亮是个球体,由于月亮绕着地球不停地公转,同时又跟着地球绕着太阳转,所以月亮对地球和太阳的位置也在不断地变动,月亮对着我们照亮的这一面,有时有,有时无,有时多,有时少,这就形成了月亮的圆缺循环.当我们看不到月亮的时候,叫做"朔"(多在阴历的初一和三十日).过十四、十五天,我们就会看到圆圆的月亮,叫做"望"(多在阴历十四、十五、十六日).月亮由这次朔到下次朔或由这次望到下次望,这就是月亮绕地球转了一周,就是一个月,我们把它叫做"朔望月".
月亮圆缺循环变化的规律,人人都可以看到,所以人们很早就把它作为计算日子的单位,把朔望月作为制订历法的根据.阴历的一个月,就是根据朔望月定出来的.
一日,就是地球本身自转一周的时间,也就是一个白天加一个黑夜,共计24小时.地球是椭圆形的,自己不会发光,所在同一个时间里,地球只有一半向着太阳,向着太阳的这一半地球就是白天,地球背着太阳的一面,太阳的光照不到地球上,这一半地球上就是黑夜.由于地球在不停地自转,这样就形成了白天和黑夜有规律的循环.
通常把太阳要升起来的时候叫白天,这就是一天的开始.在白天转为黑夜的时候,也就是太阳落下去的时候叫做黑夜.一天,通常是指这个天象变化的规律,就很容易被人们所掌握,并利用它来作为计算时间的基本单位.一天,是历法上的第一种单位.
这种用太阳定出来的日,叫做"太阳日".太阳日又有"真太阳日"和"平太阳日"两种.真太阳日有长有短,这是因为地球绕着太阳转的轨道是椭圆形的,冬季地球离太阳远一些,所以公转就慢一些.地球公转的速度有快有慢,所以一天的时间也就有长有短.因此"真太阳日"的时间是不完全一样长的,这样用起来就很困难.为了方便起见,历法上用的不是真的太阳日,而是一个长短不变的日,这个日就是一年之中,真太阳日的平均时间长度,就叫"平太阳日".按照现在惯例,一日的时间分成24等份,就是24小时,把24小时作为一日.依照现在惯例,一日是从半夜0点开始,到次日的半夜24小时止作为一天.但是这里需要提及的是在我国古代传统文化中,又把一天的二十四个小时分为十二个时辰,也就是用民间的十二个属相来代替.恰好每个时辰是两个小时,每逢单数进位,而每个时辰又分为三个部份,为初时、正时和末时,每天的交替时间是从当日的半夜十一点整开始为第二天的子时,而不是通常意义上的0点.所以夜晚11:00整到11:39分为初子时,11:40分到12:19分为正子时,12:20分到凌晨1:00整为末子时.而每天中午11:00整到11:39分为初午时,11:40分到12:19分为正午时,12:20分到下午1:00整为末午时,其它依此类推.
用日来计算短的时间很方便,如三、五天、十天、八天,但计算长的时间就很困难,所在在计算时间上还有月、年和世纪等.
阳历、阴历、农历
阳历(即公历),是世界上多数国家通用的历法,由"儒略历"修订而成.儒略历是公元前46年,古罗马统帅儒略、恺撒决定采用的历法.
阳历,是以地球绕太阳运动作为根据的历法.它以地球绕太阳一周(一回归年)为一年.一回归年的长度是365.2422日,也就是365天5小时48分46秒,积累4年共有23小时15分4秒,大约等于一天,所以每4年增加1天,加在2月的末尾,得366天,就是闰年.但是4年加1天实际回归年多了44分56秒,积满128年左右就又多算了一天,也就是在400年中约多算了3天.
阳历闰年规定:公元年数可用4整除的,就算闰年;为了要在400年减去多算的3天,并规定公元世纪的整数,即公元年数是100的整数时,须用400来整除的才算闰年,如1600年、2000年、2200年、2400年就是闰年.这样就巧妙地在400年中减去了3天,阳历规定每年都是12个月,月份的大小完全是人为的规定,现在规定每年的1、3、5、7、8、10、12月为大月,每月31天;4、6、9、11月为小月,每月30天;2月平年是28天,闰年是29天.
阴历,是根据月相圆缺变化的周期(即朔望月)来制订的.因为古人称月亮为太阴,所以又有太阴历之称,是纯粹的阴历,我国使用"农历",一般人叫它"阴历",那是不对的.农历不是一种纯粹的阴历,而是"阴阳历".
