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文学类文本阅读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的题。戴 车 匠汪曾祺  戴车匠是东街一景。  车匠是一种很古老的行业了。中国什么时候开始有车匠,无可考。想来这是很久远的事了。所谓车匠...
题目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辽宁省期中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的题。戴 车 匠
汪曾祺
  戴车匠是东街一景。
  车匠是一种很古老的行业了。中国什么时候开始有车匠,无可考。想来这是很久远的事了。所谓车匠,就是在木制的车床上用旋刀车旋小件圆形木器的那种人。从我记事的时候,全城似只有这一个车匠,一家车匠店。车匠店离草巷口不远,坐南朝北。左邻是侯家银匠店,右邻是杨家香店。戴家车匠店夹在两家之间。门面很小,只有一间。地势却颇高。跨进门坎,得上五层台阶。因此车匠店有点像个小戏台(戴车匠就好像在台演戏)。店里正面是一堵板壁。板壁上有一副一尺多长,四寸来宽的小小的朱红对子,写的是:
  室雅何须大,花香不在多。
  不知这是哪位读书人的手笔。但是看来戴车匠很喜欢这副对子。板壁后面,是住家。前面,是作坊。作坊靠西墙,放着两张车床。这所谓车床和现代的铁制车床是完全不同的。就像一张狭长的小床,木制的,有一个四框,当中有一个车轴,轴上安小块木料,轴下有皮条,皮条钉在踏板上,双脚上下踏动踏板,皮条牵动车轴,木料来回转动,车匠坐在坐板上,两手执定旋刀,车旋成器,这就是中国的古式的车床,——其原理倒是和铁制车床是一样的。
  靠里的车床是一张大的,那还是戴车匠的父亲留下的。老一辈人打东西不怕费料,总是超过需要的粗壮。这张老车床用了两代人,坐板已经磨得很光润,所有的榫头都还是牢牢实实的,没有一点活动。戴车匠嫌它过于笨重,就自己另打了一张新的。除了做特别沉重的东西,一般都使用外边较小的这一张。戴车匠起得很早。在别家店铺才卸下铺板的时候,戴车匠已经吃了早饭,选好了材料,看看图样,坐到车床的坐板上了。一个人走进他的工作,是叫人感动的。他这就和这张床子成了一体,一刻不停地做起活来了。看到戴车匠坐在床子上,让人想起古人说的:“百工居于肆,以成其器”。中国的工匠,都是很勤快的。好吃懒做的工匠,大概没有,……很少。
  车匠的木料都是坚实细致的,檀木——白檀,紫檀,红木,黄杨,枣木,梨木,最次的也是榆木的。戴车匠踩动踏板,执刀就料,旋刀轻轻地吟叫着,吐出细细的木花。木花如书带草,如韭菜叶,如番瓜瓤,有白的、浅黄的、粉红的、淡紫的,落在地面上,落在戴车匠的脚上,很好看。住在这条街上的孩子多爱上戴车匠家看戴车匠做活,一个一个,小傻子似的,聚精会神,一看看半天
  孩子们愿意上戴车匠家来,还因为他养着一窝洋老鼠——白耗子,装在一个一面有玻璃的长方木箱里,挂在东面的墙上。洋老鼠在里面踩车、推磨、上楼、下楼,整天不闲着,——无事忙。戴车匠这么大的人了,对洋老鼠并无多大兴趣,养来是给他的独儿子玩的。
  一到快过清明节,大街小巷的孩子就都惦记起戴车匠来。
  这里的风俗,清明那天吃螺蛳,家家如此。孩子们除了吃,还可以玩,——用螺蛳弓把螺蛳壳射出去,螺蛳弓是竹制的小弓,清明前半个月,戴车匠就把别的活都停下来,整天地做螺蛳弓。孩子们从戴车匠门前过,就都兴奋起来。到了接近清明,戴车匠家就都是孩子。螺蛳弓分大、中、小三号,弹力有差,射程远近不同,价钱也不一样。孩子们眼睛发亮,挑选着,比较着,挨挨挤挤,叽叽喳喳,好不热闹。到清明那天,听吧,到处是拉弓放箭的声音:“哒——哒!”
