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 航
我们借住在朋友的一栋老宅里,很老的房子。院子里有一个大大的铁门,上面有一把巨大的锁,院子里的每一个人都有一把铁门上的钥匙。我们家的铁门钥匙一直以来都在太太手中。也不知道是怎样形成的习惯,每一个住在院子里的人,从外面奔波回来,把自行车推进院子后,哪怕是在大白天,也要顺手把院门锁上。
事情发生在那个炎热的午后。
那时我做的是下午3点档的一个音乐节目。我通常是在直播开始前的半个小时赶到电台。在夏天我有午睡的习惯。太太那天正好在报社拼版,中午不会回来。
平时午睡都是太太叫我起床,那天我就睡过了头,醒来的时候离直播只有半个小时了。以往的这个时候,我已坐在办公室里抱着一堆唱片准备进直播间了。我睡眼惺忪地爬起来,走到院子里,看到铁门上的大黑锁,这才想起钥匙在太太的手上。我首先看在院子里是否还有其他的人,结果我发现整个院子里只有我一个人。
我手忙脚乱了起来。院墙出奇的高,我知道我根本做不到“狗急跳墙”,房间里又没有装电话。
我在院子里急得直跺脚。我站在铁门边,像是一个渴望自由的囚犯。然后通过门缝我看到了他。他是一个正好从弄堂里经过的小乞丐。他还是一个孩子,不会超过10岁。炎夏的午后,他只穿着一条脏兮兮的大短裤,头发零乱得像是一蓬稻草,一只手紧紧地抓着背上的袋子,仿佛里面装满了宝物。
我喊住他,我想请他去巷口给我太太打个电话。似乎也只有这个办法了。在我开口之前我首先想的是我是否应该先给他一点零钱作为一种报酬。我翻遍我的口袋,除了张百元的纸币便什么也没有了。我有些尴尬,我似乎还无法做到把100元当做是“零钱”给一个乞丐。
我叫住他,很简短地告诉他我需要他去巷口那个公用电话亭帮我打个电话,并把一张百元纸币放在了他的手掌上。他看了看手里的那张纸币,然后又看了看我。我试着对他微笑,隔着门,我再次对他说,我需要你的帮助,我非常着急。然后我看到他飞快地向弄堂口奔去。
10分钟以后他还没有回来,我想他不会回来了。当时我给自己的安慰是,他不回来是对的——他不是一个愚笨的孩子。
然后我的邻居回来了,邻居打开了铁门。我借了邻居的钱飞奔到大街上去拦的士。直播没有延误。
晚上问起太太,她说没人打电话给她。我笑着对太太说我白信任那个孩子了,太太笑我。我和太太一致认为那个孩子把钱拿去改善生活了。也只是如此而已。我和太太的生活一如既往。
两个月以后的一天,我和太太在忙着搬家。太太突然对我说,门口有人盯着你看呢,顺着太太的目光望过去时,我就愣住了:居然是那个小孩!
他怯怯地站在门口一动不动地看着我,似乎已经很久。我看他的时候,他的眉宇微微地舒展了一下。然后,他伸出他的拳头,缓缓摊开自己的掌心。是一张揉成一团的百元纸币。他把那只手伸给我,黑亮的眼睛望着我和太太。他似乎是个一贯沉默的孩子。
他还用那种蚊子般细小的声音说道,那天,那天我是去准备打电话的……那天他沿着长长的巷子刚跑出去,一辆突如其来的小面包车把他的腿撞伤了。他的小伙伴救了他,他在他简陋的房间里,躺了两个月。
尽管我们告诉他他可以保留这张纸币,这100元是他的了,可是男孩走的时候,还是固执地把钱留了下来。我和太太安静地注视着他的离去,用一种近乎崇拜的眼神。
也许,生活可以庸俗地把城市当中的人分成三六九等,但是那一瞬间,我开始相信,诚信作为一种古老的品质,可以让任何一个人发出天使一样的光芒,照亮自己也照亮别人的人生。
1.纵观全文,“谁都可以是天使”的含意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中国喜欢用“草灰蛇线”的技法,前后情节往往有一定照应,前文为后文埋下伏笔,试在文中找出一个这样的例子来,并简要说明其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最后一段是议论性的话语,有人认为删去更好,也有人不这么认为。请谈谈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示例:我们家的铁门钥匙一直以来都在太太的手中,而太太恰好中午在报社拼版,不回来,与后文“我”被困在院子里相照应,前文为后文埋下伏笔。(其他事例符合“伏笔”要求亦可)
作用:小说为了避免平铺直叙,使用伏笔照应,能让篇章结构曲折多变,文脉灵动;使用了伏笔照应,作品内容的表达更为充分,故事情节的展开更为合理。从阅读效果来讲,使用了伏笔照应,文章能更好地引起读者思考、回味,从而在读者心中留下深刻印象。
3.示例:(1) 删除更好。因为倒数第二段故事已经结束,戛然而止,含蓄隽永,能留给读者以更多的想象空间,让读者觉得韵味无穷。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阅历和情感去想象升华作者未完全展开的意绪。(大意正确即可,要抓住“表达效果”来阐述)
