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政治试题 > 围绕主体,抓住主线 > (26分)空气质量不仅是现实的民生问题,还是重要的发展问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2013年1月以来,持续多天的大范围雾霾天气让PM2.5这个肉眼看不见的“...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26分)空气质量不仅是现实的民生问题,还是重要的发展问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3年1月以来,持续多天的大范围雾霾天气让PM2.5这个肉眼看不见的“小家伙”,以一种很显眼的方式进入人们的视野。(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它的直径还不到人的头发丝粗细的1/20。)空气很轻,被污染的空气很重,治理空气污染的经济负担更是重上加重。减轻空气污染治理的经济压力,改善和提高空气质量,需要各方面的协同努力。
材料二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的距离,而是我在北京街头牵着你的手,却看不见你的脸。”去冬今春以来,持续的雾霾,不只是北京的烦恼,大雾中,一条深褐色的巨大污染带斜穿1/3的国土,从北京、天津到石家庄,从郑州、南通到贵阳,74个重点监测城市近半数严重污染。雾霾再次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已经行不通,发展经济的同时,生态文明建设必须重视起来,建设“美丽中国”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改善环境应从现在做起,从每个人做起。
(1)根据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说明企业和个人在改善和提高空气质量过程中如何作为。(14分)
(2)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在改善环境、建设“美丽中国”的过程中公民所起的作用。(12分)
答案
(1)企业:①依靠科学进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3分)②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产品结构优化升级与换代(2分)③履行社会责任,加大环境保护投入,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3分)。
个人:①在观念上,自觉树立生态文明观念,树立绿色的消费观(3分)②在行为,转变生活和消费方式,把低碳生活落实到实处(3分)。(考生若从其他角度回答,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2)①积极参与民主决策。通过多种途径,为改善环境,建设“美丽中国”献计献策(3分)。②依法行使监督权。监督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依法推进改善环境,建设“美丽中国”工作的深入开展(3分)。③自觉履行义务。树立公民环境意识和保护环境的观念,增强社会责任感。公民依法享有改善环境建设“美丽中国”的权利,又要自觉履行维护国家利益的义务。坚持权利和义务相统一原则,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3分)。④提高自己的政治素养、政治责任感、积极参与改善环境、建设“美丽中国”的管理(3分)。
解析

试题分析:(1)本题虽未限定答题所用知识点的具体范围,但从设问及材料中可以找到一定的线索。企业可以从技术创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履行社会责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贯彻科学发展观等方面为我国的环境保护事业作出贡献;个人可以从树立正确的消费观、转变消费方式及生活方式等方面为国家的环保做贡献。
(2)本题也为限定答题的具体范围,这需要学生从设问及材料中提取线索,找到答题的突破口。要想答出公民在环境保护、建设美丽中国过程中发挥的作用,首先要知道“公民”这个知识点在政治生活中涉及哪些具体内容。政治生活中“公民”这一知识点主要包括: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及必须坚持的原则等。接着要将想到的这些知识点与材料相结合,总结出本题的答案。
核心考点
试题【(26分)空气质量不仅是现实的民生问题,还是重要的发展问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2013年1月以来,持续多天的大范围雾霾天气让PM2.5这个肉眼看不见的“】;主要考察你对围绕主体,抓住主线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26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02—2011年在党和政府的带领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
材料一
10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若干指标(2002—2011)
项    目
2002年
2011年
国内生产总值(万亿元)
10.39 
47.2
中央国有大型企业资产总额(万亿元)
10.32
85.37
非公有制经济对GDP的贡献率(%)
20
60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7702
21810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元)
2475
6977
                                     ——资料来源:摘编自国家统计局统计公报
(1)简述材料一图表反映的经济信息。(6分)
材料二 中国经济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片面追求GDP的增长,以高能耗、高投入所维持的增长模式依然存在;居民收入增幅赶不上财政收入和企业利润的增幅;区域发展、城乡发展的矛盾依然凸显;环境保护压力大,空气质量普遍较差等。
(2)请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针对材料二中的问题提出解决措施。(12分)
材料三 党的十八大强调,要继续把扩大消费需求作为扩大内需的战略重点,逐步提高消费率,加快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局面。为此,党强调必须解决制约消费需求扩大的矛盾和问题,着力“促消费”。