  戴车匠每年照例要给他的儿子做一张特号的大弓。所有的孩子看了都羡慕。
  戴车匠眯缝着眼睛看着他的儿坐在门坎上吃螺蛳,把螺蛳壳用力地射到对面一家***了的钱庄的屋顶上,若有所思。
  他在想什么呢?
  他的儿子已经八岁了。他该不会是想:这孩子将来干什么?是让他也学车匠,还是另学一门手艺?世事变化很快,他隐隐约约觉得,车匠这一行恐怕不能永远延续下去。
  一九八一年,我回乡了一次(我去乡已四十余年)。东街已经完全变样,戴家车匠店已经没有痕迹了。——侯家银匠店,杨家香店,也都没有了。
  也许这是最后一个车匠了。一九八五年七月
1.小说写的是戴家车匠店,却在开头与结尾提到了侯家银匠店和杨家香店,这样写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简要概括戴车匠这一人物形象的性格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说中的画线句子在表达上有哪些特点?请简要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说开头写“戴车匠是东街一景”,结尾又写道“戴家车匠店已经没有痕迹了”“也许这是最后一个车匠了”,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东街已经完全变样,戴家车匠店已经没有痕迹了”,请结合现实,加以想象,探究应该如何看待“戴家车匠店”的消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①写侯家银匠店和杨家香店点明了戴车匠店的位置,写出了传统手工艺的兴盛;②与结尾形成呼应,点明传统手工艺的没落,不只是戴家车店。
2.①具有清雅的生活;②具有创新精神;③具有高超的车床技艺;④诚实、勤奋;⑤疼爱孩子;⑥对社会的变化有一定的担忧。(对这种工艺的失去的担忧)(答对五点即可)
3.①运用鲜活动词“踩”“执刀”“就料”“吐出”,形象地写出了戴车匠在车床上刨木时娴熟的动作;
   ②恰当的比喻、拟人、排比与色彩鲜明的形容词,形象地写出了戴车匠刨木时木花飞舞灵动的景象;
   ③侧面描写(衬托),用小孩子聚精会神,“小傻子一样”的描写,烘托出戴车匠高超的车工技艺。(或:鲜活动词、色彩鲜明的形容词,比喻、拟人、排比的运用,侧面描写等表达技巧,刻画出戴车匠车工技艺的高超)作者这样写,表达了对戴车匠技艺的赞赏。
4.(1)① “戴车匠是东街一景”表达了作者对戴车匠技艺的高超赞美之情,引起了作者的回忆。②“也许这是最后一个车匠了” 表达了作者对戴车匠的怀念之情以及对传统手工艺的消失的惋惜之情。
   (2)示例:①戴车匠等的手工艺的消失是一种必然。小说结尾写戴车匠眯着眼睛看儿子在门槛上吃螺蛳,思考儿子将来做什么,“是让他也学车匠,还是另学一门手艺”这种矛盾以及社会的变化,正预示着车匠手艺的消失。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人们越来越追求新的生活方式、新的工艺,使古老的工艺走向没落,以至于消失。②应该保护好像戴车匠所继承的这样的手工艺民间手艺。作者在结尾写到时隔四十年,他回到故乡看到了戴车匠的消失,并发出“也许这是最后一个车匠了”的感慨,流露出作者对手工艺技术消失的忧虑,阐述了保护手工艺技艺代表着应该保护民族的传统文化,作为一个具有古老文明的国家,应该保护好这些传统文化,使之在新的时代的生活中得以延伸。(可以选取任何一个角度作答,言之成理即可)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的题。戴 车 匠汪曾祺  戴车匠是东街一景。  车匠是一种很古老的行业了。中国什么时候开始有车匠,无可考。想来这是很久远的事了。所谓车匠】;主要考察你对文学类文本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的题。孔子的守成态度与苏格拉底的批判精神