(2) 保存为好。虽然前一段故事已经结束,但作者情感还在延续,有了这么一段议论,会使文章主题的表达更为鲜明突出,文章情感的呈现更为充分而完整。(大意正确即可,要抓住“情感主题的表达”来阐述)
(可赞成也可反对,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李 河
现代信息文明直接产生于电子技术的发展。当电子技术尚处于襁褓中时,它就在与传统代步工具的较量中显示出不同寻常的力量。
1888年中国与法国在云南交战,满清军队在当地义军的配合下取得了战争的胜利。当中国使者在漫长的驿道上换马不换人向朝廷飞传捷报时,法国政府早已通过刚刚发明的电报得悉了战争结果。于是它电令其驻中国公使对尚未得知事情真相的中国政府进行欺骗,称中国军队已在战争中失利。最后,当中国信使到达京城时,腐败的满清政府已经与法方签订了割地赔款的不平等条约。显然,这不仅是一次外交上的失败,更是电子文明战胜驿道文明的范例。
如今以大型超音速飞机、高速火车和汽车为代表的代步工具(1)已经把传统的敝车驽马送进博物馆。不过,代步工具,无论多先进,也只是人的行走的代理工具,使人走得更快、更远。相比之下,互联网是一条没有脚印的道路。它的理想是成为行走和道路的代理者。
我是在北京长大的。这座古老都城是中国传统城市格局的典型代表:每一条通衢干道、每一座房屋的朝向都有明确的方向。在北京问路,你常会听人们回答说:先向南走,再向西一拐……。后来我到上海读书。又有机会到西方的现代城市游历,发现那些现代都市都很邪,城市道路迂回曲折,完全没有一定的方向可循,所以感到很不适应。或许由于对方向的敏感,当我在网络中穿梭几回后,首先发现这里完全没有空间方位坐标。当然,许多大型网络中都有类似于世界地图那样的查询数据库,但那里只有地址,没有方向,更没有经纬线坐标。
网络中也没有空间性的距离单位,对我们来说,纽约和北京在网络上一样远或一样近。那些憧憬着网络社会未来的人们总是说:在未来时代,你不必出门就可以受教育、上班、购物、探亲访友。你甚至不必再出游,受那风餐露宿之苦,因为按照《数字化生存》一书作者的说法:假如我在波士顿起居室的电子窗口(电脑屏幕)一眼望出去,能看到阿尔卑斯山,(2)听到牛铃的叮当声,闻到(数字化的)夏日牛粪味儿,那么在某种意义上我已经几乎身在瑞士了。
毫无疑问,这种不需步行的社会将大大开拓人们生活的选择空间。一个公司的会计可以在南太平洋中的一个小岛为公司理财,而某个大商场(如果那时还存在的话)的经理也可以在远离都市的黄山或峨眉山从事经营管理。家园的概念将成为陈迹,人从一个地域性的定居动物重新变成逐水草而居的流浪者。
不必步行的前景固然美妙,但有时也使人迷惘。不久前我看到一幅题为“未来时代”的漫画:一群像海豹一样的未来人趴在电子化的沙滩上晒太阳!画中的意思是说,当那双长期进化而来的脚不再为生计而奔忙时,就会不可避免地变成像阑尾一样多余的器官,最起码也会退化成人体的摆设或装饰品。
不过从生理上说,(3)人们的腿脚如果长期闲置,并不会立刻像阑尾那样退化,倒是可能发生萎缩性病变。于是在一次关于网络的神仙会上,有人一本正经地说:网络的出现只是给了人更多的选择自由。如果你愿意,照样可以把工作地点放在离住处20里外的地方步行上下班。当然,你也可以把一台登山器(它肯定是将来最有市场的健身器械)搬到家里,一边抽动着鼻子嗅着从电子屏幕上发散出的野外的芬芳气息,一边体会登山的乐趣。虽然有这样的建议,但我总感到这样的步行连同一双脚已经别无选择地变得多余了。
(选自《网络与文明的传说》,有删改)
1.作者为什么将标题取名为“互联网:没有脚印的道路”,请结合全文分析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科普文的语言除准确严谨外,还具有不同于一般说明文的语言特色。请在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中任选两句,结合文章简要分析这些不同的语言特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文重点讲述的对象是互联网,文章却用相当的篇幅来描述传统的代步工具。你认为文章这样处理是否合适?请结合文本说说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谢志强
早晨,太阳刚刚升起,他便站在晒谷场上,一只手叉在腰间,一只手一挥,像一个指挥千军万马的将军,他喊:起锚,出航!