阴历把月亮圆缺循环一次的时间算做一个月,12个月算做一年.然而月亮圆缺循环一次--一个朔望月,是29天12时44分3秒,比29天多,又比30天少.为方便,阴历把月份分成大月和小月两种,逢单的月是大月30天,逢双的月是小月29天,一年共是354天.
实际上,一个朔望月并不正好等于一个大月和一个小月的平均数--29天半,而是比29天半多44分2.8秒.所以12个朔望月实际上要比354天多8小时48分34秒,30年就要多出11天.因此,阴历30年中就要安插11年闰年,每逢闰年就在12个月多加一天.阴历的闰年是355天.这样,阴历每30年中有19年354天,11年355天,平均一年的长度是354天8小时48分.它的一年比回归年差不多短了11天.3年就短一个多月,17年就要短6个多月了.所以使用这种历时,新年不一定在冬天过,它可以在春天过,也可以在夏天或秋天过.它的惟一好处就是阴历上的每一个日期都可以知道月亮的形状.
阴历作为一种历法,由于它与农业生产和人们的日常生活不相协调,所以当今世界上除了几个伊斯兰教国家因为宗教上的原因仍然使用外,其他国家一般已经废弃不用了.
农历,是把朔望月的时间作为历月的平均时间.这一点上和纯粹的阴历相同,但农历运用了设置闰月的办法和二十四节气的办法,使历年的平均长度等于回归年,这样它就又具有了阳历的成分,所以它比纯粹的阴历好.
现在所有的农历,据说我们的祖先远在夏代(公元前17世纪以前)就使用了这种历法.所以人们又称它为夏历.解放后还仍然叫做夏历,1970年以后我国改称为"农历".至于"农历"一名的由来,大概因为由于自古以农立国,所以制订历法必须为农业服务.
农历的历月是以朔望月为依据的.朔望月的时间是29日12小时44分3秒(即29.5366日),因此农历也是大月30天,小月29天,但它和纯粹的阴历并不完全一样,因为纯粹的阴历是大小月交替编排的,而农历年大小月是经过推算决定的.
农历每一个月初一都正好是"朔"(即月亮在太阳地球中间,且以黑着的半面对着地球的时候).有时可能出现两个大月,也可以连续出现两个小月.由于朔望月稍大于29天半,所以在农历的每100个历月里约有53个大月和47个小月.
农历是基本上以12个月作为一年的,但12个朔望月的时间是354.3667日,和回归年比起来要相差11天左右.这样每隔3年就要多出33天,即多出一个多月.为了要把多余的日数消除,每隔3年就要加一个月,这就是农历的闰月.有闰月的一年也叫闰年.所以农历的闰年就有13个月了.至于闰哪个月是由节气情况决定的.
我国历法渊源甚远.《尚书?尧典》有“乃命羲和,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民时”,“日中星鸟,以殷仲春;日永星火,以正仲夏;宵中星虚,以殷仲秋;日短星昴,以正仲冬”,以及“期,三百有六旬有六日.以闰月定四时成岁”等记载.虽然《尚书》乃后人所托,井不足以证明当时已认识到每个回归年长度为366天,但是对于农事活动来说,“年”是最重要的周期.这是原始社会的人们从生产实践中得到的.我国历法采用干支记法.东汉以前只以记日,建武三十年(54)以后,始以记年.
一年,就是地球绕太阳公转了一周的时间.全长为365天又1/4天(365.2422日),也就是365日5小时48分46秒,这叫"回归年".
历法上的年为了应用方便,不采用回归年,而是采用了完整的天数.公历的平年是365天,闰年是366年,每四年一闰,每百年少闰一次.使用的整天数的年历法上叫做"历年"
农历是根据月亮的朔望月共12个月算一年,一年是354天.每三年有一个闰年.闰年是383天或384天.
一年,又是气候变化的周期,气候由冷变热,再由热变冷;这包括了人们从事农业自耕种到收获的全过程.所以人们从很古的时候起,就用气候冷热周期变化这个自然规律作为计算时间的大单位,把一年作为制订历法的根据.
