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文学类文本阅读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分析题安勇  老师年纪不大,但是位好老师,不光盯着分数不放,还强调素质教育。经常在课堂上开展讨论,猜谜语,讲笑话,出一些脑...
题目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陕西省模拟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分析题
安勇

  老师年纪不大,但是位好老师,不光盯着分数不放,还强调素质教育。经常在课堂上开展讨论,猜谜语,讲笑话,出一些脑筋急转弯什么的。用老师自己的话说,既活跃了课堂气氛,还能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老师在书上看到一道分析题,觉得很适合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就把题出给了同学们。分析题下面写着“答案见封底”,但老师自己也没看答案。他也想锻炼一下自己的发散思维,暗中和同学们比一比,老师还是有些童心的。另外,不看答案,游戏做着会更有意思些。
  分析题是这样的:大雨天,一个走在路上的男人,看见前面有一个女人没带雨具,怀里抱着孩子,胳膊上挎着包,就主动把自己的雨伞借给女人,接过孩子抱在怀里。请问,这个男人为什么要这样做?
  最先站起来的是班里的调皮鬼,他成绩不错,但经常搞一些恶作剧。他不直接回答,反问老师:“那个女人长得漂亮吗?”老师愣了愣,没明白他是什么意思,含糊其词地说:“你就当她漂亮吧!”“因为那个女人长得漂亮,那个男人早就看上了她,却一直找不到机会,故意用这个办法套近乎。”
  教室里一阵大笑。
  数学课代表站起来说:“因为这是那个男人的职业,他借伞、帮女人抱孩子都要收费。前几天下大雨,铁路桥下一片汪洋,就有一个男人靠来回背人挣钱,一次收十块,不讲价。我计算了一下,如果天天下那样的雨,他很快就能成为万元户。”老师点点头:“同学们回答得都不错,还有没有其他的答案?”
  话音刚落,又有一个同学站起来,有些得意地说:“你们可能都忽略了女人胳膊上挎着的那个包,我想,那个男人是醉翁之意不在酒,目的是为了取得女人的信任后,抢东西。”
  一个女生站了起来,怯生生地说:“老师,那个男人会不会是搞推销的?”老师疑惑不解,用眼神鼓励她说下去。女生接着说:“那个男人是卖伞的,女人用了他的伞,就不得不买了。”
  老师等了一会儿,见没有人再站起来,笑笑说:“我也有一个答案,那个男人之所以这么做,因为他是那个女人的丈夫。你们想想有没有道理?”
  同学们哄堂大笑,纷纷说老师的答案最巧妙。但也有几个同学不服气,要求老师公布书上的答案。老师不想公布答案,同学们回答得都很踊跃,锻炼思维能力的目的也就达到了,这类问题本来就不应该有什么正确答案。
  这时候,老校长走进了教室,他是被教室里的讨论声引来的。校长先对同学们说:“大家的发言都很好。”然后又对老师说:“不妨公布一下答案,我也想听听书上是怎么说的。”老师找到答案,大声地念道:“不为什么,因为那个男人的名字叫雷锋。他不仅把伞借给女人,最后还把她送回了家。”
  教室里一片大乱,同学们纷纷说这不可能,这不现实。调皮鬼喊得最响,他大声说:“那个女人的丈夫呢?如果一个陌生的男人送自己的老婆回家,他会怎么想?”