爹叹了一口气说,疯子的船又出海了。
我好奇地望着他。我没见过海,没见过航船。他迎着照进山岙里的阳光,穿着整齐的制服,很威武,很气派。阳光勾勒出他的剪影。
晒谷场周围是一块块水田,绿茵茵地连向山岭。接着,他开始踱步。我观察了好些天,他从晒谷场的东头慢慢地走向西头,沉思的样子。晒谷场铺着水泥。
我发现,他绝不多走一步,接近晒谷场的边缘,他又折回身,继续走。他的皮肤黝黑,不是山民那种黑。是海风吹出的黑,父亲告诉我。我想象大海无遮无拦的阳光。
他走得那么准确。爹说他那条船跟晒谷场差不多大。那么大一条船,我想,一个移动的晒谷场,周围的绿田不是像平静的海水吗?
爹说,别去打扰他,可怜的船长。一个失去了船的船长。我对他生出敬意,他的身材魁伟,把那一身制服撑得板板直直,好像挂在衣架上边那样。
太阳在不知不觉升起,有一竿子高了,他仍重复着踱步——那是他在甲板上散步。我希望他脚下的晒谷场能够航行。他踱步的时候,晒谷场仿佛在飘移。他的制服衣襟在山风里猎猎抖动。
可是,天阴下来了,不知哪里钻出来了乌云,发酵似地膨胀,遮住了太阳。他停下脚步,四处张望,甚至,双手圈成两个圆,罩在眼眉前。父亲说那是他的望远镜
爹示意我们——村里的几个小伙伴都来了,他们想嚷嚷——不要出声,其实,我真想赶过去,登上他的船。
他举起双臂,说,全体注意,风暴来啦,各就各位,保持航速!
我们乐了。他焦虑不安地跑起来,跑到船头——晒谷场的东首,他用脚踢踢摊在地上的稻谷,说赶快采取措施,海水漫进舱里了。
他开始寻找什么,大概是桶之类的东西,舀海水。他忙乎着踢稻谷,金色的稻谷飞起,我的娘撩起围裙揉在手里,对我的爹说,你去劝劝他,这样糟蹋粮食。
他喊:快,水泵,都躲起来干嘛!他四顾着,像是寻找想象中的船员。我们沉不住气了,真想赶过去帮他一把。
他冲着我们喊:胆小鬼,你们丢下船逃走呀!你们过来!我命令你们过来。大海可饶不了你们!