  在年届七旬之际,孔子与苏格拉底的人生都出现了一个重大的转变:70岁的孔子从政治转向文化,潜心于《春秋》的编纂等多项文化事业;通过传统文化的整理与提炼,孔子完成了为人间制定规则、确立准据、寻找意义之使命,从而达到了“从心所欲不逾矩”的自由境界。与之不同的是,70岁的苏格拉底被人控告,并被判处死刑。中西圣贤在七旬之际的不同境遇,体现了两种值得注意的思想与文化。
  孔子表达的是守成的思想倾向。这种思想倾向肯定传统文化的正面价值,强调历史对于当下及未来的规范作用,侧重于维护社会生活的秩序性、稳定性、延续性。孔子对于从夏商二代沿袭到周朝的礼乐制度高度礼赞,所表达的就是一种守成或传承的态度。孔子的这种思想倾向,对中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就思想史来说,长期盛行的是“代圣人立言”,即使是最有创造力的思想家,比如朱熹,也要通过“集注四书”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就政治史而论,数千年来,真正触及内核的政治革新极为罕见,政治运作方式代代相袭,鲜有根本性的变化。譬如,从秦始皇开始的“皇帝之下的三公制”一直到当代中国的“人代会之下的‘一府两院’制”,一以贯之的政治结构似乎已经达到了“超稳定”的程度。
  苏格拉底代表的则是批判的思想倾向。揭示现实生活中的缺陷、毛病;对于传统的做法、普遍性的积习,绝不视为当然。这种具有批判精神、质疑性格的思想倾向从苏格拉底后就一直流淌在西方文化的历史长河中。譬如,在中世纪,有哥白尼的“日心说”对“地心说”的挑战;在资本主义革命时期,出现了洛克对于“君权神授论”的驳斥;到了20世纪,早期的法兰克福学派也是以“批判理论”而著称的。
  苏格拉底坚守的质疑性格与批判精神,是他陷入不自由困境的重要根源。因为,这样的坚守常常把他置于流行观念与大众趣味的对立面,因而会受到多数人的反对与厌烦。然而,如果没有苏格拉底坚守的批判立场,整个社会就将缺乏自省自救的能力,失去自我更新的机会。从这个意义上说,苏格拉底以自己的不自由(死亡)作为代价,为西方文化注入了自我省察、自我批判、自我革新的精神因子。
  孔子的自由,源于他在年届七旬之后,终于为自己确立了作为传统文化的继承者与整理者的角色。这种角色所承担的核心职责,就是承前启后,既总结、提炼人世间的秩序,同时也为这套秩序赋予“意义”。孔子对“旧”文化的“守护”与整理,既有助于民族精神的凝聚,更有助于形成和谐有序的社会生活。孔子晚年的文化劳作,确实为中华民族规定了一种秩序与一套意义,从而为我们的民族精神提供了一颗最坚硬的内核。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这两种相互对立的思想倾向,在现当代中国都处于相对贫困的状态。一方面,在面对传统文化的时候,我们要么采取历史虚无主义的态度,要么彻底倒向另一边,认为只有儒家学说才能救中国、才能救人类。在这种非此即彼、看似坚定的立场背后,实际上是生硬、武断、简单化,是对传统文化的轻慢。另一方面,在面对社会现实的时候,我们更缺乏足够的批判意识与质疑性格。如果没有苏格拉底式的批判精神,无论是一个小邦还是一个大国,都可能在浑浑噩噩的状态下一直酣睡下去,不知东方之既白。(节选自《政法论坛》2006年第6期《自由的孔子与不自由的苏格拉底》,有删改)
1.下列说法中不符合文意的两项是(  )
A.孔子和苏格拉底在七十岁时不同的生活状态,促使了他们不同思想的形成。
B.中国历代的政治变革,可以说都是基本上没有触及制度核心的变化。
C.苏格拉底之后西方的许多思想观点与潮流,都受到其批判精神的影响。
