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文学类文本阅读 >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题。时间的价值(加拿大)罗·威·塞维斯  俗话说:“时间就是金钱。”这就是说,一时片刻只要用得有效,都会使你的口袋里增添一些钱。如果我们...
题目
题型:四川省模拟题难度:来源: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题。时间的价值
(加拿大)罗·威·塞维斯

  俗话说:“时间就是金钱。”这就是说,一时片刻只要用得有效,都会使你的口袋里增添一些钱。如果我们的时间使用得当,就能生产有用的和重要的产品,在市场上卖得一定的价钱;或者充实经验,增长才干,有了适当时机我们就能挣钱。因此毫无疑问时间可以转化为金钱,让那些对浪费时间满不在乎的人记住这一点,让他们记住,浪费一小时等于损失一张钞票,而利用一小时就等于得到若干金银。这样,他们想浪费时间时或许会三思而后行。
  再说,我们的生命无非就是我们活在人世的时间,因此浪费时间也就是一种自***。我们想到死未免极感不快,因而不惜一切努力、麻烦和费用以求得保全生命。可是我们对于损失一个钟头或者一天时间却往往漠不关心,忘记了生命原来就是我们生活的每一天,每一小时的总和。因此浪费一天或一小时就是丧失一天或一小时的生命。让我们记住这一点,这样我们就会把浪费时间看作一种罪过,跟自***一样应受到惩罚。
  还有第三层考虑,也会提醒我们别浪费时间。人生短暂,总共不过六七十年,可是将近一半时间必须用于睡眠;吃饭时间总加起来也得几年工夫;穿衣脱衣又是几年;水路陆路旅行又是几年;再加上几年娱乐时间——不论是为自己还是为别人;几年宗教节日和社会节日的庆祝活动;我们的近亲至亲病了,侍奉汤药也得几年工夫。如果从我们的寿数中减去所有那些岁月,我们将发现,能让我们用于有效工作的时间,大概是15或20年的光阴。谁能记住这一点,就不会心甘情愿地浪费他生命的每时每刻了。切斯特菲乐德伯爵说过:“对于分配给我们这一生的时间,若有人游手好闲即使浪费一时片刻,也是令人吃惊的。要认识时间的真正价值,要争分夺秒,充分利用。”
  所有的时间都是宝贵的,而童年和青年时期的时间比一生的其他阶段更为宝贵,因为只有在这两个阶段我们才能获得知识并发展各种才能。如果我们让生命的早晨滑了过去而未加利用,我们将永远无法弥补这宗损失。等我们长大了,获得知识的能力就变得迟钝了,因此在童年和青年时期未能得到的知识或技能将永远不能再获得了。正如将钱投资生息,到时候就变成两倍三倍,童年和青年时期的宝贵光阴,如果利用得当,将产生无可估量的利益。切斯特菲乐德伯爵又说:“丧失一时片刻就等于丧失了与之相当的名和利;从另一方面看,你现在有效使用的每一时刻正是明智地以这时间作投资,将来定会获取巨额的利息。”
  从道德的观点看,恰当地利用时间对我们也有很大的好处。懒惰是心灵上的锈,懒人的头脑是撒旦的作坊,这话说得有理。犯错误大多数是无所事事、百无聊赖所致。懒人只会自寻烦恼。正如瓦茨所说——
  我要勤快地工作,不管干粗活还是细活;因为撒旦还有些坏事,专找懒人的手去做。(选自《文汇》2005年11期)
1.第一自然段中画线句从几个方面阐明一个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三、四、五自然段末都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其好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全文,作者认为时间的价值体现在哪些方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文的说理有何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两方面。阐明了时间可以转化为金钱的道理。
