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文学类文本阅读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文化孩童丁聪刘梦溪  文化界无人不喜欢的孩童小丁,93岁的丁聪,离我们而去了。本来不该惊异,可还是感到突然。几周前和几个月...
题目
题型:模拟题难度:来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文化孩童丁聪
刘梦溪
  文化界无人不喜欢的孩童小丁,93岁的丁聪,离我们而去了。本来不该惊异,可还是感到突然。几周前和几个月前,丁聪还告知我他的近况:一会儿跌断了这个,一会儿摔伤了那个,一会儿枢纽又堵塞了,然后能工巧匠一起上来“大修”。再好的零件如果用了90年,其磨损的程度即使尚未到宣告报废的地步,也一定到了动不动就出毛病的地步,所谓“老来无病也支离”啊。
  人类最优秀的头脑所遭遇的灵与肉的痛苦,常常是加倍的痛苦。一个民族一个时期能出现几个这样的文化巨匠和孩童呢?
  丁聪的妻子沈竣是一位非凡的女性。她讲起丁聪的种种意外,语调和心绪同样平静。她扮演的是贤妻和慈母的双重角色。他们在1957年小丁40岁时才结婚。一见钟情的成分不能说没有,更主要是当年的小丁,一见便须臾不能离开小他十余岁的沈竣。但婚后不久,丁聪不明所以地被打成了右派,发配到宁古塔一带的北大荒劳动改造。一对燕尔新婚的才子佳人,不忍分离,也得分离。
  这一遗恨青史的天大误会,让丁聪欠了发妻一笔永远也不得还清的感情债,就像《红楼梦》里绛珠仙草投胎的林妹妹,一生以眼泪还神瑛侍者转世的宝哥哥一样。所以丁聪总是喃喃地说:“她跟着我没有过过一天好日子。”圈内人士尽管无不以小丁的惧内称雅,却从未忽略两情遭遇伤痛所积蓄的欠债还泪的人性的美丽与庄严。
  我结识丁聪、沈竣夫妇的时候,他们的日子已经过得不错了。我称沈竣有治国之才。丁聪说:“所以我受不了!一个能管理国家的人,如今只管我一个人,你想想看。”那么小丁对沈竣以“家长”相称,就不足怪了。
  其实我内人陈祖芬和丁聪还要更稔熟一些。他们一度都在政协。下面摘录祖芬文章里关于丁聪的一段——
  在坐大轿车去人民大会堂开大会的路上,我问丁聪怎么永远不老,是不是吃了青春宝?小丁说:“不,我是吃了娃哈哈。”下车与小丁一起走进人民大会堂,有人招呼他一起找个座儿歇会儿。小丁笔挺着身子说不用,说从来到人民大会堂开政协会都没在大厅里坐过。来了,站会儿,就进会场了。而且总是高兴着,孩童般咧开大嘴笑着——当然,孩子只能站着看大人坐着说事儿。
  小丁年方八十一,没有白发,只有童颜。我想,人生历尽艰难后的最美丽的境界是童真,是用儿童那充满好奇和想象的眼睛看世界。
  丁聪始终是一个孩童。八十岁是孩童,九十岁更是孩童。当然1957年四十二岁的时候,也是孩童。那么一个孩童说的话,为什么还被当做罪证将其打成右派呢?不是有句俗语叫童言无忌吗?
  丁聪离我们而去了。我们失去了一个聪明的孩子,一个对艺术始终保持敏感的孩子,一个笑口常开的孩子,一个需要母亲爱抚的孩子,一个需要家长沈竣照料的孩子!