  校长听到答案后一直沉着脸,最后他抬起手示意同学们静一静,问身边的老师觉得这个答案怎么样。老师低下头,想了想说:“说实话,我也觉得这个答案不太现实,于情于理,都说不太通。”
  校长点点头说:“你们大概都不相信,二十年前,我也做过这样的事。不仅仅是我,那时候,很多人都做过如今我们看来不现实的事情。”
  教室里一片寂静,同学们都没有再说话,因为大家看到校长的脸上已经流下了两行泪水。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本文主要围绕着一道分析题展开情节,突出了当今社会的教育、道德及社会风气等存在的问题。
B.五位学生对“分析题”的分析回答反映他们都是一些善于思考、细心观察生活、热爱生活的人。
C.小说中出现了两次学生的“大笑”,既反映了同学们对两次回答的认可,又表现了同学们潜意识中的功利;结构上前后照应。
D.年轻老师与他的学生对分析题的解答与标准答案相去甚远,令学生们沮丧、气愤,因此教室一片大乱。
E.文中“年轻教师’,从出题、答题到告诉答案,起着串联情节,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
(2)小说中回答问题的五位学生具有什么样的共同性格特点?请结合小说内容具体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结合小说的具体内容,谈谈你对“分析题”这个题目含义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试分析小说中学生、教师的答案与参考答案出现较大偏差的原因。结尾,写到老校长流泪,结合小说内容谈谈你对“校长流泪”的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BD
(2)五位学生的性格特点为:
 ①善于思考,思维活跃,积极回答问题;
 ②性格中都有功利、自私、冷漠、提防、猜疑。(意对即可)
(3)一语双关:
 ①实指:老师出了一道分析题,小说围绕分析题展开情节。
 ②虚指:借“分析题”分析了当今社会的素质教育、道德观念和社会风气等问题。(意对即可)
(4)示例:
 ①参考答案中显示的乐于助人、无私奉献的价值观,在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商品经济的冲击下,价值观不断受到影响发生变化,社会上一种急功近利、自私冷漠的思想也影响到当今的老师和学生。
 ②老校长见证并经历了人与人之间互相帮助、关爱,到人与人之间相互提防猜疑的社会风气的变化,内心充满感伤;老校长作为一位教育工作者,看到了教育的现状,深感忧虑,表现了他深切的责任感。也告诉我们每个人在面对大众社会责任感缺失和主流价值观扭曲的现实时,应该具有一种责任感。
 (意对即可)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分析题安勇  老师年纪不大,但是位好老师,不光盯着分数不放,还强调素质教育。经常在课堂上开展讨论,猜谜语,讲笑话,出一些脑】;主要考察你对文学类文本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下文,完成第1~5题。
  ①新世纪文学创作中,以“乡下人进城”为主题的小说成为一股引人注目的潮流,引人深思。
  ②“乡下人进城”叙述与现代化之间不可分割的多重指涉,使它得以成为中国当下现代化语境的一个隐喻,其由三部分构成:“乡下人”“城”“进”。“乡下人”是一种身份,除了与乡土之间的“在乡”联系以外,很大程度是由城里人赋予的命名。乡下人进入现代都市以后几乎成了一种新的族裔,其低下的社会地位与在城乡意识形态框架中的被歧视身份都让他们困窘。“城”绝不只是一个空间标志,迅急发展的中国社会正在日益地把原来在城的市民塑造成为“消费者”,原先在乡的人们天然地比在城的人们距离现代化远得多,他们入城后获得的身份暂时性地被定义为“民工”。“进”是一个有方向性行走的动作,乡下人进城了,可是现实生活的经验在提示着:他们只是去了“一个没有去过的地方”。“城”中的“现代化”神话召唤着乡下人“进”,可是他们的资本、受教育、择业能力的先天不足往往让他们的生活质量在“退”。
  ③我们的社会、时代、经济、文明都正在经历从农业向工业的转变,数千年历史的农业中国正在崛起、转变为现代工业国家,但是乡下人很少能够直接转变成为在工业社会、经济、文明中占据地位的人。乡下人一时根本无法把自己变为城市公民,也难以接受乃至养成后现代文明的消费习惯。现代化的城市生活非但不能给予乡下人与城里人相当的物质内容,反而更多的是给他们以文化意识的压迫。乡下人只是进入到城市的边缘生活中,他们一定程度上就是不平衡、不协调的当下中国的现代化表征。乡下人都市边缘生活的空间主要表现是:垃圾生活,杂工生活,民工生活,小买卖生活等。其中的“垃圾生活”就其真实层面而言是概括了一部分乡下人在都市里的生活,乡下人往往在城市担负着清除垃圾的重任,大量的都市人生活产生的垃圾是靠乡下人来处理;同时它也是一个具有象征意味的喻象。
