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文言文 《劝读》 翻译
提问时间:2020-06-25
答案
君子曰[1]:学不可以已[2].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3];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4],輮以为轮[5],其曲中规[6].虽有槁曝,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7].故木受绳则直[8],金就砺则利[9],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10],则知明而行无过矣[11].……
吾尝终日而思矣[12],不知须臾之所学也[13];吾尝跂而望矣[14],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15];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16],而闻者彰[17].假舆马者[18],非利足也[19],而致千里[20];假舟楫者[21],非能水也[22],而绝江河[23].君子生非异也[24],善假于物也[25].……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26];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27].故不积跬步[28],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29],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30].锲而舍之,朽木不折[31];锲而不舍,金石可镂[32].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八跪而二螯[33],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34].……
注释:
[1]君子:指有道德有知识的人.
[2]学不可以已:求学不可以让它停止,即学习是无止境的.已:停止.
[3]青:靛青,一种染料.取:提取.前一个“青”字是名词,后一个“青”字是形容词.于:前一个“于”字当“从”讲,后一个“于”字表差比(即此胜于彼),相当于“比……还(更)……”.蓝:蓝草,也叫蓼蓝,叶子可制染料.
[4]中绳:合乎墨线取直的要求.中:符合.绳:木工取直用的墨线.
[5]輮以为轮:把它弯曲成车轮.輮:使直的东西弯曲.为:成为.
[6]其曲中规:它弯曲的程度符合圆规取圆的要求.规:圆规.
[7]有:又.槁:枯干.曝:晒.挺:直.然:这样.
[8]受绳:用墨线量过.
[9]金:金属,这里指金属制成的刀剑.就:靠近,这里指磨.砺:磨刀石.利:锋利.
[10]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再三地对照检查自己.参:同“三”,再三,多次.省:反省,检查.乎:于.
[11]知:同“智”.知明:明白道理的意思.
[12]吾尝终日而思:我曾经一天到晚地思考.尝:曾经.
[13]须臾:片刻.
[14] 跂而望:踮起脚尖来望.
[15]见者远:距离很远的人都能看见.
[16]加疾:加强.疾:这里指声音激扬.
[17]彰:清楚明白.
[18]假:凭借,利用.舆:车.
[19]利足:脚走得快.
[20]致:达到.
[21]舟:船.楫:桨.
[22]能水:会游泳.
[23]绝:横渡.
[24]生:同“性”,指人的禀性、能力.
[25]善假于物:善于利用外物.这里指善于学习.
[26]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土成为高山,(能使气候变化)风雨就会从山里兴起;积水成为深潭,蛟龙就会在这深潭里生长.这是古人对自然现象的幼稚理解.焉:(在)这里.
[27]神明:精神和智慧.圣心:圣人的思想.备:具备.
[28]跬步:半步.古人以跨出一脚为跬,再跨出一脚为步.
[29]骐骥:骏马.
[30]驽马:劣马.十驾:马拉着车走一天的路程叫一驾.功:成功,效果.不舍:不止.
[31]锲:用力刻.舍:停止.
[32]镂:雕刻.
[33]跪:足.螯:第一对足,形如钳.
[34]蟮:黄蟮.躁:浮躁不安.
译文:
君子说,学习不可以停止.靛青是从蓼蓝中提取的,但它比蓼蓝的颜色更青;冰是由水凝结成的,但它比水更冷.木材直得合乎拉直的墨绳,如果给它加热使它弯曲做成车轮,它的弯度就可以合乎圆规,即使又晒干了,也不会再挺直,这是因为人工使它弯曲成这样.所以木材经墨线量过就笔直了,金属刀具在磨刀石上磨过就锋利了.君子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对照检查自己,就智慧明达,行动不会犯错误了.
我曾经整日思索,却不如学习片刻收获大;我曾经踮起脚跟眺望,却不如登上高处看得广阔.登高招手,手臂并没有加长,但人们在远处也能看见;顺着风呼喊,声音并没有加大,但听的人会听得清楚;借助车马的人,不是脚走得快,却能到达千里之外;借助船只的人,不是自己能游泳,却能横渡江河.君子的本性同一般人没有差别,只是善于借助于外物罢了.
堆土成山,风雨就从那里兴起;水流汇成深渊,蛟龙就在那里生长;积累善行,形成良好的品德,就会得到最高的智慧,具备圣人的思想境界.所以,不积累每一小步,就不能远达千里;不汇集细流,就不能形成江海.骏马跳跃一次,不能有十步远;劣马拉车走十天,也能走得很远,它的成功在于不停止.拿刀刻东西,中途停止,腐朽的木头也不能刻断;不停地刻下去,金石也能雕刻成功.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坚强的筋骨,却能上吃泥土,下饮泉水,是因为它心专一;螃蟹有六条腿,两只大夹,然而没有蛇鳝的洞穴就无处容身,是因为它心浮躁的缘故.
赏析一:
荀子的《劝学》是历来为人们所传诵的名篇,其中有些警句,已成为勉励学习常用的成语.这里节选三段,在原文中本不相连,但是意脉一贯,可以独立成篇.
