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文学类文本阅读 >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后面的问题(17分) 烟雨桃花潭    陈所巨  一个暮春的雨天。雨是江南独有的,似雨似雾,丝丝缕缕;桃花潭也是江南独有的,在青弋江上,在蒙烟...
题目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后面的问题(17分) 
烟雨桃花潭    陈所巨
  一个暮春的雨天。雨是江南独有的,似雨似雾,丝丝缕缕;桃花潭也是江南独有的,在青弋江上,在蒙烟细雨和莽莽苍苍的历史之中。穿过水东翟村,出踏歌岸阁。面前是墨青色无声的青弋江,背后是青青的生满益母草的踏歌古岸。我知道,在另外的时空,在另外一个桃花盛开的暮春,李白立在船头,就是那种江南特有的小小的梭子船,他的眼睛里有一滴雨一样亮的泪水。汪伦在岸上,踏着江南特有的节奏,唱一首据说是很久很久以前就有的送别歌。在他们身边,江水悠悠地流淌,桃花灿烂地盛开,小雨牵肠挂肚地下着。李白再也忍不住了,那首《赠汪伦》的诗就顺口流出来,而且就那样平平仄仄脍炙人口地流传千载。 不见有潭,只有联袂而来,一版墨青的江水,原来春夏水涨,将对岸那潭与青弋江连为一体了。桃花依然像古代那样地开着,在岸边,在水里,在那种烟雨迷蒙的意境之中,静静的濡染着生命的嫣红。我突然想起,江水和桃花和谐组合的桃花潭,似乎是在静静地等待着什么。是等待我呢,还是大唐的李白?
  李白当时住在宣城,“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觉得没有什么意思。但他忽然收到汪伦顺着青弋江漂来的书信。信曰“先生好游乎?此地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饮乎?此处有万家酒店。”就欣然溯江而来。到翟村一看,并不似信中所言。汪伦说他的信没错。离此十里有个桃花渡,岂非“十里桃花”?对岸的万村有家姓万的人开的酒店,莫不是“万家酒店”?李白大笑,不仅笑中国文字机巧无穷,也笑江南人的机智和诙谐。
  细雨霏霏,如小猫舌头凉凉地舔着面颊。江水墨青地静,偶尔贴一朵无声的小旋涡。江南的蒙烟细雨最是缠缠绵绵地难以招架。那古意盎盎的水村山廓和许多心绪,也都湿漉漉让人难以招架了罢!上游百米处,三两牧童骑在水牛背上,悠悠地由江水驮过江去,水面只剩一弯盘角的牛头和戴小斗笠的牧童的上半身。那情景,似在李可染水墨画中见过。歌声悦耳,牧歌呢,踏歌呢?
  雨丝密密的,漫天撒下轻丝罗帐。翟村、万村和不远处的魁星阁都成了淡淡的影子,那雨莫不真个就是江南的情,江南的韵?此时,汪伦和李白都隐进乳白色的厚厚的帘幕,只有那潮湿的渡船苍黑着,在原来的地方,静静地,静静地若有所思。
  乘船渡过江,渡口叫万村渡。传说翟村曾与万村争渡口的名字。但万村人说,“桃花潭水深千尺。”千尺者,万寸(村)也。这又是一例江南人的机智和诙谐。上岸,于那一截老街中寻万家酒店,不见当日那酒垆,和飘摇招展的牙边小酒旗,就寻在细雨之中飘逸千年的诗酒气氛吧。酒能酣畅肝胆,亦可消解愁闷。在长安城大呼“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的李白,在山水灵秀、春雨霏霏的江南,是不是依然那样狂醉?然而,此时的李白老矣,他胸中的激情,已经化作更多的忧郁,他的人生或许已经短缺了许多诗意的东西了。他是那样的认真,那样地感恩,那样地脚踏实地地感受着真实的人间烟火。所以他才真实地体味了桃花潭和汪伦对于他的比桃花潭水更深的真情。我总以为,青年李白与老年李白是迥然有异的两个人,就像迥然有异的石头和水。岁月太能改变一个人,而且是从外到里深刻的改变。有谁能风流倜傥一辈子?有谁能不像李白那样,在采石矶头,最终将黄铜古月和那条来自家乡的大江看透,看穿呢?“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桃花潭毕竟不比长安,人到老年的李白毕竟也不比年轻气盛的李白啊!
