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文学类文本阅读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问题。从华尔街危机看新蒙昧主义的***  华尔街的金融海啸,将颠覆笼罩在世界许多人头脑中的一种根深蒂固的盲目崇拜和迷信,一种曾经被灌输给...
题目
题型:四川省月考题难度:来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问题。从华尔街危机看新蒙昧主义的***
  华尔街的金融海啸,将颠覆笼罩在世界许多人头脑中的一种根深蒂固的盲目崇拜和迷信,一种曾经被灌输给世界人民的历史观和文化观。
  那种弥漫全世界的迷信或思潮究竟是什么呢?简言之,它是一种“新蒙昧主义”,也就是一种“美国什么都好”、“代表了人类历史和进步方向”、“全世界都要学习美国、依照美国模式来改造自己的民族和国家”的思潮。
  新蒙昧主义是相对于旧蒙昧主义而言的。旧蒙昧主义是指文艺复兴之前的中世纪欧洲,宗教迷信和教会教条统治人们思维意识的时代,是罗马教廷企图以他们的价值观来塑造整个欧洲乃至世界的时代。历经千辛万苦,通过无数斗士的不懈努力,欧洲终于摆脱了旧蒙昧主义的统治。但是,一种新蒙昧主义也应运而生。
  最初也是最持久的理念就是“西方中心论”或“欧洲中心论”,其核心思想是欧洲(主要是英国)代表着人类的前途,无论是政治制度、经济体制、道德价值、语言文化乃至吃穿住行,欧洲都代表着人类进步的唯一方向。到20世纪,西方中心论或者说新蒙昧主义,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最极端和最典型的代表,就是美国精英发明的“历史终结学说”,代表作是美国新保守主义的重要人物福山的《历史的终结和最后的人》。历史终结学说宣称:“美国模式的自由民主制度乃是人类意识形态发展的终点”,“是人类最后的一种统治形式”。基辛格在回顾20世纪的历史时曾宣称,整个20世纪的历史,就是美国试图依照自己的理想来塑造整个世界的历史,美国要把它的“价值观推广到全世界,以此来构造一个崭新的世界”。
  新蒙昧主义是一个世界现象,已存在数百年了。其表现方式花样繁多,譬如,国际战略领域推行单极世界和单边主义;政治制度领域推行美国式民主、自由和人权;娱乐领域推崇好莱坞和百老汇等。在经济、金融、货币领域则是“华盛顿共识”。这是美国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强加给发展中国家的一套经济、金融和货币政策。其基本目的是将世界各国经济金融政策的主导权牢牢把握在自己手里。经济学的理论逻辑和最近30年的历史事实充分说明:一旦世界各国真的依照“华盛顿共识”,完全放开金融市场、彻底取消外汇管制、实施完全的浮动汇率,那么,世界各国的经济金融对美元的依赖就更加彻底。美国将在更大程度上左右世界各国的经济金融发展。历史早就证明,这套完全不顾各国实际的极端政策不仅没有给发展中国家带来稳定增长,反而酿成了巨大灾难。当年迫于压力,接受“华盛顿共识”的几个亚洲国家,早就与“华盛顿共识”分道扬镳了。
  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伟大经验,是对“华盛顿共识”有力的驳斥。中国走出了一条有自己特色的市场经济道路,而华尔街爆发的金融海啸已将美元霸权的神秘光环席卷而去,新蒙昧主义也已江河日下。全世界都在反思和批评华尔街模式,重建国际经济、金融和货币体系的强大呼声振聋发聩,美国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狂热推销“华盛顿共识”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原文有删改)
1.下列对“新蒙昧主义”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新蒙昧主义”是从“旧蒙昧主义”脱胎而来的,旧蒙昧主义指的是欧洲文艺复兴前世界各国人民的思维意识被罗马教廷用宗教迷信和教会教条统治的时代。