文章开篇就郑重地写道:“君子曰:学不可以已.”这不但是《劝学》篇的第一句,也是整个《荀子》著作的第一句.为什么首先提出学习问题呢?因为荀子认为人的本性是“恶”的,必须用礼义来矫正,所以他特别重视学习.“性恶论”是荀子社会政治思想的出发点,他在著作中首先提出学习不可以停止,就是想抓住关键,解决根本问题.因为他十分重视这个问题,所以他把自己的见解,通过“君子”之口提出来,以示郑重,在措辞上,他不说应该不断学习,而说学习不可以停止,这对纠正人们学习上常犯的不能持之以恒的毛病,更有针对性.从学派传统来说,儒家一向劝导人们好好学习,如《论语》的第一句就说:“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悦)乎!”荀子自称是孔子的继承人,他的著作第一句也说:“学不可以已.”这从表面上看,只是继承了儒家的“劝学”传统,其实他强调的程度显然不同.因为在孔子看来,“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论语·季氏》)而荀子则认为礼义道德和系统知识,只有靠后天学习才能获得.所以,荀子是在新的认识论基础上,发展了儒家的“劝学”传统,把学习的重要性提到一个新的高度,就行文来说,开头就提出了中心论点,语言简劲,命意深广,因而很自然地引出了下文的滔滔阐述.文章先以“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来比喻任何人通过发愤学习,都能进步,今日之我可以胜过昨日之我,学生也可以超过老师.这两个比喻,使学习的人受到很大的启发和鼓舞.不过,要能“青于蓝”、“寒于水”,决不是“今日学,明日辍”所能办到的,必须不断地学,也就是说:“学不可以已”.所以,这两个比喻深刻有力地说明了中心论点,催人奋进.接着,文章进一步设喻,从根本上阐明道理:“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曝,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这正如梁启超所说,意思是“喻人之才质,非由先天本性而定,乃后起人功而定也”(见《荀子柬释》引).荀子认为人的本性是“恶”的,但学习可以使人由“恶”变“善”,因此,他强调“輮”的作用.通过这个比喻,说明即使原来是地地道道的“不善”之人,经过学习,也可以“改变”成完全合乎道德规范的人.这显然是对学习者更大的鼓励.在强调了学习的重要作用后,文章以设喻引出论断:“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木材经过墨线量过就会取直,金属制成的刀剑之类拿到磨刀石上去磨就会锋利,这就好比君子广泛学习,而且每天检查省察自己,就会知识通达,行为没有过错.这样以设喻引出论断,显得更有说服力.论断句中的“日”字,与起句“学不可以已”的“已”字,紧密呼应,突出了要“知明而行无过”,就必须不断学习,从而有力地阐明了中心论点.开篇至此为第一段.这一段说明了学习在改变人的素质、提高人的智力方面的重大意义.学习意义重大,那么,如何学呢?荀子认为,学习不能单靠坐在房子里苦思冥想,必须利用外界事物,向实际学习.因此,第二段首先说明:“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荀子以亲身的体验,通过“终日思”与“须臾学”的对比,强调空想不如学习.而这个与空想相对的“学”字,不言而喻,也就是指利用外界事物,向实际学习.这种对于学习的见解,也是荀子基于他的认识论提出来的.荀子否认孟子所说的人有天生的“良知”“良能”,因此他强调从外界实际事物中学习.他在这里提出的“学”的概念,就具有唯物主义因素.接着,连设五喻,展开论证,荀子先从生活经验说起:站在高处望,比踮起脚见得广阔;登高招手,顺风呼喊,手臂并非更长了,声音并非更大了,可是人家却能远远地看到,清楚地听到;可见利用高处、利用顺风的作用之大.推而广之,“假舆马”、“假舟楫”的人,也并非善于走路或擅长游泳,可是他们却能“致千里”、“绝江河”,由于设喻所用的事例都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因此读起来不但感到亲切,而且觉得可信.随着不断设喻,阐明的道理越来越深入读者心灵,于是水到渠成地得出了结论:“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这就是说,君子之所以会有超过一般人的才德,就是因为他们善于利用外物来好好学习.推论起来,人如果善于利用外物好好学习,也就可以变为有才德的君子.这与第一段所说的青出于蓝、冰寒于水、直木可“輮”为车轮,意脉是一贯的,结构上也是暗相呼应的.此外,荀子把“所学”与“善假于物”联系起来,“这意味着学习的目的是要认识客观事物的规律,并利用这些规律性知识去改造客观世界.”(引自严北溟关于《劝学》的说明)这与他的“制天命”的思想也是联系着的.至此,第二段结束.这一段说明学习必须善于利用外物.然而,在从外界实际事物中学习的时候,还有需要注意的地方,所以,第三段作了进一步的说明.文章先设两喻引出论点:“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这说明学习要注意积累.荀子根本不承认“天生圣人”的说法,他指出人只要努力学习,“积善积德”,就可以具备圣人的思想.圣人也是不断学习而成的,正如他在《性恶》篇中所说的:“积善不息”,“涂之人可以为禹”.他充分强调“积善”的作用,这与开头提出的“学不可以已”也是一脉相承、遥相呼应的.在笔法上,以设喻引出论点,更加强了论点的语势,使论点一出现就具有一定的说服力.接着,文章又进行申述:“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这是从反面设喻来说明积累的重要.经过一正一反的设喻,学习要注意积累的道理已初步阐明,但是为了深入说明,文章又反复设喻对比:先以“骐骥一跃,不能十步”与“驽马十驾,功在不舍”相比,再以“锲而舍之,朽木不折”与“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相比,从而充分显示出“不舍”的重大意义,而学习要注意积累的道理,也得到了进一步的证明.当然,学习要做到“不舍”,要不断积累,那就必须专一,不能浮躁.因此,文章再以“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能够“上食埃土,下饮黄泉”与“蟹八跪而二螯”,却“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进行对比,说明学习必须专心致志,不能粗心浮气.这两个比喻,强调了学习必须坚持不懈,并照应了上文的层层论述.第三段至此结束.通过这一段的层层比喻,我们可以清楚地理解学习必须持之以恒.至此,开篇提出的“学不可以已”的中心论点,已得到了深入的阐发和充分的证明.《劝学》的这三段,论述了学习的重要性,指出了学习应该采取的态度和方法.虽然荀子论学的基础是唯心主义的“性恶论”,但是对批判孟子的“先天道德论”起了积极作用.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荀子不可能懂得人的阶级性,他把礼义当成人人应该具备的道德,并且把符合封建伦理规范的行为叫做“善”,把不符合的叫做“恶”.他劝学的目的,实际上是要培养合乎封建统治阶级道德规范的人才,这与我们今天的学习目的有本质的区别.但是,在那新兴地主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全国走向统一的历史时期,是有进步意义的.至于文中阐述的要重视学习以及学习必须“善假于物”、逐渐积累、持之以恒等见解,就是在今天,对我们来说,也还有一定的启发作用和借鉴意义.
