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题型:同步题难度:来源:
梁实秋
②假如一个诗人住在隔壁,便不同了。虽然几乎家家门口都写着“诗书继世长”,懂得诗的人并不多。如果我是一个名利中人,而隔壁住着一个诗人,他的大作永远不会给我看,我看了也必以为不值一文钱,他会给我以白眼,我看他一定也不顺眼。诗人没有常光顾理发店的,他的头发作飞蓬状,作狮子狗状,作艺术家状。他如果是穿中装的,一定像是算命瞎子,两脚泥;他如果是穿西装的,一定是像卖毛毯子的白俄,一身灰。他游手好闲,他白昼作梦,他无病***,他有时深居简出,闭门谢客,他有时终年流浪,到处为家,他哭笑无常,他饮食无度,他有时贫无立锥,他有时挥金似土。如果是个女诗人,她口里可以衔只大雪茄;如果是男的,他向各形各色的女人去膜拜。他喜欢烟、酒、小孩、花草、小动物--他看见一只老鼠可以作一首诗,他在胸口上摸出一只虱子也会作成一首诗。他的生活习惯有许多与人不同的地方。有一个人告诉我,他曾和一个诗人比邻,有一次同出远游,诗人未带牙刷,据云留在家里给太太使用,问之曰:“你们原来共用一把么?”诗人大惊曰:“难道你们是各用一把么?”
③变戏法的总要念几句咒,故弄玄虚,增加他的神秘,诗人也不免几分江湖气,不是谪仙,就是鬼才,再不就是梦笔生花,总有几分阴阳怪气。外国诗人更厉害,作诗时能直接的祷求神助,好像是仙灵附体的样子。
④一颗沙里看出一个世界,一朵野花里看出一个天堂,把无限抓在你的手掌里把永恒放进一刹那的时光。
若是没有一点慧根的人,能说出这样的鬼话么?你不懂?你是蠢才!你说你懂,你便可跻身于风雅之林,你究竟懂不懂,天知道。
⑤大概每个人都曾经有过做诗人的一段经验。在“怨黄莺儿作对,怪粉蝶儿成双”的时节,看花谢也心惊,听猫叫也难过,诗就会来了,如枝头舒叶那么自然。但是入世稍深,渐渐煎熬成为一颗“煮硬了的蛋”,散文从门口进来,诗从窗口出去了。一个人如果达到相当年龄,还不失赤子之心,经风吹雨打,方寸间还能诗意盎然,他是得天独厚,他是诗人。
⑥诗不能卖钱,一首新诗,如拈断数根须即能脱稿,那成本还是轻的,怕的是像牡蛎肚里的一颗明珠,那本是一块病,经过多久的滋润涵养才能磨炼孕育成功,写出来到哪里去找顾主?诗不能给富人客厅里摆设装潢,诗不能给广大的读者以娱乐。富人要的是字画珍玩,大众要的是小说戏剧,诗,短短一撅,充篇幅都不中用。诗是这样无用的东西,所以以诗为业的诗人,如果住在你的隔壁,自然是个笑话。将来在历史上能否就成为神圣,也很渺茫。
1.纵观全文,作者用了哪些理由来证明“一个诗人住在隔壁便是个笑话”?请分条陈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认为怎样的人才是诗人?请简要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作者眼里,新诗的特点是什么?请简要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原文,回答下面的问题。
(1)作者在第一段使用王摩诘堕入醋瓮、杜工部旅中困顿等典故,想阐述什么道理?这样议论的特色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散文从门口进来,诗从窗口出去了”阐述了什么道理?这样的措辞有什么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2.不受年龄、经历的影响,始终保有“赤子之心”“诗意盎然”的人才是诗人。(一个人如果达到相当年龄,还不失赤子之心,经风吹雨打,方寸间还能诗意盎然。)
3.每个人都有写诗的冲动,但需要经过痛苦的磨炼、孕育,才能创作出来。诗作不能给广大的读者以娱乐。(意对即可)
4.(1)阐述的道理是:我们对于古代诗人,总是会隐恶扬善,甚至还会加以美化。特色:行文旁征博引,材料丰富,丰富了文章的内蕴。
(2)阐述的道理是:入世稍深,便失去了做诗的冲动,更适合写散文。效果:这样的语句,用生活化的词语来描述抽象的创作规律,贴切而形象,严肃中见幽默。(意对即可)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问题。诗人梁实秋 ①有人说:“在历史里,一个诗人似乎是神圣的,但是一个诗人住在隔壁便是个笑话。”这是个笑话。看看古代诗人画像,一个个的都是】;主要考察你对文学类文本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余秋雨