我瞧了一眼爹。爹低声说:别过去,他疯病发了,发过一阵就会好转呢。
我真想过去支援他,他需要帮手。我见他像热锅上的蚂蚁那样,在晒谷场上疯狂地奔跑,我真不忍他那么孤独,可能我们过去,能够安慰他——他是我们家族中惟一见过大世面的人物了,我曾替我这个二叔自豪,可是,他回来的时候,人家指着脑袋说他受了刺激。
他终于停下来,哭腔哭调地说:沉了,沉了,我们的航船,沉了,你们都逃吧,鲨鱼不会放过你们。
据爹说,他那条船,在一场海上风暴里航行了一天一夜,最后,接近了一个无名小岛,触了礁。
太阳钻出乌云。他的声音低下来,说,沉了,沉了。似乎在念咒语。我看着环绕着小山村的山岭,好似晒谷场在下沉,下沉。
他走出晒谷场,朝我们走来——登上小岛。他的神色又恢复了正常,像经历了场海上风暴,现在,他的表情呆滞、淡漠。他根本没看我们一眼,似乎我们不存在,他穿过我们中间,径直地走进他的屋子。
我们踏上了他的航船——晒谷场,整平了踢乱的稻谷。我学着他的样子,在场上走,想体验当船长的感受。还是我出生以来看惯了的小山村——晒谷场,可是,刚才(每天他都要演绎一场出航的仪式,只是今天意外,出现了阴天)那场“沉船”的风暴就发生在这儿。大海无情,我想着遥远的大海,我长大了一定要去见识大海!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这篇小说的标题耐人寻味,“陆地上的船”既指晒谷场,也指疯子船长意识中指挥过的船,同时这个标题又充满悬念,有吸引读者的作用。
B.“他绝不多走一步,接近晒谷场的边缘,他又折回身,继续走”,是通过“我”的发现来表现疯子船长的执着并预示着疯子船长即将发病。
C.起先“我”并不十分了解二叔这个疯子船长,爹在“我”与疯子船长之间起到了桥梁的作用,是“我”了解疯子船长这一人物的关键。
D.“晒谷场周围是一块块水田,绿茵茵地连向山岭”,“周围的绿田”“像平静的海水”,这些环境描写,有展现美丽的山村田园风光的作用。
E.这篇小说不仅以它所叙述的一波三折的故事情节吸引人,而且以它所描述的因一次海上风暴遭受沉船打击致疯的船长的疯癫表现发人深思。
2.小说的主人公疯子船长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说中的“我”有哪些作用?请概括说明。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对于这篇小说的创作意图,有人认为应该从悲剧的意义上去认识,有人认为应该从“我长大了一定要去见识大海”上去认识,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王元丰
解决贫富差距过大、社会不公的最古老、最直接的办法,是“杀富济贫”式的暴力革命。然而,走过20世纪的曲折弯路,人们发现革命不是解决贫富悬殊的好办法。即便革命后采取“大锅饭”式的平均主义,缩小了贫富差距,这也并不是人们想要的。况且,资本主义社会经过百余年进化,贫困已不再是绝对的,美国穷人仍然可以住在有空调的房里看彩电,生存基本不存在问题。人们可以走上街头抗议,却没有人愿意革命。
“杀富济贫”式的革命没有市场,只能考虑降低一个力度的“劫富济贫”。曾有人在英国《金融时报》上撰文提出,各国应对净资产在1000万美元以上的个人一次性征收全球财富税,美国用该税能够将债务降至GDP的80%之下,欧洲能够解决公共债务危机,社会的贫富悬殊将大大缓解。可惜,这样的想法却没有真正响应的政府!
大部分国家对于贫富差距过大的问题,考虑最多的是再降低一个力度的“减富济贫”,通过调节收入分配来改善贫富差距过大问题。但“减富济贫”在西方社会不但社会共识不够,而且实施空间有限。尽管“股神”巴菲特也要求政府向包括自己在内的富人增税,但当奥巴马打算向富人征收“巴菲特税”,以使年收入超过100万美元的富人承担与中产阶级相同的税率时,共和党人却称这只是“奥巴马的一场政治举动”,是“阶级斗争”。一些媒体也认为奥巴马是在玩“政治把戏”,效果有限。在英国,来自左右翼的20位著名经济学家联名致信英国媒体,称政府应该降低最高50%的税率,因为对富人征税太多,不利于他们投资和创造就业,由此引发一场全国性的大辩论。
“杀富济贫”和“劫富济贫”没有市场,“减富济贫”缺乏空间和共识,降低贫富差距过大还有出路吗?2008年,比尔·盖茨在达沃斯论坛做的演讲中提出,“用市场力量和制度创新,服务穷人”,其实质与传统资本主义利用人性中“自利”的力量,取得经济进步和社会发展相对应。它利用人性中“关爱他人”的力量,通过市场力量既为穷人服务,又能获得利润,从而克服传统资本主义只服务于有钱人导致的贫富差距问题。这的确提供了解决贫富悬殊问题的新思路,但采纳这种“创新型资本主义”的国家或企业却不多。调动人善的力量,要比发挥人“自利”的力量难得多!
