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的题。
尽管说,技术作为人类生活的基本组成部分由来已久,但是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技术却更多停留在工匠和下层民众的劳作技艺层次,未能成为精致的文化,并因此而为上流社会所不屑谈及。人们常说,“君子动口不动手”,反映的就是社会主流思想对技术的忽视;《师说》中说“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虽不见得就是韩愈的想法,但是至少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一些实际状貌。事实上,只是到了十九世纪,人们才开始意识到,技术比之前人们的想象要深刻得多。
一般而言,一种技术正在发挥其作用时,往往处在一个“自我隐蔽”的状态。就像我们所戴的眼镜,当它正常地发挥作用时,它往往是不被我们的眼睛所注意到的。我们的胃、大脑一刻不停地在工作,但是我们一般感觉不到它们的重要。只有胃疼了、病了,我们才会在它的存在而外,感觉到它们是比较重要的人体组织。所以,越是好的、合适的眼镜或越是健康的组织,我们可能越是注意不到它。庄子所言“得鱼忘筌”,收获了鱼,就忘掉了捕鱼的工具,大概也就是对当时一种比较普遍的世象的解说。因此,人们一般习惯认为,技术性的东西只是一些不自觉就会隐退的旁枝末节,当然也就难以发挥决定性作用。
另外,不管是在古代西方还是在古代东方,学术传统的重要特点就是不太去追究那些外在于我们的操作方式,而注重其内在的理路,注重道理的证明、推理和演绎。而证明、推理和演绎的过程,恰恰是不必诉诸外部经验即一般技术的。它们只是在自身内部进行,在思路、理路里面走。而那些与技术紧密相关的技术操作者往往置身社会底层,其对技术的推动作用的理解还缺少足够的影响力。因此,尽管技术也对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社会思想的主流仍然一直将思想作为人类最本质的特征。就像亚里士多德说,“人是有理性的动物”;笛卡尔也说,“我思故我在”。帕斯卡更说,人就像一根芦苇,一滴水就可以把它压弯,所以人很渺小;然而他又说,人是一根有思想的芦苇,人因着自己的思想而获得尊严,成就伟大。
近代以来,一些传统开始慢慢改变。曾经作为人类思想的“外在者”的技术,也开始慢慢地进入到我们视野的中心。其实,技术恰恰是思想的一种显性延伸,技术凸显了思想的可贵与成熟。也正因为如此,技术的长足进步,也就仍然有赖于人类思想的深入和发展。
1.对文末“一些传统开始慢慢改变”中“传统”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技术更多的是停留在工匠和下层民众的劳作技艺层次,未能成为精致的文化。
B.技术性的东西只是一些不自觉就会隐退的旁枝末节,难以发挥决定性的作用。
C.学术传统的重要特点是注重其内在的理路,注重道理的证明、推理以及演绎。
D.技术其实就是思想的一种显性延伸,技术的进步,凸显了思想的可贵与成熟。
2.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处于工匠和民众的劳作技艺层次的技术,一直未能成为人类生活的基本组成部分。
B.在过去,眼镜、筌等技术性因素在生活中能发挥怎样的作用,并不为人们所认识。
C.学术思想与技术实践的关系相对分离,是古代东方和西方学术传统中相似的特点。
D.近代技术在推动社会进步中的深刻意义,动摇了思想作为人类最本质特征的认识。
3.技术在过去长期被忽视,有哪些方面的原因?请根据原文内容分条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C
3.①技术的自我隐蔽特征导致了很多人难以感觉到技术的重要性。
②古代学术传统注重对理的证明、推理和演绎,影响了社会主流对于技术的正面肯定。
③作为社会底层的技术操作者,其对技术的理解还缺少足够的影响力,难以促成人们对技术的广泛认同。
季羡林
②然而,事实却正相反。我静静地坐在那里,听到头顶上的雨滴声,此时有声胜无声,我心里感到无量的喜悦,仿佛饮了仙露,吸了醍醐,大有飘飘欲仙之慨了。这声音时慢时急 ,时高时低,时响时沉,时断时续;有时如金声玉振,有时如黄钟大吕,有时如大珠小珠落玉盘,有时如红珊白瑚沉海里,有时如弹素琴,有时如舞霹雳,有时如百鸟争鸣,有时如兔落鹘起,我浮想联翩,不能自已,心花怒放,风生笔底。死文字仿佛活了起来,我也仿佛又溢满了青春活力。我平生很少有这样的精神境界,更难为外人道也。
