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文学类文本阅读 >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问题。老树白来勤  土院中央有棵老树,生得虎爪龙鳞,老气横秋,怪模怪样。树干像松,树叶如槐,开花若榆钱,结果似仁丹,气味犹香椿,一如男主...
题目
题型:模拟题难度:来源: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问题。老树
白来勤
  土院中央有棵老树,生得虎爪龙鳞,老气横秋,怪模怪样。树干像松,树叶如槐,开花若榆钱,结果似仁丹,气味犹香椿,一如男主人喜怒无常狐疑多变的脾性;树体不高,粗壮之躯需二人合抱,恰似男主人肥胖且显臃肿的身材。
  这棵树的存在,曾引起植物学家的极大兴趣。因为人触树液,奇瘁难耐,高烧不退;畜食树叶,浑身痉挛,必死无疑。故连鸟雀也不敢在其枝条间搭巢垒窝,自然其绝少有病虫害,犹如男主人与众邻居“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年逾九十,无病无恙。植物学家查遍典籍也找不出该树的学名、俗名及英文名。将其果实带回种,不发芽;将其枝条带回插,不生根;将其根须带回栽,既不发芽也不生根,刨出看时,已化为腐朽。“树挪死,人挪活嘛!”男主人鄙夷不屑地瞟了瞟植物学家们。
  因为这棵树的存在,这座土院里寸草不生,殃及邻家的树木也半死不活。主人的两个儿子曾试图给院里栽些其他树木花草,皆在这棵老树的阴翳中夭折。如同男主人古怪的脾性使父老乡亲绝少踏入这座土院,也使男主人儿子的朋友们望而却步一样。所以,这座土院内总是死一般的沉寂。
  男主人的两个儿子曾不止一次给男主人“进谏”,希望能伐掉这棵老树,不能任它这样“一木独秀,万木萧疏”,男主人不同意,态度犹如不同意他俩干其他悖其意志的事情一样坚决。
  慢慢地,启蒙儿子、教导儿子甚至身体力行“敢为常人所不敢为”的男主人,成了儿子“敢为常人所不敢为”的绊脚石。当儿子们难以搬掉它时,便开始诅咒他尽早离自己远去。
  不知是天意还是儿子们的诅咒发挥了奇效,男主人终于带着无可奈何的苦笑永远地闭上了双眼,撒手西归。在埋葬了男主人的第二天,他的儿子们便一起动手,将土院中的那棵老树连根刨出,浇上汽油,付之一炬。沉闷的小院顿时豁然开朗。
  一年后,这座土院里鸟语花香,左邻右舍乃至全村万木争荣,男主人的两个儿子按各自思路创建的事业蒸蒸日上。
  植物学家慨叹:一个活化石消失了!
  父老乡亲狂欢:一个老祸害斩除了!
  男主人的两个儿子神情一振:精神枷锁打破了!
  男主人的幽灵在儿子的梦中哀叹:你们,背叛了我……
  人世间,有抱残守缺的爱,更有革故鼎新的恨
  社会的进步,历史的发展总会给一些人带来铭心刻骨的痛苦,碍于情面、友情、亲情以及别的各种情分,人类文明的步伐在不知不觉中放慢了许多、许多……面对老树的悲剧,我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了!(选自2010年第7期《散文百家》,有删改)
1.“人世间,有抱残守缺的爱,更有革故鼎新的恨”,这句话在文中的含意和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是围绕一棵老树展开的,请梳理作者的思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分别概括老树的特点和男主人的性格特征。
(1)老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男主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文意,请简析男主人的两个儿子希望伐掉这棵老树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结合文意来理解这句话,意思就是:男主人脾性古怪,抱残守缺,源于对老树的珍爱,对传统生活的留恋;而他的儿子们却有创新思想,敢于开拓进取,他们觉得父亲的思想妨碍了自己的改革行动,心里有些怨恨情绪。这句话在结构上起过渡作用,承上启下,引发文末的议论,升华了文章的主旨。(意对即可)
2.本文首先介绍老树的外形特征及其“一木独秀,万木萧疏”的情况,突出老树与男主人的诸多相似之处;然后写男主人死后其儿子焚烧那棵老树的行为;最后写各方面的看法,抒写作者对人生社会的深刻思考。(意对即可)
3.(1)老树:①老气横秋,怪模怪样;②树体不高,树干粗壮;③一木独秀,万木萧疏(或“人畜难近,鸟雀不沾,绝少虫害,生命健旺”)。