2.引用名人名言。增强各段观点的论证力度。
3.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时间就是金钱;二是时间就是生命;三是时间会帮助人形成良好的道德。
4.说理特点:一是采用并列式的说理格局,即从时间就是金钱、时间就是生命、时间能磨砺道德三个方面来讲时间的价值。而从局部看,又采用了递进式说理结构,如作者在前面讲两个方面道理时,步步深入,层层递进。
  二是运用对比说理的方式。作者从正面分析珍惜时间的好处,又从反面指出浪费时间的害处。正反对比,道理讲得更加深刻透彻,更显示出时间的价值。
  三是采用形象说理的技巧。作者将议论说理同形象说理结合起来,生动形象,让人难忘。 (意对即可)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题。时间的价值(加拿大)罗·威·塞维斯  俗话说:“时间就是金钱。”这就是说,一时片刻只要用得有效,都会使你的口袋里增添一些钱。如果我们】;主要考察你对文学类文本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选做题)暗     记
聂鑫森
  宽敞的画室里,静悄悄的。
  初夏的阳光从窗口射进来,洒满了摆在窗前的一张宽大的画案。画案上,平展着一幅装裱好并上了轴的山水中堂。右上角上,写着五个篆字作画题:南岳风雨图。
  年届六十的知名画家石丁,手持一柄放大镜,极为细致地检查着画的每个细部。他不能不认真,这幅得意之作是要寄往北京去参展的。何况装裱这幅画的胡笛,是经友人介绍,第一次和他发生业务上的联系。
  画是几天前交给胡笛的。胡笛今年四十出头,是美院国画专业毕业的,原在省城一所大学教授美术,其山水画在省内外也颇有点名气。据说因为看不惯艺术招生中的潜规则,跟领导闹矛盾,下海在湘潭城开了一家不大的裱画店,既是老板又是装裱师傅。朋友说胡笛的装裱技艺比不少老一辈要强,且人品不错,何必舍近求远,送到省城的老店去装裱呢?
  画是胡笛刚才亲自送来的,石丁热情地把他让进画室,并沏上了一杯好茶。石丁是素来不让人进画室的,之所以破例,是要当面检查这幅画的装裱质量,如有不妥的地方,他好向胡笛提出来,甚至要求返工重裱。
  胡笛安闲地坐在画案一侧,眼睛微闭,也不喝茶,也不说话。
  石丁对于衬绫的色调、画心的托裱、木轴的装置,平心而论,极为满意。更重要的是这幅画没被人仿造——有的装裱师可以对原作重新临摹一幅,笔墨技法几可乱真,然后把假的装裱出来,留下真的转手出卖。石丁的画已卖到每平方尺一万元,眼红的人多着哩。眼下,画、题款、印章,都真真切切出自他的手,他轻舒了一口气。且慢!因为他是第一次和胡笛打交道,对其人了解甚少,不得不防患于未然,故在交画之前,特地在右下角一大丛杂树交错的根下做了暗记,用篆体写了“石丁”两个字,极小,不经意是看不出来的。石丁把放大镜移到了这一块地方,在杂树根部处细细寻找,“石丁”两个字不翼而飞。又来来回回瞄了好几遍,依旧没有!
  石丁的脖子上,暴起一根一根的青筋,他万万没有想到这居然不是他的原作,而是胡笛的仿作。这样说来,胡笛的笔墨功夫就太好了!他从十几岁就下气力学石涛,尔后走山访水,参悟出自家的一番面目,自谓入乎石涛又能出乎石涛,却能轻易被人仿造,那么,真该焚笔毁砚、金盆洗手了。
  就在这时,胡笛猛地睁开了眼睛,笑着说:“石先生,可在寻那暗记?”
  石丁的脸忽地红了,然后又渐渐变紫,说:“是!这世间小人太多,不能不防!” 
  胡笛端起茶杯,细细啜了一口茶,平和地说:“您设在杂树根部处的暗记,实为暗伤,是有意设上去的。北京城高手如林,若有细心人看出,则有污这一幅扛鼎之作。您说呢?”石丁惊愕地跌坐在椅子上,问:“那……那暗记呢?”