  我们别再打右派了。即使做不到爱护,可否不要伤害那些聪明天真的孩子们呢!(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在文章开头,丁聪说晚年的自己一会儿跌断了这个,一会儿摔伤了那个,一会儿枢纽又堵塞了,然后能工巧匠一起上来“大修”,表现了他乐观幽默的心态。
B.文章将屡遭磨难的丁聪和对他不离不弃的发妻沈竣分别比作《红楼梦》中神瑛侍者转世的宝哥哥和绛珠仙草投胎的林妹妹,表现了丁聪对妻子的感激之情。
C.文章中丁聪的“惧内”表现了他对发妻的尊重和感激,是两情遭遇伤痛所积蓄的欠债还泪的人性的美丽与庄严。
D.文章用许多生动的描写表现了丁聪天真率直的可贵品质,这些描写与丁聪“文化孩童”的身份相符。 E.文章语言平实通俗,以生活化的描述表现了丁聪这样一位文化巨匠单纯天真的本色,主要是为了抨击当时社会的专制。
(2)文章说:“人类最优秀的头脑所遭遇的灵与肉的痛苦,常常是加倍的痛苦。”就文中看,丁聪遭受了哪些痛苦?为什么说“是加倍的痛苦”?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是如何表现丁聪“文化孩童”的特点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称丁聪是“文化孩童”,并说“即使做不到爱护,可否不要伤害那些聪明天真的孩子们呢”。请结合文章,谈谈你的理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BE
(2)①肉体痛苦:1957年被打成右派,发配到北大荒劳动改造;晚年饱受病痛折磨;灵魂痛苦:因被发配而产生的夫妻分离之苦。②作者认为丁聪很优秀,是一个对艺术敏感的天才,却屡遭不幸。这样的痛苦不仅是他个人的痛苦,也让作者为之感到痛苦,是民族的痛苦,文化的痛苦,所以是加倍的。
(3)通过直接描写表现丁聪“文化孩童”的特点。他对妻子以“家长”相称,说她有治国之才,却只管自己一个人。通过侧面描写表现丁聪“文化孩童”的特点。如:朋友对丁聪的描述,陈祖芬对他去人民大会堂开会时的表现的描述,作者最后的评价等。
(4)①文化是美好的、纯洁的,需要有一颗童真的心,才能感受到,才能达到最高境界;②丁聪作为我们民族的文化巨匠,历经磨难却乐观开朗,他以儿童那充满好奇和想象的眼睛看待世界;③对像丁聪这样的文化巨匠我们应该予以保护,对他们要宽容。(言之有理即可)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文化孩童丁聪刘梦溪  文化界无人不喜欢的孩童小丁,93岁的丁聪,离我们而去了。本来不该惊异,可还是感到突然。几周前和几个月】;主要考察你对文学类文本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①史学社会化是历史知识由生产者向社会大众传播,并为社会大众所选择与接受,从而作用于社会的过程。它在史学与社会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使历史研究得以走出象牙塔,与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建立起联系,既可以充分发挥史学的社会功能,也可以为史学发展注入生机与活力。
  ②史学社会化需要娱乐化吗?这是很多人都会产生的疑问,也道出了人们对学术娱乐化倾向的担心。确实,近年来学术娱乐化现象有愈演愈烈之势。以央视“百家讲坛”栏目为平台,易中天、于丹等一批学术明星,在整个社会掀起了一阵阵热潮。对这股热潮,有人歌颂,说它为历史文化的普及发挥了专业人士无法企及的巨大作用;有人批判,说它的媚俗降低了历史文化的品格,将历史文化低俗化了,损害了学术的神圣与尊严。走学术娱乐化道路,已成为一种新的文化现象。2004年,美国学者尼尔·波兹曼的《娱乐至死》一书在中国出版,他认为,后现代社会是一个娱乐化的时代,文化的严谨性、思想性和深刻性正让位于娱乐和简单快感。
  ③毫无疑问,史学的社会化需要娱乐化,但必须以科学性为前提,娱乐化只是一种传播策略。就一般民众的历史文化水平和接受特点而言,娱乐化是他们最喜欢、最容易接受的传播方式,至于所接受信息的正确与否,根本不是他们所关心的问题。既然客体有娱乐的需求又有选择的权利,那么史学社会化只有尊重这种需求和权利,采取娱乐化的方式,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但是,如果主体一味迎合客体的需求,就会丧失主体的地位,变成了媚俗,难以达成史学社会化教育和启迪大众的基本目标。但是,要真正达到双赢,史学社会化主体需要具备很高的素质,能够很好地把握娱乐化与科学性的尺度。一个现实的证据,就是最为学者们所批判的宫廷秘史、历史传奇类题材常常是节目收视率最高的,而专业水准较高的节目,如“叶嘉莹讲诗词”、“周汝昌评四大名著”等反而少有观众叫好。这说明,主体要在娱乐化与科学性之间寻找平衡、把握尺度是何等困难。