  (2)男主人:①喜怒无常,狐疑多变;②脾性古怪;绝少交往;③抱残守缺,因循守旧。
4.因为这棵老树“一木独秀,万木萧疏”,弄得庭院死气沉沉,更因为它和男主人性格相似,是一种精神枷锁(或,是“敢为常人所不敢为”的绊脚石)。(意对即可)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问题。老树白来勤  土院中央有棵老树,生得虎爪龙鳞,老气横秋,怪模怪样。树干像松,树叶如槐,开花若榆钱,结果似仁丹,气味犹香椿,一如男主】;主要考察你对文学类文本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问题。论低碳消费方式
  “低碳经济”是全球经济发展的最佳模式之一,低碳消费方式是其重要环节。低碳消费方式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根本要求,是低碳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低碳消费方式回答了消费者怎样拥有和拥有怎样的消费手段与对象,以及怎样利用它们来满足自身生存、发展和享受需要的问题。它是后工业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生产关系下,消费者消费理念与消费资料供给、利用的结合方式,也是当代消费者以对社会和后代负责任的态度,在消费过程中积极实现低能耗、低污染和低排放的消费方式。这是一种基于文明、科学、健康的生态化消费方式。低碳消费方式着力于解决人类生存环境危机,其实质是以“低碳”为导向的一种共生型消费方式,使人类社会这一系统工程的各单元能够和谐共生、共同发展,均衡物质消费、精神消费和生态消费;使人类消费行为与消费结构更加科学化;使社会总产品生产过程中,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的生产更加趋向于合理化。
  低碳消费方式特别关注如何在保证实现气候目标的同时,维护个人基本需要获得满足的基本权利。由于满足基本需要的人权特性和有限性,在面临资源与环境约束的情况下,应该把有限的资源用于满足人们的基本需要,限制奢侈浪费。人们应该认识到:生活质量还包括环境的质量,若环境恶化,人们的生活质量也最终会下降。在环境资源日益稀缺的今天,低碳消费方式是一种更好地提高生活质量的消费方式。
  低碳消费方式体现人们的一种心境、一种价值和一种行为,其实质是消费者对消费对象的选择、决策和实际购买与消费的活动。消费者在消费品的选择过程中按照自己的心态,根据一定时期、一定地区低碳消费的价值观,在决策过程中把低碳消费的指标作为重要的考量依据和影响因子,在实际购买活动中青睐低碳产品。低碳消费方式代表着人与自然、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共生式发展。低碳消费方式的实现程度与社会经济发展阶段、社会消费文化和习惯等诸多因素有关。因此,推行低碳消费方式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
  从经济学上讲,消费包括生产消费和非生产消费。生产消费是指生产过程中工具、原料和燃料等生产资料和生产劳动的消耗。非生产性消费的主要部分是个人消费,是指人们为满足个人生活需要而消费的各种物质资料和精神产品;另一部分是非生产部门如机关、团体、事业单位,在日常工作中对物质资料的消耗。因此,推动“高碳消费方式”向“低碳消费方式”的转变应该是全社会的共同职责,只有这样才有利于实现国家利益、企业利益和公民利益的最大化。
1.下列对“低碳消费方式”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低碳消费方式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根本要求和必然选择。
B.低碳消费方式是当代消费者对社会和后代负责任地积极实现“三低”的消费方式。
C.低碳消费方式是一种基于文明、科学、健康的生态化消费方式。
D.低碳消费方式是以“低碳”为导向,着力解决人类生存环境危机的一种共生型消费方式。
2.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低碳消费方式关注在保证实现气候目标的同时,维护个人的基本需要获得满足的基本权利。
B.面临资源与环境约束,应该把有限的资源用于满足人们的基本需要,低碳消费是一种提高生活质量的消费方式。
C.消费者对消费对象的选择、决策和实际购买与消费的活动会受到心境与价值观的影响。
D.消费从经济学上讲,消费包括生产消费和非生产消费,所谓非生产消费就是人们为满足个人生活需要而消费各种物质资料和精神产品。