现在有不少历史学家把陶渊明也归入魏晋名士一类,可能有点粗糙。陶渊明比曹操晚了二百多年。他出生的时候,阮籍、嵇康也已经去世一百多年。他与这两代人,都有明显区别。他对三国群雄争斗权谋的无果和无聊看得很透,这一点与魏晋名士是基本一致的。但如果把他与魏晋名士细加对比,他会觉得魏晋名士虽然喜欢老庄却还不够自然,在行为上有点故意,有点表演,有点“我偏要这样”的做作,这就与道家的自然观念有距离了。他还会觉得,魏晋名士身上残留着太多都邑贵族子弟的气息,清淡中过于互相依赖,过于在乎他人的视线,而真正彻底的放达应该进一步回归自然个体,回归僻静的田园。
于是,我们眼前出现了非常重要的三段跳跃:从漫长的古代史到三国群雄,中国的文化人格基本上是与军事人格和政治人格密不可分的;魏晋名士用极端的方式把它解救出来,让它回归个体,悲壮而奇丽地当众燃烧:陶渊明则更进一步,不要悲壮,不要奇丽,更不要当众,也未必燃烧,只在都邑的视线之外过自己的生活。
安静,是一种哲学。在陶渊明看来,魏晋名士的独立如果达不到安静,也就无法长时间保持,要么悽悽然当众而死,要么惶惶然重返仕途。中国历史上出现过大量立誓找回自我,并确实做出了奋斗的人物,但他们没有为找回来的自我安排合适的去处,因此,找回不久又走失了,或者被绑架了。陶渊明说了,这个合适的去处只有一个,那就是安静。
在陶渊明之前,屈原和司马迁也得到过被迫的安静,但他们的全部心态已与朝廷兴衰割舍不开,因此即使身在安静处也无时无刻不惦念着那些不安静的所在。陶渊明正好相反,虽然在三四十岁之间也外出断断续续做点小官,但所见所闻使他越来越殷切地惦念着田园。回去吧,再不回去,田园荒芜了。他天天自催。
这样一个陶渊明,应该更使民众感到陌生。尽管他的言词非常通俗,绝无魏晋名士的艰涩,但民众的接受从来不在乎通俗,而在乎轰动,而陶渊明恰恰拒绝轰动。民众还在乎故事,而陶渊明又恰恰没有故事。因此,陶渊明理所当然地处于民众的关注之外。同时,也处于文坛的关注之外,因为几乎所有的文人都学不了他的安静,他们不敢正眼看他。他们的很多诗文其实已经受了他的影响,却还是很少提他。
直到宋代,苏东坡才真正发现陶渊明的光彩。由此可见,文化上真正的高峰是可能被云雾遮盖数百年之久的,这种云雾主要是朦胧在民众心间。大家只喜欢在一座座土坡前爬上爬下,狂呼乱喊,却完全没有注意那一脉与天相连的隐隐青褐色,很可能是一座惊世高峰。陶渊明这座高峰,以自然为魂魄。他信仰自然,追慕自然,投身自然,耕作自然,再以最自然的文笔描写自然。请看: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有了高远的心怀,有可能主动地对自己作边缘化处理。而且,即便处在边缘,也还是充满意味。魏晋名士对人生的高层次思考方位却被他保持住了,而且保持得那么平静、优雅。
他终于写出了自己的归结性思考:
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
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
一切依顺自然,因此所有的喜悦、恐惧、顾虑都被洗涤得干干净净,顺便,把文字也洗干净了。“大化”——一种无从阻遏、也无从更改的自然巨变,一种既造就了人类、又不理会人类的生灭过程,一种丝毫未曾留意任何辉煌、低劣、咆哮、哀叹的无情天规,一种足以裹卷一切、收罗一切的飓风和烈焰,一种抚摩一切、又放弃一切的从容和冷漠——成了陶渊明的思维起点。陶渊明认为我们既然已经跳入其间,那么,就要确认自己的渺小和无奈。而且,一旦确认,我们也就彻底自如了;彻底自如的物态象征,就是田园。(有删改)
1.依据原文,简要概括陶渊明诗作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上下文,解释画线句子的含义。
