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文学类文本阅读 > 美 生 灵张炜   ①暮色中,河湾里落满云霞,与天际的颜色混合一起,分不清哪是流云哪是水湾。一群羊正在低头觅食。这些美生灵自由自在地享受着这个黄昏。这儿水草肥美...
题目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0110 期末题
美 生
灵张炜
  ①暮色中,河湾里落满云霞,与天际的颜色混合一起,分不清哪是流云哪是水湾。一群羊正在低头觅食。这些美生灵自由自在地享受着这个黄昏。这儿水草肥美,让它们长得肥滚滚的,像些胖娃娃。
  ②没有比它们更柔情、更需要依恋和爱护的动物了。它们咩咩的叫声,可以呼唤出多少美好的情愫。它们那神秘的、不可理解的互相倾诉和呼唤,那由于鸣叫而微微开启的嘴巴、上皱的鼻梁都让人感到一个纯洁的生命的可爱。
  ③它们像玉石一样的灰蓝色眼睛,一动不动地看着你,直到把你看得羞愧,看得不知所措。
  ④人在这种美生灵面前,应该更多地悟想。人一生要有多少事情要做,要克服多少障碍,才能走到完美的彼岸。这遥遥无期的旅程,折磨的恰是人类自己的灵魂,而不仅仅是这一类生灵。人类一天不能揩掉手上的血迹,就一天不会获得最终的幸福。这是人类的全体被告知的一个大限、一个可怕的命数。在这个命数面前,敏慧的心应该有所震栗。
  ⑤温柔和弱小常被欺辱,可是生命的无可企及的美却可以摧毁一切。它最终仍然具有威慑力和涤荡力。
  ⑥三只小羊跟在它们的母亲身边,那种稚声稚气的咩咩声至为动人,它们的母亲对它们的呼叫几乎充耳不闻。三个孩子没有使母亲注意它们,就自觉无聊地在一块儿戏耍起来,像赌气似的,离母亲尽可能远一点,用有些笨拙的、粗粗的、像木棍一样的前腿去踢踏绿草;或者是瞅准一个踽踽前行的小甲虫,用毛烘烘的嘴巴去触碰,打一个不为人知的小喷嚏……这样的把戏玩了一会儿重又无趣起来,它们就一块向着远方奔跑,一蹿一蹿的,那是学着大羊们奔跑的样子。它们一口气跑到了河边。最后它们返回,从几只大羊的空隙中站直起来--它们想起了母亲,立刻惊慌失措地呼叫起来。它们的母亲也在寻找孩子--它们一抬头发现孩子们不见了。母亲的叫声比小羊的叫声要粗重有力多了。这遥遥相对的呼应此起彼伏,渐渐惊动了群羊。所有的羊都昂头发出了叫声,帮一个母亲或三个孩子。后来它们三个重新回到母亲身边,羊群才又开始寻找食物。
  ⑦羊们几乎毫无侵犯性,全身都蓄满了阳光。它们把这温暖和热量分赠人类,人类却对这宝贵的馈赠毫无感谢之情。比起很多更弱小的生命来,人类几乎不懂得羞愧。他们更多的时间像羊一样吃草,有机会却要放下草吃羊。他们常常奢谈自然界的所谓“食物链”,却从来不研究自己与其他动植物所构成的“食物链”。在整个神奇宇宙的生命链条中,人类构成了多么可怕的一环。作为某些个体,他们不乏优秀的悟者;作为群体,他们却是无知的莽汉。他们在把整个星球推向毁灭的边缘,却又沾沾自喜地夸耀和骄傲……
  ⑧暮色苍茫中,这一群美生灵被霞光勾勒出一片剪影。它们驮着所剩无几的光明踽踽而行。在这生命进化的历史上,它们的确是一些跨过了漫长世纪的苍老的生命,它们也许懂得太多太多:关于这个星球、关于漫漫时光、关于生命的奥秘。
  ⑨原来它们颔下垂挂的那一缕胡须,远远不是什么滑稽的标志,而是某种深刻的象征。它们正因为对这个世界知晓得太多了,才这样听天由命。
  ⑩它们从来都没有停止去做的,就是用自己弱小的身躯,每天驮回最后一缕阳光。
