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政治试题 > 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与传统的“和”文化有怎样的关系?材料一:《道德经》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经典,思想深邃,言简意赅,体现了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独具特色的无穷魅...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与传统的“和”文化有怎样的关系?材料一:《道德经》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经典,思想深邃,言简意赅,体现了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独具特色的无穷魅力。它不仅是中华文化宝库中一块绚丽夺目的瑰宝,而且为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21世纪的今天,古老的《道德经》所蕴涵的理念与主张,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我们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赋予其新的内涵。当然《道德经》里面也有一些消极的道理和理论,如不提倡竞争和主动学习等。
材料二:“君子和而不同”“和为贵”“家和万事兴”……千百年来,“和”文化深深地影响着中华民族。而今,中国***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治国方略,既扎根于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又赋予了其崭新的时代内涵,和谐社会理念不仅弘扬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理想追求与价值认同,而且也彰显了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国特色”的原则与取向。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并非是建立在儒家思想严格等级制度下的“和谐”,而是建立在平等基础之上并致力于共同富裕的新“和谐”。
(1)结合材料一说明如何处理好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2)阅读材料二回答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与传统的“和”文化有怎样的关系?
答案
(1)①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在继承与发展的过程中不断革除陈旧的、过时的旧文化,推出体现时代精神的新文化,也就是“推陈出新,革故鼎新”。《道德经》的内容也要紧随时代,增加新的时代内涵。
②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对于传统文化我们要批判地继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道德经》中有积极和消极的方面,我们要在批判的基础上吸收其精华。
(2)①在社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如果传统文化能够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与时俱进,就能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和谐社会的理念,既体现了传统的“和”文化,又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因此这一治国方略必将促进社会的巨大发展。
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并非是建立在儒家思想严格等级制度下的“和谐”,而是建立在平等基础上并致力于共同富裕的新“和谐”。和谐社会理念的提出,体现了中国***继承传统文化、发挥传统文化积极作用的正确态度,对待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地继承。对于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继续保持和发扬。
解析
该题考查继承与发展的关系,第(1)问:措施类试题,即如何处理好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考生注意从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的角度作答。第(2)问:考生注意对待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地继承。对于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继续保持和发扬。
核心考点
试题【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与传统的“和”文化有怎样的关系?材料一:《道德经》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经典,思想深邃,言简意赅,体现了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独具特色的无穷魅】;主要考察你对文化的继承与发展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随着我国城镇化步伐的加快,许多具有时代与民族特色的、具有古风古貌与本土特质的古村落、古建筑,因不合理开发而遭到破坏甚至消失。专家指出,传统民居等古建筑之所以成为艺术瑰宝,并不仅仅在于建筑本身,还在于其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在于其一砖一瓦、一梁一柱背后所隐藏的那些说不完的故事。在城镇化过程中,要让“古建筑背后那些所隐藏的故事”“一直说下去”,我们应该
① 对古建筑进行保护性开发和利用
② 吸收古建筑的文化精华,突出地方特色
③ 既保留古建筑的文化内涵,又要满足现代生活方式的需要
④ 以经济效益为中心,把古建筑的文化价值转化为经济价值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3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3年12月4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具有1800年历史的中国珠算项目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珠算是以算盘为工具进行数字计算的一种方法,被誉为“世界上最古老的计算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我国最早广泛使用的计算工具叫做算筹,其运算过程称为“筹算”。到了宋、元时代,由于手工业、商业和对外贸易的发展,对教学提出了日益繁重复杂的计算任务。大量的计算问题,要求计算既要迅速又要简便。在这种情况下,古代流传下来的筹算,已经不能适应商贸需要,筹算就水到渠成地演变为珠算。珠算的推广使用,有力促进了古代商业经济的发展。
(1)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分析我国珠算申遗的文化意义。(11分)
(2)筹算到珠算的演变过程是怎样体现“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1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013年福建省第二届“三月三”畲族文化节在霞浦县举办。来自海峡两岸的畲族同胞穿着“凤凰装”,吃着乌米饭,看着畲俗表演,唱着原生态畲歌,共度佳节。这体现了(  )
①两岸人民对传统文化具有认同感 
②两岸交流使两岸文化逐渐趋同 
③民族节日是两岸人民的精神纽带 
④两岸人民有着共同的民族情怀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中国谜语大会》正月在央视连播3天、掀起了一阵“猜谜’风。与去年红红火火的《汉字听写大会)相似,《中国谜语大会》也凭着中国文化这张大牌,跳脱出娱乐致死的窠臼,让荧屏综艺“玩”出了新内涵。这表明
①现代传媒推动了对传统文化的传播继承
②挖掘传统文化的新价值能推动文化创新
③科技增强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④大众传媒已经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 26 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主创新能力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近几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我国自主创新能力虽有长足进步,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依然差距很大,自主创新能力依然还不够强,科技体制机制与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际竞争的要求不相适应,调结构、转方式、促发展都依赖科技的发展与创新。党的十八大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调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要抓住机遇大幅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激发全社会创造活力,真正实现创新驱动发展。嫦娥计划是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的一个重要载体。
材料二 嫦娥奔月是我国一个流传至今的美好传说,表达了古人对月球星空探索的美好愿望。目前这个美好愿望正在逐步实现。中国在2004年首次公布探月计划——嫦娥计划。计划分“绕、落、回”三个发展阶段。首期“嫦娥一号”绕月工程,获取月球表面三维立体影像,为月面软着陆区选址等;2010 年“嫦娥二号”卫星发射升空,对月球表面元素分布、月壤厚度、地月空间环境等做更进一步的科学探测,测试试验、验证部分新技术和新设备,并为嫦娥三号预选好着陆区——月球虹湾地区;2013年12月2日,“嫦娥三号”探测器发射升空,经过地面控制中心的精确操控,“嫦娥三号”首次实现在月球虹湾地区软着陆和月面巡视勘察。落月任务取得圆满成功。“嫦娥三号”任务是我国探月工程“绕、落、回”三步走中的第二步,也是承前启后的关键一步。嫦娥三号月球着陆器的悬停避张、缓速下降、分阶段软着陆等多项关键实验已经圆满完整,整套技术方案也得到了验证。在此基础上我国有望在2020年前实现月球无人来样返回,2030年前后实现载人登月,建立月球基地。整个探月计划是我国航天科技不断创新发展的写照,一系列的航空航天技术得到突破,这将为我国深空探测奠定基础。
(1)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简要说明我国高度重视科学技术的理由。(14分)
(2)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相关知识,对材料中我国实施的嫦娥探月计划进行简要分析。(1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