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政治试题 > 处理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中国和美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最发达的国家,两国关系的走向,一直引世人关注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应周恩来总理的邀请访华,...
题目
题型:同步题难度:来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中国和美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最发达的国家,两国关系的走向,一直引世人关注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应周恩来总理的邀请访华,中美交往的大门重新打开。尼克松访华期间,中美双方于1972年2月28日在上海发表了《中美联合公报》(“上海公报”)。1975年12月,美国总统福特应邀访华。1978年12月16日,中美两国发表了《中美建交联合公报》。1979年1月1日,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揭开了中美关系史的新篇章。1982年8月17日,两国政府发表《中美联合公报》(“八·一七公报”),中美三个联合公报(即“上海公报”、《中美建交公报》和“八·一七公报”),成为中美关系发展的指导性文件。
经过32年的正常交往,中美关系从解冻到合作发展到战略伙伴关系,一路磕磕碰碰,不断向着更良性的阶段挺进。然而进入2010年中美关系似乎突然闯入雷区:2010年初售台武器,2月美国总统接见达赖,再到朝鲜半岛军演,美插手南海等问题,人民币汇率经贸摩擦、使得两国争执不断。
2011年1月19日至21日,胡锦涛主席对美国进行了成功的国事访问,强调中美双方要致力于共同努力建设相互尊重、互利共赢的中美合作伙伴关系。在政治上胡锦涛主席提出:“发展求同存异、平等互信的政治关系,牢牢把握对话和合作的主流,以对话增进了解和信任,以沟通减少误会和疑虑,以合作促进发展和繁荣,巩固共同利益基础,尊重对方对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的选择,尊重对方主权、领土完整和发展利益。”
(1)为什么经过32年正常交往的中美关系在不断向着更良性的阶段挺进的同时,总会存在磕磕碰碰,甚至会闯入雷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胡锦涛主席在发展中美关系上的建议体现了我国外交政策的哪些基本要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利益对立是引起国家冲突的根源。由于中美之间有广泛的共同利益,两国都是联合国会员创始国,安理会的常任理事国,互为第二大贸易伙伴等因素决定中美关系会不断向着更良性的阶段挺进;但由于中美国家性质不同,意识形态有差异,利益上有根本区别,所以中美关系在发展过程中总会出现磕磕碰碰,各国国家性质与利益追求不同,执行的对外政策不同,使得国际关系复杂多变。近期由于美国向台湾出售武器,接见达赖,在朝鲜半岛军演,美插手南海等触犯了中国的核心利益,严重损害了我国的国家利益,使两国关系闯入雷区。
(2)我国的国家性质决定了我国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胡锦涛主席在发展中美关系上的建议“发展求同存异、平等互信的政治关系,牢牢把握对话和合作的主流”体现了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以对话增进了解和信任,以沟通减少误会和疑虑,以合作促进发展和繁荣”体现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巩固共同利益基础,尊重对方对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的选择,尊重对方主权、领土完整和发展利益。”体现了维护我国的主权、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中国和美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最发达的国家,两国关系的走向,一直引世人关注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应周恩来总理的邀请访华,】;主要考察你对处理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欧盟特别峰会2011年3月11日决定,在“帮助”中东重建经济和实现经济现代化的名义下,通过欧洲投资银行等欧洲金融机构向最近发生动荡的突尼斯和埃及等中东国家提供巨额援助。欧盟作出这一决定并非急人所难,而是试图在中东事变尘埃尚未落定时,以援助开路,既减轻事变对欧洲的消极影响,又能抢夺瓜分“新中东”利益的先机。这说明 [     ]
A、国际组织是国际社会的主要成员
B、实施国际援助是主权国家作为国际社会的成员应尽的义务
C、维护和实现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D、国家利益是国家生存和发展的权益,要不择手段地实现国家利益
题型:福建省期中题难度:| 查看答案
2011年11月4日,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六次会议在法国戛纳落幕,再次体现出各方在面对世界经济新的紧迫挑战时风雨同舟、合作共赢的态度。召开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的基础是 [     ]
A.促进世界经济发展
B.国际竞争与挑战
C.各国友好合作关系
D.共同经济利益
题型:上海模拟题难度:| 查看答案
2011年11月至12月,在南非德班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会议上,中国代表团以积极、务实、开放的姿态与其他国家沟通协调、对话磋商,为会议取得积极成果做出了最大限度的努力。对此认识错误的是  [     ]
A.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
B.国际关系存在着竞争、合作与冲突
C.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需国家之间结盟
D.我国对国际事务发挥着建设性作用
题型:山东省月考题难度:| 查看答案
2011年11月17日至19日,第六届东亚峰会在巴厘岛举行。
材料一:会议通过了《东亚峰会互惠关系原则宣言》和《东亚峰会关于东盟互联互通的宣言》两个成果文件。与会领导人普遍认为,东亚峰会应继续在金融、能源、教育、公共卫生、灾害管理等重点领域加强合作,并围绕合作与发展提出了许多建议,表达了共同推进东亚发展的强烈意愿。
(1)依据材料一,从《政治生活》角度,分析东亚峰会各方为何能“有效合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温家宝在第六届东亚峰会上指出,面对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严峻挑战,东亚各国最为关心的议题和最为迫切的任务是保持东亚经济持续较快增长,改善民生,积极挖掘内需潜力,为世界经济实现强劲、可持续、平衡发展提供动力。
(2)分析材料二,从生产与消费的关系看,积极挖掘内需潜力对保持经济持续较快增长的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山东省期中题难度:| 查看答案
2011年9月6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了《中国的和平发展》白皮书。白皮书指出,中国坚决维护国家核心利益。中国的国家核心利益包括:国家主权,国家安全,领土完整,国家统一,中国宪法确立的国家政治制度和社会大局稳定,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
材料一:2011年6月15日,上海合作组织峰会在阿斯塔纳举行。上海合作组织成立10年来,各领域合作得到了长足发展,成员国经济合作提高到了新的水平,尤其在打击“三股势力(暴力恐怖势力、民族分裂势力、宗教极端势力)”方面进行了有效合作,国际影响和声望不断增强。
(1)依据材料,从《政治生活》角度分析,上海合作组织各方为何能“有效合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2011年5月27日至29日,第二次全国对口支援新疆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李克强强调,要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优先位置;着力培育新疆自我发展能力;抓紧落实差别化经济政策;深入推进全方位援疆。
(2)运用《政治生活》中关于“民族问题”的有关知识,简要分析说明如何进一步促进新疆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三:2011年9月21日,美国政府不顾中方一再严正交涉,宣布向台湾出售一批总额高达58.52亿美元的先进武器装备。
(3)请结合《政治生活》相关知识,说明美国对台出售武器是一个严重错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江西省期中题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