1.文章第⑥段的描写有什么特点?试赏析它在文章中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写道:“作为某些个体,他们不乏优秀的悟者;作为群体,他们却是无知的莽汉。”联系上下文,分条说明人类为什么是无知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结尾写道:“它们从来都没有停止去做的,就是用自己弱小的身躯,每天驮回最后一缕阳光。” 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深刻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将羊称作“美生灵”,请结合全文探究这些“美生灵”美在哪些地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运用拟人手法,以及动作和心理描写(或:细节描写)。内容上:细腻、生动地描写了三只小羊的咩叫、嬉戏和心理特征,形象地表现了羊群的和谐和温情,从而与下文所写的人类的同类相残形成对比。结构上,为下文对人类的丑陋进行反思和批评张本(或:作铺垫)。(意对即可)
2.①对其他生命的宝贵的馈赠毫不感谢;
  ②习惯于对温柔、羸弱的生命进行索取和掠夺;
  ③对同类也要进行掠夺甚至***戮,且不懂羞愧;
  ④把整个星球推向毁灭的边缘,还沾沾自喜地夸耀和骄傲。 (意对即可)
3.①羊虽常被欺辱、被***戮,却依然默默地对人类奉献和馈赠;
  ②它们用自己善良的本性、高贵的精神无声地向人类昭示可怕命数前的救赎之途(或:用自己的行动让人类看到拯救的希望)。 (意合即可。)
4.①模样和神情纯洁可爱;
  ②群体充满和谐与温情(或:群体友爱而互助);
  ③温顺善良,毫无侵犯性;
  ④无私地馈赠和奉献一切(或:把温暖和热量分赠人类);
  ⑤深刻理解世界,顺应天命。(或:对这个世界懂得很多,理解得深刻,听天由命。)(意对即可)
核心考点
试题【美 生 灵张炜   ①暮色中,河湾里落满云霞,与天际的颜色混合一起,分不清哪是流云哪是水湾。一群羊正在低头觅食。这些美生灵自由自在地享受着这个黄昏。这儿水草肥美】;主要考察你对文学类文本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上古时代,人们以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在任何方向上背景都一样的事实,对于他们而言毫不足怪。然而,从哥白尼时代开始,我们就被降级为绕着一颗非常平凡的恒星公转的行星,而该恒星又是绕着我们看得见的不过是一千亿个星系中的一个典型星系的外边缘公转。我们现在是如此之谦和,我们不能声称任何在宇宙中的特殊地位。所以我们必须假定,在围绕任何其他星系的任何方向的背景也是相同的。这只有在如果宇宙的平均密度以及膨胀率处处相同时才有可能。平均密度或膨胀率的大区域的任何变化都会使微波背景在不同方向上不同。这表明,宇宙的行为在非常大尺度下是简单的,而不是混沌的。因此我们可以预言宇宙遥远的未来。
  因为宇宙的膨胀是如此之均匀,所以人们可按照一个单独的数,即两个星系间的距离来描述它。现在这个距离在增大,但是人们预料不同星系之间的引力吸引正在降低这个膨胀率。如果宇宙的密度大于某个临界值,引力吸引将最终使膨胀停止并使宇宙开始重新收缩。宇宙就会坍缩到一个大挤压。这和起始宇宙的大爆炸相当相似。大挤压是被称作奇性的一个东西,是具有无限密度的状态,物理定律在这种状态下失效。这就表明即便在大挤压之后存在事件,它们要发生什么也是不能预言的。但是若在事件之间不存在因果的连接,就没有合理的方法说一个事件发生于另一个事件之后。也许人们可以说,我们的宇宙在大挤压处终结,而任何发生在“之后”的事件都是另一个相分离的宇宙的部分。这有一点像是再投胎。如果有人声称一个新生的婴儿是和某一死者等同,如果该婴儿没从他的以前的生命遗传到任何特征或记忆,这种声称有什么意义呢?人们可以同样地讲,它是完全不同的个体。