D.苏格拉底的质疑性格与批判精神,能促使人们自省、自救,自我更新。
E.历史虚无主义否定“守成”态度,而夸大儒学的作用则有违批判精神。
2.下列各项中,不能体现孔子“守成”的思想的一项是(  )
A.孔子对于从夏商二代沿袭到周朝的礼乐制度高度礼赞。
B.朱熹通过“集注四书”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思想。
C.秦始皇实行的“皇帝之下的三公制”。
D.当代中国的“人代会之下的‘一府两院’制”。
3.文章从哪些方面说明了孔子和苏格拉底代表的是两种“相互对立的思想倾向”?请分点列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文意,在现当代中国,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孔子与苏格拉底两种互相对立的思想倾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广东省期中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的题。糊涂一世
(俄)阿纳托利·特鲁什金
  一个星期天。我岳父岳母来了,我们吃过午饭后就坐在一起聊天,像其他人一样,谈论着社会上的贫困、犯罪、盗窃、政府不作为等等问题,我们都认为,生活中的丑恶比比皆是。
  我说:“我们的生活之所以有这么多丑恶的东西,就是因为我们不敢站出来大声地说真话,只是在角落里小声地嘀咕。要是我们每个人都敢实话实说,生活就不会像现在这个样子了。”
  突然,门铃响了。我打开门一看,门外站着一个黑人,西装革履,后面还跟着6个人,其中一个人手里还拿着摄像机。
  那个黑人走上前来叽里咕噜地朝我说了一堆话,我一句也没听懂。这时钻出一个翻译来:“这是糊涂国国王糊涂二世。他说祝您家里永远阳光灿烂,好运连连,财源滚滚。”
  我赶紧道谢,然后又问他们有什么事。翻译回答说:“国王想拜访一下普通的俄罗斯家庭,看一下俄罗斯的普通家庭在没有准备的情况下,是什么样子。”翻译说完,又递上了一份国王的礼物,一个小首饰盒。
  我当然不是因为这件小礼物,而完全是出于礼貌才没有把他们拒之门外。我说:“那快请进吧。欢迎您的到来。”
  国王的保镖们立刻把我们家的墙角旮旯都巡视了一遍,我们家这几口人傻乎乎地对着人家频频点头。
  最后大家终于落座了。国王左右环顾了一下说:“您的家不太富裕啊。”
  你看,他来之前我们正抱怨着呢。他这话说得多是时候啊。但我总不能让我们的国家丢面子吧?于是我说:“怎么不富裕?对一个一口之家来说足够了。”
  国王马上就问其他那些人都是谁。我灵机一动,指着岳母说是我的仆人,指着岳父说是我的司机。我老婆一听就撅起了嘴,但为了国家的尊严没有出声。
  “这几个人嘛,是我的按摩师和她的孩子们,他们来看看我。”我最后指的是我的老婆和孩子。
  国王一听大吃一惊,差点跳了起来。他的保镖们立刻把我们家的墙角旮旯、大小房间又都查看了一番。
  “您就一个人住?那您不在家时,不怕家里的东西被偷吗?你们这儿没有小偷吗?”国王又提出了一个新问题。
  我们大家都笑了起来,摇着头说,根本就没听说过丢东西这样的事。我说:“我们俄罗斯家家户户从来都不关门,白天黑夜门都开着,谁爱进谁进。从来没发生过盗窃的事。”
  “噢,”国王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把眼睛瞪得大大地说,“可在我们国家到处都是小偷。甚至你走在街上,裤子都有可能被人扒去。”
  这次换我们故作惊讶地瞪大了眼睛。我说:“怎么这样呢?这也太野蛮了!这是什么传统啊?在我们这儿,你出门前在地上放100卢布,逛一圈回来后,钱还在地上呢。”
  我的话让国王大惊失“色”,差点没变成白人。随后他又小心翼翼地问:“那你们偷国家的东西吗?”
