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常见题型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今年暑假,复旦大学附属中学语文特级教师黄荣华带着学生去了趟内蒙古、陕西,完成了一次“追远·拜谒之旅...
题目
题型:写作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今年暑假,复旦大学附属中学语文特级教师黄荣华带着学生去了趟内蒙古、陕西,完成了一次“追远·拜谒之旅”。这是他所带的人文实验班两年里的第四次游学。之前他们曾利用寒暑假完成了“唐宋明文化寻踪之旅”、“齐鲁寻根之旅”和“徽文化探访之旅”。
在复旦附中人文实验班,游学已成为一种传统,并逐渐发展为一门独立的课程。语文特级教师黄玉峰是游学的最早倡导者。他1997年开始带学生开展学旅,每年2-4次。起先就在上海周边,之后逐渐向外拓展。这两年暑假,他又带着学生徒步穿越徽杭古道,亲身体验当年徽商创业的艰难。
(摘自2013年8月《文汇报· 走出书本且行且思》)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答案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材料作文题。写材料作文,要认真读材料,从中提炼出一个中心来,并以此为中心作文。
一、审题立意的总原则:
(1)概括材料每段的内容含义,并提取重复出现的高频关键词,由此确定材料的核心内容或涉及的话题。第1段“两年里的第四次游学”表明“游学”之事不是偶尔发生的个别事件。第2段表明“游学”已成为传统并定型为课程,可见“游学”的有效性与可行性。第3段是在证明“游学”是种传统,而且显示了“要成为传统并定型就要坚持去践行、去传承”。
由此可见,本材料是围绕“游学”的内容进行介绍的。毫无疑问,材料反映出的显性话题就是“游学”,那么最切题的立意首先就是紧扣“游学”二字的内涵及其所涉及的问题领域而挖掘出的各种立意。其次,材料隐含的立意也要紧扣“游学”的本质(实践、创新、重拾传统)与思想启迪去拓展,拓展中最切题的还是那些与“游学”的特征(“游”“学”“思”)或本质有相似性或同一性的立意,即便有些立意源于“游学”的本质,但也不能游离于“游学”的特征之外去在一切问题上推而广之。
(2)以材料的核心内容或涉及的话题为根基,从材料中不同的富于启示性的词语切入,确立具体的立意和写作角度。
二、具体立意和写作角度导引:
“游学”的启示
(一)紧扣“游学”的内涵及其所涉及的问题领域而挖掘立意
表层的“游学”的内涵是指离开本乡到外地或外国求学,其特点是走出眼前的课本,冲出地域局限,或者边走边学边思,或者在他乡异国逗留一定时期以求学或借鉴。总之,表层的“游学”关乎着学习方式与教育方式,属于教育领域的问题,因此首先切题的立意要在教育领域中挖掘和探讨。挖掘和探讨时,要紧扣“游学”这种学习和教育方式的本质,即实践教育、创新教育和回归传统的教育(“游学”古已有之,孔子是先行者)。
1、单纯论述“游学”这种学习和教育方式对于知识建构与传播的意义。(为何+游学)
“游学”的意义简单写法:俗语说“学以致用”,学习书本知识是为了致用,而最具直接致用功能的知识则源自实践启迪后的总结与创造,而游学正是创造致用之知的最佳方式。孔子、玄奘游学传递思想的光芒(思想的光芒源自游学),司马迁、余秋雨游学传递历史与文化的光芒(历史文化的光芒源自游学),郦道元、钱学森游学让科学的灯塔闪光(科学的光芒源自游学)。
2、单纯论述“游学”这种学习和教育方式对于人才培养的意义。(为何+游学)
立意⑴“游学”这种教育实践能更有效地促成掌握知识:
走出读死书、死读书的牢笼,以轻松愉悦甚至好奇的心情面对知识①利于产生求知的主动性。②利于产生感悟与记忆的深刻性。③利于产生形成思想认识的灵感。④利于产生由此及彼、举一反三的创造性。
立意⑵“游学”这种教育实践更能出真知和真才:
①检验已有知识才能准确放心地用于实际。②还可弥补旧知、获取新知,而知识源于实际,则更利于用于实际。③更利于形成思想、提升思想。
3、综合论述“游学”这种学习和教育方式对于人才培养的意义。(学什么+为何游学)
学什么及其意义:例如①唐宋明文化——文学熏陶(成才之识)——做有知识、有文化的人②齐鲁寻根——道德感化(成人之德)——做明礼节、有德行的人③徽文化与徽商创业的艰难——实干启迪(成事之理)——做肯吃苦、能实***人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今年暑假,复旦大学附属中学语文特级教师黄荣华带着学生去了趟内蒙古、陕西,完成了一次“追远·拜谒之旅】;主要考察你对常见题型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材料,然后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曾做过美国通用汽车公司董事长兼总裁的阿尔弗雷德·斯隆有一次主持会议,讨论一项重要决策。他在广泛听取了发言后说:“在我看来,我们大家都有了完全一致的看法了。”会议出席者都频频点头表示同意。但是,斯隆突然话锋一转,“现在我宣布——休会!这个问题延期到我们听到不同意见时再开会决策。”与会者先是一愣,接着都会心地笑了。
据说,斯隆领导通用公司33年。他刚到通用公司时,通用公司在美国汽车市场的占有率只有12%,后来上升到56%。他的成功,首先是决策的成功。
要求选好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题型:写作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雪  梅
[宋]梅尧臣
梅雪争春未肯降,***人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这首诗蕴含的哲理,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或联想?请根据你的思考或联想写一篇文章,不少于800字。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60分)
弯弯曲曲的小路,通往风景幽芙的地方,这便是 “曲径通幽”。它是画家笔下渲染的景致,是摄影爱好者不断寻找的目标,是园林设计师着力创造的效果,也是文人墨客一直崇尚的意境,更是生活中人们处理问题常采用的态度和方法……因为“幽”也许在这“曲径”之中,“美”可能源于这回转之间。你又从“曲径通幽”这个词语联想到了什么呢? 
要求:试就联想的内容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题目自拟。
题型:写作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70分)
当下,人们不吝赞美之辞,对一些来自草根阶层的平凡人物冠以“最美”二字,如“最美教师”、“最美战士”、“最美妈妈”、“最美护士”、“最美司机”、“最美消防员”等。主流媒体不甘落后,大量刊载“最美人物”的“最美事迹”。发现“最美”、宣传“最美”已然成为当下一种社会现象。
此种现象,引发了你怎样的感想?请自拟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要求:①必须符合文体要求;②角度自选;③立意自定;④题目自拟;⑤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题型:写作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古希腊亚力山大帝未即位时,每听到父王在国外打胜仗的消息,就忧心忡忡,生怕天下都被父亲征服了,自己将来再无用武之地。
唐诗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座丰碑。对宋代诗人来说,唐诗既是丰厚的遗产,也是巨大的挑战。所以,钱钟书先生说,有唐诗作榜样,是宋人的大幸,也是宋人的大不幸。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