B.新蒙昧主义20世纪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新保守主义的重要人物福山等美国精英狂热鼓吹“历史终结学说”,宣称美国模式是人类最后的一种统治形式。
C.“西方中心论”或“欧洲中心论”,是新蒙昧主义最初也最为持久的理念;以英国为代表的欧洲代表着人类的前途和人类进步的唯一方向,是其理念的核心。
D.新蒙昧主义实际上就是美国“什么都好”、“代表了人类历史和进步方向”、“全世界都要学习并依照美国模式来改造自己的民族和国家”等说法的同义语。
2.下列对“华盛顿共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世界各国一旦真的依照“华盛顿共识”那一套去做,各国的经济金融对美元的依赖就更加彻底。这已为经济学的理论逻辑和中国最近30年的历史事实所证明。
B.亚洲的几个国家当年迫于压力不得不接受“华盛顿共识”,后来又将其抛弃,因为“华盛顿共识”不仅没有给发展中国家带来稳定增长,反而酿成了巨大灾难。
C.美国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极力贩卖“华盛顿共识”,其基本目的是要把世界各国经济金融政策的主导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左右世界各国经济金融的发展。
D.“华盛顿共识”是新蒙昧主义在经济、金融、货币领域的表现,是美国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不顾各国实际而强加给发展中国家的一套经济、金融和货币政策。
3.根据原文的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新蒙昧主义是一个已存在了数百年的世界现象,“全盘西化”思潮曾在许多国家广泛流行,的确有大量知识精英和各界人士,深信美国模式代表着人类的未来。
B.华尔街爆发的金融海啸虽然给了“新蒙昧主义”致命一击,但是我们批判新蒙昧主义,并不意味着要将美国制度和文化的优越性,以及其他宝贵经验全盘否定。
C.改革开放30年中国在经济金融等方面取得了伟大成就,走出了一条既完全放开金融市场又具有自己特色的市场经济道路,这是对“华盛顿共识”的有力驳斥。
D.文章开头说的“笼罩在世界许多人头脑中的一种根深蒂固的盲目崇拜和迷信,一种曾经被灌输给世界人民的历史观和文化观”,指的就是“新蒙昧主义”思潮。
答案
1.A
2.A
3.C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问题。从华尔街危机看新蒙昧主义的***  华尔街的金融海啸,将颠覆笼罩在世界许多人头脑中的一种根深蒂固的盲目崇拜和迷信,一种曾经被灌输给】;主要考察你对文学类文本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传统文化有着丰富的休闲思想内涵。无论是儒家、道家,还是佛教都有自己的休闲观。中国的休闲文化可谓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特别是以士大夫文人为主的休闲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很重要的组成部分。这种文化有其独特而又丰富的内涵和表现形式,从诗词歌赋到词曲小说,从琴棋书画到茶道酒道,从山水园林到隐士养生,无不渗透着休闲所独有的文化意蕴。这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对休闲持有的特殊认知和体验方式。