  ④史学的娱乐化是有限度的,不是所有的学术问题都可以通过娱乐化方式进行传播。万卫在谈到“百家讲坛”的选题时就曾谈到,合适的选题往往是既结合主讲人的专业方向,又符合电视传播的特点。有些话题不是不能讲,而主要是离观众太远,大众完全不了解。还有些题目是不好讲的,比如《易经》,曾被讨论过很多次,但最后,主讲人还是觉得没把握。这种情况说明,史学社会化的内容需要经过科学的选择,有些史学问题可以通过娱乐化方式进行传播,有些史学问题则只能通过小众的精英学术进行研究,不一定非要走向大众化。
1.关于“史学的娱乐化”的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史学娱乐化使得史学与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建立起联系,为史学发展注入了生机与活力。
B.史学的娱乐化是其社会化过程中必经的途径,涉及三方面:生产者,社会大众,社会。
C.主体如果一味迎合客体的需求,就会丧失主体的地位,难以达成史学社会化教育和启迪大众的最终目标。
D.对史学娱乐化的批判,是对史学科学性的尊重和支持,也是对当前学术娱乐化倾向的担心。
2.关于史学“科学性”与“娱乐化”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史学的社会化需要娱乐化,但必须以科学性为前提,娱乐化只是一种传播策略。
B.易中天、于丹等人对史学的娱乐化传播,使得学术娱乐化现象愈演愈烈,远离了史学的科学性。
C.史学社会化如果不尊重民众的娱乐化需要,就难以取得预期的效果。
D.史学娱乐化是史学社会化的一个重要方面,目前已成为一种新的文化现象。
3.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学术娱乐化中,文化的严谨性、思想性和深刻性正让位于娱乐和简单快感。
B.即使史学社会化中传播主体有很高的素质,现在仍无法把握其中娱乐化与科学性的平衡。
C.史学娱乐化是有限度的,观众不了解的话题不适合以娱乐方式传播。
D.史学娱乐化要符合三个条件——主讲人的专业方向、电视传播特点、话题观众了解。
题型:模拟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今又重阳李国文
  ①每当农历九月九日的重阳节,就会想起那首耳熟能详的《采桑子·重阳》,涌到口边的便是“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的精彩诗句。
  ②黄花,即菊花,是古往今来写重阳的诗词中必不可少的景物。以唐朝为例,如王勃的《九日》:“九日重阳节,开门有菊花。不知来送酒,若个是陶家。”如李白的《九月十日即事》:“昨日登高罢,今朝更举觞。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看来,也许因为佳节重阳已是一年节令之晚,也许因为绽放菊花的盛事已在百花开尽之后,这“之晚”与“之后”的契合,焉能不让诗人浮想联翩?于是,重阳唯有菊可赏,黄花伴我度重阳,在诗词中联袂出现,便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了。
  ③值此佳节,插数枝黄菊,作案头清供,既秀色可餐,又幽香袭人,这份相看不厌的重阳景色,该是多么令人心旷神怡啊!
  ④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饮酒》诗,人皆知之,但是否为重阳节那天的事,则谁也说不上来。采菊应在秋季,当无疑义。老先生在花期已过的秋天,无别的什么花可摘,偏要躬身东篱下采菊,我想,这是他对于一年花事最晚的菊花,情有独钟的缘故。很显然,当百花姹紫嫣红、争奇斗艳时,唯菊花默默;当百花凋零谢尽、叶萎枝枯时,唯菊花独秀,某种程度上这也是诗人一生的自况吧?所以,陶渊明以菊寓人,以人拟菊,不求闻达,甘于清贫,得以有一个生活上很平实,精神上却很充实的晚年。