③在中国,听雨本来是雅人的事。我虽然自认还不是完全的俗人,但能否就算是雅人,却还很难说。我大概是介乎雅俗之间的一种动物吧。中国古代诗词中,关于听雨的作品是颇有一些的。顺便说上一句:外国诗词中似乎少见。我的朋友章用回忆表弟的诗中有“频梦春池添秀句,每闻夜雨忆联床”是颇有一点诗意的。连《红楼梦》中的林妹妹都喜欢李义山的“留得枯荷听雨声”之句。最有名的一首听雨的词当然是宋蒋捷的《虞美人》,词不长,我索性抄它一下: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④蒋捷听雨时的心情,是颇为复杂的。他是用听雨这一件事来概括自己的一生的,从少年、壮年一直到老年,达到了“悲欢离合总无情”的境界。但是,古今老的概念,有相当大的不同。他是“鬓已星星也”,有一些白发,看来最老也不过五十岁左右。用今天的眼光看,他不过是介乎中老之间,用我自己比起来,我已经到了望九之年,鬓边早已不是“星星也”,顶上已是“童山濯濯”了。要讲达到“悲欢离合总无情”的境界,我比他有资格。我已经能够“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了。
⑤可我为什么今天听雨竟也兴高采烈呢?这里面并没有多少雅味,我在这里完全是一个“俗人”。我想到的主要是麦子,是那辽阔原野上的青青的麦苗。我生在乡下,虽然6岁就离开,谈不上干什么农活,但是我拾过麦子,捡过豆子,割过青草,劈过高粱叶。我血管里流的是农民的血,一直到今天垂暮之年,毕生对农民和农村怀着深厚的感情。农民最高希望是多打粮食。天一旱,就威胁着庄稼的成长。即使我长期住在城里,下雨一少,我就望云霓 ,自谓焦急之情,绝不下于农民。北方春天,十年九旱。今年似乎又旱得邪行。我天天听天气预报,时时观察天上的云气。忧心如焚,徒唤奈何。在梦中也看到的是细雨蒙蒙。
⑥今天早晨,我的梦竟实现了。我坐在这长宽不过几尺的阳台上,听到头顶上的雨声,不禁神驰千里,心旷神怡。在大大小小高高低低,有的方正有的歪斜的麦田里,每一个叶片都仿佛张开了小嘴,尽情地吮吸着甜甜的雨滴,有如天降甘露,本来有点黄萎的,现在变青了。本来是青的,现在更青了。宇宙间凭空添了一片温馨,一片祥和。(选自当代中国出版社2008年版《季羡林散文精选》)
1.文章围绕“听雨”展开,作者的写作思路是怎样的?请简要梳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⑤段中“可我为什么今天听雨竟也兴高采烈呢?”为何着一“竟”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⑤段中“这里面并没有多少雅味,我在这里完全是一个‘俗人’”这句话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③段中引用了许多古诗文,其作用是什么?从文中看,“听雨可以折射出不同的人生境界,文中折射出了哪些人生境界?请结合文本内容作简要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种负效应还表现在,导致高新技术产业不景气的“巴洛克化”上。附加在各类高新技术产品上的许多理想化的机能派不上什么用场,最多不过是未来成功的早产儿。
高新技术的“绿色化”也是人们极为关注的问题。地球及其大气层是有限空间,容纳生物及平衡生态的能力存在极值。高新技术所带动的现代工业化极大发展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文明,也同步缩小了宝贵的有限空间,“极值”再也不是想像中的数值了。诚如人言:“以马达和电子线路为武器的‘灰色技术’指挥人类向地球宣战,地球赂以干旱和酸雨;只有当‘绿色技术’升帐后,才可能中和酸雨时代。”
人类走向航天空间30多年了,3600多颗人造星体为太空添丁,这是人类的骄傲。但“神龟虽寿,犹有竞时”,至今外空间的残骸、失效的整体装置、飞行物残片、宇航员丢弃的工具等,已多达10亿余个,这无异于开辟了太空垃圾场。
高新技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已作为跨世界的课题等待人类攻克。
1、就第一段来说,对文中“高新技术发展的负效应”一句的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
A、高新技术与高可靠性工艺、高可靠性监控、高可靠性管理的系统支撑及质保体系相匹配。
