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文学类文本阅读 > 阅读下面的小说,完成下面问题。办事儿王和文   每次探亲回家,父亲都会提起表哥。他通常这样说,你表哥真不错,经常来照料我们,大大小小的事都替着张罗。  表哥待我...
题目
题型:0113 期中题难度:来源:
阅读下面的小说,完成下面问题。办事儿
王和文

  每次探亲回家,父亲都会提起表哥。他通常这样说,你表哥真不错,经常来照料我们,大大小小的事都替着张罗。
  表哥待我们真是好。我在县城读书的时候,伙食差,经常陷于“饥寒交迫”的境地。多亏了表哥,他当时在县里最气派的第一饭店工作,晚上下了班,经常到学校里给我送去一大块熟牛肉或狗肉,看着我吃下才笑眯眯地离开。
  我有时会问,你这样做好吗?
  表哥说,我们那里每个人都有一份,自己人吃嘛,撑死了能吃多少?
  我很感动,也很诧异,但是狗肉堵着嘴,想不出恰当的话来,只能说,你们不会把饭店拿垮了吧?
  果然被我不幸而言中。我考上大学的第二年,第一饭店停业了。表哥呢?进了一家金属乐器制造厂。
  我再次放假回家,发现家里的橱柜.水缸盖.锅盖乃至簸箕,全都是亮闪闪的优质材料。
  我的心一沉!侧立起耳朵,看着父亲。他老人家果然又说,你表哥真是不错。
  我决定和表哥谈一谈。我尽量委婉地表达了这样的意思:你这样做对单位和个人都是不负责任的,这样下去对自己是很不利的。
  表哥很尊重我这个小弟,他也相当诚恳地表达了他的意思:你表哥我没有别的本事,只能拿破料子给亲戚朋友办点事儿;要是这点事儿都办不了,我还不憋屈死啊;又不是偷出去卖钱,自己人用嘛,打死了能用多少?
  我乖乖地闭上嘴巴。
  不过,表哥还是感谢我的开导,他说,放心吧老弟,我倒是想拿金块呢,可也得有啊,厂里只有铝合金和擦琴的布料。
  我这才注意到,他家里的窗帘、床单、电视机罩……都是上好的白棉纱布。
  我讪讪地说,你们,你们不会把工厂拿垮了吧?
  果然又被我不幸而言中。没过两年,乐器厂***了。表哥呢,下岗了。
  又是一年过去。
  我再一次回家。阔同学在当地最高档的酒店设宴款待。酒至半酣,我去洗手间,没想到竟遇见了表哥!他做了这里的保洁员。
  意外相逢,我们都特别高兴。表哥实在见老,也是奔50岁的人啦,但是热情和仗义丝毫不受时间和地点的局限,他把“正在维修请您稍候”的大牌子架到洗手间门外,说,不让别人进来,给你专用!
  我大着舌头说,这不太好吧?
  表哥说,嗨,这点事情都办不到,你表哥我在这里不是白混了么?
  从洗手间出来,我发现衣兜里鼓鼓的,掏出来一看,是不知什么时候塞进去的五六包面巾纸。我隐约记起表哥刚才说过一句话:这里只有这东西,真不好意思拿出手。
  我嘿嘿笑了,眼泪却止不住流下来……(选自《京江晚报》)
1.下列对小说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小说中“我”的内心情感是复杂的,即深恶痛绝表哥的可耻行为,也理解表哥的做法,同情表哥的遭遇。
B.从“我”的身上,反映了社会上有些人并不是不懂得法律和制度,但往往难免做了人情的俘虏,引人深思。
C.小说通过对表哥前两次工作中拿饭店肉食和拿工厂材料的描写,既能让读者感受到表哥最后做了保洁员的情节安排是一种必然,又为结尾处的高潮铺垫蓄势。
D.小说通过前后的对比,写出表哥生活的变化,也表现出现实生活的变化,提出社会需要改革的问题。 E.小说启示我们:个人的利益是建立在集体利益的基础上的,如果一味损害集体利益,最终损害的可能就是自身利益。
2.试总结表哥的性格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析小说结尾“泪”的意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AD
2.表哥喜欢给亲戚朋友办事儿,说明他是一个重感情.热情仗义的人。表哥给人办事儿是为了“不憋屈”“不白混”,说明他是一个喜欢面子的人。表哥拿公家的东西办事儿,说明他是一个爱贪便宜的人。(意对即可)
