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政治试题 > 时事政治 > 2008年4月23日是第十三个世界读书日。某中学《国民阅读倾向及对策》课题组,对国民阅读情况展开了研究性学习。探究一:课题组调查问卷后发现:该市图书阅读率(指每...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2008年4月23日是第十三个世界读书日。某中学《国民阅读倾向及对策》课题组,对国民阅读情况展开了研究性学习。
探究一:课题组调查问卷后发现:该市图书阅读率(指每年至少读一本书的读者在识字者中的比例)呈持续走低态势。然而与传统图书阅读率下降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作为新兴媒体的互联网阅读率持续上升。
为此,课题组准备就“作为新兴媒体的互联网阅读率持续上升”的原因进行深入研究。
(1)如果你是课题组成员,请从文化生活角度分析“互联网阅读率持续上升”的原因。
探究二:课题组在A、B、C三所中学实地调研发现,A校开放了网络教室,学生网上阅读频繁,但快餐式、浏览式、随意性阅读普遍。B校允许学生到附近图书馆 免费借书,但学生借流行小说的人数较多。C校对学生课外阅读缺乏管理,校门外小书摊销售口袋书、恐怖杂志等情况严重。同时,在三所学校由于高考压力大,学 生课外阅读均有限,且年级越高,课外阅读量越低。
根据调研结论,课题组向市教育局建议:①统筹安排课时,科学规划学生课外阅读时间;②图书馆工作人员对学生课外阅读进行指导;③关停校门外小书摊。
(2)课题组通过实地调查,根据调研结论向有关部门提建议,主要体现了什么哲学道理?
探究三:某市教育行政部门积极听取该课题组的建议,并就阅读课时安排、图书馆开放、图书质量等作了布置与检查。此信息反馈到课题组后,同学们十分兴奋,觉得自己虽然是中学生,但也可以参与国家的政治生活,为市教育局科学决策提供帮助。
(3)结合材料,谈谈公民积极建言献策对公民自身的意义。
答案
(1)原因:互联网等大众传媒日益显示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已经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2)①课题组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建议,体现了物质决定意识原理,坚持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做到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相结合。
②课题组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建议,体现了实践决定认识原理,坚持了实践从认识中来。
(3)公民参与民主决策对公民自身而言:①有利于促进中学生对决策的理解,提高落实决策的自觉性,推动决策的实施。②同时通过建言献策的实践有利于中学生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与信心,锻炼参与决策的能力,增强关心公共生活的政治责任感。 
解析
本题为综合探究题,主要检测学生运用所学学科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第一问从《文化生活》立意,要求学生把“新兴媒体的互联网”、“大众传 媒”和“大众传媒的特点”联系起来思考,理解文化在交流中传播。第二问从《生活与哲学》角度立意,要求学生从试题提问的信息——“通过实地调查,根据调研 结论向有关部门提建议”,归纳出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和实践决定认识的哲学思想。而第三问从《政治生活》立意,问题指向明确——“公民参与民主决策对 公民自身意义”。本题难度系数在0.5到0.6之间。本题的能力要求较高,学生要善于结合材料进行探究,从试题给予的信息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综合运 用知识分析问题、创造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核心考点
试题【2008年4月23日是第十三个世界读书日。某中学《国民阅读倾向及对策》课题组,对国民阅读情况展开了研究性学习。探究一:课题组调查问卷后发现:该市图书阅读率(指每】;主要考察你对时事政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材料一: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站在历史新高度,从战略全局出发,提出新世纪第二个五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十一五”规划的制定始终在中共政 治局常委的领导下进行,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胡锦涛***主持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围绕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特别是制定落实“十一五”规划听取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的意见和建议。8月,胡锦涛***深入河南、江西、湖北三省的农村、企业、社区 ,就“十一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进行调研,并分别主持召开座谈会,听取对“十一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见和建议。全国政协举行 专题协会,就“十一五”规划建言献策。
材料二:2009年3月5日,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在北京举行。近3000名全国人大代表肩负全国各族人民的重托,依法履行职责,认真参加审议,积极提出建议,使会议的成果充分体现了人民的意愿。经过仔细研究和认真修改后,会议表决通过了政府工作报告及其他有关报告。出席十一届全国 政协二次会议的2000多名政协委员们认真讨论了政府工作报告等文件,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展开协商讨论,积极建言献策,提出了很多有份量的建设性意见和建议。
(1)材料一中“十一五”规划建议的形成过程表明了我国实行什么基本政治制度?是如何体现的?(12分)
(2) 请简要分析材料二所体现的政治生活道理。(15分,每点5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材料一:回顾改革开放近30年来中国经济发展历程,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目标从“有水快流”到“又快又好”,到“又好又快”,到“好字优先”,再到2008年2月8号到10号召开的经济工作会议的“保增长”。
(1)结合材料说明,从“有水快流”到“又快又好”,到“又好又快”,到“好字优先”,再到“保增长”体现了哪些认识论道理?(10分)
材料二:2008年12月8号-10日召开的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明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以邓 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立足扩大内需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深 化改革开放增强经济社会发展活力和动力,加强社会建设加快解决涉及群众利益的难点热点问题,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2)结合材料二,从政治生活角度说明政府如何才能实现经济增长的转变?(1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继教育部之后,江苏省教育厅与美国公民教育中心签署了在公民社会实践活动方面开展交流合作的协议。在公民教育实践活动中,学生通过深入社区开展调查、确定研究课题、搜集资料,制定行动方案,接受听证等过程,不但有利于活化知识,提高能力,而且有利于增强公民意识,确立权利与义务观念。
(1)正确对待公民的权利与义务应该坚持哪些原则?
(2)某班就某社区存在的乱倒垃圾、公共设施遭到损坏等问题进行了广泛调查。依据政治知识,你认为该班同学可通过哪些渠道反映以求得问题的解决?并简要说明理由。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同志指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同志指出:“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是我们的传家宝。”
(1)为什么说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2)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路线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某校高三(6)班学生围绕“就业和再就业问题”成立探究学习小组,通过实地走访、网上查阅资料等途径收集到以下信息。
材料一:
N县劳动力市场近期需求情况   (单位:人)
 
电脑操作人员
外语人才
一线技术人员
一线生产工人
需求
112
105
267
2287
报名
850
668
1765
6783

材料二:在人才市场走访时,他们还了解到,该县需勤杂工200人,但报名的只有85人。一位下岗失业的青年女工这样议论:“我没有技术,干勤杂工既没面子,又没意义,就在家等机会吧。”
材料三:学生在走访时还见到了某公司拟就的这样一份劳动合同书:
劳动合同书
甲方:某公司
乙方:小张
甲乙双方依法签订本劳动合同,共同遵守本合同所列条款。
一、乙方被甲方录用后,需按时保质完成工作;遵纪守法;维护甲方的荣誉和利益;保守商业秘密。
二、乙方如违反劳动纪律,甲方可依章给予纪律处分,直至解除本合同。乙方在生产过程中发生一切工伤事故概由乙方本人负责。
三、本合同期满后,双方可以续订。如乙方违约,则需承担违约责任,给予甲方经济赔偿。
四、本合同自签订之日起生效,有效期两年。
甲方(盖章)   乙方(盖章)
签订日期:   年   月   日

问题:
(1)作为未来的劳动者,材料一反映的经济现象对你有什么启示?
(2)运用有关哲学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二中下岗失业人员观点的看法。
(3)阅读材料三,面对该合同,假如你是应聘者,你准备签订吗?为什么?假
如达成协议,订立合同需经过什么程序?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