  魏晋南北朝时期在历史上是社会动荡不安的时期,文人士大夫为了远离政治迫害,纷纷地采取了回避政治,对政治不闻不问及面向自然的生活态度。这些文人士大夫们特别崇尚老子、庄子的哲学思想,寄情于山水之间,追求一种清净无为的生活,美丽的山山水水成为文人、士大夫们从事休闲娱乐、审美静观的消遣对象。//文人士大夫的旅游休闲意识比以往更加成熟,人们在游玩山水中领略玄趣,追求与道冥合的境界,力图使自己的精神回到自然状态之中去。当时社会政治动荡不安的现实和文人、士大夫们那种崇尚自然、田园生活的纯洁的心态,也直接促成了这一时期休闲思想的逐渐成熟。宗白华在《美学散步》中,曾对魏晋南北朝的艺术作了一个概括的描绘:“汉末魏晋南北朝是中国政治上最混乱、社会上最苦痛的时代,然而却是精神史上极自由、极解放,最富于智慧、最浓于热情的一个时代。因此也就是最富有艺术精神的一个时代//。魏晋南北朝是一个艺术的自觉的时代,也是一个美学的自觉的时代,也是一个人的自觉时代。”
  魏晋南北朝时期可以被视为我国古代休闲思想形成的重要时期,丰富的自然与人文旅游资源为休闲思想的产生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这一时期的休闲思想主要体现在日益兴起的山水诗及田园诗的创作之中。登山玩水这种休闲方式很早就成为士大夫及贵族阶层享乐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政治上的不得意,往往使这些士大夫们将怀才不遇和怅惘之情凝聚于诗文之中。游山玩水这种休闲方式也常常使他们忘却胸中的苦闷与烦恼。因此,旨在描写山水之美的山水诗以及歌颂美好田园生活的田园诗便成为此时文学作品中最主要的创作素材。这一时期的著名的山水诗人的主要代表有谢灵运、鲍照、谢脁等人,他们是开创山水诗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北朝的郦道元、杨炫之的游记散文,不仅生动地描绘了自然景观,而且还描写人文景观,都是很有学术价值的佳作。而东晋末年的陶渊明,则另辟蹊径。他不肯为五斗米而折腰,便转而热爱大自然,赞美大自然,特别向往隐逸生活,“诗书敦夙好,园林无世情”,“静念园林好,人间良可辞”。他开创的田园诗充满了对自然而又美好的田园生活的热爱。而他写的《桃花源诗并记》,勾勒出一个静谧、淳朴自然的“桃花源”理想的境界,实在令人神往!而郦道元与陶渊明不同之处在于他注重纪实的创作手法,陶渊明则注重对理想生活的描述。他们不仅为中国古代休闲思想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且对近现代中国休闲思想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摘编自卢长怀《著名田园诗人陶渊明休闲思想探析》)
1.下列关于“休闲文化”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休闲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以士大夫文人为主的中国休闲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内涵和表现形式独特丰富。     
B.魏晋南北朝时期政治动荡,文人士大夫为了远离迫害,寄情山水田园,追求一种清净无为的生活,直接促成了我国古代休闲文化的成熟。     
C.诗词歌赋、词曲小说,琴棋书画、茶道酒道,山水园林等都是休闲文化的表现形式,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休闲思想主要体现在山水田园诗的创作中。     
D.北朝的郦道元,东晋末年的陶渊明,都对中国古代休闲思想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且对近现代中国休闲思想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下列说法,不属于魏晋南北朝时期休闲思想逐渐成熟的原因的一项是( )     
A.社会动荡不安,文人士大夫为远离政治迫害,采取回避政治,寄情山水的生活态度。     
B.文人士大夫们特别崇尚老庄的哲学思想,也有崇尚自然和田园生活的纯洁的心态。     
C.丰富的自然与人文旅游资源为休闲思想的产生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     