3.对表哥多年待自己好的感动。对表哥不改陋习的痛惜。(意对即可)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面的小说,完成下面问题。办事儿王和文   每次探亲回家,父亲都会提起表哥。他通常这样说,你表哥真不错,经常来照料我们,大大小小的事都替着张罗。  表哥待我】;主要考察你对文学类文本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下文,回答后面问题。祈 求
  我曾经在长城上看到一位白发苍苍的画家画鹰。在北方特有的那种干燥湛蓝的天空下,苍劲古朴的长城默默地蜿蜒于群山之上。画家在一块白布上泼墨挥毫。长城上的风扬起老人的白发,鼓动每一个人的衣襟。他展开那面墨汁未***鹰旗。雄鹰起伏振翅,直欲破空而上。阳光普照群山,也照在猎猎作响的鹰旗上。一瞬间,我忽然感觉到一种热血冲破冰层的眩晕,一种沉淀压抑已久的力量猛烈爆发:天空、阳光、长城、老人、长风、鹰。
  那不是我第一次见到鹰,却是第一次为鹰震撼。
  后来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在峭壁上看到了鹰的巢穴。那只是一个粗陋的石坑随便地搭上几根粗树枝,其余一无所有。它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后来又看到南方一种色彩艳丽的织鸟精致而温暖安全的巢时,我想到了北方的鹰。不知为什么,我总觉得鹰的身上有一种冷峻而直入人心的力量。我明白鹰不需要巢穴,它从不躲避风雨。它是天地间飞翔的精灵,高傲、敏锐、凶猛、无畏,永不留恋巢穴的温暖与安乐。
  我带一身风尘回到家乡,听说公园里来了个动物展览团。我想起了鹰,于是我去了。
  从羽毛的颜色和体形可以看出:那是一只已经苍老的鹰和一只年轻的鹰。鹰架距我不到三米。那只苍老的鹰的羽毛零乱而支楞突兀,腿上有一根粗大的铁链,它埋头翅间。那只年轻的鹰目光迟滞,仿佛在看什么,又什么也没看到。
  一个小孩,忽然放肆地把手中的香蕉扔向那只埋头的鹰,他一定不知道他做了一件多么愚蠢的事,因为他还在得意的笑。那只鹰猛地昂起了头,有力的颈部弯曲成了一个矫健而凶猛的弧度。我看到它眼中凌厉地闪过什么,它闪电般地直掠下来。然而那不足一米的铁链狠狠拽住了它,它猛然回坠,被倒吊在高高鹰架上,晃来晃去,那只年轻的鹰展了展翅以便站稳,它冷漠地看了看脚下的同伴,又把茫然的目光投向远方。
  那个被吓呆的小孩这时才清醒过来,悻悻地抓起一把泥沙朝那倒吊着的鹰狠狠扔去,又嘿嘿地笑起来,一边捡石块,一边大声地骂。那只苍老的鹰耸着翅,挣扎着,发出一串低沉鸣音。它的声音在颤抖。我分明地感到一种苍白而强烈的悲怆冷冷地漫过心头。我拦住那个小孩,叫他滚。
  鹰渐渐停止了挣扎,静静地倒吊在高高的鹰架下。利爪笔直地伸向天空--那里曾是它的家园、梦想、荣耀和骄傲。四下沉闷,天地间只有蝉在不停地叫。
  我不知道鹰是否会流泪。
  那夜我在山顶坐了很久。天上有月,月旁有星;山上有风,山下有楼。我在山顶大梦一场,一颗泪珠从天上落到我的手上。清晨我再去看那两只鹰的时候,苍老的鹰依然倒吊着,刚刚死去。喂鹰的人说,野生的鹰是没法养活的——它不吃东西。他告诉我那只年轻的鹰是人工孵化的。
  天空是蓝色的,一切都很安静。我想起北方的天空、阳光和鼓动衣襟的长风,想起伤痕累累的长城上那面猎猎的鹰旗。我不知道那只年轻的鹰在寻找什么,但我想那一定是一只被束缚的鹰对祖先血脉相承的东西的渴求--虽然它一生未曾飞翔。
  我知道鹰的灵魂在天上。我祈求世上善良的人们,给鹰一颗高飞的心,让高飞的灵魂永不沉沦。