西方近年对社会贫富悬殊问题的很多研究,结论指向两个方面:全球化和技术变革。而对于这两股导致富者愈富、穷者愈穷的巨大潮流,人们还没有什么力量能够阻挡。因此,近期内贫富悬殊的困境难以得到大幅改进。(文章来源于2012年1月18日《环球时报》)
1.下列选项中不符合文意的两项是 ( )
A.因为“占领华尔街”运动的参与者和各国政府和学界都拿不出解决社会贫富差距过大的可行办法,所以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世界难以走出贫富悬殊的困境。
B.资本主义社会经过百余年进化,贫困已不再是绝对的。在他们的国度,穷人的生存基本不存在问题;人们可以走上街头抗议,却没有人愿意革命。
C.有人在英国《金融时报》上撰文提出,美国若对净资产在1000万美元以上的个人一次性征收全球财富税,就可以用该税将债务降至80%之下。
D.奥巴马打算向富人征收“巴菲特税”,以使年收入超过100万美元的富人承担与中产阶级相同的税率,但此举遭到共和党人的强烈反对,他们认为这只是“奥巴马的一场政治举动”。
E.“用市场力量和制度创新,服务穷人”,其实质与传统资本主义利用人性中“自利”的力量取得经济进步和社会发展是相对应的。
2.根据文意,下列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解决贫富差距过大的最直接的办法,是“杀富济贫”式的暴力革命。然而,人们发现这不是解决贫富悬殊的好办法。
B.“劫富济贫”虽然力度不及“杀富济贫”,但如果各国对千万富翁一次性征收全球财富税,那么欧洲公共债务危机就能够解决,社会的贫富悬殊将大大缓解。
C.大部分国家对于贫富差距过大的问题,考虑最多的是 “减富济贫”。但是,这种方法在西方社会没有共识。在英国,就有多位著名经济学家因为政府对富人征税太多而联名致信英国媒体,称政府应该降低最高税率,由此引发一场全国性的大辩论。
D.通过市场力量,既为穷人服务,又能获得利润,从而克服传统资本主义只服务于有钱人导致的贫富差距问题,这的确是解决贫富悬殊问题的一种新思路。
3.为什么说“济贫不能靠杀富、劫富、减富”,请结合全文陈述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是如何看待比尔·盖茨提出的“用市场力量和制度创新,服务穷人”的观点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迟子建
从我出生时起,世界就早已形成了。它轮廓分明,井然有序。人们生病了去医院,该上学了去学校,缺柴米油盐了去粮店,犯罪了去蹲监狱,看破红尘的人踏入寺庙,仿佛一切都已约定俗成。早已有人发明了汽车、飞机、电话等等便捷的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使我们的出行和联络变得极为方便。一切都是现成的。
经济,它越来越成为人类生活最关注的话题,而直接带动经济腾飞的科学技术也备受重视。经济实力的强弱在很大程度上已经开始主宰人的精神生活,所以它不知不觉地已经渗透到政治、军事、上层建筑等诸多领域。而文化艺术发展到今天,仿佛最辉煌的时刻已经过去,无数的艺术大师像群星一样闪烁在茫茫夜空中,使我们只有顶礼膜拜的份。就我的狭窄视野和生存状况来看,建筑有了中世纪欧洲各国那些著名的大教堂就已经算是登峰造极了。而音乐有了巴赫、贝多芬、柴可夫斯基就够了。至于绘画,梵高一个人就把激情的表达推到了顶点。而文学,东方有了川端康成、西方有了福克纳也足以使暗淡的天空为之一亮。
这个世界正在有条不紊地向前走着,以至于我常怀疑在它的深处埋藏着巨大的阴谋。我们的一切仿佛都已经被预定了,到处都是秩序和法则,你无法使自身真正摆脱羁绊而天马行空。所以在现实社会中,你若内心拥有自由的情感,无疑是把苦难之水倾在自己的头上。这世界需要的仿佛只是木偶,只有这样你才能毫无伤害地平静走完一生。你若对这个世界问询多了,它便会给你致命的一击。尼采是问得太多了,所以他发疯了;梵高也问多了,他亲手割下了自己的耳朵作为代价;贝多芬也问多了,所以最后让旋律诀别了他,使他失聪而坠入一个强大的寂静的空间。还有海明威、三岛由纪夫等等,他们干脆把自己的命也问进去了。然而正是这些人,使我觉得这世界还能让人活下去。