一个月,就是月亮绕地球一周,也就是一个朔望月.一个朔望月的长度是29.53059.日,也就是29日12时44分3秒,这叫做"历月".众所周知,月亮是个球体,由于月亮绕着地球不停地公转,同时又跟着地球绕着太阳转,所以月亮对地球和太阳的位置也在不断地变动,月亮对着我们照亮的这一面,有时有,有时无,有时多,有时少,这就形成了月亮的圆缺循环.当我们看不到月亮的时候,叫做"朔"(多在阴历的初一和三十日).过十四、十五天,我们就会看到圆圆的月亮,叫做"望"(多在阴历十四、十五、十六日).月亮由这次朔到下次朔或由这次望到下次望,这就是月亮绕地球转了一周,就是一个月,我们把它叫做"朔望月".
月亮圆缺循环变化的规律,人人都可以看到,所以人们很早就把它作为计算日子的单位,把朔望月作为制订历法的根据.阴历的一个月,就是根据朔望月定出来的.
一日,就是地球本身自转一周的时间,也就是一个白天加一个黑夜,共计24小时.地球是椭圆形的,自己不会发光,所在同一个时间里,地球只有一半向着太阳,向着太阳的这一半地球就是白天,地球背着太阳的一面,太阳的光照不到地球上,这一半地球上就是黑夜.由于地球在不停地自转,这样就形成了白天和黑夜有规律的循环.
通常把太阳要升起来的时候叫白天,这就是一天的开始.在白天转为黑夜的时候,也就是太阳落下去的时候叫做黑夜.一天,通常是指这个天象变化的规律,就很容易被人们所掌握,并利用它来作为计算时间的基本单位.一天,是历法上的第一种单位.
这种用太阳定出来的日,叫做"太阳日".太阳日又有"真太阳日"和"平太阳日"两种.真太阳日有长有短,这是因为地球绕着太阳转的轨道是椭圆形的,冬季地球离太阳远一些,所以公转就慢一些.地球公转的速度有快有慢,所以一天的时间也就有长有短.因此"真太阳日"的时间是不完全一样长的,这样用起来就很困难.为了方便起见,历法上用的不是真的太阳日,而是一个长短不变的日,这个日就是一年之中,真太阳日的平均时间长度,就叫"平太阳日".按照现在惯例,一日的时间分成24等份,就是24小时,把24小时作为一日.依照现在惯例,一日是从半夜0点开始,到次日的半夜24小时止作为一天.但是这里需要提及的是在我国古代传统文化中,又把一天的二十四个小时分为十二个时辰,也就是用民间的十二个属相来代替.恰好每个时辰是两个小时,每逢单数进位,而每个时辰又分为三个部份,为初时、正时和末时,每天的交替时间是从当日的半夜十一点整开始为第二天的子时,而不是通常意义上的0点.所以夜晚11:00整到11:39分为初子时,11:40分到12:19分为正子时,12:20分到凌晨1:00整为末子时.而每天中午11:00整到11:39分为初午时,11:40分到12:19分为正午时,12:20分到下午1:00整为末午时,其它依此类推.
用日来计算短的时间很方便,如三、五天、十天、八天,但计算长的时间就很困难,所在在计算时间上还有月、年和世纪等.
阳历、阴历、农历
阳历(即公历),是世界上多数国家通用的历法,由"儒略历"修订而成.儒略历是公元前46年,古罗马统帅儒略、恺撒决定采用的历法.
阳历,是以地球绕太阳运动作为根据的历法.它以地球绕太阳一周(一回归年)为一年.一回归年的长度是365.2422日,也就是365天5小时48分46秒,积累4年共有23小时15分4秒,大约等于一天,所以每4年增加1天,加在2月的末尾,得366天,就是闰年.但是4年加1天实际回归年多了44分56秒,积满128年左右就又多算了一天,也就是在400年中约多算了3天.
阳历闰年规定:公元年数可用4整除的,就算闰年;为了要在400年减去多算的3天,并规定公元世纪的整数,即公元年数是100的整数时,须用400来整除的才算闰年,如1600年、2000年、2200年、2400年就是闰年.这样就巧妙地在400年中减去了3天,阳历规定每年都是12个月,月份的大小完全是人为的规定,现在规定每年的1、3、5、7、8、10、12月为大月,每月31天;4、6、9、11月为小月,每月30天;2月平年是28天,闰年是29天.
阴历,是根据月相圆缺变化的周期(即朔望月)来制订的.因为古人称月亮为太阴,所以又有太阴历之称,是纯粹的阴历,我国使用"农历",一般人叫它"阴历",那是不对的.农历不是一种纯粹的阴历,而是"阴阳历".