D.游山玩水创作诗歌是士大夫们寄寓怀才不遇之情、忘却胸中苦闷烦恼的一种途径。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汉末魏晋南北朝时期是精神史上极自由、极解放,最富于智慧、最浓于热情的一个时代,因而也就使这一时期成为最富有艺术精神的一个时代。     
B.山水田园诗成为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学创作最主要的素材,是因为游山玩水这种休闲方式常使士大夫们忘却苦恼,将政治上的不得意凝聚于诗文之中。     
C.陶渊明的诗句“诗书敦夙好,园林无世情”,“静念园林好,人间良可辞”,充分体现了他对大自然的热爱赞美之情以及对隐逸生活的无限向往。         
D.郦道元和陶渊明的诗文都注重对自然景观的描写,不过郦道元的作品是纪实手法,而陶渊明笔下描写田园生活的诗文则是对一种理想生活的描述。
题型:河南省月考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面问题。榕树,生命进行曲
  (1)我时常思念着故乡的灵魂,榕树。     
  (2)记得有人问我:你追求过怎样美丽的灵魂?我说,榕树。     
  (3)榕树,我的永恒的爱恋。几乎是整个童年时代与少年时代,我都在观赏这种洋溢着生命的大树。我的生命里积淀着榕树的碧叶
  (4)小时候我迷恋过一棵倔强的小榕树。它就在几乎没有泥土的地方发展它的生命。它那生的征程,就在我家屋后的一块浑圆形的岩石上进行。大约三年时光,我一直追随着它的足迹,注视着它那平衡而坚实的脚步。
  (5)我不知道它是在岩缝的哪一处破芽而出,只看到它从缝穴里伸展出来的最初的嫩枝。这棵嫩枝在岩石的悬崖上,沉着地、缓慢地跋涉,攀登,开拓着本没有路的路,本没有前方的前方。当它发现岩石上的小坑洼处有一点薄薄的尘土,就果断地在那里扎下了根,扎下一个营寨,然后又向前伸延,迈进,不倦地继续寻找着前方险峻的路,险峻的希望。
  (6)更使我惊讶的是,它在找不到任何营寨的时候,竟从生命深处撒出一束根须,像蚕儿抛出的银丝。柔韧的银丝朝下生长,直至亲吻到地平面上的小草。后来,我才知道,这就是所谓气根。在没有泥土的时候,气根凭借它奋发的天性,吸收空气中的水分,然后把自己养育成榕树另一翼的生命线。
  (7)突破,挣扎,发展,挺进,这是一支青绿色的生命进行曲,这是一支铁流似的生命凯旋曲。正是这支无声、无畏的歌,把巍峨的韧性,第一次灌进了我的贫穷而干旱的童年,灌进了我的还在襁褓中的人生。     
  (8)榕树的生命进行曲还有种更超常的旋律。
  (9)那是我在一次砍柴时体验到的。我曾经在无意中砍伤过榕树还活着的青枝,被我误认为是死枝的生枝。就在我的斧头砍下、提起的一刹那,它立即喷涌出雪白的乳汁——也许不是乳,而是血——总之,白色的生命之泉,神速地注入伤口,盖住伤痕,而且很快就凝固。伤痕也随之愈合。
  (10)榕树这种生命之泉,这样果断,这样机敏,这样迅速地履行它的天职,真叫人感慨不已。难怪榕树能够那么快地治好自己的创伤,继续壮大它那郁郁葱葱的事业。
  (11)我还看到惊动我故乡的大风暴,那是雷霆与闪电助阵的大风暴,榕树在风暴中是那样从容不迫,它那钢铁一样的躯干,镇定地屹立着,而它的枝叶摇曳着,有的被折断了。但是在风暴过后,我看到那些被打入地里的青枝,有的竟依随着泥土,独自重新萌动,复苏逝去的绿色。这失去母体的生命,不仅没有饥饿而死,而且执着地把自己发展成一个新的母体。
  (12)我还看到一次更撼动人心的生的壮观。那是在一次空前的劫难中,有一棵榕树被狂风击倒了。于是,一个奇迹因此发生了。这棵被击倒的大树,并没有从此走向死亡,而是倒伏在地上,倔强地呼吸着,继续着生命的另一种道路。它那庞杂的根系一半裸露在地上,一半还残留在地下。残留在地下的那一半,负起它生命的全部使命,继续勇敢地演奏着它的生命进行曲。我看到,绿芽在这倒下的身躯里,纷纷崛起,接着,又长出新的嫩枝和嫩叶。青春,在这受难的生命中继续繁衍;琴健,在倒下的琴体中继续跳动。     
  (13)这种倒伏的生命与不倒伏的灵魂浑然一体的奇迹,这种在风暴中失败而最终又在风暴中胜利的力量,使我意识到,真正伟大的生命,是不会死亡的!即使被击倒在地狱里,它也会在北母伟大的怀中继续歌唱!     