文中除少数地方直接说明道理外,几乎都是比喻.通过比喻阐述道理、证明论点,这是本文在写作上的一大特色.由于创造比喻的技巧很高,因此这些比喻精警动人.如“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脱化成“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以及“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海”、“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等等,都被人们当作指导学习的格言来称引.同时,运用比喻的方式方法也灵活多样,阐述一层意思,有的单独设喻,有的连续设喻;有的从正面设喻,有的从反面设喻;有的以比喻互相映衬,有的以比喻进行对比.如此层层推进,上下呼应,使本身表现力很强的比喻,更充分持发挥作用,因而把道理阐述得十分透彻.再说,由于运用比喻,文章的语言显得具体形象、精练有味.而且,随着用比的连续和手法的变换,形成整齐而又富于变化的句式,产生铿锵起伏的节奏,表现出荀子谆谆劝学的激情.因此,这不仅是一篇出色的古代教育论文,而且可以当作一篇文学作品来欣赏.
赏析二:
《劝学》作为《荀子》的开篇之作,是一篇论述学习的重要意义,劝导人们以正确的目的、态度和方法去学习的散文.文章以朴素的唯物主义为理论基础,旁征博引,娓娓说理,反映了先秦儒家在教育方面的某些正确观点,也体现了作为先秦诸子思想集大成者的荀子文章的艺术风格.
《劝学》是一篇说理性很强的文字,驾驭不好,是很容易正襟危坐,流于枯燥和单调的.但这篇文章却形象清新、脍炙人口,千百年来为人们传诵不衰.原因何在?最重要的是在于,它把深奥的道理寓于大量浅显贴切的比喻之中,运用比喻时手法又极其灵活自然,生动鲜明而绝无枯燥的学究气.如文章开首,连用“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等四个比喻,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来阐述“学不可以已”的道理,堪称雄辩奇才,口若悬河,滔滔不绝,收到了先声夺人的强烈效果.值得指出的是,文中所用的喻体几乎都是常见的、易懂的,这些仿佛信手拈来的通俗明了的比喻,都会使人自然而然地联想到某些直观、浅近的形象事物,进而连类比物,启迪思考,接受作者所说的深刻道理.
从形式上看,《劝学》中的比喻灵巧多样、运用自如.阐述观点,论证道理,有的从正面设喻(“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有的从反面设喻(“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有的单独设喻,有的连续设喻;有的同类并列,有的正反对照;有的只设喻而把道理隐含其中,有的先设喻再引出要说的道理.总之,铺锦列绣,无所不用.所以文中用喻虽多,却无板滞生硬的感觉,相反,随着用比的连续转换和充分展开,形成整齐而又富于变化的句式,使文章显得错落有致,生气勃勃.
《劝学》在写作上的再一个特点是大量运用短句排比和正反对比.文章一开始就是一组排比:“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这样的排比句式在文中举不胜举,既富于论辩色彩,又富有文学韵味,甚或有一种音乐的节奏感流动在其中.同样,在对比手法的运用上,《劝学》也很有特色.如在说明学习要善于积累的道理时,作者先后以“骐骥”与“驽马”、“朽木”与“金石”作对比,说明“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充分显示出“不舍”对于学习的重大意义.在阐述学习要专心致志的道理时,作者又用“蚓”和“蟹”作对比,前者“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却能“上食埃土,下饮黄泉”,后者虽有“八跪而二螯”,却“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道理何在?就在于前者“用心一也”,后者“用心躁也”.鲜明的对比,强烈的反衬,增强了说理的分量.
荀子的文章素有“诸子大成”的美称,铺陈扬厉,说理辟;行文简洁,精练有味;警句迭出,耐人咀嚼.
赏析三:
荀子的文章,和其他先秦诸子的哲理散文一样,也是独具风格的.它既不像《老子》那样,用正反相成、矛盾统一的辩证法思想贯穿始终;也不像《墨子》那样,用严密、周详的形式逻辑进行推理;既不像《庄子》那样,海阔天空、神思飞越,富有浪漫主义色彩;也不像《孟子》那样,语言犀利、气势磅礴,具有雄辩家的特点.他是在老老实实地讲述道理.他的文章朴实浑厚、详尽严谨,句式比较整齐,而且擅长用多样化的比喻阐明深刻道理.这一切构成了荀子文章的特色.有人曾将《荀子》一书概括为“学者之文”,这是十分恰当的评论.
《劝学》是荀子的代表作品,也是《荀子》一书开宗明义的第一篇.全文共由两大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论述学习的重要性;后一部分,论述学习的步骤、内容、途径等有关问题;而以“学不可以已”作为贯穿全文的中心思想.从《劝学》前面部分节选的几个片段,解放后一直被选为中学语文教材,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传统名篇之一.