3.根据本文所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低碳消费方式限制奢侈浪费,即使环境恶化,也能满足消费者个人的所有生存、发展和享受的需要。
B.人们如果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实现低碳消费,就必然可以解决当前存在的环境日益恶化的资源短缺问题。
C.推行低碳的消费方式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其根本原因是低碳消费方式代表着人与自然、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共生式发展。
D.不管是生产者还是消费者,是团体还是个人,都在消费着各自所需的物质资料,因此,从“高碳消费方式”向“低碳消费方式”的转变应该是全社会的共同职责。
题型:模拟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问题。今天我们为什么还要过传统节日
翁敏华
  过节是全世界各民族的普遍文化现象,并非中国独有。英语作boliday,含有神圣(holi-ness)的意味;日语作“祭ゥ”,突出节日活动;但是这些都不如“节日”来得形象生动。2005年11月,韩国的“江陵端午祭”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这一事件让我们警醒。三年来,每到端午节,我们心里总有一丝隐痛。它让我们认识到:所谓国家意识.绝不仅仅指空间上的领土。
  派定哪些日子作为节日?西方每每同历史上的人事相关,无论是圣诞节、万圣节还是情人节;中国却不是这样。你看:一月一“元旦”,一年中第一个冉冉升起的旭日;三月三上巳,蛇开始活跃了,让我们亲近春水;五月五端午,毒虫百脚需要好好对付,才能平安度夏……原来,中国的节日尽是太阳的、月亮的、星星的、山的、水的节日,其本质就是一个和谐天人的节日。我国的岁时节日还非常强调“节物”,比如,梅花是新年的节物,桃花是三月三的节物,石榴花是端午的节物,桂花属于中秋,菊花属于重阳。新年的饺子年糕、元宵的汤圆、清明的青团、端午的粽子、七夕的巧果、中秋的月饼、九月九的重阳糕,包括腊月初八的腊八粥,凡此等等,也同样是“节物”。
  传统节日,历来还是国人和谐人事的一个有效的时间节点,是国人沟通人心的一个有效的平台。在孔夫子时代,人们过年,就是“乡人傩,一国皆若狂”,举国狂欢,真正起到了凝聚人心的作用。我们能以什么样的名义凝聚在一起,温习、积累和增加我们的缘分?在我看来,再也没有比传统节日更好的名义了。
  “缘”,大概是中华传统文化中一个独特的命题,他国语言中很难有一个对应的译词来与之匹配了。我们可以这样来理解“缘”字:相互关联的人们,在夕阳西下的时候,共同祭祀。多少年过去,现代人也许早已不再记得传统节日各自的崇拜对象和初始起源了,但是,一种共同血脉的感觉还在,一种“我们感”在这些日子里显得格外强烈:因为我是中国人,所以我今天过节。我们的传统节日在一年四季中分布匀称,大小交替,大致一两个月必然有一节,也就是说:“竹筒”有段时日了,该“竹节”一下了,聚一聚,聊一聊,深化一下感情。
  我们江苏中秋节有一个奇俗叫“摸秋”。这一天晚上,无论男女,都可以到别人家的田地里偷一个瓜吃什么的。人性中的一些缺点,比如说小偷小摸,一味的“堵”也不成,有的时候,得给它们一点出路。它是民间的一种约定俗成:平时不许偷,中秋夜允许他们稍稍地去过一下“偷”瘾。注意:只许“偷”别人家地里的东西,而且是小东西。第二天就不行了。这与西方的“万圣节”,孩子们戴着各种可怕的面具,到各家各户恶作剧,去闹、去讨糖果吃,有异曲同工之妙。平日里,西方社会是最忌随便打搅别人的。或许,安顿人们不太光彩的***,和谐人们疲惫的身心,原本就是节日的一个题中之义。
  在一个个自古及今的节日里,我们善解天意,善解人意。明天,也许我们又要各奔东西,但至少今天,借助传统节日,我们可以温暖自己,温暖别人。
1.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所谓国家意识,绝不仅仅指空间上的领土”的潜台词是:民族文化的传统节日也在时间上体现了国家意识。
B.“摸秋”故事的插入,使得平实的论述一下子生动起来;画龙点睛的议论,有力地升华了节日故事背后的意义。
C.孔夫子时代举国狂欢的节日成为中国历史上一个“有效的时间节点”,真正起到了凝聚人心的作用。
D.我国岁时节日“节物”可以从两个维度分类:实用的与审美的。这二者又是与人及自然密切相连的。
2.根据文章内容,归纳西方的“节”与中国传统节日的异同。