(1)找回不久又走失了,或者被绑架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了高远的心怀,有可能主动地对自己作边缘化处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将陶渊明和魏晋名士、屈原和司马迁进行了对比,分别简要分析其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联系全文,谈谈你对陶渊明达到和拥有的“安静”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包弟送走后,我下班回家,听不见狗叫声,看不见包弟向我作揖、跟着我进屋,我反而感到轻松,真有一种甩掉包袱的感觉。但是在我吞了两片眠尔通、上床许久还不能入睡的时候,我不由自主地想到了包弟,想来想去,我又觉得我不但不曾甩掉什么,反而背上了更加沉重的包袱。在我眼前出现的不是摇头摆尾、连连作揖的小狗,而是躺在解剖桌上给割开肚皮的包弟。我再往下想,不仅是小狗包弟,连我自己也在受解剖。不能保护一条小狗,我感到羞耻;为了想保全自己,我把包弟送到解剖桌上,我瞧不起自己,我不能原谅自己!我就这样可耻地开始了十年浩劫中逆来顺受的苦难生活。一方面责备自己,另一方面又想保全自己,不要让一家人跟自己一起堕入地狱。我自己终于也变成了包弟,没有死在解剖桌上,倒是我的幸运……
整整十三年零五个月过去了。我仍然住在这所楼房里,每天清早我在院子里散步,脚下是一片衰草,竹篱笆换成了无缝的砖墙。隔壁房屋里增加了几户新主人,高高墙壁上多开了两扇窗,有时倒下一点垃圾。当初刚搭起的葡萄架给虫蛀后早已塌下来扫掉,连葡萄藤也被挖走了。右面角上却添了一个大化粪池,是从紧靠着的五层楼公寓里迁过来的。少掉了好几株花,多了几棵不开花的树。我想念过去同我一起散步的人,在绿草如茵的时节,她常常弯着身子,或者坐在地上拔除杂草,在午饭前后她有时逗着包弟玩……我好像做了一场大梦。满园的创伤使我的心仿佛又给放在油锅里熬煎。
这样的熬煎是不会有终结的,除非我给自己过去十年的苦难生活作了总结,还清了心灵上的欠债。这绝不是容易的事。那么我今后的日子不会是好过的吧。但是那十年我也活过来了。
即使在“说谎成风”的时期,人对自己也不会讲假话,何况在今天,我不怕大家嘲笑,我要说:我怀念包弟,我想向它表示歉意。
1.文中作者反复使用“解剖”一词,并称“自己终于也变成了包弟”,“受解剖”是什么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对“文革”结束后自己院子的描写,使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哪一个词明确地表明了自己对院子变化的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那么我今后的日子不会是好过的吧。但是那十年我也活过来了。”作者说“今后的日子不会是好过的”是基于什么理由?“那十年我也活过来了”表明了作者什么样的决心和态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这几段文字,说说作者的心态是怎样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巴金
我不是文学家,但是我写作了五十多年。我从小就喜欢读小说,有时甚至废寝忘食,但不是为了学习,而是拿它们消遣。
我出身于四川成都一个官僚地主的大家庭,在二三十个所谓“上等人”和二三十个所谓“下等人”中间度过了我的童年,在富裕的环境里我接触了听差、轿夫们的悲惨生活,在伪善、自私的长辈们的压力下,我听到年轻生命的痛苦***。我离开旧家庭就像摔掉一个可怕的黑影。
我二十三岁从上海跑到人地生疏的巴黎,想找寻一条救人、救世,也救自己的路。说救人救世,未免有些夸大,说救自己,倒是真话。当时我有感情无法倾吐,有爱憎无处宣泄,好像落在无边的苦海中找不到岸,一颗心无处安放。一九二七年春天我住在巴黎拉丁区一家小小公寓的五层楼上,过去的爱和恨,悲哀和欢乐,受苦和同情,希望和挣扎,一齐来到我的笔端,我写得快,我心里燃烧着的火渐渐地灭了,我才能够平静地闭上眼睛。心上的疙瘩给解开了,我得到了拯救。这以后我一有空就借纸笔倾吐我的感情,安慰我这颗年轻的孤寂的心。
我在法国学会了写小说。我忘记不了的老师是卢梭、雨果、左拉和罗曼·罗兰。我学到的是把写作和生活融合在一起,把作品交给读者评判。我本人总想坚持一个原则,不说假话。