《劝学》各段的条理十分清楚,基本上是每段阐述一个具体问题.而且总在文字的开头、结尾部分作出明确的交代.例如,文章的第一句写道:“君子曰:学不可以已.”这既是全文的一个中心论题,也是第一段所要开始阐述的内容.而在段的结尾部分则归结道:“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这就明确而有力地照应首句,收束了上文,并且清楚地点明了该段的中心思想.又如第二小段,先用“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来说明个人独自冥思苦想远不如学习有益.而在列举了“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等几个生活中十分常见而又极有说服力的比喻后,有力地小结道:“君子生(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在这里,荀子从他的“性恶论”观点出发,指出君子的天性也是恶的,其所以不同于众人,就在于他善于向良师益友学习嘉言懿行,以改变自己的不良天性.这个“物”字就从“舟楫”“舆马”之类,变成了学习的内容,文字也就逐渐深化了.这里举的两个例子,都是首尾相互照应的,也有一些段落,只在段首揭示该段中心,或者只在段末予以适当概括.总之,目的相同而方式则并不死板.先秦诸子的哲理散文,一般都比较难读,荀子这种谨严、朴实的写作方法,对帮助读者掌握各段文章的基本内容,是十分有效的.
在说理文中,巧妙地运用大量比喻进行论述,这是《劝学》另一个十分突出的特点.有时作品集中了好些并列的比喻,从同一角度反复地说明问题.这种手法,在修辞上叫做“博喻”,不过一般大都是用来辅助景物描写.而荀子作品中的博喻都是用来说明事理.
有时作者又采用对比的方法,将两种相反的情况组织在一起,形成鲜明对照,以增强文字的说服力.例如,在强调学习必须持之以恒、用心专一时,他不但用了一些并列的比喻,也用了好些相反相成的比喻,他列举了“骐骥一跃 ,不能十步”和“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和“锲而不舍,金石可镂”;以及“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的蚯蚓,竟能在地下来去自如,而“六跪而二螯”的螃蟹,却连一个容身的小洞也掘不好.这就表明,“积”与“不积”所产生的效果是截然相反的.在荀子哲学思想中,“积”字是一个重要观点.荀子认为,要学有所成,必须坚持不懈地进行积累.一个人长期耕田(“积耨耕”),就会成为农夫,长期砍砍削削(“积斲削”),就会成为工匠;长期贩卖货物(“积反货”),就会成为商贾;长期学习礼义(“积礼义”) ,就会成为君子;圣人也只不过是“人之所积”.这就好像越人安越,夏(中原)人安夏那样,习惯成自然而已.了解了荀子这一思想观点的重要意义,我们就不难懂得,他为什么要费那么大的力气,选择那么多比喻,不惮烦地对读者进行谆谆教导.
最值得注意的是,作者还善于通过比喻,将议论逐步引向深入.忽视了这一特点,我们就会被众多的比喻弄得眼花缭乱,而理不清文字的脉络.
试以第一段为例.全段除首尾各有一句论断性的话外,其余全部由比喻组成.作者先用“青出于蓝”和“冰寒于水”这两个比喻,说明后天的影响可改变事物本性,并能使之有所发展.接下来又提出另一个比喻:中绳的直木,经改造后,变成了“其曲中规”的车轮;以后即使晒干枯槁,也不可能再回复到“直”的状态.这就说明,后天的影响,对改变事物本性来说,是起着决定性作用的.这样就把道理的阐述向前推进了一步.然后再用“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两个比喻,引出结论“博学而日参省乎己”的重要性.这一段以比喻为主的文字,从提出问题到进行小结,逻辑性是很强的.
再以前面提到过的“积”字一段为例.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和“积水成渊,蛟龙生焉”是比喻,“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才是正意.对一个人来说,“积善”要达到了“成德”的境界,才能改变气质,具备圣人的思想感情.紧承这一论断,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四组比喻,它们阐述了前后相承的两层意思.前面三组论述了“积”字的重要性:“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从正面说明,不“积”就将一事无成;“骐骥”与“驽马”、“朽木”与“金石”这两组对比的比喻,则着重表明,“积”与“不积”必将产生两种不同的结果.前一组对比,偏重主观条件的分析,后一组对比,偏重客观情况的分析.三组比喻的结合使用,把道理讲得十分清楚.后面部分的另一组,以“蚯蚓”和“螃蟹”的对比为喻,指出“用心专一”是“积”的关键,将论述进一步引向深入.至此,有关“积”字的基本内容已经谈清,于是作者紧扣“用心专一”进行小结.
荀子这种用比喻说理的写法,在其他先秦诸子散文中也是罕见的,应当说这是他的一种独创.
《劝学》的第三个重要特点,是句式整齐,读时琅琅上口.但作者又注意在排偶中适当夹进散句,使文气流畅而不呆滞.
由于具备以上一些风格特点,荀子的哲理散文,有它好读的一面;但是,这并不是问题的全部情况.就以这篇《劝学》为例,通假字就用了十几个之多,而且其中有些是不很常见的.
吾尝终日而思矣[12],不知须臾之所学也[13];吾尝跂而望矣[14],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15];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16],而闻者彰[17].假舆马者[18],非利足也[19],而致千里[20];假舟楫者[21],非能水也[22],而绝江河[23].君子生非异也[24],善假于物也[25].……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26];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27].故不积跬步[28],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29],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30].锲而舍之,朽木不折[31];锲而不舍,金石可镂[32].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八跪而二螯[33],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34].……
注释:
[1]君子:指有道德有知识的人.
[2]学不可以已:求学不可以让它停止,即学习是无止境的.已:停止.
[3]青:靛青,一种染料.取:提取.前一个“青”字是名词,后一个“青”字是形容词.于:前一个“于”字当“从”讲,后一个“于”字表差比(即此胜于彼),相当于“比……还(更)……”.蓝:蓝草,也叫蓼蓝,叶子可制染料.