想象诞生了数不清的神话和传说,使我们觉得在嘈杂的生存空间里有隐隐的光带在闪闪烁烁而令人倍觉温暖。然而现在,神话和传说却难以诞生了,那些自诩为神话的东西让人嗅到的却是一股浊重的膏药味。我怀疑人类的想象力正在逐渐萎缩。同一模式的房屋、冷漠的生存空间、机械单调的生活内容,大约都是使想象力蜕化的客观因素。房屋越建越稠密,青色的水泥马路在地球上像一群毒蛇一样四处游走,使许多林地的绿色永远窒息于它们身下。我们喝着经过漂白粉消毒的自来水,吃着经过化肥催化而长成的饱满却无味的稻米,出门乘坐喷出恶臭尾气的公共汽车。我们整天无精打采,茫然无从。这种时刻,想象力注定是杳如黄鹤,一去不回。
我对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总是心怀警惕。文明有时候是个隐形杀手。战争是和平的敌人,但谁能否认在战争的硝烟中诞生了无数动人的故事,而在和平生活中人们却麻木不仁?更可怕的还是道德。我们所接受的道德观基本是以伪君子的面目出现的,它无视人内心最为自由而人道的情感,而衣冠楚楚的人类却视其为美德。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爱情故事多么畸形,可它居然被演绎成爱情的典范。而最近轰动一时的《廊桥遗梦》,其实也无非是对传统道德观的一次最积极的维护。道德阻碍了情感的融合,人解决不了这个矛盾,于是就诗情画意地让他们死后的骨灰相会在清风荡漾的罗斯曼桥下,这有多么残酷。我们不应该为这个令人肝肠欲碎的爱情故事而流泪,而应该为人类情感所身处的尴尬处境痛哭。(有删改)
1.根据节选文字,理解文章标题“晚风中眺望彼岸”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第四段列举尼采、梵高、贝多芬等人的例子旨在表达什么?画线句“然而正是这些人,使我觉得这世界还能让人活下去”如何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步入21世纪,作者对人类文明的发展现状是如何看待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付雁南
(一)
可在过去的半个月,在地球另一端的中国,这位头发花白的美国老人,突然成为被网友们讨论的热门人物。他所创办的汉字字源网站,在网络上被广为传播。
在这个界面简陋的网站上,随便输入任何一个汉字,人们都能找到它的字形在历史上如何演变——小篆、金文,甚至还包括回溯到几千年,它被刻在甲骨上的模样。
“这个外国人的工作让每个中国人汗颜。”一位网友评价说。
38年前,当希尔斯突发奇想开始学中文时,这个物理系的大学生只是希望了解,那些说别的语言的人会如何思考、交流。他来到了台湾,在街头拼命跟人聊天,并且在那里结识了自己后来的妻子。
口语练好了,希尔斯又开始张罗着学认字。可是那些毫无逻辑的汉字笔画总是让他一头雾水。于是,这个已经步入中年的男人再一次“突发奇想”,研究起了古汉字。
可在英文书籍里,关于汉字古文字的书籍只有一本。并且,关于词源的解释,不同的书籍也不相同。希尔斯又琢磨着把不同的解释都输入电脑,这样自己就可以很方便地从中挑选出最符合自己的词源。为此,他先开发了一个小程序,到了2003年,又把它们搬上了互联网。
几十年过去了,这位美国人已经能够顺利地用中文阅读、写作,可关于说中文的人“如何思考、交流”,他仍然没有完全理解。
希尔斯曾经向中国的朋友展示自己的网站,可很少有人真的感兴趣。有些人会“出于礼貌”地赞扬几句,还有人直截了当地评价他“浪费时间”。15年前,当他来到中国拜访一些古文专家时,这些专家甚至觉得,眼前的这位美国人在“异想天开”。
“那些古旧、愚蠢的甲骨文,我们早就不用了。”一位中国朋友告诉他,“这个网站根本挣不来钱的。”
希尔斯一次又一次地发现,金钱似乎才是人们的兴趣所在。这让这个美国老人在十几年后还连连叹气:“中国人总是忙着挣钱,可总有些东西比金钱更加重要。”
现实里的希尔斯,是一位电脑工程师。年轻的时候,他在硅谷的一家IT公司拿着一份不错的薪水,也就是那个时候,他雇用了一位中国妇女,教她用电脑,并且从几百本书里把汉字不同的字形扫描到电脑里。
但现在,这个曾经满身黝黑肌肉的帅小伙儿,已经身材发福、头发花白,失业三年。
“也许是因为那些公司不想雇用一个像我这样上了年纪的人,何况,我也并没有那么认真地去找工作。”希尔斯笑了笑说,“我喜欢学习,我觉得这比工作有趣多了。”
为了寻找那些古代的汉字字形,他跑遍了中国大陆和台湾几乎所有大学的图书馆,查阅了几百本书。看得多了,他甚至还能提出自己的解释。比如汉字“金”,说文解字形容它字形的来源是“金在土中”,可希尔斯觉得,它的象形文字应该来源于“钟”的形状,因为这样才能让人立刻明白“金属”的概念。