  如果宇宙的密度小于该临界值,它将不会坍缩,而会继续永远膨胀下去。其密度在一段时间后会变得如此之低,引力吸引对于减缓膨胀没有任何显著的效应。星系们会继续以恒常速度相互离开。
  这样,对于宇宙的未来其关键问题在于:平均密度是多少?如果它比临界值小,宇宙就将永远膨胀。但是如果它比临界值大,宇宙就会坍缩,而时间本身就会在大挤压处终结。然而,我比其他的末日预言者更占便宜。即便宇宙将要坍缩,我可以满怀信心地预言,它至少在一百亿年内不会停止膨胀。我预料那时自己不会留在世上被证明是错的。
1.对“我们现在是如此之谦和,我们不能声称任何在宇宙中的特殊地位”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相对于上古时代,我们对地球的认识固然有所进步,但认识的还不够十分到位。
B.地球是一颗普通的行星,它绕着一颗非常平凡的围绕着普通星系公转的恒星公转。
C.我们和上古时代的人在同一个地球上生活,地球只是一个绕着太阳公转的普通行星。
D.我们生活的地球并不是古人认为的宇宙的中心,它和其他众多星系的背景是一样的。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人们可以按照两个星系间的距离来描述宇宙,因为宇宙的膨胀是均匀的。
B.虽然宇宙中星系之间的距离在增大,但星系之间的引力吸引有可能降低宇宙的膨胀率。
C.“大挤压”和“大爆炸”后的状态相似,具有无限密度,物理定律在此状态下失效。
D.作者认为宇宙中的局部运动也许会出现混沌状态,但宇宙在大尺度上是可以预测的。
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     ]
A.作者在文中肯定了地球围绕着太阳公转这一客观事实。
B.作者认为宇宙的遥远的未来是完全可以预见的。
C.宇宙的平均密度无论是大于临界值或小于临界值,地球都会收缩。
D.目前还不能预测宇宙在大挤压后将会发生什么或不发生什么。
题型:河南省期末题难度:| 查看答案
创新与想象
王生平
  艺术贵在创造,科学贵在创新、艺术是情感的表达,追盔盟是奏科学是理性的事业,追求的是真,二者似乎不搭界,但都离不开人类的想象力,是相互渗透、相互补充的。
  艺术不是科学,但艺术创作却具有科学的品格,所谓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就是这个意思?古人的“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的深沉慨叹;今人把“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中的“是”改成“这”,而提议者被尊为“一字之师”;著名钢琴家因演奏成名的钢琴曲错了一音而后悔:这一切都说明了艺术上的一字之差、半拍之慢,是美感强弱的构成因素、决定成分。尽管艺术采用的是形象的表达方式,但它的表达也有一个基本的技巧适中问题,也要符合客观的规律即科学问题。无科学性,艺术表达就不会有美感,也就难以为人所理解。