  蒙蒙烟雨依然无声无息,无声无息地编织着暮春的江南。风有酒的气味,雨有酒的气味,青弋江有酒的气味,桃花潭那墨黑色嶙峋的崖岸有酒的气味。江水不倦地流,小旋涡似一朵朵水青色的小莲花,开在多少有些禅意的墨青色的江面上。似乎有一叶小舟,倏地滑进烟雨,滑进迷蒙中的别离,从古到今,由远而近,招招手、惜别古人,惜别那诗意的陈年旧事。逝者如斯,而烟雨中的桃花潭却留住了永远的小舟,和在踏歌的节奏中濡润出生命嫣红的桃花。
是谁在吟咏那首古诗呢?我听见水面上有些声音,平平仄仄,殷殷切切……             窗体底端
15.小题1:试根据文中描写江南雨景的片段,从文中找出表现江南雨特点的词语,并分析作者反复描写烟雨江南的作用(6分)
答:
16.小题2:文中描写了翟村曾与万村争渡口这一故事,作者的用意是什么?(3分)
答:
17.小题3:文中说“青年李白与老年李白是迥然有异的两个人”,试结合文意对比分析青年李白与老年李白到底有哪些不同。(4分)

18.小题4:画线的句子和前面的哪句话相呼应?这种呼应有什么作用?(4分)
答:
答案
小题1:似雨似雾、丝丝缕缕、凉凉地、缠缠绵绵、密密的、无声无息。(3分,每写对两个得1分)作用:作者反复描写江南雨景,为下文描写李白和汪伦之间的深厚友情营造一种朦胧的、诗意的氛围
小题2:作者这样写,既表现了江南人的机智和诙谐,又增加了文章的文学情趣,更突出了李白和汪伦之间的深厚友情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写对1点得1分)
小题3:青年李白放荡不羁、风流倜傥、激情飞扬、年轻气盛。(2)老年李白激情减退,心存忧郁,渴盼人间真情。(每个要点3分)
小题4:(1)它照应了“桃花依然像古代那样地开着,在岸边,在水里,在那种烟雨迷蒙的意境之中,静静地濡染着生命的嫣红”这句话。(2分)(2)作用:强调了汪伦迎送李白的文坛佳话体现出的情韵之美,使文章的结构紧凑、严密。(两个要点,每点2分)
解析

小题1:本题考查筛选理解能力。抓住文中描写性的文字,尤其是形容词和叠音词,如:似雨似雾、丝丝缕缕、凉凉地、缠缠绵绵、密密的、无声无息。整理答案。环境描写的作用是为后文内容营造氛围。结合中心回答即可。
小题2:本题考查文章材料的作用。注意从语言特点——增加了文章的文学情趣、人物形象——表现了江南人的机智和诙谐、中心情感——突出了李白和汪伦之间的深厚友情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几个方面作答。
小题3:本题考查分析比较能力。结合文章概括出青年李白与老年李白的特征,然后进行比较即可。语言要准确、简洁。
小题4:本题考查重要句子作用的把握。抓住句中关键意象,如:烟雨中的桃花潭、小舟、嫣红的桃花,可以很快找到它照应了“桃花依然像古代那样地开着,在岸边,在水里,在那种烟雨迷蒙的意境之中,静静地濡染着生命的嫣红”这句话。然后从结构和内容中心分析其作用,概括出答案。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面文章,回答后面的问题(17分) 烟雨桃花潭    陈所巨  一个暮春的雨天。雨是江南独有的,似雨似雾,丝丝缕缕;桃花潭也是江南独有的,在青弋江上,在蒙烟】;主要考察你对文学类文本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长篇小说《红与黑》《巴黎圣母院》《欧也妮·葛朗台》是十九世纪法国批判现实主义的代表作品,其作者分别是司汤达、雨果和巴尔扎克。
B.陶渊明,名潜,字元亮,世称靖节先生。他的作品《桃花源记(并序)》描绘了一幅没有剥削的社会图景,反应了古代农民的愿望与要求,是现实主义描写与浪漫主义精神结合的典范之作。
C.北宋中叶的文坛领袖欧阳修,其散文平易晓畅,委婉多姿,其中一组有连续性的八篇游记,称为“永州八记”,是山水散文的珍品。
D.德国伟大的诗人和思想家歌德,是一位世界级的文学大师,其自传体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深受青年读者的喜爱。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法国作家莫泊桑、俄国作家契诃夫和美国作家欧•亨利以写短篇小说名噪于世,有“世界三大短篇小说之王”的美称。