身边的人们几乎没人能理解他的坚持,其中也包括他最终选择离婚的妻子。只有网上一些学习中文的人会写信给他,夸赞他做了一项“伟大的工作”。这些人并不知道,希尔斯已经连租用服务器所需要的每年47美元都快付不出来了。
但现在,来自中国的关注总算给他带来了一点好消息。当来自中国网友的鼓励和赞扬突然间蜂拥而至的时候,希尔斯正在加利福尼亚州给自己92岁的母亲过生日。这个两年前才退休的中学数学老师,是唯一没有抱怨过希尔斯工作的家人。
1.文章第一部分属于新闻的什么部分?它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理查德·希尔斯成功的原因有哪些?请联系全文归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试探究这则通讯报道的新闻价值。 这让这个美国老人在十几年后还连连叹气:“中国人总是忙着挣钱,可总有些东西比金钱更加重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She was very ______ about her father’s sudden death.A.cut do
- 2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精神的主题是“为青少年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环境”。此主题提醒我们 ( ) A.我国未成年人的成长环
- 3Daniel is helpful, and he always_______.[ ]A. thinks of
- 4提出近代原子学说的科学家是( )A.道尔顿B.卢瑟福C.汤姆生D.波尔
- 5南京市博物馆免费开放8年,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应。请你为南京市博物馆的免费开放活动确定一个合适的宣传标题 [ ]
- 6研究发现,空气中少量的NO2能参与硫酸型酸雨的形成,反应过程如下:①SO2+NO2SO3+NO ②SO3+H2OH2SO
- 7如图学校有一台应急备用发电机,内阻为r=1 Ω,升压变压器匝数比为1∶4,降压变压器的匝数比为4∶1,输电线的总电阻为R
- 8下面选项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无误的一项是( )A.许多大城市的办公楼、饭店和娱乐场所室内空气污染的程度已经不亚于室外,
- 9如图所示,均匀金属圆环总电阻为2R,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垂直穿过圆环.金属杆OM长为l,电阻为,M端与环紧密接触,金
- 10如图:在矩形ABCD中,AB=2AD,E是CD上一点,且AE=AB,则∠CBE等于______.
- 1常温下,加水冲稀时c(H+)/c(OH-)的值明显减小的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 ]①K+、Cl-、
- 2下列现象形成的过程中,属于汽化现象的是 [ ]A.春天,冰雪融化汇成溪流 B.夏天,自来水管“出汗”
- 3下列各组词语中,无错别字的一项是A.九州延续谐奏曲火山爆发B.相片家具水龙头青山绿水C.装订赔嫁吊胃口集腋成裘D.罪孽蹊
- 4已知,如下图,在△ABC中,AB<AC,BC边上的垂直平分线DE交BC于点D,交AC于点E,AC=8,△ABE的周长为1
- 5已知命题p:∀x∈R,cosx≤1,则( )A.¬p:∃x∈R,cosx≥1B.¬p:∃x∈R,cosx<1C.¬p:
- 62008年北京奥运吉祥物福娃的外材为纯羊毛线,内充物为聚脂纤维.下列对羊毛线和聚脂纤维和说法不正确的是( )A.这种“
- 7若与是同类项,则+= .
- 8“双百”方针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文学艺术和科学研究工作的基本方针,对这个方针理解不正确的是 [ ]A.这个方
- 9物体做半径为R的匀速圆周运动,它的向心加速度、角速度、线速度和周期分别为a、ω、v和T.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A.B
- 10以下两幅图包含了很多中国文化精神元素,集文学、书法、绘画及篆刻艺术为一体。这种画风最为突出的是哪一时期A.魏晋南北朝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