除了法国老师,我还有俄国的老师屠格涅夫、托尔斯泰和高尔基,我的中国老师是鲁迅。我的作品或多或少地受到这些作家的影响。我曾在《说真话》里写过:“我相信过假话,我传播过假话,我不曾跟假话做过斗争……”在《怀念胡风》中写过:“我对自己的表演(即使是不得已而为之吧),也感到恶心,感到羞耻。今天翻看三十年前写的那些话,我还是不能原谅自己,也不想要求后人原谅我。”但是我最主要的一位老师是生活,是中国的社会生活,生活中的感受使我成为作家。
一九二八年年底我从法国回国,就在上海定居下来。我和一个朋友住在一起。我自小害怕交际,害怕讲话,不愿同外人接洽,外人索稿总是找我的朋友。所以:“我是靠友情生活到现在的。”
一九三七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我离开上海去南方。我的生活方式改变了,我的笔从来不曾停止。我的《激流三部曲》就是这样写完的。在那些日子我不得不到处奔波,也不得不改变写作方式。在一些地方买一瓶墨水也不容易,我就在皮包中放一锭墨、一支笔和一大叠信笺,到了一个地方借一个小碟子,倒点水把墨在碟子上磨几下,便坐下写起来。有时没有电灯,我就找一小节蜡烛,可是文思未尽,烛油却流光了。我多么希望能再有一节蜡烛让我继续写下去。
“四人帮”灭亡后,我拿起了笔,我兴奋,我愉快,我觉得面前有广阔的天地,我要写,我要多写。可以留给我的只有几年的时间,我今年已七十六岁。我制订了五年的计划,我要写两部长篇小说,一部《创作回忆录》,五本《随想录》,翻译亚·赫尔岑的《回忆录》。我只愿意做一个写到生命的最后一息的作家,也算是对我五十几年的文学生活的一个交代吧。
我曾经说过:“我是从探索人生出发走上文学道路。”我开始读小说是为了消遣,但是我开始写小说绝不是为了让读者消遣;我不是一个文学家,我只是把写作当做我的生活的一部分;我的思想有种种的局限性,但是我的态度是严肃的,我的每一篇作品都是我追求光明的呼声。我说过:“读者的期望就是对我的鞭策。”
“不把自己的幸福建筑在别人的痛苦上,爱祖国、爱人民、爱真理、爱正义,为多数人牺牲自己;人不单是靠吃来活着,人活着也不是为了个人的享受。”——我在那些作品中阐述的就是这样的思想。(节选自《巴金自传》,有删改)
1.“我觉得你们把人们的心拉拢了,让人们相互理解。你们就像是在寒天送炭,在痛苦中送安慰的人。”这是巴金在《憩园》中写到的读者对作家的期望,显然他自己出色地做到了这一点。请从文本中找出四点依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人说:“传记文学之所以作为一种伟大的文学形式存在,并不是简单地记录了传主的生平。”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巴金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文学家,可在这篇自传中,巴金一再强调“我不是文学家”,巴金为什么这样说?谈谈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这篇传记中,巴金客观地评价了自己的“文学生活五十年”,从中你认为我们应该怎样进行自我评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本特征的经济模式;低碳消费方式是其中的重要环节,也是在环境资源日益稀缺的今天更好地提高生活质量的一种消费方式。低碳消费方式的核心是消费者以对社会和后代负责的态度,在消费过程中积极实现低能耗、低污染和低排放,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浪费。这是_种基于文明、科学、健康的生态化消费方式。环境就是系统,低碳消费方式着力于解决人类生存环境危机,其实质是以“低碳”为导向的一种共生型消费方式,使人类社会这一系列工程的各单元能够和谐共生、共同发展,实现代际公平与代内公平,均衡物质消费、精神消费和生态消费。低碳消费方式特别关注如何在保证实现气候目标的同时维护个人基本需要获得满足的权利;提倡把有限的资源用于满足人们的基本需要,限制奢侈浪费。