1.散文开篇,作者选择“长城”这个特定的场景,有什么用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小孩欺辱苍老的鹰时,年轻的鹰“展了展翅以便站稳,它冷漠地看了看脚下的同伴,又把茫然的目光投向远方”,这表明了年轻的鹰的哪些特点?作者借它表达了什么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看到小孩欺辱苍老的鹰以及鹰的痛苦和无奈,作者为什么会感到“一种苍白而强烈的悲怆冷冷地漫过心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对这篇散文的理解,正确的两项是[     ]
A.作品写南方织鸟精致而温暖安全的巢,是为了与鹰的巢穴对比,以反衬鹰的敏锐与高傲。
B.作品写年轻的鹰茫然冷漠与苍老的鹰高傲暴烈,用意在于表明离开天空鹰就将失去灵魂。
C.作品描写遭到欺辱后的鹰的动作、眼神和鸣音,使其内在的精神和性情得到了充分展示。
D.作品通过对小孩无知行为的描写,对人类残害动物、摧残个性的行为给予了有力的批判。
E.作品用象征手法,通过对苍鹰性格及命运的叙写,表达了对志在高远的奋飞精神的渴望。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题。亲 亲 麦 子
张佐香
  ①麦子是一枝灿烂而实在的花朵,开在万里田畴之上,开在农民心坎上。
  ②麦子的颗粒很美,有土壤般朴素柔和的质地和本色。一粒麦子是美丽的,一颗麦子是美丽的,一地麦子还是美丽的。麦子生命的每一个过程都是美丽的。麦子原本是一粒种子,浸润了阳光、空气、水分,结出黄灿灿的麦粒,丰富了我们的血液和躯体。麦子用它的物质颗粒和精神内核书写着人类的历史
  ③当秋阳拂照四野,耕耘完的田畴袒露出丰腴的肌肤,随着父亲手臂的挥动和铿锵的步伐,麦粒穿过深秋的空气落入土地。田野上空一阵又一阵金色的雨在秋阳里一闪一闪。父亲脸上荡漾着微笑的涟漪,把麦粒交给生命的家园。种子要想不丢失自己,就必须走回它生命的家园,走向疏松湿润的土壤,吸收大地的微温和芬芳。在秋雨的润泽下,绿色的剑刺破黑暗的泥土指向天空。嫩嫩的绿芽儿探出头来,它们挨挨挤挤地住在一起,以盛大的形式展开,以集体的力量显示其生存的意义。
  ④麦子从容地迈过冬天的门槛,第一个用绿色的手与春天紧握。清纯的麦苗相依相扶、牵牵连连,一直铺向遥远的远方。瞬间,万野绿遍,大地尽染。麦子在一望无际的田畴尽情地拓展绿色的海洋。大地融进了蓝天,蓝天陷进了绿海。此时的乡亲们忙着在麦海里除草施肥。麦子在人类的呵护下,展示着拔节吐穗、开花灌浆的生命过程。麦子和人类在和谐中相互期待、相互拥有。
  ⑤麦子把生命之花开在头部,最完美地接受阳光雨露。麦子终于完成了对生命的雕塑,不动声色地吐露出饱满的穗子。麦穗就是国徽上的那麦穗。麦穗是绝妙的艺术品。数十粒麦子团结起来,井然有序地排列成一个柱体。麦粒大头向下,小头尖尖向上,汗滴一般,而麦芒如剑直指蓝天。风来了,麦浪一波又一波,似乎整个大地都跳起了舞。父亲去看麦子的长势,怜惜地扯下几根麦穗搓着,然后眯起眼,吹起麦芒,将一手心鲜嫩的麦粒倒进嘴里。我去嗅麦子清香的味道,像掬起一捧水那样,用双手捧着几个麦穗,将脸贴在它们的上面,我手捧着它们表达我的亲近。在我心里,麦子就是我永远的亲人。
  ⑥看母亲割麦是一件赏心悦目的事。镰刀闪着星月一般俏丽的锋芒。母亲一手抡开镰刀,一手揽麦入怀。镰刀贴着地皮,挥出一道优美的弧线。瞬间,麦子便倒进母亲温暖的怀里。顺手,母亲抽出一绺作要子,就势将麦子翻转过来,捆好。麦捆从腋间滑落下来,躺在田垄上。这一连串的动作一气呵成。农民为麦子备好行囊,走进炊烟袅袅的村庄。麦子收后的田野静静的。母亲细心地寻找麦子,唯恐遗漏一粒,像在寻找土里的珍珠。融入了阳光、雨露、汗水的麦粒,是大地之树结出的鲜亮的果子,是大地母亲分泌的乳汁,哺育着人类。麦子是芸芸众生生命的基本元素,锻造着我们的灵魂。
  ⑦麦子从容地走完真善美的一生,生根,长叶,开花,结果,奉献……麦子,普通而神圣的麦子,朴素而雅致的麦子,养育我们血脉和精神的麦子,弥漫着文化意蕴,流淌进海子纯洁的诗篇。面对你,我俯首膜拜,诚谢敬仰!(选自《诗意的栖居》)
