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19.与会的190多个国家和地区代表一致认为:人类不是气候的主宰者,而是依存者。人与气候的关系是互动的,因此也应该是友好的。这一观点说明( )
A.人类在实践中要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
B.人类随着认识能力的不断增强,解决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C.人与气候之间联系时客观的、无条件的
D.在人类善待大自然同时,大自然也应该善待人类
20.大气无国界,合作无边界。解决气候变暖、发展低碳经济,是与会代表的共识。但由于它的公益性、长期性和复杂性,需要各个国家共同参与和不懈努力。其中蕴含的唯物辩证法道理是( )
A.社会生活需要确立共同的价值观
B.整体和部分相互联系、密不可分
C.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D.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答案
解析
核心考点
试题【2009年12月7日至18日,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哥本哈根举行。据此回答19-20题。19.与会的190多个国家和地区代表一致认为:人类不是气候的主宰者,而是依】;主要考察你对求索真理的历程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导”、“循环消费”等打折陷阱。从思维方法角度看,消协发布消费提示
A.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 B.坚持了整体与部分辩证统一 |
C.在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了综合 | D.坚持了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和改造世界 |
A.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 | B.世界观决定方法论 |
C.实践是直接现实性活动 | D.意识对人的生理活动具有调控作用 |
A.追求真理是认识活动的归宿 | B.人的主观能动性受客观规律的制约 |
C.规律是人们对事物的正确认识 | D.人能够认识和利用规律 |
①客观条件会妨碍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②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 ③一定的客观物质条件是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 ④人们利用自然物的前提是尊重客观规律
A.①③④ | B.①②③ | C.①④ | D.③④ |
A.原因与结果 | B.系统与要素 | C.客体与主体 | D.现象与本质 |
最新试题
- 1如图所示,放在绝缘支架上的小球A和悬挂在绝缘丝线下的小球B带同种电荷,两小球的带电量QA<QB,质量mA>mB,B球静止
- 2有一种蛾子叫“帝王蛾”,因为它的翅膀长达几十公分,它飞起来很漂亮。可有谁知道它在破茧而出时必须拼命地挤出来,不少娇嫩的生
- 3如图所示,相距为l的光滑平行金属导轨ab、cd放置在水平桌面上,阻值为R的电阻与导轨的两端a、c相连.滑杆MN质量为m,
- 4用下列镜头观察临时装片,若想在视野中观察到最多的细胞,应选用的物镜(①、②、③)和目镜(甲、乙、丙)的组合是( )A.
- 5下列各句中,加粗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他救助了100名贫苦儿童的事情,是在近期见诸报端之后才昭然若揭的
- 6根据所给材料的内容,在下面画线处补写恰当的句子。要求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语句通顺。不得照抄材料,每句不超过15
- 7【题文】日照百分率是实际日照时间与可能日照时闯的百分比。表为亚欧大陆38°N~52°N之间四地日照百分率(不考虑地形因素
- 8A-G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七种物质,相互转化关系如下(其中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略)。请回答下列问题。(1)若A常温下
- 9如果|x-2|+(y+1)2=0,那么x=______,y=______.
- 10Last night my father _____ home very late.[ ]A. reached
热门考点
- 1已知x、y满足以下约束条件2x+y-2≥0x-2y+4≤03x-y-3≤0,则z=x2+y2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是(
- 2世界上面积最广的黄土分布区是[ ]A.华北平原B.内蒙古高原C.黄土高原D.云贵高原
- 3有一位建筑师,想要建造一所房子,房子四面的窗户都对着北方,这样的房子应该建在[ ]A.北极点上B.南极点上C.赤
- 4在常温常压下,将充满二氧化碳的试管倒立在水中,管内水面上升,上升的速度逐渐减慢,速度减慢的原因是 _________ .
- 5以化学式填空:(1)高梁玉米的籽粒经发酵、蒸馏得到的燃料是______;(2)池沼底部的可燃性气体______;(3)最
- 6材料一:2012年3月5日至14日,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听取和审议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关于政府工
- 7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的物体,受到一个水平拉力。当力刚开始作用的瞬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同时获得速度和加
- 8材料一、洪武四年“禁濒海民不得私出海”。材料二、洪武二十三年十月,‘镏户部严交通外番之禁。上以中国金银、铜钱、段匹、兵器
- 9(1)在“南海一号”打捞出来的文物中,“金龙纹手镯”光彩夺目,完好无损;铜镜表面有铜锈;铁器则锈迹斑斑,残存很少,这说明
- 10“日本文化其实是中国文化的新阐释,事实上并没有离开中国文化的根。”——许倬云《从历史看时代转移》。这种“新阐释”最早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