(3)结合材料三和政治生活的有关知识,说明党为什么要强调必须解决制约消费需求扩大的矛盾和问题,着力“促消费”。(8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材料一 某市投资、出口、消费对GDP的贡献率(单位:%)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投资
59.01
74.44
51.79
55.72
70.40
出口
17.93
11.53
15.87
17.67
11.54
消费
65.02
39.58
42.62
43.37
43.61
材料二 近几年,该市第二产业快速发展,所占比重不断增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提高,而第一、第三产业发展相对落后。
材料三 该市单位GDP能源消耗相当于日本的5倍,美国的2.6倍,德国的3.6倍。单位GDP污染排放量是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的十几倍。
(1)上述材料分别反映了该市在经济发展方面存在什么问题?(6分)
(2)针对上述材料所反映的问题,你认为应怎样促进该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15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012年11月8日至14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十八大报告中提出了许多新观点,新思想,新理念。
材料一 十八大把科学发展观纳入党的指导思想,同时还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新四化”体现党政治理念从以前的以物为主走向以人为主的新阶段。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是中国现代化的主要内容。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化对国民经济各行业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新四化”同步的推进,符合时代特征,表明信息化已被提升至我国发展战略的高度。
(1)请分析“新四化”是如何吻合了科学发展观的。(8分)
材料二 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首次提出“美丽中国”理念——“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
(2)请你运用政治生活知识,结合材料,分析说明政府怎样才能又好又快打造出美丽中国?(10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A市地处长三角发达地区。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民对土地的依赖程度大大降低,农业从过去的“主业”变成“副业”,部分地方出现土地抛荒、半抛荒现象。几年前,一批愿吃苦、有经验的种粮能手承包起农户自愿放弃且相对集中的土地,成为种田大户。土地的流转,既解决了撂荒的难题,也大大加快了农业规模化经营的步伐。截至2012年底,A市规模经营耕地面积占耕地总面积达82.16%,形成无公害、绿色食品基地46万亩。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达85%,各类农业龙头企业60家,2012年销售收入超200亿元,
(1)从产业发展的角度,简要分析A市农业得到较快发展的原因。(4分)
(2)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要创新农业经营体制 增强农村发展活力。从国家性质、国家职能两个角度简要说明:现阶段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重要性。(4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8分)实体经济是指为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提供物质产品和服务的经济活动, 它是社会财富和综合国力的基础,也是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基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亚当•斯密说:“国民财富非由不能消费的货币财富组成的,而是由社会劳 动每年生产的可消费的货物组成的。”实体经济是构成财富“物质内容”的源泉,其规模 和水平决定财富数量和质量,“国人苟能多一实业,则国家多一分之富矣”(孙中山语)。 201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要牢牢把握发展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努力营造 鼓励脚踏实地、勤劳创业、实业致富的社会氛围。
(1)结合亚当.斯密的财富观的有关内容,简要说明我国高度重视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7分)
材料二 工业是实体经济的主体。下图是我国2008—2012年全部工业增加值及其增速情况:

注:2010年我国制造业产出占世界的比重为19.8%,超过美国成为全球制造业第一大国。
材料三 当前,我国工业大而不强,产业层次低、升级慢、结构不合理的问题依旧十 分突出。低端产品产能过剩,高端产品研发能力和产业化能力弱。企业组织结构不合理,生产规模小而散的现象比较突出,品牌影响力和国际竞争力难以提升,缺乏龙头企业进行产业链整合,产业集中度低。
(2)概括材料二(含注)显示的经济信息。(3分)结合材料三,请你从《经济生活》角度就如何实现我国由工业大国向工业强国转变提出合理化建议。(10分)
材料四 近年来,以制造业为代表的部分实体经济受到冲击,不少资本转向民间借贷、炒房、股票等市场,一些地方甚至出现了“虚拟经济火爆,实体经济艰难”的局面。 其实,虚拟经济是依附于、服务于实体经济的,虚拟经济的发展必须适应实体经济的需要,背离实体经济而过度膨胀,则会诱发经济“泡沫”、滞碍生产效率、触动风险底线。 因此,要始终坚持以服务实体经济为基本取向发展虚拟经济,促进“实”“虚”相生、良性互动。
结合材料四,运用矛盾的基本属性的知识,分析说明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关系。(8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