  胡笛说:“在右下部第五重石壁的皴纹里!‘石丁’两个字很有骷髅皴的味道,我把它挖补在那里,居然浑然一体。树根部处空了一块,我补接了相同的宣纸,再冒昧地涂成几团苔点。宣纸的接缝应无痕迹,补上的几笔也应不会丢先生的脸。”
  石丁又一次站起来,拿起放大镜认真地审看这两个地方。接缝处平整如原纸,这需要理出边沿上的纤维,彼此交错而“织”,既费时费力,又需要有精到的技艺。而补画的苔点,活活有灵气,更是与他的笔墨如出一辙。他不能不佩服胡笛的好手段!
  石丁颓然地搁下了放大镜。
  胡笛站起来,说:“石先生,裱画界虽有个别心术不正的人,但毕竟不能以偏概全。暗记者,因对人不信任而设,我着力去之,一是为了不玷污先生的艺术,二是为了我们彼此坦诚相待。谢谢。我走了。”
  胡笛说完,很从容地走出了画室。
  石丁发了好一阵呆,才记起还没有付装裱费给胡笛。正要追出去,又停住了脚步,家里还有好些画需要装裱,明日一起送到胡笛的店里去吧!
  他决定不将《南岳风雨图》寄去北京参展,他要把它挂在画室的墙上,永远铭记那个让他羞愧万分的暗记……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两项是(    )(    )
A.“暗记”有两层意思,表面看就是石丁画上的记号,实际上是指因不信任胡笛而产生误会,由此在自己心灵上留下的无地自容的印记。
B.“石丁的脸忽地红了,然后又渐渐变紫”一句中,石丁的神态变化表明了他对世间小人之多的愤怒。
C.“朋友说胡笛的装裱技艺比不少老一辈要强,且人品不错”以及“画、题款、印章,都真真切切出自他的手”等文句都是为下文胡笛并没有换走石丁的原作埋下的伏笔。
D.“胡笛安闲地坐在画案一侧,眼睛微闭,也不喝茶,也不说话”,此描写表现了胡笛的傲慢以及不满。
E.石丁“决定不将《南岳风雨图》寄去北京参展,他要把它挂在画室的墙上”他这样做是为了警醒自己,也是对人与人之间真诚与信任的呼唤。
(2)小说塑造石丁这一形象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胡笛具有哪些突出的特点?结合小说加以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认为小说中胡笛改掉石丁画作中的暗记这个情节的安排合理吗?请结合全文简要说说你的看法和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河南省模拟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选做题)种花留与后来人
     ——记陈寅恪先生
王永兴
  从一九四六年到一九四八年,陈寅恪先生备课讲课时,我始终在他身边,为他读《通鉴》和多种史籍,检视史料;他口授我抄写讲课纲要,上课时我在黑板上写史料。一字之误,他都不放过。每讲完一次课,先生极为劳累,他用他的生命去做他认为应做之事,他认为是平常事。全中国有几位教师能像先生这样教学、培养青年?先生在一九二九年五月写的题为《北大学院己巳级史学系毕业生赠言》一诗的后四句云:天赋迂儒“自圣狂”,读书不肯为人忙。平生所学宁堪赠,独此区区是秘方。
  “为人”之典出于《荀子·劝学篇》,荀子云: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所谓“为人”,即读书为了给别人看,得到吹捧,自吹自捧,得名得利,得到各式各样的官,头戴各式各样的高帽子。所谓“为己”,即“读书不肯为人忙”。先生有正确的解释:士之读书治学,盖将脱心志于俗谛之桎梏,真理因得以发扬。(清华大学《王观堂先生纪念碑铭》)
