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政治试题 > 时事政治 > 材料一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2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08年底,我国网民数达2.98亿人,手机网民数达1.137...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材料一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2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08年底,我国网民数达2.98亿人,手机网民数达1.137亿人。报告显示,我国互联网普及率以22.6%的比例首次超过21.9%的全球平均水平。
材料二 2009年1月5日,国新办、公安部、文化部等7部门联手进行的全国整治互联网低俗之风专项行动正式启动,一批违规网站被曝光并被勒令及时整改,一些国内知名网站赫然在列。截至3月4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依法关闭了1518家传播淫秽色情和低俗信息的违法网站,各地通信管理部门关闭违规网站2461家,公安机关立案侦办数十起网上传播淫秽色情案件,违法违规企业和个人受到依法惩处。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1)运用辩证唯物论的知识分析,国家有关部门为什么要整治互联网低俗之风?
(2)运用依法治国的知识分析,应如何治理互联网低俗之风?
答案
(1)①物质决定意识,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当前我国互联网普及率较高,网络低俗之风对网民、对社会的影响不容低估,整治网络低俗之风是从实际出发的表现。②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正确意识能够促进事物的发展。网络低俗信息是错误的意识,毒化社会风气,损害广大网民尤其是广大青少年网民身心健康;国家有关部门出手整肃,还网民一个洁净的网络空间,有利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2)①进一步完善网络管理法律法规,使网站和网民的网络行为有章可循。②政府坚持依法行政,依法治理和监管网站和网民,依法关闭违法违规网站。③司法机关要严格执法、公正司法,依法追究违法违规人员的法律责任。④大力宣传和普及网络法律法规知识,增强互联网企业和网民的法律意识和公民意识,主动承担社会责任,自觉抵制网络低俗内容。
解析
第(1)问的知识指向是“唯物辩证法”,从客观情况来看,我们互联网普及率较高,网络低俗之风的影响甚大,整治低俗之风是从实际出发的表现;从意识的反作用来看,整治低俗之风是有要正确的意识、正确的价值观促进社会的进步。第(2)问的知识指向是“依法治国”,应结合坚持依法治国原则的要求来组织答案,在答题时要注意答案的针对性,结合材料中所述事实进行阐述。
核心考点
试题【材料一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2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08年底,我国网民数达2.98亿人,手机网民数达1.137】;主要考察你对时事政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高中生是重要的消费群体,在目前居民消费价格总平持续攀升的情况下,如何科学合理消费变得越来越重要。某班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成立合作学习小组,围绕“合理消费”的主题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
第一小组的同学调查了本校同学对目前消费的看法。
甲说:“现在物价涨幅那么大,以后还不知能长到什么程度,有钱就赶快花。”
乙说:“物价上涨已经使得人们手中的钱无形中贬值了,现在更不能消费。”
丙说:“消费需要考虑自己的收入情况和需要,不能想怎么花就怎么花。”
(1)如果该班邀请你参加讨化,请结合《经济生活》相关知识,分别对三位同学的观点进行简要评析。
第二小组在社会调查中发现,若干年前,人们普遍存在“闲时吃稀,忙时吃干”“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观念。然而,社会的高速发展却以无法抗拒的力量推动着人们消费观念不断更新。“吃饭追求营养,穿衣追求时尚,精神追求愉悦、享受”已为更多人所赏识。
(2)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人们观念变化的原因。
第三小组在调查中发现,二战后到上世纪70年代初,西方曾经形成了高生产、高消费、高污染的“三高”发燕尾服模式,给全球资源、环境带来极大压力。当前,随着我国人中的增长和消费的升级,如何造就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消费模式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3)请你为消费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两条建议,并简要说明理由。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党的十七大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代替“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赋予经济发展更加丰富的内涵。报告指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调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1)、上述材料显示了唯物论、辩证法和认识论的哪些主要信息?
(2)、请结合材料分析经济发展方式的“三个转变”是如何体现实践决定认识的观点的?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材料一:2009年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8%左右,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城镇新增就业900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4.6%以内;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增长;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4%左右;国际收支状况继续改善。
材料二:温家宝总理指出:提出8%左右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目标,综合考虑了发展的需要和可能。在我们这样一个13亿人口的发展中国家,要扩大城乡就业,增加居民收入,维护社会稳定,就必须保持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只要政策对头,措施得当,落实有力,就有可能实现这一目标。
(1)《政府工作报告》的上述内容是如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
(2)运用主观能动性的知识,分析“政策对头、措施得当、落实有力”体现的哲理。
(3)运用经济学知识,请你为扩大城乡就业、增加居民收入提出至少3条建议。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材料一: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在全国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上指出,人民政协高举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旗帜,牢牢把握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充分发挥协调关系、汇聚力量、建言献策、服务大局的重要作用,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促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作出重要贡献。
材料二:2009年3月5日,温总理代表国务院向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他从三个方面总结了2008年来的主要工作,并就做好今年政府工作,必须把握以下原则:扩内需,保增长;调结构、上水平;抓改革、增活力;重民生、促和谐。其中把大力发展社会事业、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今年政府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请回答:
(1)材料一、二分别反映了什么政治常识道理?
(2)从政治常识角度分析,政府为什么要重视民生问题?
(3)民生问题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短板”。从哲学上谈谈你对此的看法。
(4)请你从经济常识角度给政府提出一些建议,使政府更好地实施民生新政。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文艺演出《文字篇》显示三种不同的“和”字、《星光篇》的“放飞和平鸽”、主题曲《我和你》等昭示了我国构建“和谐社会、和谐世界”的理念。80多位全球政要参加开幕式,20多位政要参加闭幕式,成就了一次奥运赛场外的“外交盛会”,展示了中国推动建设“和谐世界”的决心。
结合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运用矛盾的对立统一原理简要分析我国建设“和谐世界”的依据。
(2)运用经济常识有关知识分析我国建设“和谐世界”的必要性。
(3)运用政治常识有关知识说明我国应怎样推动建设“和谐世界”的进程?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