 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文章,你认为作者提出“过传统节日”主要意义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模拟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问题。
  中国画最重要的特点就在于其文学性,它是一门“综合”艺术,要诗、书、画、印四才俱备、俱佳乃至俱优。要想成为好的中国画家,必须有很高的个人学养。近代著名画家、诗人昊湖帆先生曾给张大千建议:“要把精力花三分之一在书法,三分之一在诗,三分之一在画,如专门一心作画,没有其他的修养,总有缺陷之感。”
  虽然诗和画两者的本质并不相同,但诗与绘画都是人类藉以表达情感的媒介,有着相通的艺术效果。中国诗歌与绘画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相互影响,彼此吸收对方的长处,发挥自身的艺术优势,丰富了自身的表现力。郑板桥的一幅普通的竹图,因为有了“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从而创造出令人荡气回肠的深刻意境。因杜甫于每一诗皆全力以赴,故其题画诗特见精彩。在画中题诗是为了补充画面笔墨未尽之意,但也要顾及到画面艺术形式的变化和完美,诗与画的结合要融洽,使读者获得丰满的思想感受和审美乐趣。
  想以文采领画以诗的胸襟作画,就得努力去学诗读诗了,不要总是照抄古诗文,应自己做一些诗文力求表现当代人的思想情怀。有时看到一些画家画出的画还可以,但加些雷同的古诗上去,让人没了想象力。书法是一种不可言说的言说。好的诗文要通过用书法艺术表现在画面上,并且与诗意画境和谐统一、相得益彰。作为好的书法作品,我们不仅要看字意和技艺,重要的是要把作品当作一种艺术形式去感觉、体验、认识、想象。在中国的艺术史上,没有不善书法的大画家,而且一些大画家就是著名的书法家。印章在绘画作品中是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不仅是作者对作品的印证,还可以调整构图,补充章法使整体和谐统一,丰富作品的内涵、色彩,增加作品的层次。
  诗、书、画、印各自有独立的文化内涵和审美素质,所谓融为一体并非拼凑,其神其貌应达到对比中的高度统一。绘画和写诗一样,不是单纯地去再现客体简单地复制物象,而是对客观题材的深入挖掘,将作者的价值理想和情感最大程度地外化,将作者内心情感世界和大自然的精髓融为一体。不同的生活阅历和精神世界,则决定了绘画作品的具体内容。一幅优秀的书画作品能恰如其分地抒情达意,这不仅赖于作者浑厚的笔墨功夫,还要有广博的学养和自身的修养。苏东坡的“退笔如山未足珍,读书万卷始通神”,把读书的好处描绘到了极致。唐贷也说“立身画外,存心画中,泼墨挥毫皆成天趣,读书之功焉可少也矣。”明代著名书画家唐寅青年时向画家周臣学画,但他的画名很快就掩过了老师。别人问周臣原因,周臣说:“我没有他读的那五车书啊!”通过这个故事,我们能深刻地体会到学识对画技潜移默化的作用。依我之见只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才能“胸中脱尘去浊,丘壑自然内营,立咸鄄鄂,随手写出,皆为山水传神”。学好书画,重要的在于做人。学书之人,不但要学,而且也要学做人,人做好了,书画自然也会升到一种高的境界。(节选自徐鸿延《中国画的文学性与画家的个人学养》)
1.下列关于“中国画”的有关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中国画是一门“综合”艺术,要诗、书、画、印四才俱备,没有好的个人学养,难以成为好的中国画家。
B.中国画与中国诗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相互影响,彼此吸收对方的长处,丰富各自的表现力,促进了各自的发展。
C.中国画中的题诗,是为了补充画面笔墨未尽之意,诗与画的完美结合,能使读者获得丰富的思想感受和审美乐趣。
D.中国画中的印章不仅是作者对作品的印证,还能丰富作品的内涵、色彩,增加作品层次的作用,但并非凡绘画作品都要配有印章。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一个画家,要从多种途径吸收艺术修养,吴湖帆先生给张大***建议,说明了艺术修养是艺术家取得成功的基础。
B.现代有些画家诗文学养不够,在画中总是照抄古诗文,不能自己做一些表现当代人思想情怀的诗文,其艺术性大打折扣,他们该努力去学诗写诗。