  先生讲授唐史,备课要使用《通鉴》、《通典》、两《唐书》、《唐会要》、《唐六典》、《册府元龟》等多种史籍文献。前四种书,先生指定他要听读的部分,要我事前准备,后三种书和其他有关的书,需要时先生命我检阅。大书桌旁摆着两件小沙发,我面对先生坐着,我的背后是一书架经常使用的书。先生特别重视《通鉴》,首先听读。我一字一句的读,先生听着思考着。有时,先生命我再读一遍,更慢些。《通鉴》听读完毕,先生提出一些问题,先生口授我写。先生读《通鉴》多次,能背诵。有一次,我读《通鉴》还未到一段,先生突然要我停下来重读;我感到,我读的有错误或脱漏,我便仔细一字一句慢读,果然发现,我第一次读时脱漏一字,我感到惭愧。这似乎是一件小事,其实是一件大事。要学先生治学,就要像先生那样一字不苟;要学先生做人,就要像先生那样一丝不苟。
  《通鉴》通读完毕,同样听读《通典》、两《唐书》,最后,先生口授,我写下类似讲课纲要也类似一篇文章提要的草稿。这一草稿要不断修改,一次备课要用很长时间。
  先生对工作时间很严格,每天早八点开始,十点,休息二十分钟,我陪侍先生在窗前的阳台上散步。阳台的东头是一丛月季,西头是一丛丁香,东西来回走着,有时先生问我院中花草树木的情况,他心情很愉快。
  有几次朋友来访,我侍坐先生之侧,恭听谈论,来访者提出有关梵文、藏文以及佛典诸问题向先生请教,先生总是说,他已将梵文等放下多年,不敢再谈论这方面的问题了。先生通晓梵文、希腊文等二十余种文字,但我侍读先生之侧这三年以及我从先生受业多年之中,从未听先生自己说过他通晓多种文字。我体会,对他来说,通晓多种文字是一件平常事,是应有之事,不需要也不应该特意去说。先生的身教使我懂得一个读书治学的人应该具有谦谦君子的精神。
  一九四八年十二月,自东北南下的解放军攻占昌平,国民党败兵有些逃到清河,离清华 园不远,清华校内人心惶惶。先生师母都已年老,又都体弱多病。在战火临近之际,只能回避南去。北平城内的胡适先生打来电话说:“一二日内有飞机飞南京,可能是从北平南去最末一班飞机,可以给寅恪先生一家保留座位,要求寅恪先生一家立即进城等待。明日早晨派汽车来接。”事情这样紧急,晚饭后,我立即来先生家。在书房里,先生、师母和我商量明晨进城的准备。时间很短,先生吩咐我协助师母挑出先生要带走的书籍稿件,装满一皮箱。夜深,师母回卧室。我侍在先生身旁,心中感到凄苦,先生南去,不知何时再回清华,不知何时再为先生读《通典》,再为先生写黑板,再陪侍先生散步。先生很平静,问我今后有何打算,如何安排。师母本已嘱咐我不要问先生南去后的计划,免得先生不愉快。我忘记了她的嘱咐,突然问先生,到南京后如何安排?先生看出我心情不平静,不仅未生气,反而平静而慈祥地说:“岭南大学的陈序经校长、王力先生邀我去岭南大学,在南京小住几天,就去广州。广州的天气好,岭南大学的自然环境好,可以久居,不再去别处了。”这是我和先生的最后谈话,但万万想不到,此后就再也见不到先生了。
  一九四八年三月,先生和师母在清华园寓庐手植海棠,有诗云:当归默默向谁陈,一角园林独怆神。寻梦难忘前度事,种花留与后来人。江城地瘴怜孤艳,海国妆新效浅颦。剩取题诗记今日,繁枝虽好近残春。
  这首诗很好地记述了陈寅恪先生当时在清华的生活和心情,“种花留与后来人”更有深意,故取为本文标题。
(1)下面是对文章的分析,其中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
A.文章翔实地记录了陈寅恪先生从一九四六年到一九四八年的生活和治学情况,以时间为顺序,层次分明,结构清晰。
B.文章刻画人物形象时融记叙、抒情、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于一体,同时运用了比喻、对偶、排比等修辞手法,深刻鲜明。
C.文章写作者与陈寅恪先生夫妇告别时的情景,看似平实,实则感情真挚,表现了作者对陈先生离开北大的无限惋惜之情。
D.文章写作者给陈寅恪先生读《通鉴》,运用了细节描写,不厌其烦地写陈先生的严格要求,意在表明陈先生治学的严谨。
