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文学类文本阅读 > 阅读文本选段,完成下面的题。                自  嘲鲁迅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酒泛中流。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
题目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北京同步题
阅读文本选段,完成下面的题。                自  嘲
鲁迅
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
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酒泛中流。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
1.下面对《自嘲》一诗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华盖,指像花那样盖在头上的云气,这里指好的命运。因为“顶有华盖,自然是成佛作祖之兆”。   
B.“破帽”一联是对自己过去处世态度的第一重回顾。上句言不改故装,下句言不识艰险。这是自嘲的第一方面:客观形势是“未敢翻身已碰头”,主观上却依然故我,不识艰险,不作相应策略之改变。   
C.“躲进小楼”两句是全诗总结。诗人在检讨、回顾、剖析了自己过去的人生观、战斗姿态后表示对目前情况的自剖、自嘲。   
D.诗中这些自嘲中的矛盾、悲哀和伤痛绝不说明鲁迅畏怯或偷懒,也不说明鲁迅后期作品稀少或不伟大,这些却也包含一位伟大人物严于审视自己的自谦、自叹,绝非自誉则可以确信。
2“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酒泛中流”一联运用了哪种写作(修辞)手法?请结合诗句说明其实际效果。
                                                                                               
3如何理解“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中加粗的字的作用? 
                                                                                                
答案
1.A
2.颔联以象征的手法抒怀言志,极富有幽默感。“闹市”,本是喻指敌人横行霸道的地方,而作者却能以“破帽遮颜”胜利穿过。“中流”,水深流急,异常危险,而作者却从容不迫,饮酒泛游,激流勇进,衬托出革命战士的英勇顽强,机智灵活。
3.此联写诗人在敌人的高压下,善于选择斗争阵地,同敌人进行韧战。“躲”字,融合“巧”与“敢”的双重意味,反映出作者自信、乐观的心境和神情。最后一句写无所畏惧、韧战到底的决心。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文本选段,完成下面的题。                自  嘲鲁迅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酒泛中流。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主要考察你对文学类文本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文本选段,完成下面试题。                致橡树 
舒婷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题型:北京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的题。
沁园春·长沙
***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1.所谓“领字”,是指有统领作用的字,它是诗词的句法特点之一。这种字的作用,从内容上看,它不仅管着本句,有时还管着下面若干句;从结构上看,这种字和后面的句子之间有明显的停顿,叫做“一字逗”。本词中的“看”字可称为“领字”,它领起的内容应该到                                       。在《沁园春·雪》中,“望”也是领字,请写出“望”领起的内容:                                             。   
2.请在括号内写出词句所运用的修辞手法。     
(1)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     
(2)粪土当年万户侯。(        )     
(3)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   
3.本词的上阕写寒秋景色,哪些词语起了描写秋色之深的作用? 
                                                                                    
4.下面句子中加粗的字是否可以换成括号中的字?为什么?
(1)漫江透(绿),百舸争流。
                                                                                   
(2)鹰(飞)长空,鱼翔(游)浅底。
                                                                                   
(3)怅寥廓,问苍茫(广阔)大地,谁主沉浮?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          
渔暮                 
 熊召政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余光中的这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题型:贵州省期中题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
                    戏李白
你曾是黄河之水天上来
阴山动
龙门开
而今反从你的句中来
惊涛与豪笑
万里涛涛入海
那轰动匡卢的大瀑布
无中生有
不止不休
黄河西来 大江东去
此外五千年都已沉寂
有一条黄河 你已够热闹的了
大江 就让给苏家那乡弟吧
天下二分
都归了蜀人
你踞龙门
他领赤壁
对下面的新诗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
礁石
艾青
一个浪,一个浪/无休止地扑过来/每一个浪都在它的脚下/被打成碎沫、散开……/它的脸上、身上/像刀砍过的一样/但它依然站在那里/含着微笑,看着海洋……
A.在诗人看来,碰毁船只不是礁石的责任,礁石屹立在海上,受到的恰恰是海浪无休止地袭击。因此,诗人笔下的礁石便成了受迫害又敢于斗争的形象。
B.诗中的礁石是一切被压迫民族、一切被压迫人民抗击旧世界旧势力的力量的象征。
C.诗人把他对生活的独到思考熔铸于“礁石”这一象征性的形象之中,运用比喻、衬托手法,赋予礁石以“弦外之音”和“象外之旨”。
D.全诗语言精练,形象生动,含蓄蕴藉,寓意深刻,是诗人坚持现实主义创作原则,“通过自己的心去写”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