  ⑤重阳节又称老人节、敬老节,其渊源,恐怕就是这个节令在秋冬之故。在中国最古老的启蒙读物中,有一句“寒来暑往,秋收冬藏”,放大为人之一生,也存在着一年四季、春夏秋冬的运行时序。如果说食端午粽的仲春天气,譬如人之青年,那么龙舟竞渡,自然是属于年轻人的专利,因为那需要挥汗如雨的力气;如果说食月饼的中秋佳节,譬如人之中年,那么赏月不眠,应该是中年人才会有的雅兴,因为那需要坚守等待的情致;所以,食糕点的九九重阳,譬如人之老年自然是毫无疑问的了。桑榆晚景,也是每个上了年纪的人,期期然必至的归宿,这就需要一份平和,一份安详,一份清净,还有一份难能可贵的淡泊。白居易所赞:“耐寒唯有东篱菊,金粟初开晓更清。”元稹所赞:“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此时唯一绽放的菊花,成为老年人的象征,是再恰当不过的。
  ⑥重阳赏花,更要着重于菊之精神:一是其傲霜而不颓靡的志节,二是其坚贞而不阿附的品格,三是其高尚而不庸俗的境界,四是其淡雅而不华奢的意趣……这一切,也应该是人到老年以后,要争取做到或者尽量做到的。所以,那些精神矍铄的老者、头脑清醒的前辈,总是令我们高山仰止,肃然起敬——他们走到生命途程的最后阶段时,所表现出来的成熟练达,豁然睿智,世事洞明,超凡脱俗,真有如怒放于寒野中的菊花,虽霜重露浓,但精神抖擞;虽秋风萧瑟,但生机盎然啊。
  ⑦人总是要老的,正如端午过后中秋,中秋过后重阳,这是谁也不可违背的运行规律。退出机制,是新陈代谢法则的必然产物,若是老而不识大势,老而恋栈装嫩,老而老骥自居,老而指手画脚,那就属于老而不知老,老而总是不想退出的为人诟病之处了。因此,重阳登高,极目远眺,那些已经走过的路,于挫折中的进步,于困惑中的前行,跌跌撞撞,酸甜苦辣,自是值得回味,但也不必成为包袱;即将要走的路,会有曲折,更有光明,会有困难,更有前景,那才更加值得憧憬。
  ⑧正如那首《采桑子,重阳》所写:“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重阳登高,菊花神韵,虽不似春光,但心胸中也洋溢着春光了。(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作者第一段写每到重阳节,就会想起《采桑子·重阳》,写出了作者对这首诗的喜欢,目的是点明作者对菊花的态度。
B.在重阳佳节,作者禁不住要在案头插数枝黄菊,正是因为重阳乃节令“之晚”与菊花在百花开尽“之后”相契合,“重阳唯有菊可赏,黄花伴我度重阳”。
C.在第⑤段中,作者用端午、中秋与重阳进行比较,从食物的角度强调食糕点的重阳节更适合老年人过。
D.作者认为人到老年之后,也应该有菊花那样的精神,这样才能让人肃然起敬。
E.文章由“今又重阳”谈起,写到重阳赏菊,由菊及人,抒发了作者坦然面对年老,追求淡泊的崇高情怀。
(2)文章第④段写到陶渊明与菊花的关系,试分析作者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什么说“重阳赏花,更要着重于菊之精神”?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在文章最后说“重阳登高,菊花神韵,虽不似春光,但心胸中也洋溢着春光了”,这句话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你认为这样写好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模拟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感动的中国更有力量
——2011年专访“感动中国”节目总策划梁建增
  ①记者曹建文(以下简称记者):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评选今年已是第九年举办,“感动中国”初创时是一种什么背景?怎么想到用“感动”两字作为品牌内涵?
  梁建增(以下简称梁):“感动中国”属于人物类年终盘点节目。2003年,“东方时空”创办了十周年,大概是2002年秋天的时候,我们想尝试求新求变,就想到了年度人物评选这种方式,希望从年度人物入手,梳理过去一年哪些人和事对公众有影响。从最早的讨论开始,各种有激情的想法开始碰撞。讨论到最后,大家有了一个简单的共识,“梳理过去一年所发生的事,发掘新闻事件中的主角,感性地刻画历史瞬间,放大历史细节”,这应该是“感动中国”最早的“核”。
  有了“核”,然后再打磨“细节”、“瞬间”、“故事”、“感性”这些关键词,最本源的东西——“情感”就浮出来了。“感动”两个字随后就蹦出来了。
  “感动中国2002”是我们制作的第一期节目,那些当选的人我都还记得。有郑培民、张荣锁、王选、张瑞敏、刘姝威、张前东、赵新民、姚明、黄昆、濮存昕。我们当时只求一个内在的东西,那就是感动。这种设计在2002年,还是非常独特的。
  ②记者:“感动中国”被人们称为“中国人的年度精神史诗”。“感动”两个字就是体现精神倾向的。那么,怎样才算是感动?怎样才算是“感动中国”?