E.陈寅恪先生的诗句“繁枝虽好近残春”,感叹时局虽好,但自己年事已高,表达了自己抓紧时间为国家培育人才的心愿。
(2)陈寅恪先生身上有很多可贵的品质。请联系全文,分条加以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第一段引用陈寅恪先生的诗句,试分析它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有一句话“这似乎是一件小事,其实是一件大事。”联系生活实际,说说它的现实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河南省模拟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问题。摩天大楼的防火之痛
  号称“电视台里的变形金刚”的央视电视文化中心,还未来得及全面展示其“享受建筑”的理念,就“报废”在2009年元宵节的大火中。火灾,已经成为摩天大楼致命的“***手”。
  高层建筑,尤其是外观怪异的高层建筑,一般是钢结构建筑或部分采用钢结构,这是因为混凝土结构太重了,而钢结构可以做到很高很大。对于摩天大楼,尽管钢结构具备主体结构比较轻、建造快、现场施工量小的优点,但其致命弱点是怕火——虽然钢本身并不燃烧,但普通钢材在600摄氏度的环境下,强度就和面条差不多。所以,钢结构安装后会在表面喷涂一层厚厚的防火涂料,一般涂料保证的耐火时限为2~3小时,以供建筑内部的人员逃生。一旦大火烧过,钢结构往往严重受损。如果救火时浇水,对其破坏将更加严重。钢结构高层建筑即使发生不大的火灾,技术上也必须拆除才能保证安全。世界上最典型的此类事故就是美国“9·11”事件。事实上,世贸大楼不是撞塌的,而是烧塌的,因为高温导致钢结构变形,承受不了上面的重量。权威资料显示,央视电视文化中心不是纯钢结构,而是型钢混凝土结构,耐热性能比钢结构好。虽然央视这幢楼目前没有坍塌的危险,但在大火的作用下,大楼的结构强度会受到很大影响。另外,高温还可能导致结构变形,使建筑结构的受力状态发生改变。
  央视大楼的建筑结构中间有一个二十几层的巨大中庭,南面是客房,北面有客房,有店铺,所有的装修都是木材的。很多建筑物火灾都是由装修材料引起、扩散的,而且建筑是中空的话,也比较容易扩散火情。为了追求建筑外观效果,央视的这栋大楼外墙分两种形式,一种是可以透光的玻璃幕墙,另一种是像罩子一样的铝板幕墙。大火正是从一面玻璃幕墙中汹涌而出,而铝板幕墙的一面基本无火。据了解,很多摩天大楼均采用玻璃幕墙,国内外建筑界对此颇有争议,其中日本、德国等国家明文规定禁止使用,原因在于玻璃幕墙虽然本身并不燃烧,但会因抽风作用而成为火势蔓延的途径,而且常常等不到人员疏散完毕,幕墙就已达到耐火极限而向下掉落,严重影响人群安全。
  据了解,在业内,高层建筑被称为“灾害放大器”。由于高层建筑内各专业竖井林立,火灾时这些竖井就像高耸的烟囱,构成火势蔓延的主要途径,“火势将比低层建筑猛烈百倍”。目前,全球消防体系能够提供的最高云梯约130米,而北京市消防系统最高的云梯不超过100米。在这个基础上,高压水龙还能喷射出10米左右。通常,消防云梯车只能升至限定值的80%左右。如果地面风力达到4~5级,云梯车则无法升高作业。如果着火的摩天大楼超过云梯的高度,则无法从室外扑救,除非动用直升机。城市安全部门曾做过试验,让一名身强力壮的消防员从第33层跑到第1层,用时35分钟。而火借风势,30秒内就可以从第1层到达第33层。这样算来,当火灾发生时,慌乱的人群跑到楼外逃生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在国际社会上,摩天大楼防火方面的安全性能一直备受质疑。在全世界范围内,摩天大楼火灾频频。所以,1974年芝加哥443米高的西尔斯大厦落成后,美国一大批建筑工作者拒绝设计摩天大楼。(选自《中国新闻周刊》,有改动)