  (14)我常常思念着故乡的灵魂,榕树。     
  (15)我常常思念着故乡的那一支生命的进行曲,榕树。     
  (16)我点燃一支心香,祝愿这伟大的生命之曲,长久地在我故乡明丽的土地上歌唱。我祝福一切正直的胸脯里,都有一支巍峨的歌,都有一支峥嵘的进行曲,都有一棵榕树。     (取材于刘再复的同名散文,有删改)
1.作者说“我的生命里积淀着榕树的碧叶”,“榕树的碧叶”的含义是什么?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请通读全文,简要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进行曲”是一种旋律雄劲刚健、节奏坚定有力的乐曲。文中将榕树比喻为“生命进行曲”,请简要分析这个比喻在全文中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赏析第(5)段的表现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真正伟大的生命,是不会死亡的”一句传达了作者对于“生命”的怎样的感悟?请联系实际简要谈谈自己的感受。(不少于10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困难|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下面的题。月是乡村明
  月是乡村的风景。
  你说。
  真的,乡村的月很白很圆,就像一个醇厚的梦。你小小的陋室如积水空明,屋外的竹枝投影入户,如随波交横的藻荇。
  你我临窗望月,思接千载,心驰八荒,许多吟哦明月的诗词曲赋都涌上心头,天籁之音如风,是响在天际还是耳畔难辨分明。悠悠时空,绵绵岁月,因为一轮明月当空,仿佛就是窗外山水的凝固和浓缩。
  夜的深处,田园朦胧,村舍隐约,山影憧憧,水光溶溶,萤火点点,烛灯盏盏……一幅深幽空阔、安逸静穆的水墨画卷。
  月就是戳盖在这幅画卷上的新亮印章。
  多美的夜啊!我陶醉在月营造的境界,就要融入画中了,成为一团色彩,竟忘了自己来的使命。
  月华柔和清凉,沁透我的肌肤,流入我的血脉,逸我满心的芬芳。
  你说:如果没有月,夜能这么恬适?如果没有月,夜能这么富有灵性?月是美的,但没有寂静的水映衬,清辉就会黯然失色;没有澹远的夜空作为背景,皎洁就难凸现。月和乡村浑然一体。
  说这话的时候,我看见你周身泛动月晕。
  我知道都市的霓虹彩灯中难寻月的面容,都市的喧嚣嘈杂声里难觅这般诗意的夜。我也知道月孤寂清寒不会有辉煌,因为月的光泽源自太阳的照耀。这是常识。
  但你说:世上万物都是自然的造化,都有自己存在的空间和运行的轨道,得其所就和谐,和谐就能焕发自身蕴蓄的美;而错位了,乱序了,本色就会湮灭,就只能显露丑陋。月何必要争辉煌,月的神韵风采就在“静”中涵纳和舒放。选择就是放弃,有所得就有所失,月与人都如此。
  你是离不开这小小的陋室了,这偏远乡村的水和空气把你滋养得明净玉洁,像月一样。
  我觉悟到,我来是一个美丽的错误。我的心被月光澄清了,就理解你了。人重要的是认识自己。我把月光收藏,也把对你的祝福挂在心上。今晚,我又一次念起你:窗外的月依旧那样皎好吗?多少年了,你守着那方天地,耕耘播种,已是桃李满天下,常常让我心生羡慕。
  普天之下,月儿无数,可莹清明洁的月就数乡村了。
  月是乡村的魂魄呵。
1.下列句子含蓄委婉地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和看法,请你把它们的意思直接明白地写出来。
(1)我也知道月孤寂清寒不会有辉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是离不开这小小的陋室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我陶醉在月营造的境界……竟忘了自己来的使命”一段话,联系后文,回答“我”“来的使命”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用了第二人称“你”,并把“你”和“月”作比,请你回答:
(1)使用第二人称的好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和“月”有哪些相似之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是否很欣赏这篇文章?如果是,请你联系文中语句谈谈自己的看法(不与以上题目中的提法重复);如果不欣赏,也请你联系文中语句谈谈自己的看法。(不要超过80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的题。春天的梦