阴历把月亮圆缺循环一次的时间算做一个月,12个月算做一年.然而月亮圆缺循环一次--一个朔望月,是29天12时44分3秒,比29天多,又比30天少.为方便,阴历把月份分成大月和小月两种,逢单的月是大月30天,逢双的月是小月29天,一年共是354天.
实际上,一个朔望月并不正好等于一个大月和一个小月的平均数--29天半,而是比29天半多44分2.8秒.所以12个朔望月实际上要比354天多8小时48分34秒,30年就要多出11天.因此,阴历30年中就要安插11年闰年,每逢闰年就在12个月多加一天.阴历的闰年是355天.这样,阴历每30年中有19年354天,11年355天,平均一年的长度是354天8小时48分.它的一年比回归年差不多短了11天.3年就短一个多月,17年就要短6个多月了.所以使用这种历时,新年不一定在冬天过,它可以在春天过,也可以在夏天或秋天过.它的惟一好处就是阴历上的每一个日期都可以知道月亮的形状.
阴历作为一种历法,由于它与农业生产和人们的日常生活不相协调,所以当今世界上除了几个伊斯兰教国家因为宗教上的原因仍然使用外,其他国家一般已经废弃不用了.
农历,是把朔望月的时间作为历月的平均时间.这一点上和纯粹的阴历相同,但农历运用了设置闰月的办法和二十四节气的办法,使历年的平均长度等于回归年,这样它就又具有了阳历的成分,所以它比纯粹的阴历好.
现在所有的农历,据说我们的祖先远在夏代(公元前17世纪以前)就使用了这种历法.所以人们又称它为夏历.解放后还仍然叫做夏历,1970年以后我国改称为"农历".至于"农历"一名的由来,大概因为由于自古以农立国,所以制订历法必须为农业服务.
农历的历月是以朔望月为依据的.朔望月的时间是29日12小时44分3秒(即29.5366日),因此农历也是大月30天,小月29天,但它和纯粹的阴历并不完全一样,因为纯粹的阴历是大小月交替编排的,而农历年大小月是经过推算决定的.
农历每一个月初一都正好是"朔"(即月亮在太阳地球中间,且以黑着的半面对着地球的时候).有时可能出现两个大月,也可以连续出现两个小月.由于朔望月稍大于29天半,所以在农历的每100个历月里约有53个大月和47个小月.
农历是基本上以12个月作为一年的,但12个朔望月的时间是354.3667日,和回归年比起来要相差11天左右.这样每隔3年就要多出33天,即多出一个多月.为了要把多余的日数消除,每隔3年就要加一个月,这就是农历的闰月.有闰月的一年也叫闰年.所以农历的闰年就有13个月了.至于闰哪个月是由节气情况决定的.
我国历法渊源甚远.《尚书?尧典》有“乃命羲和,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民时”,“日中星鸟,以殷仲春;日永星火,以正仲夏;宵中星虚,以殷仲秋;日短星昴,以正仲冬”,以及“期,三百有六旬有六日.以闰月定四时成岁”等记载.虽然《尚书》乃后人所托,井不足以证明当时已认识到每个回归年长度为366天,但是对于农事活动来说,“年”是最重要的周期.这是原始社会的人们从生产实践中得到的.我国历法采用干支记法.东汉以前只以记日,建武三十年(54)以后,始以记年.
举一反三
我想写一篇关于奥巴马的演讲的文章,写哪一篇好呢?为什么好
奥巴马演讲不用看稿子.为什么中国领导演讲要看?
想找英语初三上学期的首字母填空练习……
英语翻译
1,人们染上烟瘾,最终因吸烟使自己丧命.
最新试题
- 1含糖率是6/100的糖水1800克,要使含糖率是10/100,要增加多少克?
- 2多大面积之内的四面环水的陆地才叫岛
- 3I have many h___, singing, dancing and playing the piano.根据首字母填空
- 4“三山夹两盆”指哪“三山”“两盆”?
- 5求初中化学方程式大全,要有反应物的名字的比如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充分燃烧):C+O2=点燃=CO2 二氧化碳
- 615.37*7.89-9.37*7.89+2.11-9.37*2.11 这题怎么用简便方法做
- 7摇滚乐用英语怎么说
- 8碳酸钾、碳酸钡分别与盐酸生成什么?碳酸钙、碳酸钠、碳酸钾分别与硫酸生成什么?写化学方程式
- 9初中600字美文摘抄,并能写出摘抄这段话的理由,理由200字,急,能否帮回答!
- 10关于摩尔质量的几个问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