1.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传统的用水灭火的方式会对遭火摩天大楼的钢结构产生严重的破坏。
B.虽然大火改变了钢结构的强度,但央视电视文化中心不会有坍塌的危险。
C.由于材质不同,铝板幕墙阻隔火情的效果明显好于玻璃幕墙。
D.如果地面风力达到4~5级,云梯车就只能升至限定值的80%左右。
2.下列不属于央视电视文化中心火灾隐患的一项是(     )
A.部分采用钢结构
B.建筑结构中有一个二十几层的中庭
C.客房、店铺的装修材料都是木材的
D.有巨大的玻璃幕墙
3.根据原文信息,下列推断恰当的一项是(     )
A.如果能有效延长钢结构表面所涂防火层的耐火时限,就将能满足高层建筑内部人员的逃生需要。
B.从央视大火的教训中可以得知,我们应该向日本、德国等国学习,明文禁止建筑物使用玻璃幕墙。
C.在摩天大楼防火方面的安全性能还不能得到充分保证的情况下,停建摩天大楼也许是最明智的选择。
D.云梯高度的增长往往赶不上摩天大楼升高的速度,摩天大楼一旦着火,室外扑救无法实施。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问题。习惯于失去
周国平
  ①出门时发现,搁在楼道里的那辆新自行车不翼而飞了。两年之中,这已是第三辆。我一面为世风摇头,一面又感到内心比前两次失窃时要平静得多。
  ②莫非是习惯了?
  ③也许是。近年来,我的生活中接连遭到惨重的失去,相比之下,丢辆把自行车真是不足挂齿。生活的劫难似乎使我悟出了一个道理:人生在世,必须习惯于失去。
  ④一般来说,人的天性是习惯于得到,而不习惯于失去的。呱呱坠地,我们首先得到了生命。自此以后,我们不断地得到:从父母得到衣食、玩具、爱和抚育,从社会得到职业的训练和文化的培养。长大成人以后,我们靠着自然的倾向和自己的努力继续得到:得到爱情、配偶和孩子,得到金钱、财产、名誉、地位,得到事业的成功和社会的承认,如此等等。
  ⑤当然,有得必有失,我们在得到的过程中也确实不同程度地经历了失去。但是,我们比较容易把得到看作是应该的,正常的,把失去看作是不应该的,不正常的。所以,每有失去,仍不免感到委屈。所失愈多愈大,就愈委屈。我们暗暗下决心要重新获得,以补偿所失。在我们心中的蓝图上,人生之路仿佛是由一系列的获得勾画出来的,而失去则是必须涂抹掉的笔误。总之,不管失去是一种多么频繁的现象,我们对它反正不习惯。
  ⑥道理本来很简单:失去当然也是人生的正常现象。整个人生是一个不断地得而复失的过程,就其最终结果看,失去反比得到更为本质。我们迟早要失去人生最宝贵的赠礼——生命,随之也就失去了在人生过程中得到的一切。有些失去看似偶然,例如天灾人祸造成的意外损失,但也是无所不包的人生命题中的应有之义。“人有旦夕祸福”,既然生而为人,就得有承受旦夕祸福的精神准备和勇气。至于在社会上的挫折和失利,更是人生在世的寻常遭际了。由此可见,不习惯于失去,至少表明对人生尚欠觉悟。一个只求得到不肯失去的人,表面上似乎富于进取心,实际上是很脆弱的,很容易在遭到重大失去之后一蹶不振。
  ⑦为了习惯于失去,有时不妨主动地失去。东西方宗教都有布施一说。照我的理解,布施的本义是教人去除贪鄙之心,由不执著于财物,进而不执著于一切身外之物,乃至于这尘世的生命。如此才可明白,佛教何以把布施列为“六度”之首,即从迷惑的此岸渡向觉悟的彼岸的第一座桥梁。俗众借布施积善图报,寺庙靠布施敛财致富,实在是小和尚念歪了老祖宗的经。我始终把佛教看作古今中外最透彻的人生哲学,对它后来不伦不类的演变深不以为然。佛教主张“无我”,既然“我”不存在,也就不存在“我的”这回事了。无物属于自己,连自己也不属于自己,何况财物。明乎此理,人还会有什么得失之患呢?