苏叔阳
  黎明,窗外飘着雪花,静静地,静静地……。啊,多像梦的使者。蓦地,几行诗句涌上心头:
  闪亮的雪花,轻柔晶莹,
  每一片都是一个温馨的梦。
  让树枝看见了新绿,
  让街道看见了浓阴。
  哦,在这落雪的早晨,
  我忽地闻到了丁香的芬芳,听见了蜜蜂的歌唱……
  春天是可爱的吗?特别是在这里,短促得犹如蜉蝣的生命,只一闪,就是烈日炎炎的夏天。
  春天是值得留恋的吗?特别是在这里,常常有漫天的风沙,吹干你生命的汁液。
  但我还是喜爱她,像喜爱我最倾心的恋人;我还是执拗地追寻她,像追寻早已消逝了的我的童年。
  因为再短促的春天,也还是春天,可以看得见积雪里萌生的小草,枯枝上吐出的嫩蕾。可以看见绿色,这生命最基本的色素;可以看见鲜红,这滚烫的血液的火焰。而没有了色彩,也就没有了旋律,没有了诗歌,没有了舞蹈,没有了运动,没有了一切!春天赋予世界以色彩。
  再寒冷的春天,也还是春天。只要挺得过那风沙,人们总会脱去厚厚的外装,活动一下僵硬的躯体,唤醒沉睡在灵魂里的种种追求。春天赋予人类以希望。
  因为有了对春天的渴慕,对春天的梦想,我忍耐住了许多寒冬。
  三十多年前的一个冬天,好像比现在冷得多。那时我还是个孩子。可我觉得一切都没有希望,我曾在作文里发过“人生如梦”的叹息。我那时只有十岁呀。可是春风吹开了故都的城门,也廓清了我心灵上的迷雾。我真的像一棵小草伸出了青春的嫩芽,一条铺满鲜花的道路在我的面前伸展开来。从那时起,我知道了春天与希望同在,春天与温暖俱来。哦。我怀念,怀念那给了我们民族和我们民族所有子孙以幸福、以理想的1949年的春天。
  我也还记得过了二十年后的那个严冬。我在长城以外的一个荒凉的村庄。经受“ 脱胎换骨”的革命教育 ,我记得那带着冰碴的红高粱面糊糊,记得那缩肩拱背的农民木然的眼睛,记得那阳坡下避风的土洞。在那儿,眼光木然的农民,用一小堆枯叶为我燃起野火,烤暖我的脚,烤暖我的心,送给我一个烤熟的土豆。在那儿,我曾经蜷缩着睡去,梦见了春天:淙淙的水,摇曳的花。梦见妻子温柔的手臂,小儿子的笑脸———他那时刚刚出生不久。靠了春天的梦,我熬过了践踏灵魂的岁月。
  又是一个春天。祖国的大地被泪水漂起,人们哭诉一个巨人的长睡,仿佛他带走了所有的人内心里对春天可怜的梦幻。然而,春天毕竟来了,虽然迟了,虽然挟着风沙,虽然难免还残留着严冬的寒气。可她毕竟是春天。
  地球上不能没有春天,人生里不能没有梦幻。我愿春风把梦吹撒到一切人的心头。
  我们不能苛求春天,因为春天是冬天的产儿。她有母体的印痕,但她不同于母亲。她娇嫩、柔弱,可她有长长的未来,她的每一个细胞都是希望的种子。严冬所诞生的并不是严冬。因此,人类才向她呼唤,才把她赞颂。
  晶莹的雪花,正在为春天铺下襁褓,阵阵的鞭炮正在为春天催生。我在梦中焦渴地呼唤着春天,又将在春天里编织新的梦幻。
  啊,祖国的春天呐,家乡的春天呐!就算你短促到只有一瞬,为了这一瞬里所凝集、所包容的未来的一切,我也愿意献出我的生命。
  春天快来吧!(1981年2月3日春节前夕 北京)
1.作者写春天的梦,为什么要从冬天的雪花写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感受到的家乡的春天是什么样的?请简要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春风吹开了故都的城门,也廓清了我心灵上的迷雾。”结合上下文,说说这句话在文中的含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文的题目是“春天的梦”,文中又多处将“ 春天”与“ 梦”联系在一起,请说说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天津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选做题)阅读下面的小说,完成(1)~(4)题。象牙色毛衣
裘山山
  他是丈夫和她的老朋友。
  在众多的朋友里,他是最热心帮助他们,并不求回报的一个。    
  他极重感情,然而,他的感情生活却十分不幸。他没有姐妹,母亲也早已故去,这使他的生活在缺少女性的温情和抚爱下,显露出一种十分明显的窘迫。
  在又一次失恋后,他来到她家。她静静地织着毛衣,听他讲着。他忽然苦笑着举起双肘说,你瞧,我毛衣破成这样了,她也不肯替我织。你知道我这个人,感情上总希望别人更多的给予。我孤独得太久了。
  她心中生出无限怜悯。后来他走了,胳膊肘毛衣磨破的地方露出红运动衣的颜色,十分刺眼。
  晚上,她对丈夫说起,丈夫也叹气。于是她说,我给他织一件毛衣吧!