  梁:“感动”这样一个词,可以说是非常感性的。它会因人而异,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如果你问一个人:除了悲伤,还有什么东西能让你流泪?他的回答可能非常出乎你的意料。如果每个人都把这个理由写出来,可能是非常奇妙的。而且“感动”也是随时代变化而变化的。过去感动的事,你现在可能只是会心一笑。年轻时候无动于衷的,年纪大的时候,会突然被触动。
  我们提倡的感动,不是文学家、美学家所说的那种细微的、个体的感动,而应该是一种会产生广泛影响的、属于一个巨大社会群体的心理体会,能够向社会传播,也能够让受众接受认可的一种情绪和价值判断。
  具体说,它应该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民族精神的爱国主义,有坚持不懈的改革创新精神,有为人民服务的利他传统。在我们年度人物里,比如钱学森、钱伟长,他们都是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的。我们向科学家致敬,因为他们的成就,更因为他们所代表的改革创新精神。更多的来自基层的平凡人,比如今年的郭明义、刘丽、王万青,都是非常典型的利他主义。
  ③记者:作为媒体人,常年与冷静客观的新闻打交道,“感动中国”这样一个情感丰富的节目,是不是也给您本人带来了特别的感受?
  粱:做这样的节目,需要客观冷静的眼光,也非常需要热情,这种热情不是工作热情,而是作为一个人,他内心所拥有的善良、责任和激情。
  说实话,这是我非常偏爱的一个节目。节目的制作过程非常艰辛,但也非常愉快。我们的主持人敬一丹、白岩松每次在节目开场的时候都有简单的表白,非常有特点。比如,今年他们说:还是这个季节,还是这个时间,还是对温暖的渴望,还是您期待的目光。在这个急剧变化的时代里,总要有一些不变的东西,让我们向前走的时候,会更踏实
  这些都是发自他们内心的话,观众期待这个节目,主持人期待这个节目,我们整个团队都非常期待这个节目。我们期待的是什么呢?是一种温暖,一种来自人内心的力量。“感动中国”人物的作为,正是这种温暖和力量的源泉。
  因为节目的特质,它产生一种特别的吸引人的力量。每年一到深秋,大家开始主动联络,相互收集自己听说的、感受到的感动,只等时间一到,就放下手头的工作,投入到“感动中国”中来。(有删改)
(1)下列对访谈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感动中国”人物的颁奖最早出现在2002年,最初源于创新的思考,希望从年度人物入手,梳理过去一年所发生的事。
B.细微的、个体的感动,不是真正的感动。真正的感动应该是一种具有广泛影响的、属于一个巨大社会群体的心理体会。
C.“感动中国”的制作者们在一种温暖,一种来自人内心的力量的感召下,制作出来的节目不仅感性地刻画着历史瞬间,而且成为温暖和力量的源泉。
D.第③部分谈到的“总要有一些不变的东西……会更踏实”强调了“感动中国”人物给社会带来的强烈震撼和力量。
E.“感动”是在对优秀人物进行“细节”、“瞬间”、“故事”、“感性”等不断的打磨中浮现出来的一种情感。
(2)这篇访谈涉及几个方面的内容?请简要概括。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感动中国”栏目中的“感动”两字包含哪些内涵?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访谈第③部分说“做这样的节目,需要客观冷静的眼光,也非常需要热情,这种热情不是工作热情,而是作为一个人,他内心所拥有的善良、责任和激情”,请联系“感动中国”节目制作的问题,谈谈你的看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模拟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胡适对提倡白话文、白话诗是作出了历史贡献的,但或许是因为矫枉过正,他却走到另一个极端,对格律诗采取了一棍子打死、彻底否定的态度。他提出,作诗要“不拘格律、不拘平仄、不拘长短”,认为“五七言八句的律诗决不能容丰富的材料,28个字的绝句决不能写精密的观察,长短一定的七言、五言决不能委婉表达出高深的理想与复杂的感情”。他甚至把格律诗与小脚、太监等并列为中国陈腐文化。尽管新文化运动以来近百年的历史表明,在自由体新诗发展的同时,格律诗并没有被取代、被消灭,相反,经过曲折的发展过程,又进入一个新的繁荣期。但是,当代还有些人认为,格律诗的基本形式、美学范式和表现形式,“已不适宜表现现代人复杂的生活和丰富的情思。”有人断言:“汉语诗歌的自由体对古代格律诗体的代替,是中外诗歌运动嬗变的一个历史性必然结果。”