B.《包法利夫人》《苦难的历程》《上尉的女儿》《父与子》的作者依次是福楼拜、阿•托尔斯泰、普希金、契诃夫。
C.郭沫若的《雷电颂》、茅盾的《风景谈》和孙犁的《荷花淀》,尽管体裁不同,但都是我国抗日战争时期的作品,都起到了鼓舞人民斗志的作用。
D.风格是作家艺术家在文艺作品中所表现出来的与众不同的创作个性,如苏轼的豪放旷达,李白的豪放飘逸等。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下列作品、作家、时代(国别)对应都正确的一项是(   )
A.《蜀道难》——杜甫——唐代
《威尼斯商人》——莎士比亚——英国
B.《白毛女》——贺敬之等——现代
  《蟹船工》——小林多喜二——日本
C.《金瓶梅》——兰陵笑笑生——明代
《神 曲》——但丁——德国
D.《上尉的女儿》——屠格涅夫——俄
《老人与海》——海明威——美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一段文字,完成7—10题。
人体干细胞
人类胚胎干细胞是人类胚胎发育早期——囊胚中未分化的细胞。囊胚外表是一层扁平细胞,可发育成胚胎的支持组织如胎盘等;中心的腔称为囊胚腔,腔内侧有内细胞群。内细胞群在形成内、中、外三个胚层时开始分化,内胚层分化形成肝、肺和肠等,中胚层分化形成骨胳、血液和肌肉等,外胚层分化形成皮肤、眼睛和神经系统等。由于内细胞群能发育成完整的个体,因而这些细胞被认为具有全能性。
成人身上也有干细胞,主要分布于骨髓、血液、大脑、胰腺等处,比如骨髓和血液中就有造血干细胞。但是,这些成年干细胞非常稀少,较难分离和纯化。它们的作用基本上是确定的,例如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在体内环境下的使命就是分化成各种血液细胞。虽然近年来发现成年干细胞也具有一定的可塑性,例如在体外培养时,可通过改变条件让骨髓干细胞分化成神经细胞,但是目前还未发现成年干细胞能像胚胎干细胞那样具有分化出所有类型细胞的能力。同时,成年干细胞在体外难以扩增,而胚胎干细胞可以在体外扩增达三四百代。因此生物学家们普遍认为胚胎干细胞的研究更有价值,美国生物学家戴利说:“20世纪是药物治疗的时代。21世纪则是细胞治疗的时代。”
目前,胚胎干细胞研究的一个重点是用来产生神经细胞,以修复受损伤的神经系统。美国霍普金斯大学一个实验室用病毒感染老鼠的脊髓神经,使之瘫痪,然后从人的胚胎组织分离出来干细胞,在体外培养一段时间后,再注射到瘫痪老鼠的脊髓中。三个月后经过治疗的老鼠能蹒跚走路,而未经治疗的老鼠依然故我。解剖结果显示,这些来自人类胚胎的干细胞已经布满了老鼠的脊髓,并具有成熟的神经细胞的特征。
胚胎干细胞另一个研究重点是用于产生能分泌胰岛素的胰腺组织,再将这些胰腺组织移植到体内,以根治糖尿病。去年西班牙的研究者就将胰岛素基因转入小鼠的干细胞中,使之具有分泌胰岛素的能力,再将这些干细胞植入患糖尿病的小鼠胰腺中,结果小鼠的糖尿病症状消失了。
胚胎干细胞还有多种可能的用途。不过,医学界的美梦还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变成现实。胚胎干细胞分化的组织是否会在人体内无限度地增殖,甚至形成肿瘤,科学家必须小心提防,以免未得其利,先受其害。而分离干细胞必须“***死”胚胎,这是否属于谋***,也正在成为媒体和饭桌上争吵不休的话题。
7.下列对“人类胚胎干细胞”这一概念的理解,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人类胚胎干细胞即人类胚胎发育早期囊胚外表的扁平细胞和囊胚腔内侧的内细胞群。
B.人类胚胎干细胞就是人类胚胎发育早期囊胚腔内侧的内细胞群。
C.人类胚胎干细胞是人类囊胚中可发育成胎盘、肝、肺、骨胳、皮肤等的全能性细胞。
D.人类胚胎干细胞不仅指人类囊胚中未分化的细胞,也指成人身上的成年干细胞。
8.文中生物学家认为“胚胎干细胞的研究更有价值”,下列不属于生物学家判断依据的一项是
A.成年干细胞主要分布于骨髓、血液、大脑、胰腺等处。
B.成年干细胞非常稀少,较难分离和纯化。
C.成年干细胞并不具有分化出所有类型细胞的能力。
D.成年干细胞在体外难以扩增到三四百代。
9.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造血干细胞和骨髓干细胞都属于成人身上的成年干细胞。