  丈夫沉吟半晌,说,以后吧。
  她便不再提。
  终于有一天,他结婚了。她和丈夫由衷地为他高兴。
  然而,他们又离异了。这一回他彻底绝望了,说:看来我只能过单身生活了。他没有说那女孩子一个不是
  他依旧穿着那件旧毛衣,两只破袖子被拆掉后补织了一段不伦不类的颜色
  这是她留给我的唯一纪念。他苦笑着
  她决意要为他织一件毛衣
  丈夫说:这家伙对色彩挑剔得很,你得先问问
  她就去问他。他呆呆地怔了好一会儿,才说,你,给我织毛衣
  怎么啦?她尽量把口气放平淡:不相信我的手艺?
  不不不。他笑了,我哪能挑剔你的手艺。我只是……其实也没什么。
  那就告诉我你最喜欢什么颜色。
 他认认真真地想了很久,说,象牙色。
  她见商店就进去问,但得到的回答总是:没有。
  这样一耽搁,三个月过去了。
  后来托人买到了,那是一种似淡黄又似浅灰的颜色,透出几丝温馨。
  她设计了几种样式,去问丈夫,丈夫应着,随便指了个花样。    
  不知怎的,她把已经绕成团的线又塞进了箱子,重新买线给丈夫织了一件,尽管丈夫早已有了好几件。
  这样一耽搁,三个月又过去了。
  到了秋天。她觉得他已经很久没来了。她想织好毛衣后再和丈夫一起去看他。
  起了头,但进展很慢。并且丈夫晚上在家时,她会自然而然将“象牙色”放下,拿起别的毛线活儿。那时她已有了身孕。
  孩子一出生,她和丈夫都忙得不可开交,织到一半的毛衣当然又放下了。光阴似箭,孩子已经蹒跚学步了,不知从哪里扯出一团线来,越拉越长,带出了那件织了一半的象牙色毛衣。
  她顿生歉疚。赶紧拿出来织,又向朋友打听他的近况。朋友说,他早于几个月前申请调到甘肃敦煌去了。
  她惊愕他的不辞而别。
  这家伙,是不是误会了你给他织毛衣?丈夫半开玩笑地说。
  于是她和丈夫很久不再谈到他。
  突然有一天,他死了。在他留下的遗物中,有一封写给她和丈夫的信。其中有一段是专门写给她的——我知道你一定早已将毛衣织好,可我不愿来拿,每次见到你,我最怕的就是你告诉我:毛衣织好了,拿去吧!为了这个,我索性不再来,也为了这个,我才不辞而别。自从你对我说,你要为我织一件毛衣,我就一直感到一种温情萦绕在心头。我总是想,在这个世界上,毕竟还有人在为我织毛衣。我不愿让这温暖的感觉中断。我最需要的不是毛衣……
  她和丈夫赶去参加他的葬礼,带着那件不再能温暖他的象牙色毛衣。
(1)下列各项对小说的理解,最恰当的两项是( )     
A.小说在写象牙色毛衣的同时,还写了他身上穿着的那一件毛衣,这件毛衣每出现一次,他就失恋一次,所以它象征着他感情不顺利的命运。     
B.当她把想给他织一件毛衣的想法告诉丈夫后,从她丈夫的反映中我们可以看出,她丈夫不是一个心胸开阔的人,表现出来的有点儿自私。     
C.由于她事情太多,加上***生子,结果给他织的毛衣一直没有织好,使他带着遗憾死去了;假如她能及早织好这件毛衣,悲剧就不会发生。     
D.在读者看来,这是一篇充满悲情的小说,但他死去的时候,他的内心并不凄凉,他的心中萦绕着一种温情,这种温情让他感受到了温暖。     
E.这篇小说构思比较简单,没有什么复杂的情节,也没有细致的描写,但却能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这主要是因为这篇小说能以情动人。    
(2)小说中的他是怎样的一个形象?请结合小说内容进行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她给他织毛衣有着怎样的心理变化过程?表现了她怎样的性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织毛衣”,既关涉人物,也关涉主题,请选择一个方面,结合全文,陈述你的观点并作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河南省月考题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