(1)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本文生动详细地描述了麦子生根、长叶、开花、结果的一生,用词优美,情深意浓,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B.本文主要运用了叙议结合的手法以及拟人、对比、夸张的修辞手法,使作品条理清楚,又显得很有文采。
C.本文安排文章的结构颇有匠心,如写父亲播种、母亲收割时各有侧重,行文富有变化。
D.从字里行间不难看出,“我”的父亲种麦子很有经验,例如在第⑤段,他吃下鲜嫩的麦子就能判断麦子的长势。
E.本文作者有很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如他在文中运用冷静客观、准确细致的语言,表达了对麦子的情感。
(2)作者在第②段说:“麦子用它的物质颗粒和精神内核书写着人类的历史。”怎么理解这句话的含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文第⑥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表达技巧?各举一例说明其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联系全文,探究作者主张“亲亲麦子”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社会转型和文化转型
  ①当代中国的社会格局,从2007年底、2008年初开始转型,标志是厦门Px事件和“周老虎”事件,市民或网民分别在街头和网上开始社会运动。当代中国的文化格局,则是从2008年底、2009年初开始转型,标志是“草泥马”的横空出世。随着社会转型和文化转型由下而上的启动,公众逐渐理性地表达反对立场和戏谑性地使用反讽话语,公民意识呼之欲出。
  ②2010年,各种社会事件目不暇接,加速度出现。“俯卧撑”、“躲猫猫”在2008年、2009年分别是年度关键词,但是在201O年,此类事件昙花一现,就立即被层出不穷的其他事件覆盖。在社会事件的重重压力之下,文化领域暗流涌动,不时激荡成风波,摩罗、汪晖、唐骏、李一、周立波等纷纷成为风波中的主角。唐骏、李一、周立波并非文化界人士,分属商业、养生、娱乐领域,但是他们都事发于文化层面,唐骏的学历、李一的信仰、周立波的网络观均遭到摧毁性的质疑。除了李一的“天价养生班”被暂停,唐骏的“打工皇帝”身份没有动摇,周立波的“海派清口”依然票房不错,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他们无需付出代价。
  ③与80年代精英“启蒙”公众不同,当下,公众“启蒙”精英成为常见现象。90年代以降,知识分子的专业化取代了公共性。许多精英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各有所长,在专业以外几乎一无所知,对于公共问题的看法缺乏“常识”,却凭借对话语权的垄断成为权威。在网络时代尤其是微博时代,话语权失去了决定性作用,价值观开始变得越来越重要。公民意识在中国匮乏,不仅表现于公众缺乏公民意识,更表现在精英缺乏公民意识。不同的是,公众通过网络进行自我教育,在不到10年的时间里经历了从顺民到公民的转型,虽然这个转型过程远未完成,但是卓有成效。公众的“反智”倾向值得反思,但是部分精英对于公民意识的拒绝,更加值得检讨。
  ④公众对于部分精英的批判,“反智”的成分越来越少,“启蒙”的成分越来越多。由于社会问题日益凸显,难以回避,精英们纷纷走出专业领域,扬短避长,对公共问题发表意见,这增加了他们失言的几率,进而增加了他们“被启蒙”的机会。有些公众更像精英,有些精英则泯然众人。或许,根据身份划分公众和精英的做法,本身就值得检讨。不管公众还是精英,都需要有公民意识,专业化不能成为排斥公民意识的理由。 (节选自《南风窗》2010年第26期,有删改)
1.下列对“公民意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公众和精英都需要有公民意识。
B.中国相当一部分精英排斥公民意识。