[4]中绳:合乎墨线取直的要求.中:符合.绳:木工取直用的墨线.
[5]輮以为轮:把它弯曲成车轮.輮:使直的东西弯曲.为:成为.
[6]其曲中规:它弯曲的程度符合圆规取圆的要求.规:圆规.
[7]有:又.槁:枯干.曝:晒.挺:直.然:这样.
[8]受绳:用墨线量过.
[9]金:金属,这里指金属制成的刀剑.就:靠近,这里指磨.砺:磨刀石.利:锋利.
[10]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再三地对照检查自己.参:同“三”,再三,多次.省:反省,检查.乎:于.
[11]知:同“智”.知明:明白道理的意思.
[12]吾尝终日而思:我曾经一天到晚地思考.尝:曾经.
[13]须臾:片刻.
[14] 跂而望:踮起脚尖来望.
[15]见者远:距离很远的人都能看见.
[16]加疾:加强.疾:这里指声音激扬.
[17]彰:清楚明白.
[18]假:凭借,利用.舆:车.
[19]利足:脚走得快.
[20]致:达到.
[21]舟:船.楫:桨.
[22]能水:会游泳.
[23]绝:横渡.
[24]生:同“性”,指人的禀性、能力.
[25]善假于物:善于利用外物.这里指善于学习.
[26]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土成为高山,(能使气候变化)风雨就会从山里兴起;积水成为深潭,蛟龙就会在这深潭里生长.这是古人对自然现象的幼稚理解.焉:(在)这里.
[27]神明:精神和智慧.圣心:圣人的思想.备:具备.
[28]跬步:半步.古人以跨出一脚为跬,再跨出一脚为步.
[29]骐骥:骏马.
[30]驽马:劣马.十驾:马拉着车走一天的路程叫一驾.功:成功,效果.不舍:不止.
[31]锲:用力刻.舍:停止.
[32]镂:雕刻.
[33]跪:足.螯:第一对足,形如钳.
[34]蟮:黄蟮.躁:浮躁不安.
译文:
君子说,学习不可以停止.靛青是从蓼蓝中提取的,但它比蓼蓝的颜色更青;冰是由水凝结成的,但它比水更冷.木材直得合乎拉直的墨绳,如果给它加热使它弯曲做成车轮,它的弯度就可以合乎圆规,即使又晒干了,也不会再挺直,这是因为人工使它弯曲成这样.所以木材经墨线量过就笔直了,金属刀具在磨刀石上磨过就锋利了.君子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对照检查自己,就智慧明达,行动不会犯错误了.
我曾经整日思索,却不如学习片刻收获大;我曾经踮起脚跟眺望,却不如登上高处看得广阔.登高招手,手臂并没有加长,但人们在远处也能看见;顺着风呼喊,声音并没有加大,但听的人会听得清楚;借助车马的人,不是脚走得快,却能到达千里之外;借助船只的人,不是自己能游泳,却能横渡江河.君子的本性同一般人没有差别,只是善于借助于外物罢了.
堆土成山,风雨就从那里兴起;水流汇成深渊,蛟龙就在那里生长;积累善行,形成良好的品德,就会得到最高的智慧,具备圣人的思想境界.所以,不积累每一小步,就不能远达千里;不汇集细流,就不能形成江海.骏马跳跃一次,不能有十步远;劣马拉车走十天,也能走得很远,它的成功在于不停止.拿刀刻东西,中途停止,腐朽的木头也不能刻断;不停地刻下去,金石也能雕刻成功.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坚强的筋骨,却能上吃泥土,下饮泉水,是因为它心专一;螃蟹有六条腿,两只大夹,然而没有蛇鳝的洞穴就无处容身,是因为它心浮躁的缘故.
赏析一:
荀子的《劝学》是历来为人们所传诵的名篇,其中有些警句,已成为勉励学习常用的成语.这里节选三段,在原文中本不相连,但是意脉一贯,可以独立成篇.
文章开篇就郑重地写道:“君子曰:学不可以已.”这不但是《劝学》篇的第一句,也是整个《荀子》著作的第一句.为什么首先提出学习问题呢?因为荀子认为人的本性是“恶”的,必须用礼义来矫正,所以他特别重视学习.“性恶论”是荀子社会政治思想的出发点,他在著作中首先提出学习不可以停止,就是想抓住关键,解决根本问题.因为他十分重视这个问题,所以他把自己的见解,通过“君子”之口提出来,以示郑重,在措辞上,他不说应该不断学习,而说学习不可以停止,这对纠正人们学习上常犯的不能持之以恒的毛病,更有针对性.从学派传统来说,儒家一向劝导人们好好学习,如《论语》的第一句就说:“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悦)乎!”荀子自称是孔子的继承人,他的著作第一句也说:“学不可以已.”这从表面上看,只是继承了儒家的“劝学”传统,其实他强调的程度显然不同.因为在孔子看来,“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论语·季氏》)而荀子则认为礼义道德和系统知识,只有靠后天学习才能获得.所以,荀子是在新的认识论基础上,发展了儒家的“劝学”传统,把学习的重要性提到一个新的高度,就行文来说,开头就提出了中心论点,语言简劲,命意深广,因而很自然地引出了下文的滔滔阐述.文章先以“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来比喻任何人通过发愤学习,都能进步,今日之我可以胜过昨日之我,学生也可以超过老师.这两个比喻,使学习的人受到很大的启发和鼓舞.不过,要能“青于蓝”、“寒于水”,决不是“今日学,明日辍”所能办到的,必须不断地学,也就是说:“学不可以已”.所以,这两个比喻深刻有力地说明了中心论点,催人奋进.接着,文章进一步设喻,从根本上阐明道理:“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曝,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这正如梁启超所说,意思是“喻人之才质,非由先天本性而定,乃后起人功而定也”(见《荀子柬释》引).荀子认为人的本性是“恶”的,但学习可以使人由“恶”变“善”,因此,他强调“輮”的作用.通过这个比喻,说明即使原来是地地道道的“不善”之人,经过学习,也可以“改变”成完全合乎道德规范的人.这显然是对学习者更大的鼓励.在强调了学习的重要作用后,文章以设喻引出论断:“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木材经过墨线量过就会取直,金属制成的刀剑之类拿到磨刀石上去磨就会锋利,这就好比君子广泛学习,而且每天检查省察自己,就会知识通达,行为没有过错.