B、高新技术发展中不可避免地产生各种风险事故,影响了高新技术的推广。
C、高新技术系统进行中出现的“尴尬局面”对其再发展带来障碍。
D、当今高新技术系统的抗御“灾害”功能不够健全使其在实施中出现危害。
2、对文章中“太空垃圾场”一词的比喻义,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航天技术的负效应大于正效应。
B、高新技术的负效应造成了环境污染。
C、航天技术必须尽快克服负效应。
D、高新技术的负效应在航天领域的表现。
3、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高新技术的发展,不可避免地会带来负效应,人类对此必须有清醒的认识。
B、只有努力提高可靠性,提高使用价值,减少公害,才能克服高新技术的负效应。
C、追求“巴洛克化”,将缺乏实用价值的理想化机能附加在高新技术产品上导致了高新技术产业不景气。
D、克服高新技术的负效应已成为高新技术发展过程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王永杰
胡杨是古老的树,据说,几千万年前就在地球上生存。曾经是山地河谷的主要树种。在新疆伊犁地区,巩乃斯河沿岸至今还有胡杨树的身影,但是已经没有成片成林的样子。随着时间的推移,不知是沙漠选择了胡杨,还是胡杨爱上了沙漠,胡杨逐渐演变成沙漠河流沿岸最主要的树种。
胡杨是美丽的树。每年10月,秋天的胡杨就穿上金黄色的礼服,迎接四面八方慕名而来的宾客。远观胡杨,层林尽染,一片金色的海洋。近观胡杨,每一片叶子很通透,叶脉清晰可见,特别是在太阳初升,或者在夕阳西下的时候,逆光或者侧光去端详,透明的叶片相互映衬,散射出黄色的光晕。当然,最壮观的是乘坐三角翼飞机,逆着光从胡杨林头顶飞过。
胡杨是一种神奇的树。小的时候形状如柳树,枝条柔软,叶子细长。长大了,树干挺直,叶子就成为杨树叶子的形状,只不过尺寸小一些。所以,胡杨也称为“异叶杨”、“变叶杨”。有人说,胡杨的奇特在于一树三种叶。一棵粗壮的胡杨,离地一米以下长有枝条的话,叶子一定是柳叶的样子,高一些就是杨树的叶子,再高一些会有枫叶的形状。
胡杨开花结果,靠种子繁殖。4月份的时候,胡杨就长出一串一串菱形的果实,就像一小段一小段绿色的鞭炮挂满枝头。说是果实,其实是花的苞囊,慢慢地从绿色变成淡红色,六七月份的时候,苞囊就炸开了,淡紫色羽状的花就露出来,风一吹,成熟了的种子带着小伞随风飘浮,找到一个湿润的地方,就扎根、发芽,长成一棵顶天立地的胡杨树。
胡杨的根很奇特,可以扎到地下几十米,吸取水分,顽强地撑起一片生命的绿色。走进胡杨林,你可能看到,有些粗大的胡杨,裸露的根部很粗壮,很发达。但胡杨小的时候,根系很不发达,有一个主根很粗,主要是和胡杨生长的环境有关,它必须把根迅速插进地底下,获取宝贵的水资源。所以胡杨很难移栽,因为不小心就挖断了主根。
胡杨是顽强的树,生长在西北沙漠地带。耐干旱、耐盐碱,不怕酷热严寒,不畏风沙侵袭。或成片成林,或孑然一身,顽强地矗立在沙漠戈壁,履行着自己与生俱来的使命——抗风沙,保绿洲。沿着沙漠公路走一走,你会看到在沙漠边缘,沿着古河道,生长着或高或低、错落有致的胡杨,尤其是沿着塔里木河两岸,生长着茂密的胡杨林。有人说,正是有了这片胡杨林,天山南麓的大片绿洲才免遭沙漠的吞噬。所以,当地人称胡杨为“英雄树”,也有人赞美它是“沙漠的脊梁”。
第一次走进沙漠,见到胡杨,我就被胡杨顽强的生命力所折服。粗壮的树干、开裂的树皮、奇异的形状,在塔克拉玛干大漠的烈日炙烤下,顽强地挺立着,用不太茂密的叶子,为我们这些到访者撑起一片片阴凉。有的树冠已经枯死,却从半身腰伸出一根绿枝;有的下半部分的小虬枝沿着树干枯萎着,树顶部分却绿意盎然;有的半边身子似乎已经焦黑,却在一侧长着茂密的枝叶;甚至有的上半部分已经没有了树皮,露出白森森的树干,下半部分却快意地生长着;还有的树身子已经匍匐在地,靠一些枝杈支撑着,树冠部分依然歪歪扭扭地向上展开……此时此刻,我似乎体味到一些坚韧不拔的含义。
在塔里木盆地,塔克拉玛干沙漠,常年与胡杨相伴的,还有许许多多从事不同工作的塔里木人,他们与胡杨有着十分相似的精神和品质。建设兵团的人说,我们兵团人足迹遍及大漠,屯垦戍边,胡杨扎根大漠的顽强精神是我们兵团文化的灵魂;罗布泊的军人们说,我们勇闯禁区,维护祖国统一,我们是塔里木沙漠中的另一种胡杨;塔里木石油人说,我们征服沙漠,奉献石油,“只有荒凉的沙漠,没有荒凉的人生”是胡杨和石油人共同的价值观。