C.中国匮乏公民意识的表现主要是公众缺乏公民意识。
D.专业化不能成为排斥公民意识的理由。
2.第三段划线句子说“当下,公众"启蒙"精英成为常见现象”,下列对其原因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许多精英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各有所长,在专业以外几乎一无所知。
B.许多精英对于公共问题的看法缺乏“常识”,却垄断了话语权。
C.网络的发展让精英的话语权失去了决定性作用。
D.精英们不敢对社会问题发表看法,为公众所诟病,增加了他们"被启蒙"的机会。
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当代中国的社会转型和文化转型都是由下而上启动的。
B.在文化领域暗潮涌动的压力下,各种社会事件目不暇接,加速度出现。
C.唐骏、李一、周立波并非文化界人士,但是他们都事发于文化层面。
D.中国公众的公民转型过程远未完成,但是卓有成效。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问题。 父亲的茶
  (1)谷雨后,同事们纷纷喝上了新茶。大家见面多了一事:评茶。你看看我的茶杯,我看看你的茶杯,比较着形色味,打听着各自茶叶的来头、价格。
  (2)我还在喝陈茶。我的新茶已经到了,但我仍然喝着陈茶。
  (3)这茶是父亲过年时送给我的,用两层方便袋扎着。这茶是父亲一个人从山上一片一片摘下来的,又一个人摸着黑、锅上一把锅下一把炒出来的。
  (4)父亲七十好几的人了。我告诉我自己,我一定要把它喝完,不能糟蹋掉。
  (5)父亲的茶叫“炒青“”,样子不好看,没有专业的炒茶机,全是手工做的。采下山的鲜叶,当晚就要炒,采茶炒茶是连轴转的,格外地累人。
  (6)鲜茶,先放在锅里***青,锅就是做饭的大锅;然后放在匾子里搓揉,直到揉出“汗”,匾子是平常晒粮食的匾子;最后,再放进铁锅里焙干,铁锅烧得发红。我曾伸手进锅里翻炒,被烫得龇牙咧嘴。父亲的手是老手,不怕烫,烫也没法子。他教我以茶翻茶,抓住就放,动作要快。
  (7)茶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茶叶的颜色有些旧了,那是故乡泥土的颜色;茶叶的形状有些粗大,那故乡茶山的形状;茶叶的香气有些走了,那是故乡平淡的风的气味。天天捧着它,看着它,饮着它,天天就回到了故乡,回到了童年,回到了父母的身旁。茶叶是一条故乡的小路,带我回家。
  (8)闭上眼睛,就能看到我家屋后壮硕的大山上,那层层的茶园。
  (9)这茶园跟我的岁数相仿,最早是集体的,后来,每家分了一块。随着我的上学、姐姐的出嫁,我们都迁走了户口,每走一个,就要放掉一垄至两垄,最后只剩下父母两人有限的几垄了。靠山顶的,茶的品质好,但父母都先后放了它们,留着山腰和山脚的。他们岁数大了,爬不动那么高的地方。
  (10)靠山顶的地方,还有我家的几棵茶,2003年4月13日下午,母亲就是为采这几棵茶而倒下的,再也没能起来。后来,医生告诉我,山高也是诱发脑溢血的一个原因。 
  (11)母亲去世后,那几棵茶,父亲再也没去采过,不知它们现在怎么样了。
  (12)我常常想:母亲要是活到现在,该是个什么样子;有了母亲,我的生活又该是个什么样子。我现在脑海中,还是她最后一次送鸡蛋来的样子,吃过饭匆匆回家摘茶的样子,突发脑溢血昏倒在茶山上被七手八脚抬下来的样子。母亲走的时候,指甲缝里尽是茶绿,脚上面沾了很多新鲜的黄泥
  (13)有一年清明,我突然心血来潮,骑车回家。到家时是晌午时分。大门锁着,门口的索上晾着几件湿衣裳,树阴下面,一只母鸡带着一团一团鹅黄的小鸡苗。我知道,他们下田去了。再看大门上有父亲的“留言”,粉笔字:“我们在畚箕洼锄麻草,钥匙在老地方,早饭在锅里。”我找到钥匙,开了门,放下东西。拖开锅盖,锅里面熏着一碗饭,一碗熟菜,熟菜上有两只煮鸡蛋。
  (14)父母怎么知道我要回来?