这样以设喻引出论断,显得更有说服力.论断句中的“日”字,与起句“学不可以已”的“已”字,紧密呼应,突出了要“知明而行无过”,就必须不断学习,从而有力地阐明了中心论点.开篇至此为第一段.这一段说明了学习在改变人的素质、提高人的智力方面的重大意义.学习意义重大,那么,如何学呢?荀子认为,学习不能单靠坐在房子里苦思冥想,必须利用外界事物,向实际学习.因此,第二段首先说明:“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荀子以亲身的体验,通过“终日思”与“须臾学”的对比,强调空想不如学习.而这个与空想相对的“学”字,不言而喻,也就是指利用外界事物,向实际学习.这种对于学习的见解,也是荀子基于他的认识论提出来的.荀子否认孟子所说的人有天生的“良知”“良能”,因此他强调从外界实际事物中学习.他在这里提出的“学”的概念,就具有唯物主义因素.接着,连设五喻,展开论证,荀子先从生活经验说起:站在高处望,比踮起脚见得广阔;登高招手,顺风呼喊,手臂并非更长了,声音并非更大了,可是人家却能远远地看到,清楚地听到;可见利用高处、利用顺风的作用之大.推而广之,“假舆马”、“假舟楫”的人,也并非善于走路或擅长游泳,可是他们却能“致千里”、“绝江河”,由于设喻所用的事例都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因此读起来不但感到亲切,而且觉得可信.随着不断设喻,阐明的道理越来越深入读者心灵,于是水到渠成地得出了结论:“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这就是说,君子之所以会有超过一般人的才德,就是因为他们善于利用外物来好好学习.推论起来,人如果善于利用外物好好学习,也就可以变为有才德的君子.这与第一段所说的青出于蓝、冰寒于水、直木可“輮”为车轮,意脉是一贯的,结构上也是暗相呼应的.此外,荀子把“所学”与“善假于物”联系起来,“这意味着学习的目的是要认识客观事物的规律,并利用这些规律性知识去改造客观世界.”(引自严北溟关于《劝学》的说明)这与他的“制天命”的思想也是联系着的.至此,第二段结束.这一段说明学习必须善于利用外物.然而,在从外界实际事物中学习的时候,还有需要注意的地方,所以,第三段作了进一步的说明.文章先设两喻引出论点:“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这说明学习要注意积累.荀子根本不承认“天生圣人”的说法,他指出人只要努力学习,“积善积德”,就可以具备圣人的思想.圣人也是不断学习而成的,正如他在《性恶》篇中所说的:“积善不息”,“涂之人可以为禹”.他充分强调“积善”的作用,这与开头提出的“学不可以已”也是一脉相承、遥相呼应的.在笔法上,以设喻引出论点,更加强了论点的语势,使论点一出现就具有一定的说服力.接着,文章又进行申述:“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这是从反面设喻来说明积累的重要.经过一正一反的设喻,学习要注意积累的道理已初步阐明,但是为了深入说明,文章又反复设喻对比:先以“骐骥一跃,不能十步”与“驽马十驾,功在不舍”相比,再以“锲而舍之,朽木不折”与“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相比,从而充分显示出“不舍”的重大意义,而学习要注意积累的道理,也得到了进一步的证明.当然,学习要做到“不舍”,要不断积累,那就必须专一,不能浮躁.因此,文章再以“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能够“上食埃土,下饮黄泉”与“蟹八跪而二螯”,却“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进行对比,说明学习必须专心致志,不能粗心浮气.这两个比喻,强调了学习必须坚持不懈,并照应了上文的层层论述.第三段至此结束.通过这一段的层层比喻,我们可以清楚地理解学习必须持之以恒.至此,开篇提出的“学不可以已”的中心论点,已得到了深入的阐发和充分的证明.《劝学》的这三段,论述了学习的重要性,指出了学习应该采取的态度和方法.虽然荀子论学的基础是唯心主义的“性恶论”,但是对批判孟子的“先天道德论”起了积极作用.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荀子不可能懂得人的阶级性,他把礼义当成人人应该具备的道德,并且把符合封建伦理规范的行为叫做“善”,把不符合的叫做“恶”.他劝学的目的,实际上是要培养合乎封建统治阶级道德规范的人才,这与我们今天的学习目的有本质的区别.但是,在那新兴地主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全国走向统一的历史时期,是有进步意义的.至于文中阐述的要重视学习以及学习必须“善假于物”、逐渐积累、持之以恒等见解,就是在今天,对我们来说,也还有一定的启发作用和借鉴意义.
文中除少数地方直接说明道理外,几乎都是比喻.通过比喻阐述道理、证明论点,这是本文在写作上的一大特色.由于创造比喻的技巧很高,因此这些比喻精警动人.如“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脱化成“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以及“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海”、“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等等,都被人们当作指导学习的格言来称引.同时,运用比喻的方式方法也灵活多样,阐述一层意思,有的单独设喻,有的连续设喻;有的从正面设喻,有的从反面设喻;有的以比喻互相映衬,有的以比喻进行对比.如此层层推进,上下呼应,使本身表现力很强的比喻,更充分持发挥作用,因而把道理阐述得十分透彻.再说,由于运用比喻,文章的语言显得具体形象、精练有味.而且,随着用比的连续和手法的变换,形成整齐而又富于变化的句式,产生铿锵起伏的节奏,表现出荀子谆谆劝学的激情.因此,这不仅是一篇出色的古代教育论文,而且可以当作一篇文学作品来欣赏.
