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政治试题 > 时事政治 > “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恩格斯的这句名言,在2008年中华民族惊天地、泣鬼神的抗震救灾斗争中,再一次得到印证。巨大的自然灾难在给...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恩格斯的这句名言,在2008年中华民族惊天地、泣鬼神的抗震救灾斗争中,再一次得到印证。巨大的自然灾难在给中华民族带来巨大悲伤的同时,也使我们伟大民族精神在剧创中迸发、在苦难中升华,铸造了一座中华民族精神新的历史丰碑,抗震救灾展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形象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越性,抗震救灾精神谱写了中华民族精神的崭新篇章。
(1)以上材料主要体现了哪些哲学道理?
(2)伟大的抗震救灾展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形象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越性。(请各举一例)
答案
(1)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包含着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材料中人类社会和中华民族在经历灾难的同时获得了历史的进步和民族精神的升华体现了这一点;(2分)恩格斯的名言在2008抗震救灾中得到印证,说明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2分),材料中“抗震救灾使我们伟大民族精神在剧创中迸发、在苦难中升华,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谱写了中华民族精神的崭新篇章”体现了实践是认识来源和发展的动力。(4分)(如考生用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来说明“伟大的民族精神在剧创中迸发”、用联系的观点阐述我们不能孤立地看待灾难以及用发展的观点说明“抗震救灾精神谱写中华民族精神的新篇章”可分别得1分)
(2)如:地震发生后,胡锦涛、温家宝等中央***冒险来到地震灾区指挥抗灾、看望慰问灾区群众展示了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形象;地震发生后全国各地纷纷帮助地震灾区共克时艰,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等。(4分)
解析
解析见答案
核心考点
试题【“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恩格斯的这句名言,在2008年中华民族惊天地、泣鬼神的抗震救灾斗争中,再一次得到印证。巨大的自然灾难在给】;主要考察你对时事政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09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2009年主要任务时:要毫不松懈地加强节能减排和生态环保工作。突出抓好工业、交通、建筑三大领域节能,继续推进十大重点节能工程建设,落实电机、锅炉、汽车、空调、照明等方面的节能措施。继续强化重点流域、区域污染防治,加强石漠化、荒漠化治理,实施重点防护林、天然林保护和京津风沙源治理等生态建设工程,保护水、森林、草原、湿地等生态环境。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整顿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合理开发利用海洋资源。
材料二:上海市政府2009年3月6日召开上海市推进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创建暨第四轮环保三年行动计划启动大会。市长韩正出席会议并讲话。近年来,上海市通过实施第三轮环保三年行动计划和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环保工作取得显著成绩。在第三轮环保三年行动计划中,98%的项目已完成或基本完成目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和重点地区、领域的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得以大力推进。全市已累计建成1020多万千瓦燃煤机组脱硫工程,建成运行50座污水处理厂,全市污水处理率达到75.5%以上。
(1)材料一说明了哪些政治常识道理?
(2)联系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有关知识,分析说明上海市政府的做法。
(3)从公民与国家关系角度,谈谈上海市民应如何贯彻落实“绿色上海”战略。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008年对世界经济产生最大影响的无疑是始于美国的全球金融危机,到目前为止,这场危机对全球经济所产生的负面效应究竟会有多大还尚未见底。某校高三(4)班学生以“金融危机的影响”为题开展综合探究活动,现在请你参与其中。
情境一:同学们了解到,最近几个月来,全国各地的一些城市在当地发放消费券、旅游券等。在杭州,在春节之前市政府向全体市民大派1亿元大红包的基础上,3月20日又推出了6亿元消费券升级版,这些消费券几乎惠及了杭州市所有家庭;在南京,2009年2月16日上午,“南京乡村旅游消费券”正式摇号,2月19日总额为2000万元的消费券陆续发放到南京市民手中。
(1)运用所学的《经济生活》知识回答:一些城市发放消费券、旅游券的直接目的是什么?理论依据何在?