  ⑧当然,佛教毕竟是一种太悲观的哲学,不宜提倡。只是对于入世太深的人,它倒是一帖必要的清醒剂。我们在社会上尽可以积极进取,但是,内心深处一定要为自己保留一份超脱。有了这一份超脱,我们就能更加从容地品尝人生的各种滋味,其中也包括失去的滋味。     
  ⑨由丢车引发这么多议论,可见还不是太不在乎。如果有人嘲笑我阿Q精神,我乐意承认。试想,对于人生中种种不可避免的失去,小至破财,大至死亡,没有一点阿Q精神行吗?由社会的眼光看,盗窃是一种不义,我们理应与之作力所能及的斗争,而不该摆出一副哲人的姿态容忍姑息。可是,倘若社会上有更多的人了悟人生根本道理,世风是否会好一些呢?那么,这也许正是我对不义所作的一种力所能及的斗争罢。
1.简析本文的写作思路。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③段中,作者说“人生在世,必须习惯于失去”,为什么要加上“必须”一词?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丰子恺在《邻人》中写道:“上海的五金店里,陈列着各式各样的‘四不灵’锁。……工料都很精,形式都很美,好像一种徽章。这确是一种徽章,这是人类的丑恶与羞耻的徽章!”请结合本文文意,谈谈你对“这是人类的丑恶与羞耻的徽章”的理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对这篇文章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     )
A.本文把对一辆自行车丢失的身边小事的认识,上升到社会的高度和哲学的高度,以小见大,化浅显为深刻。
B.作者打破了前人对“阿Q精神”的认识,肯定了“阿Q精神”在现实生活中的积极意义。
C.本文运用了对比论证、比喻论证及举例论证等论证方法,构思精巧,哲理丰富。
D.本文的深刻还在于作者清醒地认识到了“习惯于失去”的不足,认为从社会角度看,这只是姑息容忍盗窃的哲人姿态。
E.文章第⑦⑧段结合佛教主张来谈“失去”,说明“习惯于失去”从现实来说是做不到的。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1~14题。过滩谣
廖静仁
  我怎么也忘不了少年时那段拉纤的生活经历。
  那时,我还只有十三四岁,刚刚小学毕业。因为家父蒙难,家里唯一的生活来源被切断了,无可奈何,我只好离开学校,跟随一位堂伯走上了艰难的纤道。 
  其实沿江是有一条较好的路的,但那是一条人行道。而纤道却是时断时续的,遇到崖嘴和较大的江湾子,拉纤人便只能攀藤抓草爬过山崖,或和衣过江湾。这种时候,一帮纤夫中,最艰辛的要数拉头纤的人了。拉头纤的人肩上还要负着沉重的一卷纤缆,那是拉远距离所必需的,所以拉头纤的人在攀崖嘴或和衣过江湾时,因纤缆拖累而摔倒,那是常有的事情。每见到这种情景,我真有些受不住了,然而我那拉头纤的伯父却一笑置之,说:“这算么子,你还根本就没尝到拉纤的苦味呢!”
