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政治试题 > 百舸争流的思想 > 材料一:《尚书•洪范》认为:水、火、木、金、土是世界的本原,这是我们的祖先在治理水土等生产活动中萌发的唯物主义思想。材料二:王守仁认为,“心是天地万物之主”,“...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材料一:《尚书•洪范》认为:水、火、木、金、土是世界的本原,这是我们的祖先在治理水土等生产活动中萌发的唯物主义思想。
材料二:王守仁认为,“心是天地万物之主”,“心即理,心外无理,心外无物”,以为“良知”即天理,“致吾心良知之天理于事事物物,则事事物物皆得其理矣”。
材料三:朱熹说“理生万物”,“理主动静”;“未有此气,已有此理”,“未有这事,先有这理”。
阅读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二、三分别反映了哲学的什么派别?
(2)简要评述材料一反映的观点.
答案
(1)材料一反映的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材料二反映的是主观唯心主义观点;材料三反映的是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2)合理性在于:否认了世界是神创造的,认为世界是物质的,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本质上是正确的,对于唯物主义物质观的确立奠定了基础。但是,这种物质观也存在明显的局限性:①他们对世界本原的认识是一种可贵的猜测,由于当时科学发展的限制,不可能被科学证实。②它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如水、火、气、土等,这就把复杂问题简单化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具有自发性、直观性、猜测性。
解析

试题分析:材料一、二、三都是典型的哲学俗语。分析哲学派别。材料一抓住“水、火、木、金、土是世界的本原”可知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评析这一观点就是指出这一观点的合理之处及局限性。材料二抓住“心是天地万物之主”可知是主观唯心主义观点。材料三抓住“理”可知是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点评:基础知识是高考的第一依据,越是基础的就越有区分度,越是基础的就越有决定性意义,培养能力、提高素质均离不开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这就要求学生全面理解和识记课本基本概念、基本观点、基本原理等,做到点点清、点点明、真正将基础知识落实到位。
核心考点
试题【材料一:《尚书•洪范》认为:水、火、木、金、土是世界的本原,这是我们的祖先在治理水土等生产活动中萌发的唯物主义思想。材料二:王守仁认为,“心是天地万物之主”,“】;主要考察你对百舸争流的思想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A.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B.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
C.物质和意识谁决定谁的问题D.物质和运动谁是第一性的问题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
A.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B.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
C.运动和静止的关系问题 D.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列观点与下边漫画中的人所持的哲学基本立场相同的是
A.水停百日生虫,人闲百日生病
B.未有此气,先有此理
C.眼开则花明,眼闭则花寂
D.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王阳明认为“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朱熹认为“理在事先”。这两种观点的共同点是
A.都承认存在对思维起决定作用
B.都承认思维对存在起决定作用
C.都承认客观精神是世界的本原
D.都承认主观精神是世界的本原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黑格尔认为:“矛盾则是一切运动和生命力的根源;事物只因为自身具有了矛盾,它才会运动。”杜林则认为:“在事物中没有任何矛盾。”这种分歧体现了(  )
A.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根本对立B.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根本对立
C.唯物论和唯心论的根本对立D.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对立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