  科学不是艺术,但科学发现也常有某种艺术创造的品格,即使有了新的突破、价值和意义,也会是“睫在眼前常不见”,只是有些“美妙”感,至于到底是什么东西,还是不能说清楚、道明白。杨振宁20世纪50年代关于“交换规范场论”的论文就经历了一个由不理解到理解的过程。“在20世纪50年代,我们只觉得这篇文章很美妙:到了60年代,才觉察到它的重要性。我到1964年以后才清楚认识到它跟数学的关系:”(《杨振宁文集》)电报的发明者美国人莫尔斯原本就是画家,1832年10月他在由法国返回美国的轮船上,一名叫杰克逊的医生在介绍一种叫“电磁铁”的新器件时说:“实验已经证明,不管电线有多长,电流都可以神速地通过。”正是这句话使莫尔斯沉浸在神奇的幻想之中,他大胆设想:既然电流可以在瞬间通过导线,那么我们是否可以用电流来远距离传输信息呢?这个想法使他坐卧不安,从此以后,他告别了艺术,投身到科学领域,专门研究电流传输信息的问题,最终发明了电报:美国发明家郝奥发明缝纫机的针头,德国化学家凯库勒发现“苯环”结构,都是在“无意识”的梦中完成的?钢筋混凝土的发明者既不是著名的建筑师,也不是卓越的力学家,而是一位整天摆弄花草的法国园艺家约瑟夫·莫尼埃。这些事例意味着,科学发现并不只是理性思维的产物,它还依赖于艺术的想象力、创造力,依赖于人们的灵感和顿悟。
  上述的创造和发现说明,艺术与科学、美与真,有重叠、有交融,二者是形象思维与理性思维的统一。王国维曾提到了这一现象,他通过讨辛茅蒺询。《木兰花慢》--“可怜今夕月,向何处、去悠悠?是别有人间,那边才见,光影东头”的研究,认为“词人想象,直悟月轮绕地之理,与科学家密合,可谓神悟”。1964年8月,***在同周培源、于光远谈哲学时也认为,“这首诗含有地圆的意思”。西方物理学家海森堡说“美是真理的光辉”,而爱因斯坦直接把科学发现称为“自由创造”,表达的均是同样的意思。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审美与科学殊途而同归:同归于历史、实践和生活,分途在求真、抽象与求美、具体的社会分工上。分工的优点是产生了专业和特长,缺欠是出现了职业的痴呆。中外先贤、学者给了我们以忠告。达尔文说,若有来生,不再成为制造公司的机器,每周要读诗、赏画、学音乐。工程院院士许国志诗云:“他生倘得从吾愿,甘为诗书再献身。”由于社会在发展、历史在前进,又由于生活、实践是整体的、不能分割的,产生了专业和特长的强强联盟,消化着消极的弊病,使二者互补成为主流,于是便有了科学与艺术的相得益彰态势。科技美学的诞生标志着这一点,而美育学科的建立,则意味着我国在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方面将大有作为。
  艺术与科学的关系启示我们,不论是理论创新、科技创新还是其他创新,都不仅需要科学的逻辑推理,而且需要艺术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不仅需要理性,而且需要感性、直觉、顿悟。因此,我们要不断提高理性思维能力,不断提高艺术品味和形象思维能力,这也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
1.下列各项中不能作为论据证明“艺术与科学、美与真,有重叠、有交融”的是[     ]
A.美国人莫尔斯发明了电报。
B.***说,《木兰花慢》含有地圆的意思。
C.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美学诞生了。
D.艺术创新需要感性、直觉与顿悟。