  ④走入现代城市的中国大陆农民保持着对乡土的记忆,它支撑着乡下人在异己的都市中生存。这种记忆让乡下人保持着对乡土社会的伦理认同,也更加深了他们在都市中的无奈感。这种记忆的情感表达,是他们对留在那片土地上的亲人的依恋与挣脱的矛盾态度,是他们对都市人的歧视的愤怒,是他们对都市中的他者身份固执与自卑的双重性。
  ⑤乡下人虽然进了城,城市却不属于他们。他们没有物质资本,除了自然的劳力与身体,记忆就是他们的资本。城里没有属于乡下人的景观记忆,城市里的一切纪念性建筑与文化仪式都与乡下人的经验世界漠不相关。乡下人记忆是一种经验记忆,往深处说是一种生命记忆;而都市人的记忆则是一种文化记忆。前者构成一种恒定的生活方式与态度,终生难以忘却。城里人的记忆则被不断变化的文化潮流与时尚改变,他们拥有物质文化的记忆,城里人用物质记忆达到怀旧的目的,他们在用“老房子”“老字号”“老街”的记忆来表述对渐逝文化的留念时,也在享受着现代都市带来的更为舒适惬意的物质生活。乡下人的记忆则提醒他们自身:都市物质文化不属于自己,尽管进城以后的生活可能给予他们乡土与时尚的混合经验。(选自《乡下人的记忆与城市的冲突》,有删改)
1.请写出高中教材中以“我是一个乡下人”自居的作家的一部反映湘西民俗风情的小说篇名《  》。
2.第③段画线短语“垃圾生活”的“真实层面”指_____________;“象征意味”指_____________。
3.根据文意,对“乡下人进城”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乡下人进城”是小说的一个创作主题,这一叙述与现代化之间具有不可分割的多重指涉。
B.“乡下人”这一被城里人命名的身份,一方面表明了他们与乡土之间的联系,另一方面包含着一种社会地位低下的困窘。
C.“城”是一个空间标志,乡下人进城后成了一种新的族裔,“城”中的“现代化”神话召唤着乡下人与时俱进。
D.“乡下人”由于“在乡”的关系天然地比在城的人们距离现代化远很多,他们进城后一时根本无法把自己变为城市公民。
4.从第②③⑤三段看,“都市物质文化”不属于进城的乡下人的原因是: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根据第2段文字,练习现实生活,请就如何弥补乡下人的“先天不足”,提出你的两条具体可行的建议。各25字左右。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美丽《诗经》
  《诗经》是一个谜,它有太多的秘密没有揭开。可是,它实在太美了,使我们在殚精竭虑不胜疲惫的解谜失败之后,仍然对它恋恋不舍。
  《诗经》与我们的距离主要体现在我们对它的无知上。我可以稍微武断一点地说,有关《诗经》的现有“学术成果”大多数是出于推断与猜测。对很多问题我们都各持见解而互不相让。即便有些问题看来已被“公认”,但那也正是全体的无能为力。我举几个例子。
  正如大凡神圣人物总有一个神秘出身一样,《诗经》的出身也颇扑朔迷离。为了解答这个问题,便有了“采诗说”和“献诗说”。班固和何休都有“采诗”之说,且都说得极有诗意。但仔细推敲他们的说法,却并无任何历史根据。司马迁就没有这种说法,《左传》中也无这种说法。但我们却又无力驳斥班固和何休,因为他们的说法虽然缺乏证据,却是一个合理的推断。更重要的是,否定这个说法,我们并不能提供一个更合理的说法。
  与国风“采诗”说相配合的,便是大、小雅的来自“公卿至于列士”的“献诗”。这种说法也只有《国语》“召公谏厉王”中的一个孤证,且这“公卿至于列士献诗”之“诗”是否为公卿列士自作也成问题。况且,就一些尖锐的讽刺之作看,像《小雅·十月之交》中对皇父等七个用事大臣的点名揭批,大约也不是“献诗”的好材料。
  《诗经》的搜集固然是一个问题,然而集中起来的诗,要把它按一定的规则编排成书,又是哪些人?最后毕其功的人是谁?司马迁说此人是孔子,这当然是最好的人选,但司马迁并没说明他这么说的证据。这个说法也受到后人的质疑。
  就《诗经》本身,它的作者是一个更大的问题,但学术界已不把它当作问题,大家一致得过且过了。抗战前,朱东润先生在武汉大学《文哲季刊》上对“国风是民歌”的说法提出理据充分的质疑,却不见有什么反响。1981年朱先生又出版《诗三百篇探故》,仍没见什么回应。我私下认为这种尴尬其实很好理解:大家都不愿再惹事,得过且过。
