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政治试题 > 时事政治 > (29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2010年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提高自主创新...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29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0年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要坚持把推进自主创新作为转变发展方式的中心环节。
材料二:H 省GDP和新兴产业发展示意图。


注:2009年该省六大新兴产业形成了新的消费需求,销售收入增长26%,明显高于工业平均增速,产业规模超过1.5万亿元,占全部工业销售收入的21%,成为全省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一大亮点。该省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6%左右,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削减3%和5.1%,成为全国唯一连续三年完成总量减排指标的省份。该省出口贸易与其他地区相比,受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相对较小。
材料三:H 省财政设立20亿元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专项引导资金,向发展新兴产业倾斜;省级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专项资金增加到每年21亿元,其中70%以上用于培育壮大新兴产业;组织实施“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引进计划”。
(1)根据材料一,运用辩证否定观分析“创新”的理论依据,并从哲学角度说明创新的
社会作用。(10分)
(2)结合材料,分析大力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意义。(10分)
(3)运用政治生活的相关知识,分析材料三对政府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和发展的启示。(9分)
答案

(1)①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是事物联系的环节,其实质是“扬弃”。这要求我们树立创新意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4分)②创新的社会作用:创新更新了人们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提高了劳动者的素质,开辟出更广阔的劳动对象,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2分)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从而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2分)
创新推动着人类思维方式的变革和人类文化的发展。(2分)
(2)①大力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有利于克服金融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实现该地区经济较快的发展。(2分)
②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走新型工业化道路。(2分)
③有利于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促进可持续发展;有利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③有利于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抢占世界经济技术竞争制高点,增强经济发展动力,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2分)
④有利于创造新的市场需求,促进消费需求扩大,发挥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2分)
(3)①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对人民负责的基本原则,建设创新型国家,提高自主创新能力。(3分)
②履行组织经济建设的职能,大力发展经济,增加相应财政支出,为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和发展,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3分)
③履行组织文化建设的职能,大力培养适应新兴产业发展需要的科技人才,为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和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3分)
解析

核心考点
试题【(29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2010年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提高自主创新】;主要考察你对时事政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文化的作用就是促进经济发展。试加以分析说明。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开平碉楼与村落及其中西文化交融的人文景观、自然生态、乡风民俗等,都保持得相当完整和真实,她深沉的中国传统文化底蕴、浓郁的欧美文化气息,高度反映了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特定的地域环境中所形成的独特的历史文化景观,被誉为“华侨文化的典范之作”、“令人震撼的中西建筑艺术长廊”。这些建筑非常有特色,专家把这种特色概括为“不土不洋,不中不西”,这些碉楼都是归国的华侨回来建的,他们把自己在国外看到的建筑描述出来,再由本地的工匠建造,这样就会不受“学院派”的束缚,很有自己的建筑特色。
依据《文化生活》,结合材料,我们应该如何进行文化创新?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材料一:2010年世博会在上海举行。某校高三(1)班同学以“走进世博,聚焦世博”为主题开展探究活动。同学们通过查阅、上网等途径收集资料,组织课堂讨论,发表看法:
甲同学:上海世博会是文化世博。中国馆的建筑设计凸显汉字、京剧、中国红和水墨画等中国元素,整体布局体现了中华文化悠久的“和谐”思想;国家馆馆内用高科技手段向观众展示古代四大发明、《清明上河图》等中华上下五千年文明的精华;安徽馆以徽派建筑标志性元素“马头墙、小青瓦而为外墙装饰,馆内通过徽剧、黄梅戏,凤阳花鼓”等民间艺术的展示,让观众领略新安文化、皖江文化和淮河文化的质感。
材料二: 上海世博会上,各国展馆纷纷展示本民族文化的独特风采,如丹麦的“小美人鱼”、卢森堡的“金色少女”像……同时,许多外国展馆也都嵌入了中华文化元素,如意大利馆的“福”字、挪威馆的“中国红”……
材料三: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的举办引起了校园世博热,同学们纷纷上网“逛”世博。一个世博专题网页引发了某同学的兴趣和思考,他发帖提出了自己的问题。以下是该网页的部分内容。
【世博之魅】

(1)请你结合材料一甲同学的发言,分析说明其中蕴含的中华文化特征。(12分)
(2)结合材料二从文化生活的角度分析为什么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6分)
(3)结合材料三请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评析跟帖中的观点,并针对发帖中的问题提出你的看法。(1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材料一:2009年7月5日,新疆乌鲁木齐市发生打砸抢烧严重暴力犯罪事件,严重破坏了当地正常秩序和社会稳定,受到全国各地人民的强烈谴责。在打砸抢烧事件中,81岁的维族老人哈米提.艾合买提冒着生命危险,保护了18名各族群众。有人问其原因,他自豪地说“我们都是一家人”。
材料二:2009年9月16日,重庆市公安局透露,警方已成功抓捕2000余名涉黑涉恶犯罪嫌疑人,全市打黑除恶斗争取得了决定性全线突破。当前,警方正深入推进第二批打黑除恶专项斗争,真正做到黑恶必除、除恶务尽。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结合材料一说明,公民如何才能做到有序地参与政治生活? (10分)
(2)材料二体现了政治生活的哪些道理? (6分)
(3)联系材料分析,当前我国为什么要坚持人民民主专政。(9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009年7月2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了《文化产业振兴规划》,这是继纺织、轻工等规划之后的第十一大产业振兴规划。国家将重点推进的文化产业包括:文化创意、影视制作、出版发行、印刷复制、广告、演艺娱乐等,并开展相应活动。将从降低准入门槛,加大政府投入,落实税收政策,加大金融支持等方面予以支持。
运用文化作用的知识,说明出台《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的依据。(1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