赏析二:
《劝学》作为《荀子》的开篇之作,是一篇论述学习的重要意义,劝导人们以正确的目的、态度和方法去学习的散文.文章以朴素的唯物主义为理论基础,旁征博引,娓娓说理,反映了先秦儒家在教育方面的某些正确观点,也体现了作为先秦诸子思想集大成者的荀子文章的艺术风格.
《劝学》是一篇说理性很强的文字,驾驭不好,是很容易正襟危坐,流于枯燥和单调的.但这篇文章却形象清新、脍炙人口,千百年来为人们传诵不衰.原因何在?最重要的是在于,它把深奥的道理寓于大量浅显贴切的比喻之中,运用比喻时手法又极其灵活自然,生动鲜明而绝无枯燥的学究气.如文章开首,连用“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等四个比喻,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来阐述“学不可以已”的道理,堪称雄辩奇才,口若悬河,滔滔不绝,收到了先声夺人的强烈效果.值得指出的是,文中所用的喻体几乎都是常见的、易懂的,这些仿佛信手拈来的通俗明了的比喻,都会使人自然而然地联想到某些直观、浅近的形象事物,进而连类比物,启迪思考,接受作者所说的深刻道理.
从形式上看,《劝学》中的比喻灵巧多样、运用自如.阐述观点,论证道理,有的从正面设喻(“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有的从反面设喻(“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有的单独设喻,有的连续设喻;有的同类并列,有的正反对照;有的只设喻而把道理隐含其中,有的先设喻再引出要说的道理.总之,铺锦列绣,无所不用.所以文中用喻虽多,却无板滞生硬的感觉,相反,随着用比的连续转换和充分展开,形成整齐而又富于变化的句式,使文章显得错落有致,生气勃勃.
《劝学》在写作上的再一个特点是大量运用短句排比和正反对比.文章一开始就是一组排比:“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这样的排比句式在文中举不胜举,既富于论辩色彩,又富有文学韵味,甚或有一种音乐的节奏感流动在其中.同样,在对比手法的运用上,《劝学》也很有特色.如在说明学习要善于积累的道理时,作者先后以“骐骥”与“驽马”、“朽木”与“金石”作对比,说明“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充分显示出“不舍”对于学习的重大意义.在阐述学习要专心致志的道理时,作者又用“蚓”和“蟹”作对比,前者“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却能“上食埃土,下饮黄泉”,后者虽有“八跪而二螯”,却“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道理何在?就在于前者“用心一也”,后者“用心躁也”.鲜明的对比,强烈的反衬,增强了说理的分量.
荀子的文章素有“诸子大成”的美称,铺陈扬厉,说理辟;行文简洁,精练有味;警句迭出,耐人咀嚼.
赏析三:
荀子的文章,和其他先秦诸子的哲理散文一样,也是独具风格的.它既不像《老子》那样,用正反相成、矛盾统一的辩证法思想贯穿始终;也不像《墨子》那样,用严密、周详的形式逻辑进行推理;既不像《庄子》那样,海阔天空、神思飞越,富有浪漫主义色彩;也不像《孟子》那样,语言犀利、气势磅礴,具有雄辩家的特点.他是在老老实实地讲述道理.他的文章朴实浑厚、详尽严谨,句式比较整齐,而且擅长用多样化的比喻阐明深刻道理.这一切构成了荀子文章的特色.有人曾将《荀子》一书概括为“学者之文”,这是十分恰当的评论.
《劝学》是荀子的代表作品,也是《荀子》一书开宗明义的第一篇.全文共由两大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论述学习的重要性;后一部分,论述学习的步骤、内容、途径等有关问题;而以“学不可以已”作为贯穿全文的中心思想.从《劝学》前面部分节选的几个片段,解放后一直被选为中学语文教材,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传统名篇之一.
《劝学》各段的条理十分清楚,基本上是每段阐述一个具体问题.而且总在文字的开头、结尾部分作出明确的交代.例如,文章的第一句写道:“君子曰:学不可以已.”这既是全文的一个中心论题,也是第一段所要开始阐述的内容.而在段的结尾部分则归结道:“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这就明确而有力地照应首句,收束了上文,并且清楚地点明了该段的中心思想.又如第二小段,先用“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来说明个人独自冥思苦想远不如学习有益.而在列举了“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等几个生活中十分常见而又极有说服力的比喻后,有力地小结道:“君子生(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在这里,荀子从他的“性恶论”观点出发,指出君子的天性也是恶的,其所以不同于众人,就在于他善于向良师益友学习嘉言懿行,以改变自己的不良天性.这个“物”字就从“舟楫”“舆马”之类,变成了学习的内容,文字也就逐渐深化了.这里举的两个例子,都是首尾相互照应的,也有一些段落,只在段首揭示该段中心,或者只在段末予以适当概括.总之,目的相同而方式则并不死板.先秦诸子的哲理散文,一般都比较难读,荀子这种谨严、朴实的写作方法,对帮助读者掌握各段文章的基本内容,是十分有效的.
在说理文中,巧妙地运用大量比喻进行论述,这是《劝学》另一个十分突出的特点.有时作品集中了好些并列的比喻,从同一角度反复地说明问题.这种手法,在修辞上叫做“博喻”,不过一般大都是用来辅助景物描写.而荀子作品中的博喻都是用来说明事理.