C.一幅优秀的书画作品能恰如其分地抒情达意,首先有赖于作者深厚的笔墨功夫;但作者如果没有广博的学素和自身的修养,就不可能创作出优秀的作品。
D.唐寅青年时期向画家周臣学画,他的画名很快地超过了老师,其原因在于唐寅读书无数,诗文学养很高,这说明读书之于绘画创作作用很大。
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概括和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和画两者的本质虽不相同,但却是相通的,都是表达情感的媒介,有的诗具有画意,也有的画具有诗意。苏轼曾评价王维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B.书法是一种艺术,好的诗文要通过书法艺术表现在画面上,并且与诗意画境和谐统一,相得益彰。如果一幅好画的一首好诗却用一塌糊涂的书写,艺术品可能变成废品。
C.不同的生活阅历和精神世界,决定了绘画作品的内容,广博的学识和丰富的学素是中国画家的基本素质。
D.学好书画,重要的在于做人,人做好了,书画也就好了。

题型:模拟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问题。罗永浩:彪悍地叩开新东方的大门
任泽平
  网络世界里,几乎没有人完全没有听过或传过老罗语录的。正是这些竞相疯传的语录,让大家认识了前新东方传奇的英语教师罗永浩。这个貌不惊人的胖子思想激进,言谈幽默。而熟悉他的人都知道他上学时的最高学历是高二。但这并不妨碍他今日的成功,他那句“彪悍的人生不需要解释”更是一时风靡大江南北,成为众多青年人的座右铭。老罗的彪悍往事,不少年轻人几乎都能倒背如流。时至今日让老罗最不能忘却的是他入职新东方之前的一段经历,正是这段经历给他现在的生活开启了理想之门。
  入职新东方英语培训学校之前,28岁的罗永浩已有了差不多十年的“江湖”经验。除了在家读了三年书,其余时间他似一个游走江湖的流浪汉把社会上所有的职业都干了一遍。逢着年节回家,兄弟姐妹都给父母拿出自己买的礼品,唯独他自己两手空空。尽管父母都表现出了很大的宽容,可亲友们私下里看自己的异样的眼神让他有种难言的痛苦。20多岁的罗永浩第一次感到了迷茫。
  事情的转机是他后来认识了几个天津外院的学生。罗永浩出色的语言表达能力让他们认为这个人更适合去新东方给学生们讲课。由于担心自己的学历太低,他试着给新东方的校长俞敏洪写了封信,在信中他坦陈了自己想来面试但学历太低的顾虑。俞敏洪丝毫不以为意,回复说:欢迎前来面试。得到这一消息,罗永浩霎时激动起来。罗永浩自己清楚,人生到了关键时刻,唯有拼搏,才能给未来***出一条血路,通向光明……
  2000年6月的京郊鹫峰山,罗永浩在此度过了他人生中为数不多的“美好时刻”。当时的学习条件极为艰苦,四五百人的教室里没有空调没有风扇,外面三十七八度的高温,教室内往往达到40多度,许多人都难禁溽暑昏倒在地。罗永浩虽然没有昏倒过,但却因为压力大、心里焦虑流出了鼻血,以至于上课时不得不用卫生纸塞住自己的鼻孔。
  那是阴雨天刚刚放睛,蓝天白云难得出现的出游天气,他兴高采烈地给市中心的朋友打了电话正准备出去,那时他随手抽了一本书,翻了不到三页就看到一句不啻于醍醐灌顶的格言:不怕苦,吃苦半辈子;怕吃苦,吃苦一辈子。他在后来的演讲中是这样描述他当时的反应的:“我仿佛被雷劈到一样,嚎啕大哭,跪在地上用头撞墙,然后满地打滚,就觉得冥冥中有一种神秘的力量,让一位作家在几十年前写的一句话就专门给我看的。”枯燥乏味的自修生活,他几乎每隔三天就想要放弃一次,好在每次都有那么多励志类书籍——被他称为精神鸦片的东西给他鼓劲。当一百多斤的励志书籍被他全部看完时,他在这里已经整整过了5个月。罗永浩信心十足地去见新东方的校长俞敏洪。
  罗永浩第一次站在好几百人面前试讲却失败了。尽管此前已经做了充分的准备,可是一走上讲台,他浑身便不由自主地冒起冷汗,舌头僵硬,完全不知道自己在讲什么。这次讲完没多久,新东方又给他安排了第二次试讲,他第二次试讲的情况甚至还不如第一次。俞敏洪认为他不可能讲好课了,建议他不要再无意义地讲下去。闻听此言,罗永浩受到很大打击,但他并不认为自己讲不好了,就问能否再讲一次。
  “第三次试讲?可以。不过,你到春节后吧”。俞敏洪如是回复他。
  罗永浩这年独自过了一个凄凉的春节。春节过后的三月份,罗永浩迎来了他在新东方的第三次试讲。当他气定神闲地走上讲台,行云流水挥洒自如轻松流畅地完成了试讲内容后,台下的打分迅速出来,罗永浩高分被新东方录取。在将近而立之年,浪荡江湖多年的罗永浩终于迎来了人生的春天。(选自《当代青年》,有删改)