  我回答说:“在我们俄罗斯,偷国家的东西还不如上吊呢!谁要是偷了国家的东西,谁就再也得不到别人的尊重和帮助,说不定还会被***了呢。”
  我刚说到这儿,国王起身就往外跑,他的保镖们最后把我们家又检查了一圈。
  国王要告辞了,我对他说:“您用不着为那些小偷小摸的事烦心。您的国家跟我们国家没法比。我们国家是一个高度文明的国家。但我相信您的国家盗窃抢劫的事也会越来越少。”他们终于走了。
  他们走后,我们全家对刚刚发生的这件事又感慨了一番。半个小时后,我们才想起来去别的房间看看,这时大家才发现,家里凡是值点钱的东西都没了。我拿过那个小首饰盒一看,首饰盒的底部用俄语写着一行字:“我是糊涂二世,你是糊涂一世……”
1.“我”理直气壮的回答,使“糊涂二世”的反应从“大吃一惊”到“瞪大眼睛”到“起身就往外跑”,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的“我”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说中的“我”在私下和家人说真话,但当着外人的面却一味编造谎言,对此,人们褒贬不一。你的看法呢?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广东省期中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的题。邓广铭:拓万古之心胸
  邓广铭研究古代史,最早却以新文学为人所知。考入北京大学历史系之前,他曾就读于辅仁大学,恰逢周作人来校讲新文学。周作人自称“既未编讲义,也没有写出纲领来,只信口开河地说下去就完了”,谁知讲完之后,“邓广铭先生却拿了一本笔记的草稿来叫我校阅,所记录的不但绝少错误,而且把我所乱说的话整理得略有次序,这尤其使我佩服”。
  这本笔记当年以《中国新文学的源流》为名出版了。周作人将稿费送给邓广铭,他用这笔钱买了一部线装二十四史。老友张中行后来感叹,周作人讲课北调搀和南腔,其中又有不少专业知识,颇不易记,邓广铭却像是轻而易举。“一个初进大学之门的学生,才竟如此之高,学竟如此之富,简直不可理解。”
  陈寅恪在《邓广铭〈宋史·职官志考正〉序》中写道:“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后渐衰微,终必复振。”有“复振”的希望,所以“宋代之史事,乃今日所亟应致力者”。然而,这一件工作却并不容易做,因为《宋史》阙误特多,而在诸正史中,卷帙最为繁多,故“数百年来,真能熟读之者,实无几人”。
  邓广铭无疑就属于这不多的“几人”之列。
  邓广铭穷毕生之力研究宋史,而他早年读罗曼·罗兰的《贝多芬传》,又萌发了写中华民族英雄人物传的念头,于是以史笔为王安石、岳飞、辛弃疾、陈亮等立传,为他们钩沉、辩诬,对他们作出公允的评价。
  他的《岳飞》被称为名著,1945年抗战胜利之际由重庆胜利出版社出版。这是一个巧合,出版正赶上那场民族战争的胜利。书是在抗战中写的,里面寄托着他的慷慨报国之心。上世纪80年代此书增订再版,印数逾17万册,对于学术著作,这是少见的印数,可知此书受欢迎的程度。
  邓广铭写这些豪杰,同时也将此种情怀躬行于自己的人生实践。一些老朋友默认学界不良之风,邓广铭会毫不客气地提出批评;他的学术商榷文章,总是直指根本,非常尖刻。家人劝他随和一点儿,他却斥之为“乡愿”。
  时代变了,然而邓广铭依旧沉浸在他以往的理念中,依旧渴求思想的交流甚至交锋。他的不肯屈就,使他在晚年失去了很多本来能够谈话的朋友,以至于家人不时能察觉到他精神深处的孤寂。
  邓广铭晚年珍视每一次沟通交流的机会。他耳朵不好,戴上助听器效果也不大,凡有电话找他,他会立即让家人搬来一张小椅子,端坐在那儿,双手把着电话筒,把耳朵紧紧地贴在上面。
  邓广铭一生,有声有色,有棱有角。在临终前的病榻上,他对女儿说:“我死了以后,给我写评语,不要写那些套话,"治学严谨、为人正派",用在什么人身上都可以,没有特点。”
  也许,葬礼上的一句挽联会符合先生的心愿:“直道挺儒林,矫俗惟凭孤剑勇。” 
  老友季羡林在回忆邓广铭时提到过一个词:“后死者”,感慨于这个词里面所蕴含着的哀思、回忆、抚今、追昔,还有责任、信托。季老以“后死者”自勉,反观已逝的邓先生,他又何尝不是岳飞、辛弃疾、王安石、陈亮……这些宋代大豪杰们的“后死者”呢? 