有时作者又采用对比的方法,将两种相反的情况组织在一起,形成鲜明对照,以增强文字的说服力.例如,在强调学习必须持之以恒、用心专一时,他不但用了一些并列的比喻,也用了好些相反相成的比喻,他列举了“骐骥一跃 ,不能十步”和“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和“锲而不舍,金石可镂”;以及“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的蚯蚓,竟能在地下来去自如,而“六跪而二螯”的螃蟹,却连一个容身的小洞也掘不好.这就表明,“积”与“不积”所产生的效果是截然相反的.在荀子哲学思想中,“积”字是一个重要观点.荀子认为,要学有所成,必须坚持不懈地进行积累.一个人长期耕田(“积耨耕”),就会成为农夫,长期砍砍削削(“积斲削”),就会成为工匠;长期贩卖货物(“积反货”),就会成为商贾;长期学习礼义(“积礼义”) ,就会成为君子;圣人也只不过是“人之所积”.这就好像越人安越,夏(中原)人安夏那样,习惯成自然而已.了解了荀子这一思想观点的重要意义,我们就不难懂得,他为什么要费那么大的力气,选择那么多比喻,不惮烦地对读者进行谆谆教导.
最值得注意的是,作者还善于通过比喻,将议论逐步引向深入.忽视了这一特点,我们就会被众多的比喻弄得眼花缭乱,而理不清文字的脉络.
试以第一段为例.全段除首尾各有一句论断性的话外,其余全部由比喻组成.作者先用“青出于蓝”和“冰寒于水”这两个比喻,说明后天的影响可改变事物本性,并能使之有所发展.接下来又提出另一个比喻:中绳的直木,经改造后,变成了“其曲中规”的车轮;以后即使晒干枯槁,也不可能再回复到“直”的状态.这就说明,后天的影响,对改变事物本性来说,是起着决定性作用的.这样就把道理的阐述向前推进了一步.然后再用“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两个比喻,引出结论“博学而日参省乎己”的重要性.这一段以比喻为主的文字,从提出问题到进行小结,逻辑性是很强的.
再以前面提到过的“积”字一段为例.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和“积水成渊,蛟龙生焉”是比喻,“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才是正意.对一个人来说,“积善”要达到了“成德”的境界,才能改变气质,具备圣人的思想感情.紧承这一论断,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四组比喻,它们阐述了前后相承的两层意思.前面三组论述了“积”字的重要性:“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从正面说明,不“积”就将一事无成;“骐骥”与“驽马”、“朽木”与“金石”这两组对比的比喻,则着重表明,“积”与“不积”必将产生两种不同的结果.前一组对比,偏重主观条件的分析,后一组对比,偏重客观情况的分析.三组比喻的结合使用,把道理讲得十分清楚.后面部分的另一组,以“蚯蚓”和“螃蟹”的对比为喻,指出“用心专一”是“积”的关键,将论述进一步引向深入.至此,有关“积”字的基本内容已经谈清,于是作者紧扣“用心专一”进行小结.
荀子这种用比喻说理的写法,在其他先秦诸子散文中也是罕见的,应当说这是他的一种独创.
《劝学》的第三个重要特点,是句式整齐,读时琅琅上口.但作者又注意在排偶中适当夹进散句,使文气流畅而不呆滞.
由于具备以上一些风格特点,荀子的哲理散文,有它好读的一面;但是,这并不是问题的全部情况.就以这篇《劝学》为例,通假字就用了十几个之多,而且其中有些是不很常见的.
举一反三
我想写一篇关于奥巴马的演讲的文章,写哪一篇好呢?为什么好
奥巴马演讲不用看稿子.为什么中国领导演讲要看?
想找英语初三上学期的首字母填空练习……
英语翻译
1,人们染上烟瘾,最终因吸烟使自己丧命.
最新试题
- 1若函数f(x)= sinwx在闭区间(-π/2,π/2)内是 减函数,则w的取值范围是?
- 2三位数怎样保留两个有效数字
- 3为什么在任何温度下参考状态下的单质的标准摩尔生成Gibbs函数等于零啊?参考状态单质的标准摩尔生
- 4车轮为什么要设计成圆的?
- 5In all these languages,English is the most widely used.这句话错在哪?
- 6英语翻译
- 7at a party翻译
- 8人用与水平方向成30°的斜向上拉力F=100N使M=10kg的箱子由静止开始沿光滑水平面运动.在2s内拉力做功为_,重力做功为_.
- 9什么类的凹透镜与什么类的凸透镜组成望远镜
- 10植物组织培养液和动物组织培养液分别含有哪些成分
热门考点
- 1甲烷~乙烯~苯那种含碳量最高
- 2用36厘米长的铁丝做成一个正方体框架,这个正方体的体积是多少?
- 3改错 1.the _weather_ in changchun is _colder_ than_ in guangzhou _in_winter.(划横线的是错的下面还
- 4水质测试中,浊度单位NTU的含意是什么?比如测到某水质的浊度为1.0NTU,那么这1.0NTU的意思是什么?
- 5电源电压12V电阻R1是10ΩR2是0到50Ω的变阻器求变阻器的滑片移动时电流表电压表示数的变化范围
- 6125×64×25.
- 7(1)经过凸n边形(n大于3)其中一个顶点的对角线有多少条?
- 8用下面的单词组成三个句子 1.have,you,do,what,for,lunch . 2.your,teacher,miss,is,miller,english ? 3.d
- 9初一下册生物关于营养物质
- 10在高数中 求某个极限的时候 得到分母为0 分子为一个常数 那么这个极限等于什么 还是化简的时候有错 还是怎么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