1.请说说罗永浩那句“彪悍的人生不需要解释”中“彪悍的人生”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第二段说罗永浩第一次感到了迷茫,他“迷茫”的原因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结合全文,概括出罗永浩从一名只有高二学历的流浪汉成长为成功者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问题。“低碳生活”创新生活
  ①“低碳生活”是个新概念,提出的却是世界可持续发展的老问题,它反映了人类因气候变化而对未来产生的担忧,世界对此问题的共识日益增多。
  ②目前的主流看法是,导致气候变化的过量碳排放是在人类生产和消费过程中出现的,要减少碳排放就要相应优化和约束某些消费和生产活动。笔者以为,对占主流、有共识的“低碳生活”理念主旨可以概括为“适度吃、住、行、用,不浪费,多运动”。如以中国传统文化来解释这一理念的主要内涵,还可再简化为“勤、俭”二字。
  ③“低碳生活”这一理念着眼于人类未来。近几百年来,以大量矿石能源消耗和大量碳排放为标志的工业化过程让发达国家在碳排放上遥遥领先于发展中国家。当然也正是这一工业化过程使发达国家在科技上领先于其他国家,也令它们的生产与生活方式长期以来习惯于“高碳”模式,并形成了全球的“样板”,最终导致其自身和全世界被“高碳”绑架。在首次石油危机、继而在气候变化成为问题以后,发达国家对高耗能的生产消费模式和“低碳生活”理念才幡然觉悟,有了新认识。尽管仍有学者对气候变化原因有不同的看法,但由于“低碳生活”理念至少顺应了人类“未雨绸缪”的谨慎原则和追求完美的心理与理想,因此“宁可信其有,不愿信其无”,“低碳生活”理念也就会渐渐被世界各国接受。
  ④世界被气候问题困扰,但世界是由不同地理环境、不同发展阶段的国家和地区组成,我们必须各自做出努力在这一理念上达成共识,共同行动。在目前阶段,我们还必须在全面、公正、有区别的原则下处理如下难题:短期与长远利益的协调,国家与全球利益的冲突与共赢,行业经济与整体经济利益的博弈与调整,国家意志与社团利益的对立统一,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资源共享与互助等。由此足见,要将“低碳生活”理念真正转化为现实,会遭遇怎样的挑战。
  ⑤“低碳生活”最根本的挑战是,它要求人类改变自工业化以来形成的生产消费理念,特别是那种消费至上的消费文化。现有世界流行的主流经济理论基本建立在消费至上、消费者至上、竞争优先的基础上,它提高了社会生产的效率,却也一度导致了生产与消费领域不受控制的高碳排放。虽然消费至上看起来是美好的目标,但以“低碳生活”理念看来,它却是牺牲人类长远利益和整体利益的短视行为。所以,选择“低碳生活”理念,就意味着我们必须拿出足够的政治勇气来进行一次资源和利益的再协调和再分配,而且我们还必须要有足够的能力,并准备相应的行动手段来审视我们的消费习惯。
  ⑥“低碳生活”向人类提出的是前所未有的问题,没有现成的经验、理论与选择模式,我们唯一的选择就是创新,创新我们的生活模式,以保护地球家园、为人类未来造福为宗旨。
1.下列有关“低碳生活”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低碳生活”这一新理念的主要内涵就是“适度吃、住、行、用,不浪费,多运动”。
B.“低碳生活”理念的实质内容是约束人们的消费和生产活动,倡导“勤、俭”的中国传统文化。
C.“低碳生活”理念至少顺应了人类“未雨绸缪”的谨慎原则和追求完美的心理与理想。
D.“低碳生活”理念着眼于未来,虽是新概念,反映的却是世界可持续发展的老问题。
2.下列对“低碳生活”理念所带来的挑战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要协调短期与长远利益,不能为追求短期利益而损害长远利益。
B.要避免国家利益与全球利益的冲突,实现国家与全球利益的共赢。
C.要以低碳为目标调整行业经济,使整体经济得以健康发展。
D.要借助发达国家的优质资源来遏制发展中国家的高碳生活。
3.下列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工业化过程使发达国家在碳排放上遥遥领先于发展中国家,也使发达国家在科技上领先于其他国家。
B.在人类生产和消费过程中过量碳排放导致气候变化,发达国家对高耗能的生产消费模式才幡然醒悟。
C.在现阶段全面、公正、有区别地处理好许多难题,就能使人们接受低碳生活理念,就能解决世界气候问题。
D.现在世界流行的主流经济理论,提高了社会生产的效率,但却促成了大量损害人类现实利益和长远利益的短视行为。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