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题型:难度:来源:
【题文】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完成后面题目。(6分)
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①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 (《论语·里仁第四6》)
冉求曰:“非不说②子之道,力不足也。”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③。” (《论语·雍也第六12》)
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论语·述而第七30》)
【注释】 ①尚:超过。(2)说:音yuè,同悦。喜欢,爱慕。 (3)女:同“汝”。画:划定界限,停止前进。
【小题1】下列各项中,对上面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小题2】在现实生活中,想成就仁德的不少,但真正能如愿的却很少,这是为什么?结合上面的选段,简要谈谈你的看法。
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①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 (《论语·里仁第四6》)
冉求曰:“非不说②子之道,力不足也。”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③。” (《论语·雍也第六12》)
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论语·述而第七30》)
【注释】 ①尚:超过。(2)说:音yuè,同悦。喜欢,爱慕。 (3)女:同“汝”。画:划定界限,停止前进。
【小题1】下列各项中,对上面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恶不仁者”只是不干坏事;“好仁者”不仅不干坏事,还要去做好事。孔子说,这两种人我都没见到。 |
B.孔子认为,行仁德并不是一件特别困难的事情,只要你想做,都能做得到,并非要你有多大的力量。 |
C.冉求在一些事情上没有完全按照孔子所教的道去行事,却推说力量不够,孔子严厉地批评他半途而废。 |
D.孔子认为,仁德并不遥远,它掌握在自己手中,一个人如能真心向善,并付诸行动,就会有高尚的仁德。 |
答案
【答案】
【小题1】C
【小题2】孔子认为,修养仁德并不难,关键在于自己要立志求仁,并付诸行动,通过长期积累而成。许多人行仁却半途而废,那是他们对仁缺乏“忠”心,连“一日用其力于仁”都不愿意却借口“力不足”,即画地自己限而不肯在行仁上下工夫所造成的。
【小题1】C
【小题2】孔子认为,修养仁德并不难,关键在于自己要立志求仁,并付诸行动,通过长期积累而成。许多人行仁却半途而废,那是他们对仁缺乏“忠”心,连“一日用其力于仁”都不愿意却借口“力不足”,即画地自己限而不肯在行仁上下工夫所造成的。
解析
【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孔子不是“批评他半途而废”,而是批评他画地自限,不想前进。孔子并没有责备那些因力量不足导致“中途而废”的人。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
点评:对于该题型,一般情况下都是选“不正确”的一项,因此该题中的选项对理解文章有很好的指导性作用,同学们遇到难以理解的部分,可以参照本题的选项进行分析。不过也有该题这样的选择“正确”的,所以同学们首先要先看清楚题干。
【小题2】
试题分析:孔子认为“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可见,孔子认为:修养仁德并不难,关键在于自己要立志求仁,并付诸行动,通过长期积累而成。
考点:探究文本某个问题。
点评:既然是探究,其探究结论也应该是富有个性色彩的。我们说一切要从文本的材料出发,要从社会存在的事实出发,但这绝对不是要我们做材料或社会存在的奴隶,我们要学会用自己的眼睛去审视问题,用自己的脑袋去思考问题,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述问题。
参考译文:(一)孔子说:“我没有见过爱好仁德的人,也没有见过厌恶不仁的人。爱好仁德的人,是不能再好的了;厌恶不仁的人,在实行仁德的时候,不让不仁德的人影响自己。有能一天把自己的力量用在实行仁德上吗?我还没有看见力量不够的。这种人可能还是有的,但我没见过。”
(二)冉求说:“我不是不喜欢老师您所讲的道,而是我的能力不够呀。”孔子说:“能力不够是到半路才停下来,现在你是自己给自己划了界限不想前进。”
(三)孔子说:“仁难道离我们很远吗?只要我想达到仁,仁就来了。”
【小题1】
试题分析:孔子不是“批评他半途而废”,而是批评他画地自限,不想前进。孔子并没有责备那些因力量不足导致“中途而废”的人。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
点评:对于该题型,一般情况下都是选“不正确”的一项,因此该题中的选项对理解文章有很好的指导性作用,同学们遇到难以理解的部分,可以参照本题的选项进行分析。不过也有该题这样的选择“正确”的,所以同学们首先要先看清楚题干。
【小题2】
试题分析:孔子认为“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可见,孔子认为:修养仁德并不难,关键在于自己要立志求仁,并付诸行动,通过长期积累而成。
考点:探究文本某个问题。
点评:既然是探究,其探究结论也应该是富有个性色彩的。我们说一切要从文本的材料出发,要从社会存在的事实出发,但这绝对不是要我们做材料或社会存在的奴隶,我们要学会用自己的眼睛去审视问题,用自己的脑袋去思考问题,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述问题。
参考译文:(一)孔子说:“我没有见过爱好仁德的人,也没有见过厌恶不仁的人。爱好仁德的人,是不能再好的了;厌恶不仁的人,在实行仁德的时候,不让不仁德的人影响自己。有能一天把自己的力量用在实行仁德上吗?我还没有看见力量不够的。这种人可能还是有的,但我没见过。”
(二)冉求说:“我不是不喜欢老师您所讲的道,而是我的能力不够呀。”孔子说:“能力不够是到半路才停下来,现在你是自己给自己划了界限不想前进。”
(三)孔子说:“仁难道离我们很远吗?只要我想达到仁,仁就来了。”
核心考点
试题【【题文】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完成后面题目。(6分)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①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主要考察你对名句名篇默写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题文】阅读下面的《论语》选段,然后回答问题。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颜渊》12·1)