2.本文第二段和第四段都谈到了艺术的科学性问题,这是重复吗?请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事科学研究与艺术创作的人,要分别怎么做,才更有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才更有利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从曲阜向北走不远,就到了规模不小的颜庙。那里供奉着被称为“复圣”的孔子的学生颜回。庙里有块石碑,上书“陋巷故址”;有眼古井,称“陋巷井”。望着井下幽幽绰绰的黯黯水影,心里不由响起那句千载盘旋的苍老的喟叹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那么,颜回“一瓢饮”,饮的便该是这井里的水了。井因人而著名而成为圣物;为了保卫圣物,明代嘉靖年间建起了一座亭子。平地垒起的石基,六根木柱撑起一个形制朴素的六角檐顶。亭中井旁立一石碑,正面书“陋巷井”三字,北面镌着有关建亭的文字。
  我在亭里默坐许久,觉得它很有些意味。
  想起孩子时候,听爷爷讲过孔夫子和他弟子的故事,童真无邪,当时最感兴趣的是公冶长,传说他能听懂鸟儿说话;最动心同情的算闵子骞,他体贴孝敬父母;对颜回呢,只知道他家里穷,却好学不倦,此外并没有留下多少深的印象。后来书读得多了些,知道孔子最器重的弟子是颜回。颜回总有一种什么东西,长久起一种激励人、鼓舞人的作用,恐怕不单单由于他家贫仍然不倦追求学问。
  后来看到台湾柏扬先生的《丑陋的中国人》,作者在批评孔子和儒家思想的弊端,即“不思改造社会,轻视竞争”、提倡“安贫乐道”时,讥弹说:“只把穷得叮叮当当的颜回先生,当作活宝,努力赞扬他的安贫气质。”柏扬似乎也把颜回的作为当作中国人的“丑陋”之一例加以指责,我看了不大舒服,这种指责有失公允。
  其实孔子从来没有一味地劝人安贫,号召大家一起过苦日子。孔子很欣赏的另一大弟子端木赐,就下海经商,成了春秋时期很有名的大款。孔子和他的不少弟子器重颜回,主要因为他特异的意志和操守。为了钻研治国安邦的学问,或者说潜心于学术吧,颜回虚怀若谷,全力投入,坚忍不拔,毫不被富贵权位享受等诱惑,这是多少值得赞佩的精神境界!历史上以如此专攻不旁骛的心态钻研科学技术的人被认为精英,以同样心态钻研人文学问,为“天下归仁”的理想而献身,不同样应当被视为人类的民族的精英吗?纵观20世纪痛揭中国人的丑陋,即国民劣根性,有谁可同鲁迅先生相比拼?而鲁迅先生说,“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人,有拼命硬***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历史掩不住他们的光辉,先生盛赞他们堪称“中国的脊梁”。颜回不正属于这一“脊梁”的行列吗?他是美好的中国人。
  陋巷、陋巷井、陋巷井亭,这里标识的“陋”,只在于指不尽如人意的物质条件。不厌其陋,不惧其陋,而为了改变这陋,以坚忍精神去进取的人,永远有资格成为人群的楷模。
  后来我又有机会拜谒颜庙,特意为井亭拍了照片,很出乎意外,这一次我知道一件事。
  有位自称颜回第七十五代孙,在该市的“颜氏联谊会”担任着职务的老者,对归国“寻根”的一位颜姓先生说,他们颜姓高于孔姓五百多年。孔子的母亲叫颜征在,那么细论起来,孔圣人还是颜家的外甥哩。他还矜夸:颜姓人自六十一代开始经皇上诏准,行辈排名依次用30个字,轮转至今。这位老者又说,颜回帮助过孔子治《春秋》,编《周易》,连儒学界的人也承认颜回学问高过孔子。
  我不禁想,“不幸短命死矣”的颜回,果若有灵,听到20世纪他的第七十五代孙有人在孔圣诞生地大发如此高论,他会怎么想呢?恐怕跑到陋巷井跳下去,再死一回。
  我照了几张颜回井亭照片,我愿铭记这座简朴的亭,只是为了牢牢记住一句话:巷陋,井陋,亭陋,全没有关系,不须在乎;只是心灵——人的灵魂,绝然不能安于其陋!(吴继路《颜回井亭新记》)