  (15)他们是不知道我回来的,他们只是准备着我回来,他们清明前好些天都在思默这件事,他们是盼望着的。父母对于子女一生都是盼望着的,都是随时准备着的。 (选自《散文》09年第8期,有删改)
1、第2段作者说,“我的新茶已经到了,但我仍然喝着陈茶”,根据下文,分条概括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7段文字表达有什么特点?请从表达方式、修辞手法、句式特点等方面简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12段中划线的句子是细节描写,请赏析它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尾作者说,“父母对于子女一生都是盼望着的,都是随时准备着的”,请你根据自己的生活感受,谈谈你的理解,不少于5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问题。
  中国古代先人们无论探讨宇宙的生成或寻找生命的奥秘,都是围绕着天人关系这个核心展开的。天人是中国哲学的一对范畴,天人之学是中国哲学的思维起点,也是中国人最基本的思维方式。
  《黄帝内经》是从研究天到研究人,从探讨人到探讨天,提出了“人与天地相参”,“善言天者,必验于人”的观点。可以认为,《黄帝内经》是以“天人一体”为理论核心,探讨人体生命活动规律的医学经典。
  所谓医学模式,是指人们认识和处理健康与疾病的基本观点和方法。《黄帝内经》确立了“天人合一”的医学模式,认为人是自然界的产物,人的生命现象是自然现象的一部分,人与自然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它们遵循着同一自然规律。于是,它将人体放在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这些大背景下来考察生命的活动规律。
  《黄帝内经》要求每一个医生应该“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天文”、“地理”,概指自然环境种种影响因素;“人事”,泛指社会人际之事,大而至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民风习俗等,小而至于病人的政治经济地位、家境际遇及个人经历等,这些内容均与人体心身健康有着密切的关系。“天人合一”医学模式贯穿于整个中医学理论体系之中,指导人们认识人体生理病理及诊治疾病和预防保健等医疗实践活动。
  基于上述思路,《黄帝内经》关于健康的定义可以归纳为:1、躯体无异常变化,所谓“平人者不病也”;2、内部机能和谐,“形与神俱”;3、对外界环境适应,“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简单地说,健康的本质就是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形与神(生理和心理)的和谐。人们的医疗实践活动就是为了调整和维护这种和谐。《黄帝内经》的医学模式告诫医生不仅要注意患者的“病”,更要注意生病的“人”,知道谁生了病,有时比了解生了什么病更为重要。疾病不过是致病因素作用于机体的一种反应,不同个体对疾病的反应是不同的,个体总是按照自身的反应和体验呈现出种种临床症状。
  令人惊奇的是,《黄帝内经》“天人合一”的医学模式与近年医学界提出的“社会-心理-生物医学模式”的基本观点是相通的。这表现在两者都不把“人”作为一个超然独立的实体,而是看作自然社会环境中的一员。因此,认识健康与疾病,不仅着眼于个体,更着眼于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的相互联系。其次,两者都注意到精神心理因素在个体健康与疾病中所起的作用,强调社会心理因素的重要性,这就使得人们对于健康和疾病的认识及处理,不至于陷入单纯生物因素的死胡同。这对于推动中医学术发展和提高诊治疾病、预防疾病的效果,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
1、下列对“天人合一”的医学模式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人与天地相参”,“善言天者,必验于人”。
B、人们认识和处理健康与疾病的基本观点和方法。
C、人的生命现象是自然现象的一部分。
D、将人体放在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背景下来考察。
2、下列对“更要注意生病的‘人’”的原因解释最恰当的一项是[     ]
A、《黄帝内经》要求每一个医生应该“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
B、知道谁生了病,有时比了解生了什么病更为重要。
C、疾病是致病因素作用于机体的一种反应。
D、不同个体对疾病的反应不同,按照自身的反应呈现不同的临床症状。
3、下列表述最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黄帝内经》确立“天人合一”的医学模式,认为人的生命现象也是自然现象,和谐是健康的根本。 B、《黄帝内经》自觉地吸收了当时比较先进的哲学思想,并与医疗经验有机结合,为中医学奠定了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
C、《黄帝内经》的医学模式与近年医学界提出的“社会-心理-生物医学模式”的基本观点是相同的。
D、《黄帝内经》认为各事物不是孤立的,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生命、健康和疾病是普遍联系和永恒运动变化的。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