  上述种种学术疑问并不影响我们对《诗经》的欣赏和喜爱。正如一位绝世佳人,她吸引我们的是她的美丽和风韵,而不是她的身份和背景。
  据《世说新语》载,东晋谢安曾问子弟《诗经》中何句最佳。他的侄子谢玄答:“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这是《小雅·采薇》末章的几句,确实很美,但如果谢太傅问我,我一定回答《陈风·月出》:
  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
  月出皓兮,佼人兮。舒忧受兮,劳心慅兮。
  月出照兮,佼人燎兮。舒夭绍兮,劳心惨兮。
  (月亮出来明晃晃啊,那个美人真漂亮啊。步履款款身苗条啊,我的心儿扑扑跳啊。)
  我曾用“天堂的三个元素”来评述这首诗。美是一种没有峭壁的高度,她不压迫我们,但仍让我们仰望;她不刺戮我们,但我们仍然受伤。她如此接近我们,却又如此远离我们;如此垂顾我们,却又如此弃绝我们。这个美丽的女子,是月夜的一部分,或者说,月夜是她的一部分,她与月已经构成了圆满,我们已无缘参与其间,但她如皎月泻辉般辐射出来的美,还是灼伤了我们的心。对这澄澈圆融的境界,我们能介入其中的,不,能奉献与之的,也只是这颗怦然而动的心……明月、美人和我们的心,是这首诗的三个主要意象。要知道,自然、美人和我们:天堂只要这三个元素就够了。
  《诗经》305首,美丽的诗篇触目皆是,我只是举了一例。《诗经》毕竟是“诗”,我们要把它当“诗”来读。只有这样,才能挽救被学者们弄得面目可憎的古代诗歌的清誉。
1.作者认为,“有关《诗经》的现有‘学术成果’大多数是出于推断与猜测”。不属于其依据的一项是[     ]
A.司马迁和《左传》都没有提到“采诗”说,大、小雅中的讽刺之作应该不是“献诗”。
B.司马迁虽然说到孔子是《诗经》的主编者,但没有提供证据。
C.《诗经》的作者是个大问题,但学术界已不把它当作问题,大家一致得过且过了。
D.朱东润先生对“国风是民歌”的说法提出了质疑,并且理据充分。
2.文中用了比较多的笔墨写《陈风·月出》,对其作用的表述最正确的一项是[     ]
A.是为了解说作者对诗歌的评价标准,美丽的诗篇必须符合“天堂的三个元素”。
B.是为了说明《小雅·采薇》末章的几句不是《诗经》中最美的,《诗经》最美的诗篇应该是《陈风·月出》。
C.是为了说明对《诗经》的学术研究无关紧要,不影响我们对《诗经》的欣赏和喜爱。
D.是为了说明《诗经》的美丽,《诗经》毕竟是“诗”,我们要把它当“诗”来读。
3.根据本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学术界对《诗经》很多问题的研究仍然莫衷一是,主要是年代久远,史料鲜有记载造成的。
B.《诗经》毕竟是“诗”,只有抛开充满疑问的学术研究,才能真正走进《诗经》美丽的境界。
C.自古以来人们总是殚精竭虑不胜疲惫通过读“诗”来解《诗经》的“谜”,这种不把《诗经》当“诗”来读的现象现在依然十分严重。
D.不仅仅是《诗经》,古代诗歌由于史料很少,普遍被学者们弄得面目可憎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问题。横穿《诗经》的河流
洪 烛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掀开《诗经》的第一页,总是那条河流阻挡住我的去路,所以我无法真正进入文字背后的生活。这是一条没有名字的河,记载了古老的爱情与农事,两千多年前的浪花溅湿我苍苔斑驳的草鞋。谁曾经贴着水面行走,并且歌笑歌哭?淑女与君子,艄公与过客,母亲与儿女,乃至时光与记忆,隔着同样一条河遥遥相望,构成周而复始的白昼和黑夜。如今,它又借助单薄的纸张间断了祖先的吟唱与后辈的倾听——这条跟血缘、传统、汉语有关的河哟。人间的银河,此岸是高楼广厦,齿轮与车辆,灯火通明的都市,而彼岸呢,彼岸有采薇的村姑、祈雨的礼仪,以及以渔猎为生的星罗棋布的部落……
  英国诗人库泊说:“上帝创造了乡村,人类创造了城市。”《诗经》在我心目中,尊贵如东方的《圣经》,记录着农业文明最古老的光荣。在这部边缘泛黄的典籍里呼吸的男女居民,是幸运的,因为他们生活在离造物主最近的地方,门前的原野、山峦、岩石,无一不是造物主最原始的作品。只有阡陌属于自己,于是那些手摇木铎的采诗官奔走于阡陌之上,聆听着大自然苍老的声音和人类年轻的声音,充满感恩的心情。村野气十足的《诗经》象征着一个时代,民族的时代,那也是人类咿呀学语、蹒跚学步的时代。在大自然的露天课堂里,稚气未脱的书声琅琅。连文盲都可能成为真诚的歌手——只要他们用心灵读懂造物主手中的无字天书。甚至可以说,这是一些目睹造物主的指纹而成长的无名诗人,在平凡的劳动、情爱、游猎中获得神秘的智慧。和这些诗兴大发的自然之子相比,我们是苍白的,一生所触及的仅仅是书本、墙壁、道德以及间接的经验。