情境二:在探讨金融危机背景下如何扩大内需以应对危机影响时,同学们了解到,美国是借钱消费,中国是存钱不消费。中国储蓄达45万亿元人民币,其中20万亿是居民储蓄,相当于3年的财政收入。而美国现在储蓄几乎近零。有人在分析我国为什么居民储蓄率一直居高不下时认为,我国的社会保障水平不高、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是其主要原因。但也有专家指出,我国即便社会保障水平提高了,居民仍然会选择储蓄,相应地,美国现在的零储蓄也不完全是因为社会保障水平高。
(2)从文化生活角度探究:中美两国居民储蓄习惯差异的原因。
情境三:同学们还了解到,去年以来,国际金融危机的不断蔓延使我国经济经受了多方面严峻考验。面对危机,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说:“在经济困难面前,信心比黄金和货币更重要。” 同时他又强调:“信心来自人民,人民的力量是信心的源泉,必须依靠人民来度过难关。”
(3)温家宝总理的讲话对我们想问题办事情有何哲学启示。
(4)在以上探究活动的基础上,高三(4)班学生利用学校团队活动日走进某社区开展一次以“危机面前没有旁观者”为主题的宣讲活动。请你从经济、政治、文化角度拟列一份宣讲要点。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008年,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愈演愈烈。某校高一(1)班学生以“如何应对全球金融风暴”为主题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他们利用课余时间,搜集到以下信息。
信息一:针对当前我国社会经济面临的新情况,2008年11月5日国务院召开的常务会议。会议认为,当前要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出台更加有力的扩大国内需求措施,加快民生工程、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建设和灾后重建,提高城乡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推出刺激经济的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十项重大措施。会议确定了当前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十项措施及一系列投资安排,初步匡算将在2010年底之前需投资4万亿元。十项措施包括,加快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铁路、公路和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医疗卫生、文化教育事业发展;提高城乡居民收入等等。
信息二:2008年12月8日至10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指明2009年经济发展总基调,“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 推动又好又快发展。把扩大内需作为保增长的根本途径。保增长的关键是要解决市场需求不足的问题。当前发达国家经济陷入衰退,国际需求大幅收缩。而我国人口众多,正处在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国内市场广阔,需求潜力巨大。我们必须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真正把经济增长的基本立足点放在扩大国内需求上,利用这次国际经济结构调整的时机,加快形成主要依靠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拉动经济增长的格局。
信息三:社科院预计我国今年大学生毕业560万左右,但是估计到年底的时候,会有150万人难以找到工作。小张是某名牌大学的毕业生,到著名跨国公司做高级白领是其梦想。今年七月份毕业后,一直没有如愿。工作换了好几个,高不成,低不就,目前他为工作无着落更为烦恼。
为培养和提高同学们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理论知识分析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该班开展了一次专题讨论。假如你是该班同学,请你参与以下问题的探讨:
(1)结合信息一,分析我国政府是如何发挥财政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的?
(2)结合信息二,简要说明我国为何要加快形成主要依靠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拉动经济增长的格局?
(3)假如小张是你的好友,其父母请求你对小张的就业问题进行劝导,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写出劝导他的提纲。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材料一:美国国防部发表的2009年度《中国军力报告》无视客观事实,对中国正当、正常的国防建设横加指责,渲染所谓大陆对台“军事威胁”。中方对此表示强烈不满和坚决反对。中国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奉行防御性国防政策。我们不参加任何形式的军备竞赛,不对任何国家构成威胁。美方报告置事实于不顾,渲染所谓“中国军事威胁论”,是完全站不住脚的。
材料二:美国2009财政年度国防授权法案,其中包括用于伊拉克和阿富汗战争的近700亿美元军费。军费开支占全球总数的40%以上。这一法案涵盖了2009财政年度美国的国防开支。法案规定给全体美国军人加薪3.9%,并为美国计划在捷克设立的雷达站提供全额拨款。法案还要求国防部在提交预算时列出所有与伊拉克有关的开支项目。
材料三: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发言人李肇星回答俄国记者国防费预算问题时表示,2009年中国国防预算为4806.86亿元人民币,比上年的预算执行数增加624.82亿元人民币,增长率为14.9%,国防费预算占当年全国财政支出预算的6.3%,与前几年相比所占比重略有下降。增加的国防预算主要用于提高军队官兵的生活待遇。中国不存在所谓“隐性军费”问题。
(1)结合所学知识,联系材料二、三,驳斥材料一中美方报告“中国威胁论”的错误性
(2)面对这种局面,中国该怎么办?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009年4月2日,二十国集团***第二次金融峰会在英国首都伦敦举行。***胡锦涛出席会议并发表了题为《携手合作同舟共济》的重要讲话,全面阐述中国关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推动恢复世界经济增长、推动国际金融体系改革的看法和主张,为峰会取得积极务实成果发挥了重要建设性作用,有力提振了国际社会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信心。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常识有关知识,谈谈中国主张“携手合作、同舟共济,积极应对当前国际金融危机、推动恢复世界经济增长”所体现的道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