1.作者说童年时代听爷爷讲故事,“最感兴趣”的是公冶长,“最动心同情”的是闵子骞,对颜回却“并没有留下多少深的印象”,这是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文第三段写到:“颜回总有一种什么东西,长久起一种激励人、鼓舞人的作用,恐怕不单单由于他家贫仍然不倦追求学问。”请结合下文,具体说说还有什么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说说第五段划线句的主要意思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多次写“巷陋,井陋,亭陋”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草原上的日出
英·多丽丝·莱辛
  (1)在清晨的灌木丛中,一个小男孩遇到了如下情景:
  (2)他跑得更近了,然后又静静地站住,一种莫名的新的恐惧使他停下了脚步。他四周的草儿生机勃勃,正在窃窃私语。他狂乱地四下张望,接着低头看去。地上黑压压的全是蚂蚁,又大又壮,它们对他视而不见,急匆匆地向挣扎着的什么东西奔去,好像亮闪闪的黑水在草中流淌着。
  (3)之后,他屏住呼吸。怜悯和惊惧攫住了他,只见一只野兽倒在地上并停止了尖叫。此时此刻,他只听见一只鸟儿在鸣唱,以及行色匆匆的蚂蚁的沙沙声。
  (4)他抬头冲那只不住扭动、时而抽搐的黑色东西望去。它比刚才安静了。从那团微微扭动的东西尚能模糊看出是只小鹿。
  (5)他突然想到他可以开枪射击,让它结束痛苦;于是,他举起枪。然而,他又缓缓地放下了枪。那只鹿再不可能有什么感觉了,它的挣扎是神经的机械反射。但使他放下枪的并不仅仅是这个,而是一种在脑海里逐渐膨胀的愤怒、痛苦和抗拒感:如果我没来,它也会这样死去。我干吗要干涉呢?类似这样的事情灌木丛中随处可见,随时都在发生。活着的东西在极度痛苦中死去,这是生命的演变过程。我阻止不了,我也无法阻止。我无能为力。他很高兴那只鹿已经失去知觉不再感到痛苦了,因此他不必下决心去***死它。此时,他脚下的蚂蚁们嘴里衔着粉红色的肉片正浩浩荡荡地返回。他的鼻子闻到了新鲜鹿肉的酸味。他极力控制着空胃徒劳地抽搐,然后提醒自己:这些蚂蚁也需要吃东西!
  (6)那东西已经小了。现在,它看上去已经难以辨别。他不晓得时间已经过去了多久,随后看见那个黑影渐渐变小,些许白色从中显露出来,在阳光中闪闪发亮。是的,是太阳刚刚升起来了,它照耀在岩石上。唉,整个事情不可能超过几分钟。
  (7)他跨步前行,信步踩碎了几只蚂蚁,直至他站到那具骨架前。它已经被剔净了肉。除了白骨上粉红色的碎肉块,仿佛它已经在那里躺了好多年。骨头四周,蚂蚁嘴里衔着肉,渐渐稀少。
  (8)那个男孩朝它们──又大又黑又丑的蚂蚁们望去。其中有几只站住,正用闪亮的小眼睛盯住他看。“滚! ”他冷酷地对那些蚂蚁说,“我不喜欢你们!不管怎么样,都不喜欢。滚吧!”说完,他想像着那些蚂蚁转身离去的情景。
  (9)他在那些骨头边弯下腰,触摸头颅上的孔穴:那是眼睛所在的地方,他想到了鹿那水汪汪的黑眼睛,觉得这一切难以置信。
  (10)那天早上,也许一小时前这只小生灵还骄傲又自由地走在灌木丛中,感受着皮上的凉意,就像他自己感受到的那样,感到兴奋。它自豪地踩着大地,轻轻地甩动着漂亮的白尾巴,嗅着清晨寒冷的空气。它像国王和统治者们那样行走,自由漫步在这片灌木丛中。每片草叶为它而生长,闪亮纯净的河水供它饮用。
  (11)但是,接着──发生了什么事呢?谁会想到这样一只箭步如飞的动物会被一群蚂蚁困住呢?