1、文章开头一段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第三段说“胡杨是美丽的树”,回答作者是如何描写其“美丽”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概括说明胡杨树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文章,谈谈你对“只有荒凉的沙漠,没有荒凉的人生”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唐代的山水诗,和以二谢为代表的南朝山水诗相比,呈现出崭新的风貌。南朝山水诗所歌咏的对象不过是半壁河山,主要在东南一隅。那时的诗人足未涉黄河,身未登岱岳,没有机会领略广袤中原的风光。他们的山水诗,胸襟、气象、境界都受到很大的局限。到了唐代,特别是盛唐时期,祖国的统一、繁荣和富强,为诗人提供了写作山水诗的最好条件。许多诗人在其创作的准备期或旺盛期都曾有过一段漫游生活,他们的足迹及于大江南北、黄河上下。被祖国多姿多彩的山水所培育起来的这一代诗人,他们写起山水诗来,论胸襟、论气象、论境界,就远非南朝人所能相比的了。南朝的山水诗因为是在希企隐逸的风气中产生的,所以诗里常常流露出一种超然世外的情趣。这种传统的隐逸思想在唐代的山水诗里虽然也有所流露,但除此之外,唐代的山水诗里更多了两种感情,这就是热爱祖国的感情和热爱生活的感情。正是这两种感情构成唐代山水诗思想内容方面的重要特点,使今天的读者讽诵之余仍然激动不已。洋溢在唐代山水诗里的那种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那种积极健康的生活情趣,仍然是我们的精神营养。从艺术上看,南朝山水诗对山水景物的描写追求形似,崇尚工巧,缺乏神韵。唐代山水诗脱离了对形似的追求,而致力于达到神似。它们刻画山水,不滞于山容水态,而是力求把握和表现山水的个性。自然山水成了诗人的朋友,或诗人自己的化身。“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人和大自然,情和景,契合交融达到化境。中国的山水诗到了唐代,才臻于完美、纯熟。
五代以后,山水画渐趋成熟,至宋代遂蔚为大现。荆浩、关仝、董源、李成、范宽、米芾等一大批山水画家的涌现,培养了人们探索和欣赏自然美的兴趣,也刺激了用诗歌去再现自然美的***。如林逋《孤山寺端上人房写望》:“阴沉画轴林间寺,零落棋枰葑上田。”秦观《泗州东城晚望》:“林梢一抹青如画,应是淮流转处山。”从中可以看出,诗人是在用画家的眼光去欣赏山水。然而宋代以后由于诗歌创作总的水平已无法和唐代相比,因而山水诗的成就也比唐代逊色。但描绘山水景物的技巧,仍然有所创新。特别是用五七言绝句的形式,集中地绘出一片风景,创造一个意境,常有近似图画的效果。(节选自袁行霈《中国山水诗的艺术脉络》)
1.下列对唐代山水诗“呈现出崭新的风貌”原因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祖国的统一、繁荣和富强从外部环境上为诗人写作山水诗提供了最好的条件。
B.许多诗人通过遍及大江南北、黄河上下的漫游,经受了多姿多彩的山水的培育。
C.唐代山水诗人屏弃了南朝山水诗中的隐逸风气,胸襟、气象、境界更加开阔。
D.唐代山水诗在思想内容上比南朝山水诗增加了热爱祖国和热爱生活的感情。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从创作视野的角度看,南朝的山水诗人没有机会领略广袤的中原风光,所以在创作上受到很大局限。
B.从艺术表现上看,唐代山水诗对山水景物的描写不讲究外在形体上的的描绘,而是致力于达到神似。
C.从诗人情感上看,唐代山水诗人比南朝山水诗人更加丰富,尤其是多了热爱祖国和热爱生活的感情。
D.从山水诗发展上看,宋代的山水诗虽然不及唐代,但在表达技巧、创作意境上也有其独到之处。
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概括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唐代山水诗里洋溢着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与唐代的祖国统一、繁荣和富强等外部因素密切相关。
B.南朝的山水诗虽然缺乏神韵,但没有这一时期的创作实践,很难说山水诗到唐代就臻于完美、纯熟。
C.作者认为,宋代山水诗的成就从总体上看无法与唐代山水诗相比的原因,是宋代诗歌的总体创作水平不及唐代。