  此情境,“千古知音”一句,足矣。(选自《民国风度》九州出版社,有删改)
1.综观全文,邓广铭在学术研究方面做出了哪些重大贡献?请分条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邓广铭是著名的史学家,文章为什么要从他在新文学方面的活动写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时代变了,然而邓广铭依旧沉浸在他以往的理念中,依旧渴求思想的交流甚至交锋。”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题目文学,不可让英雄缺席
  如今,无论是电子传媒还是纸质媒体,文艺作品中的英雄形象趋于单一,经济英雄成为作家在商战小说、反腐小说、官场小说还有其他现实题材作品里经常被塑造的人物,他们或多或少地带有商品社会的印记,成为物化的财富象征。的确,文学艺术作品不能够让英雄缺席,英雄形象的塑造是每一位作家的必修课。然而,如果作家仅仅拿出这一类英雄形象,实在不能说他们代表了这个时代的文学高度。
  中国的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经济衰败,战事不断,政治黑暗,但在宗白华先生看来,这个时代“却是最富有艺术精神的一个时代”,也就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个充满活力的创新时代。各种类型的体裁,在这一时期都出现了新的时代特点,这些“新变”,跟那一时期作家思想解放的程度与他们的精神高度有着更为密切的关系。他们以一种新眼光看待世界,以一种新情趣体验人生,在思想意识、艺术表达上显现出新追求,使文坛呈现一幕幕新的文学景观。与这文学成就一同让历史铭记的,是“三曹”、“建安七子”、“竹林七贤”,还有陶渊明、陆机、刘勰、钟嵘等名字。他们是名副其实的文化英雄。他们和他们的文学共同铸造了一个文化英雄的时代。这一切,皆因他们占据了时代精神的制高点。
  文学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作家要为人类创造出一个精神家园。文学作品中英雄人物的塑造仅有社会现实基础是不够的,英雄人物的身上更要折射出理想主义的光芒。他不仅是引领社会潮流之先的一面明镜,而且也是超越现实奔赴社会理想的一面旗帜。他不仅是存在于经济意义上的,更重要的是存在于文化意义上的。作家要有前瞻意识,要做思想的先驱。文学作品中的英雄不仅要富于时代色彩,更要成为精神标杆,引领社会向更高的目标迈进。刻画一个叱咤风云的经济英雄相对容易,塑造一个指向人类理想的文化英雄就难得多。这是对作家的挑战,也是一名作家之所以为作家的本质所在。
  事实是,文学作品中的英雄形象越来越难以高于生活了。目前文学作品产量喜人,但数量的繁荣并不能遮蔽一切。虽然不敢轻易断言,这个物化的社会对作家的戕害有多大,但作家呈现出来的作品,未能普遍反映这个时代的精神高度和思想深度却是有目共睹的。如果一部文学作品未能在思想上给人以启迪,在精神上给人以提升,那么就只是装潢精美的一个物件,只剩下价格没有了价值。
  当下的文学作品中树立的英雄形象,让读者耳熟能详的寥寥无几。况且,就算是经济英雄,也还构不成文学作品中典型塑造的主流趋势,他们是存在于经济意义上的,文化价值结构单一。在相当多的文学作品中,非英雄化写作还在继续。作家着力塑造的主人公形象,不好不坏,不痛不痒,不高不低,不上不下,和现实生活中的大多数普通人一样,所以就写他的七情六欲,写他的善恶混杂,写他的渺小与低下,让人不由得感叹,当代文学艺术作品中英雄难得一见,凡夫俗子遍布其间。
  在已有的英雄谱系中,体现了明显的“族群化”倾向,是所谓的“经济英雄”,他们是当代经济社会的一面镜子。也许,这些经济英雄人格独立,精神饱满,具有济世情怀,但是把他们放到整个当代文学人物谱系里,放到人类社会发展的长河里,这英雄的分量还嫌轻浅,不足以成为人们精神的楷模,道德的典范。