今天的世界已经是被修改了的原稿。在钢筋水泥的城市里,我们很难发现上帝的手迹)灵感的花朵,因为贫血而枯萎,而失去了天真。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不读《诗经》,简直无从想象,这块土地上曾经发生过哪些事情。死亡的人物、流亡的事件、中断的对话,从纸上重新浮现——借助音乐与文字的力量。耕种、狩猎、婚嫁、祭祀、园艺、兵役……是人类一代又一代遗传的生活方式。哦,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诗经》总把我带回农历的年代,我开始低头寻找一把祖传的农具(譬如名称古怪的耒耜),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我仿佛置身于鸡犬之声相闻的村庄,模仿祖先熟稔的农事,刀耕火种。在阅读中我延续着古人的生活。
  《诗经》会将你领进一个河汊密布的地带,弥漫的水雾扑面而来。《诗经》本身就是一条河流,一条文字之河,在台灯下读书,你愿意做一尾潜泳的鱼吗?哦,在《诗经》的掌纹里游动,那苍老的浮云与涛声,遗传在我们的血管里……
  我们的血管,业已形成那条河的支流。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们永远生活在《诗经》的下游,感受其芬芳,接受其哺养。这是一条没有名字的河,在地图上无法查证的河。
  我们无法回到《诗经》的时代,男耕女织的时代,或者说我们无法恢复古人的那份单纯与天真。那简直堪称人类的童年,所以《诗经》里回荡着银铃般灿烂的童音,无法模仿。在充斥着***、高音喇叭的现实中,这属于天籁了。做天籁的听众,是幸福的。古人以纠缠的音乐的旋律结绳记事,那粗糙的双手搓出来的牧歌,鞭挞着我们世故的灵魂:该往何处去放牧自己失落的童心呢?我一向两手空空,一无所有,丧失了原始的浪漫与激情,《诗经》里的那条河,已经流淌两千多年了,沿岸有数不清的读者,饮水思源。这条民间的河流哟。
  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漪。岸边的伐木者,面目模糊,背对着我从事永恒的职业,我只注意到一柄闪亮的斧头,被举过头顶,整部《诗经》,都回响着斧头砍伐树木的声音,今天晚上,那柄远古斧头,又在敲击我麻木的耳膜,这是一种提醒:有一群人,仍然在岁月的河边坚持……
1.文章第1自然段画线处说的“那条河流”指的是哪一条“河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2自然段中哪一个词句与“指纹”相呼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原稿”和“贫血”在文中各是什么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末画线的“整部《诗经》,都回响着斧头砍伐树木的声音”一句有什么深刻含意?这样写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繁芜丛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所以,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从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基础,人们的国家设施、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也必须由这个基础来解释,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做得相反。
1.这段文字的中心内容可概括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超过15个字。)
2.这段文字中的“这个基础”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因而,也必须由这个基础来解释,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做得相反。”“那样”指代的是[     ]
A.经济基础由上层建筑来解释,即上层建筑决定经济基础。
B.上层建筑由经济基础来解释,即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C.物质决定精神,即物质第一,精神第二。
D.精神决定物质,即精神第一,物质第二。