由于“低碳程度”不同,涉及的具体内容也各异。在目前我国社会条件下,广义的低碳消费方式包括五个层次:一是“恒温消费”,消费过程中温室气体排放量最低;二是“经济消费”,对资源和能源的消耗量最小、最经济;三是“安全消费”,消费结果对消费主体和人类生存环境的健康危害最小;四是“可持续消费”,对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危害最小;五是“新领域消费”,转向消费新能源,鼓励开发低碳技术,研发低碳产品,拓展新的消费领域,形成生产力发展新趋势。在二氧化碳减排的过程中,普通民众拥有改变未来的力量。就日常生活而言,转向低碳消费观的主要途径有戒除以大量高耗能源为代价的“便利消费”“一次性消费”,戒除以大量消耗能源、大量排放温室气体为代价的“面子消费”“奢侈消费”,全面加强以低碳饮食为主导的科学膳食平衡等。
从经济学上讲,消费包括生产消费和非生产消费。生产消费是指生产过程中工具、原料和燃料等生产资料和生产劳动的消耗。非生产消费的主要部分是个人消费,是指人们为满足个人生活需要而消费的各种物质资料和精神产品;另一部分是非生产部门如机关、团体、事业单位,在日常工作中对物质资料的消耗。因此,推动“高碳消费方式”向“低碳消费方式”的转变应该是全社会的共同职责,只有这样才有利于实现国家利益、企业利益和公民利益的最大化。
1.下列关于“低碳消费方式”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低碳消费方式”倡导文明、科学、健康的生态化消费理念,主张消费要有益于生态环境的保护,着力于解决人类生存环境危机。
B.“低碳消费方式”有助于均衡物质消费、精神消费和生态消费,但却不利于公民充分享受现代物质文明的成果,对公民的社会福利和生活质量会造成一些影响。
C.“低碳消费方式”是一种共生型消费方式,可以使人类社会这一系统工程的各单元和谐共生、共同发展,实现代际公平与代内公平。
D.“低碳消费方式”涉及生产消费和非生产消费两个方面,“生产消费”过程中的“低碳消费方式”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尽量减少工具、原料和燃料等生产资料和生产劳动的消耗。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低碳消费方式旨在实现消费过程中的低能耗、低污染和低排放,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因此倡导低碳消费对实现全球气候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
B.普通民众应该在二氧化碳减排中发挥自己的作用,在生活中戒除“便利消费”“一次性消费”“面子消费”“奢移消费”等不良消费倾向。
C.在低碳消费方式的五个层面中,“恒温消费”和“经济消费”重在节约能源,“安全消费”和“可持续消费”重在降低消费的危害,“新领域消费”重在开发、使用新能源新技术等。
D.非生产消费是指个人和非生产部门如机关、团体、事业单位等为满足个人生活需要和日常工作需要而产生的物质资料消耗。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舍弃中高档大排量的豪华轿车,选用小型汽车、小排量汽车;少用塑料袋,多用可以重复使用的布袋,这些都符合低碳消费的理念。
B.低碳消费方式作为一种新的经济生活方式,将会给企业经营带来新的机遇,促使企业通过技术创新降低能源消耗量和二氧化碳排放量。
C.人们渴望更多更好地享受电气化、自动化提供的便利舒适,这种心理必将会导致日常生活越来越依赖于高能耗的动力技术系统,越来越远离低碳消费方式。
D.我国当前尚处在“高碳消费方式”盛行的时期,“低碳消费”时代的早日到来,尚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丁波 尤莼洁
码头上欢迎的人群欢呼雀跃:“欢迎你们归来,‘振华4号’的英雄们!”去年12月17日与索马里海盗斗智斗勇4小时,“振华4号”30名船员一时成为全国焦点。成功逼退海盗之后,船员们也归心似箭,但返航期间风浪很大,尤其在南中国海海域,受风浪等影响,估计航速只有正常时速的一半。因此抵达上海的日子,从原本预计的1月15日推迟到1月19日,再推到昨天,终于,经历过生死考验的英雄们回家了!