  当然,五四运动以后,也有一部分人,他们在重视民族文化传统、反对摒弃格律诗的同时,又走到另一个极端,认为既然要作格律诗,就要“原汁原味”地固守规则,不能有丝毫变动。这种观点也延续到现在。2009年有一些人联名发布了一个反对诗词“声韵改革”的《宣言》,认为中华诗词学会倡导新声韵是“短视的改革,把媚俗附势当做与时俱进”,会“导致劣诗泛滥、伪诗横行”。他们坚持当今作格律诗,仍然必须固守七八百年前的平水韵,否则“传统诗歌创作的标准语言系统将不复存续,维系整个民族的历史文化的基石将无法巩固,势必造成民族文化传统的断裂、破碎和消释”。还有些人提出要对平水韵“正名”和“保护”,以反对任何“离经叛道”。一些诗词刊物、集选、评奖等,也以“平水韵”为尺子决定作品的取舍。
  与上述两种观点不同,对格律诗主张既继承又发展的越来越多。近百年来,格律诗经过曲折发展已从复苏走向复兴,出现了一大批格律诗大家,他们创作出大量脍炙人口的经典作品,在***同志那里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需要关注的一个看似奇怪其实并不奇怪的现象是:一些格律诗的反对者后来又成了坚定的支持者,像闻一多先生所说的“勒马回缰作旧诗”的人不在少数。60多年前,柳亚子曾经预言:“再过五十年,是不见得会有人再作旧诗的了。”然而他自己和他所领导的南社创作了不少为革命鼓与呼的格律体战斗诗篇。著名诗人臧克家自称是“两面派”,既作新诗又作格律诗,并认为:“声韵、格律,是定型的,应该遵守,但在某种情况(限制了思想、感情)下,也可以突破(李、杜等大诗人几乎都有出格之处)。也就是说,不以辞害意。”聂(绀弩)体诗,承古而不泥古,瓶旧而酒新,平中出奇,俗里见雅,信手拈来,随心流出,堪称现代格律诗既继承又创新的典范。中华诗词学会始终坚持既要继承又要发展的方针,在声韵上提出“倡今知古、双轨并行”的主张,编发了新声韵表,是历史性的贡献。
1.对胡适“对格律诗采取了一棍子打死、彻底否定的态度”的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反对阅读格律诗,提倡阅读白话诗。
B.反对写作格律诗,提倡写作白话诗。
C.不准阅读格律诗,只准阅读白话诗。
D.不准写作格律诗,只准写作白话诗。
2.对格律诗的态度,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胡适认为格律诗是中国众多陈腐文化中的一种,它们就像小脚、太监那样,是封建主义和落后的表现。
B.当代有些人认为自由体诗歌代替格律诗是诗歌发展的必然结果,不能再写作格律诗。
C.五四运动后有些人认为现代人写作格律诗仍旧要按“平水韵”,否则就是“离经叛道”。
D.对格律诗主张既继承又发展的人认为,写作格律诗既要遵守基本格律,也可以有突破。
3.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虽然一百多年来胡适等人反对写作格律诗,但是格律诗与自由诗一样获得了发展。
B.反对写作格律诗与反对摒弃格律诗的人都犯了同样的错误:思维走向极端。
C.在近现代格律诗大家中,***是最突出的一个,他的诗词是格律诗发展中的一座高峰。
D.“倡今知古、双轨并行”就是指现代人既可以写作自由体诗,又可以写作格律诗。
题型:模拟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花婶婶
连接鱼
  花婶婶并不姓花,她是我的邻居小林叔叔新娶的媳妇。
  之所以叫她花婶婶有两个原因,一是因为她长得太漂亮了,二是因为她是小林叔叔的媳妇。小林叔叔家可是十里八乡有名的贫困户,家里穷得叮当响,托媒人跑了一趟又一趟,就是没有姑娘愿意嫁给他。小林叔叔一气之下跟着村里的建筑队外出去打工了。