4.对上面这段文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上述文字是论证马克思是伟大的思想家的一个论据。
B.上述文字属引论部分之一,它提出了马克思在科学研究方面有划时代的贡献这一观点。
C.上述文字揭示了一个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即物质决定精神,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D.上述文字的推理过程中,运用了类比推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问题。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
雨 果
  一百年前的今天,一颗巨星陨落了,但他是永生的。他离开人世时已年登耄耋,他著述极富,肩负着最荣耀也最艰巨的责任,那就是:培育良知,教化人类。他在咒骂与祝福声中溘然长逝:被旧时代所诅咒,又受到未来的祝福。这二者都是至高无上的光荣。他不仅是一个人,他是整整一个时代。
  这位伟人所生活的84个年头,经历了达到极点的专制时期和刚刚露出一线晨曦的革命年代。他诞生时,路易十四尚在王位,他去世时,路易十六已经戴上王冠。他的襁褓映照着王朝盛世的余晖,他的灵柩则投射着从大深渊里透出的最初光芒。
  在这轻薄无聊、凄惨忧郁的时世下,伏尔泰独自一人,面对宫廷、贵族和资本家的联合力量;面对那股毫无意识的强力--群盲;面对那些无恶不作的官吏,他们专门媚上欺下,俯伏于国王之前,凌驾于人民之上;面对那些教士,他们是伪善与宗教犯的邪恶混合体。让我再说一遍,伏尔泰独自一人,向社会上一切邪恶的联合力量宣战,向这茫茫的恐怖世界宣战,并与之搏斗。他的武器是什么呢?是那轻若微风而重如霹雳的一支笔。
  他用这武器进行战斗,用这武器赢得胜利。
  让我们一齐向伏尔泰的英灵致敬吧!
  伏尔泰胜利了。他发动了一场非同寻常的战争,一场以一敌众的战争,一场气壮山河的战争。这是思想向物质作战,理性向偏见作战,正义向不义作战,被压迫者向压迫者作战;这是善之战,仁爱之战。伏尔泰具有女性的温柔和英雄的怒火,他具有伟大的头脑和浩瀚无际的心胸。
  他战胜了陈旧的秩序和陈旧的教条,他战胜了封建君王、中古时代的法官和罗马的教士。他把黎民百姓提高到尊严的地位。他教化人,慰抚人,播种文明。他承受了一切威胁、辱骂、毁谤。他还遭到了流放。但是他不屈不挠,坚定不移。他以微笑战胜暴力,以讽刺战胜专横,以嘲弄战胜宗教自命不凡的一贯正确,以坚韧战胜顽固偏执,以真理战胜愚昧无知。
  我刚才说到微笑,我要在这里停一停。微笑,就是伏尔泰!
  在伏尔泰之前,只有以某国元首来命名时代的先例。伏尔泰比国家元首更高,他是各派思想的元首,一个新的纪元从伏尔泰开始。从此我们感到,最高的统治力量就是让一切被理性思考。文明曾服从于武力,以后,文明将服从于思想。王权和宝剑折断了,光明取而代之。这就是说,权威已经变换为自由。由此以往,高于一切的是人民的法律和个人的良心。作为一个人,我们要行使权力;作为一个公民,我们要恪尽职责。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这两方面的进步是明确分开的。
  让我们在他神圣的墓前鞠躬致敬。……让18世纪来帮助19世纪吧。
1.“这二者都是至高无上的光荣”中的“二者”分别指什么?(各不超过10个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认为伏尔泰“是整整一个时代”的原因是什么?(不超过50个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伏尔泰的“微笑”表现了他哪三个方面的特点?请分点简要回答。(各不超过15个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一个新的纪元”指的是怎样的纪元?(不超过15个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列说法,与原文不相符的两项是[     ]
A.本文是一篇演讲稿,是雨果为纪念法国著名启蒙思想家和杰出的讽刺作家伏尔泰逝世100周年在伏尔泰墓前发表的演讲。
B.路易十四时代之后,法国进入了伏尔泰时代。
C.伏尔泰独自一人,战胜了他的一切敌人,战胜了宫廷、贵族和资本家,把黎民百姓提高到尊严的地位。
D.18世纪的思想要比19世纪进步,因此要让18世纪来帮助19世纪。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