  真正尝到拉纤的苦味,是在那个严寒的冬天。 
  那是年关将近了。俗话说:有力好攒年关钱,一天硬要抵两天。一帮纤夫,在年关时包一两艘长途船,装货老板比起平常日子来是要慷慨得多。
  我们那回包的是一艘从洞庭湖区启碇的装粮船。那路程是相当远的:得转沅江,溯益阳、桃江等好几个县城才能到达目的地安化。沿途有八八六十四滩呐!而偏偏又碰上大雪纷飞的天气。沿江的行人道上,人迹已被白雪覆盖,就连平素弄潮戏水的啄鱼鸟也早已藏匿进崖巢里去了,那纤夫们用脚掌抠挖出来的纤道,就更难寻见了。而我们,就凭着过去对它的熟悉,一步一探地摸索着行走。 
  起初,尽管我们怎样把脚踝严严实实地用棕片紧裹起来,再套上益阳板子草鞋,但那雪水还是渗进了皮肉,像是有千根万根针尖在猛扎。到后来,便渐渐地麻木了,双脚完全失去了知觉,只有耳朵听见脚掌“咔嚓咔嚓”地抠进雪地里去的声音。直到拼命拉滩了,才全身发起热来,于是那冻僵过的双脚便感到了痛楚,那是一种奇痒无比的痛楚啊! 
  到得崩洪滩时,我被这条闻名整个资江的险滩吓得目瞪口呆,然而就此时,从我伯父的口中突然迸出了一声悲壮的《过滩谣》的号子声来:呃——纤夫过滩哪——嗬嘿! 
  陡地,我发现纤夫们全都一震,抬起沉重地勾着的头颅,用异样的目光投向江心。我曾听伯父说过,纤夫号子是非常单调的:“呃哩喂哟——嗬!呃哩喂哟——嗬!”就这么反复咏叹。而象今天这种悲愤的《过滩谣》却是轻易不喊的,只有在纤帮中有同伙遇了难时,才会喊起这种号子来。究竟出了什么事?我定睛看那灰朦朦的江心,果然有一具尸体被寒流冲了下来,那一定是拉纤人没有辨清路线或者是过崖嘴没有攀住藤蔓而失足掉在江中的——他的肩膀上,还紧紧地系着纤绳呢。
  一声惊呼,我倒在了纤道上……应该感谢纤夫们那陡然同呼的悲壮的《过滩谣》——纤夫过滩哪——嗬嘿!不惜命哪——嗬嘿!前面有人坠下滩哪——嗬嘿! 后面纤道脚板响哪——嗬嘿! 
  ……凝重、深沉,越来越响,越来越响。朦胧中,我倏忽意识到那惊心动魄的呐喊是在呼唤着我。顿时,只觉得周身的骨骼、肌肉在膨胀,血管里的热血在流淌……我吃惊地睁大了眼睛。 
  伯父他们已经把我甩下一段路了。我不能看着船被拉上滩,不能等着伯父来把我抬上船。我的眼睛里迸着火焰,腾地爬了起来,不顾一切地拖着一双结冰的脚向前面滩涂赶去。 
  船仿佛被冰冻凝住在滩涂上了。   
  尽管北风呼呼地嚎叫,但所有的纤夫的躯体却在咝咝地冒着热气。他们的脊背都弓成桥拱状,在嘎吧嘎吧地作响;他们都把铁耙般的脚掌死死地抠进积雪,抠进地面;而那一双双粗手,都颤颤抖抖地向前伸着,企图抓到一点点能够牵引自己的东西——哪怕是一缕细藤,哪怕是一棵小草,那也是救星呀
  除了那凝重、深沉的《过滩谣》还在江峡中回荡,却听不到哪怕是一丝一缕的***和唉叹。如果自己不是一名纤夫,我无论如何也想象不出在这种冰天雪地的严冬,把一艘沉重的木船拉过资水第一险滩——崩洪滩的滋味是什么。 
  我发狂般地吼叫着:我来了!——我来了!——一个懦弱者的灵魂,在这苍凉、激越的《过滩谣》的号子的冲激下,毫无畏惧地重又迈进了这支负着人生苦痛,却又能征服激流险滩的队伍!    (选自《新华文摘》(1987年第4期)(有改动)
1.从文中看,“我”真正尝到拉纤的“苦味”包含了哪些内容?请简要加以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画线文字运用了哪些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伯父和纤夫们在过险滩时迸发出的《过滩谣》这层内容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从不同角度简要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为什么要写“怎么也忘不了少年时那段拉纤的生活经历”?试作探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模拟题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