  没想到不到一年工夫,小林叔叔竟讨回了一个新媳妇,那就是花婶婶。花婶婶是个孤儿,也是从小在苦水里泡大的。
  记得成亲那天,小林叔叔家里人山人海,大家听说小林叔叔讨了个“赛貂蝉”的新媳妇,都跑过来一饱眼福。反正也快过年了,大家都难得清闲。
  大家一拨接一拨地涌到屋里看花婶婶。花婶婶穿着大红棉袄,红绣鞋,头上戴着大红花,带着好看的笑容望着围在旁边笑嘻嘻的人群,一点儿也不见生。小林叔叔站在旁边一个劲儿地傻笑,他倒有些不好意思了。
  “傻站着干吗,快,招呼大妈大婶们坐,给小孩子拿喜糖啊。”花婶婶用脚踢了小林叔叔一下,小林叔叔这才恍然大悟,抓起桌上的糖就往小孩子手里塞,惹得大家哄堂大笑。
  新婚不久,小林叔叔就又外出打工了。
  小林叔叔一走,家里地里的活儿全都落在了花婶婶的身上,胖奶奶身体不好,至多只能在家里帮忙做做饭。花婶婶特别能干,别人锄地一次锄一垄,她一次锄三垄。别人早上八点上工,她六点就到了田里,中午大家回家吃饭,她却拿出自己带的馒头咸菜,三口两口吃完了接着干。
  花婶婶人还特别好,不但把胖奶奶照顾得妥妥帖帖,邻居家谁家有事儿需要帮忙,她二话不说,放下手里的活儿,卷起袖管就去。村里人都说,花婶婶看着娇嫩,其实是个孙二娘,风风火火,厉害着哩。
  小林叔叔走后不久,花婶婶就发现自己有了身孕,把胖奶奶高兴得,要不是家里穷,非得再摆一次喜宴不可。
  小林叔叔听到这个消息,高兴得在建筑队两天都没有睡好觉,干起活儿来更有劲儿了。
  花婶婶要给小林叔叔生个大胖小子,让他高兴高兴,可是,最终,花婶婶没有等来小林叔叔,却等来了一个噩耗。小林叔叔干活的时候,不小心从高脚架上摔了下来,当场就死亡了。
  花婶婶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两只眼睛都直了,她双手放在自己隆起的肚子上,身体慢慢地瘫倒了。
  后来工友送来了小林叔叔的骨灰和抚恤金,胖奶奶经受不住打击,瘫痪了,脑子也变得神志不清。
  再后来,我就去了城里读书。
  再回来的时候,花婶婶的小孩儿已经抱在怀里了,她果然没有食言,为小林叔叔生了个大胖小子。
  不久,胖奶奶也去世了,花婶婶没有再嫁,她凭着自己的聪明能干,做起了生意,一步一步,她靠自己的双手给家里盖起了一栋二层小楼。
  如今,花婶婶的儿子已经是一个帅气十足的大小伙子了,花婶婶送他到城里读书,他很争气,成绩总是名列前茅。
  马上他就要参加高考了,现在住在我家里。
  “花婶婶。”看着他与小林叔叔出奇像的脸,我忍不住念叨了一句。
  “姐姐,你说什么?花婶婶?”他抬起头好奇地看着我。
  我笑了,拿手拍了拍他的肩膀,“你一定会考上大学的,因为你的妈妈是花婶婶。”(有删节)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我”叫主人公为“婶婶”,这是表明两人的辈分;而在“婶婶”前加“花”,则是因为其漂亮。所以“花婶婶”即“漂亮婶婶”之意。
B.作品写“花婶婶是个孤儿,也是从小在苦水里泡大的”,这是为后文写花婶婶成了寡妇作铺垫,突出其一生的不幸。
C.作品写“大家听说小林叔叔讨了个"赛貂蝉"的新媳妇,都跑过来一饱眼福”这是运用细节描写的手法写花婶婶的漂亮。
D.小林叔叔摔死后,花婶婶没有再嫁,是因为要赡养胖奶奶;而胖奶奶去世后,花婶婶也没有再嫁,是有着“从一而终”的封建意识。
E.小说的结尾通过写参加高考的花婶婶的儿子,从侧面表现了花婶婶承担一家重担的艰辛和顽强意志,以及她对儿子的影响。
(2)作品开头为什么要写花婶婶“太漂亮”了?为什么要写她从小是个孤儿?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简析作品中“我”的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有人说作品的最后四段可以删去,理由是这部分内容与刻画花婶婶没有多大关系。说说你的意见。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模拟题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