  注:多丽丝·莱辛(1919-),当代英国最重要的作家之一,2007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1.“小男孩”在清晨的灌木丛中遇到的这一幕情景给他的心理和情感上带来了哪些变化?请简要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10)段突出了小鹿怎样的形象?从全文看,作者这样写有何用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艺术不仅要反映现实,还要看到人们的心灵状态。请结合对这句话的理解,给文中第(5)段的画线句写一段赏析性文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浙江省期末题难度:| 查看答案
“国学”谈
连博
  “国学”一词,从清末吵到如今,诸家定义不一。以《四库全书》所分,国学有经、史、子、集四部;按章太炎所分,则有小学、经学、史学、诸子和文学。不过国学相对于新学,应指旧学;相对于西学,当指中学。大体言之,也就是老外说的“汉学”。
  那么是否有分属各国的特殊学问呢?舒芜先生在《“国学”质疑》中说:“从来没有听说英国、美国、法国、德国、意大利、希腊、西班牙、土耳其等等这些国家,自称过他们的‘国学’啊。”其实土耳其“国学”还是有的,所谓“突厥学”是也。与之类似的,至少还有埃及学、亚述学、印度学等等,在欧美大学历史系,特别是东方历史系,一般都设有相应的专门课程。
  可以看出,这都是一些东方的文明古国,文化背景与传承古希腊罗马的西方文明非出一系。其固有的文字文化无以名之,只好强以国名冠之。那么,能否把它们全部取消,像舒先生希望的,归并到文学、哲学、史学、法学等等中去?恐怕很难。科学哲学家库恩(Thomaskuhn)说,任何理论或学说都是建立在基于某种假设的范式基础上。特别对于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这种立论基础往往与对世界根本属性的看法有关。举个例子,假如现在要把中医学归并到西医学去,除一些中草药可以用化学方法鉴定分离出有效成分制成西药外,像手太阳心经、足少阴肾经等十二经络在解剖学上能找到依据?阴阳五行,表里寒热又如何用病理学来解释?再如中国历史研究可以借鉴现代科学方法,但习用的训诂学、校勘学、目录学、年号学、史讳学要完全归并到西方史学中去,就很难找到合适位置。
  身为中国人,我想多了解自己本国的传统学术还是有必要的。在传统学术与现代学术断层的今天,国学本应支持。但像时下某些人那样,把国学局限成儒学,甚至歪曲成理学;又或者大肆炒作,接连搞出“发现老子”、“论语新解”等“重大突破”的闹剧,那就只能称之为“伪学”,只能反对。传统文化虽说是以儒家学说为主流,但岂能要求我们今天的价值观倒退,改向封建士大夫们看齐?何况春秋战国时有儒家还有诸子,汉朝就有反对把儒家经典变成迷信教条的王充,宋朝除了程朱理学还有陈亮主张实用的“事功之学”,清朝还有反对礼教的俞正燮、戴震等人,更不要说除了典籍文章之外,中华民族创造的其他杰出成就了。
  鲁迅先生早就感慨过真假学人的差别:“中国有一部《流沙坠简》,印了将有十年了。要谈国学,那才可以算一种研究国学的书。开首有一篇长序,是王国维先生做的。要谈国学,他才可以算一个研究国学的人物。”
  可见,国学还是值得批判发扬的,但绝不是光靠背四书五经、唐诗宋词就完事。而倒退,就更不会有什么出路了。(选自2006年8月1日《文汇报》,有删改)
1.下列表述与原文内容相符的一项是[     ]
A.“国学”一词历来叫法纷纭,有人称之为经、史、子、集,也有人称之为小学、经学、史学、诸子、文学。
B.从清末到现今,“国学”一直没有统一的定义,本文认为,国学应是研究古代儒家文化及其价值观的学说。
C.国学研究如果只局限于儒学,不研究包括王充、戴震等人的学说和程朱理学,那无异于向封建士大夫看齐。
D.作者认为,中国人研究国学,很有必要,但时下国学研究却出现了不少误区,造成不良影响,应引起关注。
2.综观全文,作者主要是针对两大问题来谈“国学”的。请概括出这两大问题的具体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写出本文作者关于“国学”的观点及其依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