D.宋代山水诗描绘山水景物的技巧高于唐代山水诗,是因为宋代山水诗人是在用画家的眼光去欣赏山水。
尽管李清照“才高学博,近代鲜伦”,又恰恰处在朝政腐败、社会动乱、四郊多垒、民不聊生的时代,但是作为一位上层妇女,她不可能为国为民建立其他功业,而凡是在当时条件下能够做到的,她都做出了最大限度的奉献。她的睿智和赤诚,在毫无功利目的情况下,全部倾注于各种形式的文学创作和著述。令人遗憾的是她原来卷帙富赡的文集多已散佚,留存至今的只是很少的一部分,真实可靠和较可靠的作品只有词五十来首,诗歌十五六首和少量的断句,文六七篇。
然而,作家贡献和影响的大小并不完全取决于作品数量的多寡。李清照正是以她虽少却好的作品奠定了词坛大家的地位。人们将其列入“词家三李”之一,并有“男中李后主,女中李易安”的说法,仿佛除了李白和李煜没有第三个人能与她相提并论。“清照的《漱玉词》,每一首都是冰莹玉润,令人把玩不忍释手。有人说她的词如‘大珠小珠落玉盘’,这个比喻是很确切的”。“李清照是北宋末年最伟大的词人;她是乐府词坛最有力的健将,乐府词的发展,至她始达于最高的造诣与成功。她的词把她抬到文学史上最矜贵的一个地位,她的词不仅具有谐协的声律、美妙的字句,完成了词的形体美;而且能不露痕迹,自然地把她的意境情感在词里尽量表现出来。乐府词至李清照,其技巧与运用,可谓尽善尽美了。清照的词是最能够表现女性的优美的情调的。以前一切男性词人所代写的‘闺情’,所代写的‘妇人语’,放在清照面前,都要黯然失色。她没有一首词不是精金粹玉之作,她是太高绝一时了,庸才的作家是绝不能追得上的。无数的词人诗人,写着无数的离情闺怨的诗词;他们一大半是代女主人翁立言的,这一切的诗词,在清照之前,直如粪土似的无可评价”。“李清照词,其独到处,在既经音律锤炼之后,犹能出之以自然。此为前辈作家所未历之境。故李氏尝品题北宋词家及其制作,无一完善之评”。“她的词虽存四五十阕,然其天才之卓异,亦足震烁词坛,使人惊赏不止。她对于前辈作家,多致其不满之意,可见她当年眼界之高,几乎无一理想的作家,足供她的模型了。她的词最能表现出女性的美来,其幽媚婉柔流畅,机杼天成,非时辈所能企及”。“易安词在有宋诸名家中,自有其精神面目。晏殊之和婉,欧阳修之深美,张先之幽隽,柳永之绵博,苏轼之超旷,秦观之凄迷,晏几道之高秀,贺铸之瑰丽,举不足以限之。大抵于芬馨之中,有神骏之致,适以表现其胸怀襟韵,而早期灵秀,晚岁沉健,则又因年因境而异。而其善于铸寻常言语,善用成语,善用叠字至十四字之多,皆足以见其开辟之才也”。
以上是对李清照词的部分较有代表性的评语,对其诗文成就及社会价值和地位的评价,则可以下述诸家评语为代表:“(李清照)自少年便有诗名,才力华赡,逼近前辈。在士大夫中已不多得,若本朝妇人,当推文采第一”;“本朝女妇之有文者,李易安为称首,诗之典赡,无愧于古之作者”;“(李易安)有才思,文章落纸,人争传之”;“(文叔之女)其文淋漓曲折,笔墨不减乃翁。‘中郎有女堪传业’,文叔之谓也”;“她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已经与伟大的***人屈原,诗人陶潜、杜甫并垂不朽了。她不仅在女性里面是第一大作家,她的文名与作品,已经与世界永存了”;“李易安固不仅为妇女中之能文杰出者,即在各时代的诗人中,她所占的地位也不能在陶潜、李、杜及欧阳修、苏轼之下”;“李清照是宋代最伟大的一位女诗人,也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一位女诗人,今所传的诗词不过寥寥数十首而已”。“在我国古代的文学史上,李清照可以说是女诗人中最为杰出的一个。长期的封建社会埋没了无数有才能的妇女。因此,我们应该特别重视李清照这样的作家。她的杰出的成就是我国封建社会妇女的才能不可磨灭的标志”;“历史上有名的女性,便单就中国而论,如像卓文君,如像蔡文姬,如像武则天,如像李清照,她们的才力也并不亚于男人,而她们之所以能够成人,乃至成为男性以上的人,就因为她们是不肯服从男性中心道德的叛逆的女性。”(选自陈祖美《李清照新传》有删节)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
A.李清照处在社会动乱、民不聊生的时代,这使她不可能建立为国为民的大功业,只能把精力倾注于文学创作和著述上。
B.李清照的文学创作和著述十分丰富,但是因各种原因存留下来的作品不多,而这其中有些作品可能还不是她本人之作。
C.后人给李清照的词以很高的评价,把她列入“词家三李”,说明只有李白和李煜能够达到她的高度,其他人则难以并列。