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颜渊》12·1)
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
【题文】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南宫适问于孔子曰:“羿善射,
南宫适问于孔子曰:“羿善射,
【题文】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孔子从不轻易以仁许人,他自己也说“若圣与仁,则吾岂敢”,但另一方面却又说“为仁由己”、“我欲仁,斯仁至矣”,两者是否矛盾?应该怎样理解“我欲仁,斯仁至矣”这句话?(5分)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孔子从不轻易以仁许人,他自己也说“若圣与仁,则吾岂敢”,但另一方面却又说“为仁由己”、“我欲仁,斯仁至矣”,两者是否矛盾?应该怎样理解“我欲仁,斯仁至矣”这句话?(5分)
【题文】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完成相应的题目。(9分)
长沮、桀溺耦而耕。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长沮曰:“夫执舆者为谁?”子路曰:“为孔丘。”曰:“是鲁孔丘与?”曰:“是也。”曰:“是知津矣。”问于桀溺。桀溺曰:“子为谁?”曰:“为仲由。”曰:“是孔丘之徒与?”对曰:“然。”曰:“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
长沮、桀溺耦而耕。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长沮曰:“夫执舆者为谁?”子路曰:“为孔丘。”曰:“是鲁孔丘与?”曰:“是也。”曰:“是知津矣。”问于桀溺。桀溺曰:“子为谁?”曰:“为仲由。”曰:“是孔丘之徒与?”对曰:“然。”曰:“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
【题文】阅读下面《孟子》选段,回答问题。(每小题3分,共6分)
孟子曰:“规矩,方员之至①也。圣人,人伦之至也。欲为君,尽君道;欲为臣,尽臣道:二者皆法尧、舜而已矣。不以舜之所以事尧事君,不敬其君者也。不以尧之所以治民治民,贼其民者也。孔子曰:‘道二,仁与不仁而已矣。’暴其民甚,则身弑国亡;不甚,则身危国削。名之曰幽、厉②,虽孝子慈孙,百世不能改也。《诗》云:‘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此之谓也。”(《孟子·离娄上》)
【注】①至:极。②幽、厉:谥号名。譬如周幽王、周厉王。
(1)下列对以上文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孟子说:“圣人之于民,亦类也。出于其类,拔乎其萃。”(《公孙丑上》)请结合文段中“圣人,人伦之至也”这句话,简要谈谈你的理解。
孟子曰:“规矩,方员之至①也。圣人,人伦之至也。欲为君,尽君道;欲为臣,尽臣道:二者皆法尧、舜而已矣。不以舜之所以事尧事君,不敬其君者也。不以尧之所以治民治民,贼其民者也。孔子曰:‘道二,仁与不仁而已矣。’暴其民甚,则身弑国亡;不甚,则身危国削。名之曰幽、厉②,虽孝子慈孙,百世不能改也。《诗》云:‘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此之谓也。”(《孟子·离娄上》)
【注】①至:极。②幽、厉:谥号名。譬如周幽王、周厉王。
(1)下列对以上文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孟子引用孔子的话,意在说明治国如果实行的不是仁政,就是不仁之政。 |
B.得到“幽”“厉”之类的谥号,就“百世不能改”,因此君主应施仁政。 |
C.人们行事是否做到“敬”“爱”,孟子认为应以“君”“臣”为标准。 |
D.曲尺和圆规是方和圆的最高标准,孟子由此引出“圣人”是做人的最高境界的观点。 |
最新试题
- 1【题文】已知函数f(x)=若f(a)=a,则实数a=________.
- 2词汇翻译。 1 .提出一个理论 _________________
- 3对下列句中划线字的理解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不耻下问(以…为耻)如其言(遵照)学而不厌(厌倦)不
- 4东南亚的气候类型主要是______气候和______气候.
- 5如图是录音机录音工作原理.声音信号经过话筒、放大电路变成随声音变化的电流,这个电流通过磁头线圈在铁芯的间隙处产生磁场.从
- 6抛物线的焦点到准线的距离是( )A.B.C.D.
- 7 This brief book is aimed at high school shjeents , but spe
- 8战国以后,我国主要的土地制度是A.屯田制B.井田制C.均田制D.土地私有制
- 9一个四边形的边长分别是3,4,5,6,与它相似的四边形最小边长为6,则这个四边形的周长是 _________ .
- 10如图,要从电线杆离地面5米处向地面拉一条13米长的拉线,求地面拉线固定点A到电线杆底部B的距离。
热门考点
- 1下列反应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A.锌与盐酸反应 B.硝酸与氢氧化钙反应 C.生石灰与水作用制熟石灰 D.Ba(O
- 2下列每组加点的字,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炮烙/烙印着凉/着陆自怨自艾/方兴未艾B.处所/处置腌渍/腌臜和衷共济/和盘
- 3如图,在Rt△ABC中,AM平分∠BAC,CM=20cm,那么点M到直线AB的距离是______.
- 4关于路程和位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路程是描述质点位置变化的物理量B.位移是描述质点位置变化快慢的物理量C.在同
- 5《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发表于 [ ]A、1993年 B、1994年 C、19
- 6阅读理解。 People from other countries will find many differe
- 7已知,且.(1)求证:;(2)若恒成立,求实数的最大值.
- 8下图是黄土高原外力作用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 1、黄土高原位置特殊表现在[ ]A、东南季风向西南季风过渡地
- 9如图,已知一次函数y=k1x+b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交于A(1,-3),B(3,m)两点,连接OA、OB.(1)
- 10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夜泊看渚①怀古李白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余亦能高咏,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