  回顾百年历史,一大批文化精英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领潮流之先。文学精英以其不可替代的重要性形成了深远的历史影响。鲁迅、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曹禺等,在读者的视野中从未走远。他们的经典作品穿越时光长河,历久弥新,鼓舞激励了几代人的成长。他们本身作为文化英雄,当之无愧;他们塑造的英雄形象,深入人心。社会需要回归经典,重读名家,但是更需要产生与这个伟大的时代相匹配的新的伟大作家和伟大作品。(本文摘自2012年1月10号 光明网—《光明日报》)
1.下列选项中,对“文化意义”上的“英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文学作品中英雄人物身上要折射出理想主义的光芒,他们应是引领社会潮流之先的一面明镜,更应是超越现实奔赴理想的一面旗帜。
B.一名作家只要有前瞻意识,做思想的先驱,勇于挑战自己,既能塑造叱咤风云的经济英雄,又能刻画文化意义上的文化英雄,就可以成为文化意义上的英雄。
C.作家在作品中塑造的英雄人物不仅要有现实基础,富于时代色彩,更要成为精神标杆,指向人类理想,引领社会向更高的目标迈进。
D.回顾百年历史,一大批文化精英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领潮流之先,且以不可替代的重要性形成了深远的影响。他们是当之无愧的文化英雄,鲁迅、郭沫若等就是其典型代表。
2. 下列各项中不能支持“经济英雄这一类英雄形象,不能代表时代的文学高度”这一观点的一项是(     )
A.作家在商战小说、反腐小说、官场小说还有其他现实题材作品里经常塑造经济英雄,但是他们是存在于经济意义上的,文化价值结构单一。
B.当下的文学作品塑造出的让我们耳熟能详的英雄形象寥寥无几,况且,就算是经济英雄,也还构不成文学作品中典型塑造的主流趋势。
C.在已有的英雄谱系中,经济英雄人格独立,精神饱满,具有济世情怀,是当代经济社会的一面镜子。
D.把经济英雄放到整个当代文学人物谱系里,放到人类社会发展的长河里,分量还嫌轻浅,不足以成为人们精神的楷模,道德的典范。
3.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魏晋南北朝时期, 各种类型的体裁都出现了新的时代特点,这些“新变”,跟那一时期作家思想的深度与他们的精神高度有着更为密切的关系。
B.古有陶渊明、陆机、刘勰、钟嵘,今有鲁迅、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曹禺,他们能成为名副其实的文化英雄,与他们占据了时代精神的制高点有密切的关系。
C.物化的社会,对作家一定是有戕害的,致使作家呈现出来的作品未能普遍反映这个时代的精神高度和思想高度,成为装潢精美,只有价格没有价值的物件。
D.在相当多的的文学作品中,作家着力塑造的主人公形象不好不坏,不痛不痒,不高不低,不上不下,就是现实生活中的普通人。当代文学艺术作品中凡夫俗子遍布其间,英雄形象难得一见。
题型:湖北省期中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的题。一天的等待
海明威
  他走进我们房间关窗户的时候,我们还未起床。我见他一副病容,全身哆嗦,脸色苍白,步履缓慢,好像一动就会引起疼痛。
  “你怎么啦,宝贝?”
  “我头痛。”
  “你最好回到床上去。”
  “不,我很好。”
  “你先上床。我穿好衣服后就来看你。”
  可是当我来到楼下时,他已穿好衣服,坐在火炉旁,显出一副重病在身的九岁男孩的凄惨模样。我摸了摸他的额头,知道他发烧了。
  “你上楼去睡吧,”我说,“你病了。”
  “我没病,”他说。
  医生来后,量了孩子的体温。
  “多少度?”我问医生。
  “一百零二度。”
  下楼后,医生留下用不同颜色胶囊包装的三种药,并嘱咐如何服用。一种是退烧的,另一种是通便的,还有一种是去酸的。他解释说,流感细菌只能在酸性环境中存活。他似乎对流感很内行,并说,如果高烧不超过一百零四度,就用不着担心。这是轻度流感,要是不引起肺炎,就没有危险。
  我回到房里,记下了孩子的体温,并对各种胶囊的服用时间作了记录。
  “想让我读点书给你听吗?” 