上午10点40分,船靠岸--从外表看,“振华4号”平凡守拙;记者上船,也没有看到想象中烧焦的断垣残壁。曾经海盗站立的主甲板上,如今已清理一新,并重新上了油漆。但在船员的热心指导下,还是能在烟囱甲板上看到不少海盗留下的枪眼。一处一处,钢板凹陷,外漆脱落,只觉当时危险扑面而来。
所有人都指望着船员们讲述那惊心动魄的一个半小时,但他们每一个都像“振华4号”船憨厚朴实。船长彭维源躲着记者,实在没办法了,他讷讷地说:“我们都是普通的船员,普通的公民,普通的人,只是在特殊的地方,遇到了特殊的人,做出了本能、正常的反应……”
经历生死考验,57岁的彭维源却一直很镇定。他和船员们一样,开口都是在说着这艘他们在大海上生死相依的“振华4号”。近距离看“振华4号”,它与普通的商船有很大区别:由于是用来整体运输高高的桥吊,所以模样很特别,船体中部的外板很低,如同凹下去的腹部,主甲板也下降6米,因此离海面很近,十分容易攀爬。这或许是吸引海盗的一点。但船员们介绍说,也正是这艘不一般的“振华4号”,舱门是特制的水压门,厚度虽然只有四五毫米,可一般的机枪射到这种门上,都不会对它造成大的威胁。当时海盗背有火箭筒,幸运的是可能没装火箭弹并没使用,他们上船后只是用冲锋枪、重机枪扫射。
彭维源也指着主甲板和生活区的梯子说,主甲板和生活区的落差有6米以上,高耸的生活区四周钢板都是平滑的,无法攀爬,所以当时船员们把两边的梯子割掉,海盗们虽然容易爬上主甲板,却难以登上生活区。最终,有3位海盗登上生活区甲板,却已是“强弩之末”。
记者在船体上看到,两边曾经被割掉的梯子,如今已有一边重新安好,另一边依然搁在甲板上。梯子由两三节组成,铁质的,并不厚实,正因此有利于船员们快速割断。据介绍,早在船舶前往苏丹运送桥吊的过程中,经验丰富的彭维源便作好了应对海盗的准备,命令船员将连接甲板和生活区的梯子割掉,但没有遇到海盗。船舶返回途中,彭维源没有放松警惕,再次命令船员割掉梯子,从而使海盗登船后没能成功劫持船舶。
至于出海之前就提前做好的预案,更是连怎么扔燃烧瓶、怎么躲子弹,每一个步骤都讲到了。记者在船员带领下来到指挥室旁的甲板上,当时船员们就是在这里向下丢掷自行制造的“燃烧弹”,成功击退了海盗。在展示的各类自卫武器中,有一个大大的抛绳器,外壳最为显眼。船员们介绍说,这本是用来远距离抛掷绳索的,可以抛到200米以上,如今它集火箭、引燃器和抛绳装置于一个容器内,作为武器能产生很大后坐力和爆发力。船员们说:“我们一共有4个抛绳器,只用了1个,就像重磅炸弹一样,把海盗镇位了……”
“在激战中,有颗子弹贴着我脖子飞过,事后想想还是一身冷汗。”一位船员说。
这只是一群普通海员,在那一刻却真的很英勇。(摘自2009年1月23日《解放日报》,有删节)
[新闻背景]北京时间2008年12月17日12时43分,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所属“振华4号”货轮在亚丁湾水域遭海盗袭击,9名海盗登船。“振华4号”船员采取防范措施,在各方的配合和支援下,海盗被逼退,“振华4号”货轮和船上30名船员获救脱险。
1.“寒潮即将来临,江上已经起风”似乎与报道的内容没有密切关系,为什么作者要以这两句话开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这则新闻中,无论是船长还是记者,都多次提到“普通”一词,你是怎样理解文中两处画线语句中“普通”一词的含义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这则新闻的内容和相关新闻背景中,我们可以总结出“振华4号”能平安归来的原因有哪些?请分条概括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则新闻在写法上具有哪些特点?请简要分析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最新试题