D.李清照以前的一些男性词人创作的词,在写“闺情”“妇人语”上,都是代女主人公立言,难以表达出离情闺怨。
E.本文中作者主要是从前人对李清照评价的角度来写李清照的,主要是对李词的成就、其诗文成就及社会价值和地位的评价。
(2)作为一代女词人,李清照在词的创作上做出了哪些贡献?请概括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前人对李清照诗文所具有的社会价值和地位有许多评价,其“社会价值”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评价认为,“易安词在有宋诸名家中,自有其精神面目”,你怎样看待这一评价?请联系全文,从某一个方面谈谈你的理解和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下列词语中书写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风靡 瓶颈 走投无路 貌合神离B、端详 眩目 谈笑风声 同舟共济C、
- 2在一只盛有稀硫酸的烧杯中,飘浮着一个木块,往烧杯中加入少量的某种物质后,木块浸没在水中的体积变大(假设此过程中溶液的体积
- 3某校从高一年级学生中随机抽取60名学生,将其期中考试的数学成绩(均为整数)分成六段:[40,50),[50,60),…,
- 4阅渎以下材料:材料一:“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
-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的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今年的国庆节,风和日丽,和光共尘。B.现在经济形势有了极大的变化,我们的
- 6研究发现,达菲(Tamiflu)对甲型HIM流感病毒有抑制作用,从香料八角中提取的莽草酸(C7H6O5)是合成达菲的原料
- 7为了保证居住区街道两侧所有建筑物都有较好的日照条件,城镇街道宜采取南北方向和东西方向的中间方位,使街道与子午线的夹角为
- 8尿酸是人体的一种代谢产物,关节炎形成的原因就是在关节的滑液中形成尿酸钠(通常用NaUr表示)晶体:HUr+H2O⇌Ur
- 9把小白鼠和青蛙从25°C的室温中移至5°C的环境中,这两种动物的需氧量会发生什么变化? [ ]A.两种动物的耗
- 10我国第一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从环月轨道传回第一张月面照片时距地球38万公里.将38万公里科学记数法表示应为[
- 1给下列加粗字注音:琴弦( ) 蟋蟀( ) 污垢( ) 霓虹灯( )慷慨( ) 涟漪(
- 2已知二次函数y=x2-3x-1的图象经过点M(m,-2),试求代数式m3-m2-4m+2+3m2+1的值.
- 3(6分)如图所示,AB是⊙O的一条弦,OD⊥AB,垂足为C,交⊙O于点D,点E在⊙O上。(1)若,求的度数;(2)若,,
- 4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农村人口大量涌入城市,形成“民工潮”。农民工在给经济发展带来巨大贡献的同时,也给城市管理带来许多问题。
- 5The boy _____ to his mother that the hen _____ on the ground
- 6“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此挽联是人们为悼念民族英雄邓世昌而撰写,邓世昌是在哪次反侵略战争中牺牲A.鸦片战争B.
- 7下列图形中,既是轴对称,又是中心对称的图形是( )A.B.C.D.
- 8( 26 分)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资料一:2004 年开春,刚刚大学毕业的黑龙江青年孙刚,在资料二图中阴影地区租下
- 9(8分)某同学在做练习使用示波器实验,发现示波器上显示如图甲,为了将这个波形变成如图乙所示的波形,可进行如下调节:(填旋
- 10【题文】阅读下面文字,刚答问题(4分)今天,我们正处于一个多元化的时代,处于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还有人说,这是一个消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