  “好的,如果你想读的话。”孩子说。他脸色苍白,眼窝下方有黑晕。他躺在床上一动不动,对周围发生的一切无动于衷。
  我朗读霍华德派尔的《海盗的故事》,但我看得出他并没在听我朗读的内容。
  “你感觉怎么样,宝贝?”我问他。
  “到目前为止,还是老样子,”他说。
  我坐在床脚边自个儿看书,等着到时间再给他服一粒胶囊。按理,他本该睡着了,然而,当我抬头看时,他却双眼盯着床脚,神情异常。
  “你为什么不试着睡觉呢?到吃药时,我会叫醒你的。”
  “我宁愿醒着。” 
  过了一会儿,他对我说:“你不必呆在这里陪我,爸爸,要是你嫌麻烦的话。” 
  “不嫌麻烦。”
  “不,我是说,要是你过一会儿嫌麻烦的话,你就不必呆在这里。” 
  我想,或许他有点儿神志不清了。十一点钟,照规定给他服药后,我便出去了一会儿。
  那是个晴朗而又寒冷的日子,地上覆盖着一层已结成冰的冻雨,因此看上去仿佛所有那些光秃秃的树木,那些灌木丛,那些砍下来的树枝,以及所有的草坪和空地都用冰漆过似的。我带着我那条爱尔兰红毛小猎犬,沿着大路和一条冰冻的小溪散步,但在这玻璃般光滑的地面上站立和行走是很困难的。那条红毛狗一路上连跌带滑,我自己也摔倒了两次,摔得挺重,一次摔掉了猎枪,使猎枪在冰上滑出去老远。
  高高的土堤上长着倒垂下来的灌木丛,我们从那下面撵起了一群鹌鹑;当它们快要从堤岸顶上消失时,我击落了两只。有几只鹌鹑停落在树上,但大部分飞进了一堆堆的柴垛中。你得在这些被冰裹着的柴垛上跳上好几下,才能把它们撵出来。当人在这些既滑又有弹性的树枝上摇摇晃晃尚未立稳之际,它们却飞了出来 ,使你很难射中。我击落了两只,逃掉了五只。动身返回时,我感到很高兴,因为我在离房子不远的地方发现了一群鹌鹑,而且还剩下许多,改日可再去搜寻猎取。
  回到屋里,他们说孩子不让任何人进入他的房间。
   “你们不能进来,”他说,“你们千万不要传染上我的病。” 
  我来到他身边,发现他仍像我离天时那样躺着。他脸色苍白,但两颊上部烧得发红,眼睛依旧一动不动地盯着床脚。
  我量了他的体温。
  “多少?” 
  “大约一百,”我说。实际上是一百零二度四分。
  “原先是一百零二度,”他说。
  “谁说的?”
  “医生。”
  “你的体温没问题,”我说,“用不着担心。”
  “我不担心,”他说,“但是我不能不想。”
  “不要想,”我说。“放心好了。”
  “我很放心,”他说着,眼睛直盯着前方。显然,他有什么心事,但在尽力控制着自己。
  “将这个用水服下。”
  “你看这有用吗?”
  “当然有用。”
  我坐下来,打开了《海盗故事》,开始读给他听,但我看得出来他不在听,于是我停了下来。
  “你看我大概什么时候会死?”他问道。
  “什么?”
  “我大概还有多少时间就要死了?”
  “你不会死。你怎么啦?”
  “啊,不,我会死的。我听到他说一百零二度。”
  “人不会因为得了一百零二度的高烧而死去的。你是在说傻话。”
  “我知道会的。在法国上学的时候,同学告诉我说,烧发到四十四度就不能活了。我已经一百零二度了。”
  原来自上午九点起,整整一天他都在等死。
  “你这可怜的宝贝,”我说,“哦,可怜的宝贝,这就像英里和公里。你不会死的。那种温度计不一样。在那种温度上,三十七度是正常的。在这种温度上,正常体温是九十八度。”
  “你肯定?”
  “绝对没错,”我说,“这跟英里和公里的区别一样。你知道,就像我们车速开到七十英里该折合成多少公里一样。”
  “噢,”他说。
  他那凝视着床脚的目光松弛了。他的紧张状态也终于缓解了。第二天,越发轻松了。为了一点无关紧要的小事,他会动辄哭起来。
1.结合上下文,理解划线句子的含义。
⑴我宁愿醒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要是你过一会儿嫌麻烦的话,你就不必呆在这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说写儿子生病发烧后,却意外地插入了两段父亲外出打猎的文字,请结合全文,分析作者这样写有何用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简要概括这篇小说突出的语言特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说中的男孩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