- 1中国共产党完成了孙中山未竟的事业,主要表现在A.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B.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C.全面建设小
- 2下列固体物质通常呈绿色的是( )A.二氧化锰B.碱式碳酸铜C.铜D.生石灰
- 3“社会主义思想道德要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能全面表达上述要求和
- 4“三一八起义”取得胜利后反动政府逃往凡尔赛,此人是[ ]A.罗伯斯比尔B.梯也尔C.路易十六D.瓦尔兰
- 5关于黄河下游河水和两岸潜水的补给关系是[ ]A、潜水经常补给河水 B、河水经常补给潜水 C、河水不能补给潜水 D
- 6如图所示,在动摩擦因数μ=0.2的水平面AB上,水平恒力F (F大小未知)推动质量为m=1kg的物体从A点由静止开始作匀
- 7科学工作者为测量某海沟的深度,在海面上竖直向下发出超声波,经3.6s后接收到从海底反射回来的信号,则此处海沟的深度为
- 8为了扩大内需,让惠于农民,丰富农民的业余生活,鼓励送彩电下乡,国家决定对购买彩电的农户实行政府补贴.规定每购买一台彩电,
- 9我国科学家发现,亚硒酸钠能消除加速人体衰老的活性氧,亚硒酸钠中硒元素(Se)为+4价,氧元素为-2价,则亚硒酸钠的化学式
- 10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众多企业追求品牌的最深层动因是 ( )A.
热门考点
- 1给下列划线字注音:***扰( ) 小憩( ) 庸碌( ) 辜负( ) 擎天( )
- 2“为了实现思想,就要有使用实践力量的人。”90多年来,我国革命、建设、改革开放能克服千难万险,根本原因就在于中国共产党A
- 3在不使用酸碱指示剂的前提下,欲除去氯化钙溶液中的少量盐酸,得到纯的氯化钙溶液,最适宜选用的一种试剂是( )A.硝酸银溶
- 4如图所示,质量为m1和m2的两个物体用细线相连,在大小恒定的拉力F作用下,先沿水平面,再沿斜面(斜面与水平面成θ角),最
- 5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1)先调节杠杆两端的螺母,使杠杆在______位置上平衡,其目的是为了从杠杆上直接测
- 6下列几组共点力分别作用于同一物体上,都能够使物体恰好出于平衡状态,那么其中哪个选项中F1 与F3 的合力最大( )
- 7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题目【甲】 次北固山下 【乙】落叶 王湾
- 8下列电离方程式错误的是 ( )A.Ca(OH)2=Ca2++2OH-B.KClO3=K++Cl-+3O2-C.BaSO
- 9大家都知道田忌赛马的故事,这给我们的经济学启示是[ ]①要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②要合理地配置资源③要学会乱中求胜④
- 10已知:,,,,则四边形的面积为( )A.B.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