B.成年干细胞在体内的分化方向是确定的,在体外培养时其分化方向则是不确定的。
C.所谓“细胞治疗的时代”,主要是指利用胚胎干细胞治疗疾病的时代。
D.利用胚胎干细胞产生能分泌胰岛素的胰腺组织以治疗糖尿病,已取得初步研究成果。
10.根据本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已经证实,把胰岛素基因转入人类胚胎干细胞可以产生能分泌胰岛素的胰腺组织。
B.从人的胚胎组织分离出来的干细胞可以培养成为其他动物的多种组织细胞。
C.胚胎干细胞具有无限度增殖的危险,所以目前还没有条件在人体上进行移植。
D.胚胎干细胞研究在医学上有令人鼓舞的前景,但在社会伦理上却遇到了很大麻烦。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美”字的来源,是“羊大为美”。《说文》对美的注释是“甘也。从羊从大,羊在六畜,主给膳也”,美来源于好吃、味美。孔子的“君子成人之美”,把美与善、美与满足混在一起,他听到韶乐,三月不知肉味即是例证。大哲学家庄子,对美很有点辩证的把握,看到了美的相对性。他说:“毛嫱,丽姬,人之所美也。鱼见之深入,鸟见之高飞,麋鹿见之决骤,四者孰知天下之正色哉?”孟子认为“充实之为美”,已经触及了一些内涵此外《礼记》的“美恶皆在于心”,把美看成是主观的东西,还有散见于诗词、文章的不少观点,如美在恰如其分,在于匀称,即宋玉在《登徒子好色赋》中所描绘的东邻之女的美,“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至于李白“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苏东坡“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的诗句,则说明了美在自然。而“情人眼里出西施”的谚语,道出的是美在于关系。对于美是不是主客观的统一,苏东坡的《琴声》作了这样的思索:“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
以上种种,虽挂一漏万,确也说明“________”。如美学家朱光潜所云:“法国人往往把美叫做‘我不知道它是什么’。”
其实,漂亮的形象引起人们感官愉悦,进而触发其爱慕甚至占有的情感,这里有历史的、文化的、民俗的、道德的、时代的、物欲的等多种因素作用于其间。包括体育竞技、书法、绘画、文学作品等之所以让我们觉得美,归纳起来,首先,是在于一种具体的形象(不是抽象的概念)作用于我们的感官。其次,感官把接受的形象作用于情感,引起了我们的爱慕和喜悦,给我们享受和陶醉。第三,能够引起我们审美情感的形象,只能存在于人类社会之中,它们都只对于人,对于人类社会才有意义。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美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社会现象——美不是自然现象(如花的红和花的美有区别),也不是私有现象(美能分享,美有公认的标准),如少女能歌唱失去的爱情,而守财奴不能歌唱他所失去的钱财(因为后者的歌唱不能和他人交流、共鸣,因此不会动人)。第四,自然、社会生活、艺术作品中的各种形象,不是都美,即美除了形象性、感染性、社会性的特点外,还必须具备一个最根本的特点——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即美的形象应当反映出人作为人的本质力量,也即人有意识、有目的,能动地去改造世界,追求真与善,从而在客观世界取得自由这样一种能力和力量。如庖丁之出神入化地解牛,医生神奇熟练地运用手术刀,社会井然有序地和谐发展,神舟飞船出入自由地遨游太空……美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标志之一,所以有稚子之心,美在无邪;少女之心,美在无瑕;志士之心,美在无私;壮士之心,美在无畏之誉。(选自《人民文学》2003.12)
1.下列是对文中古人对“美”的认识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孔子认为美就是善,就是满足。总之,美是主观的东西。
B.孟子认为美是充实的,他比孔子则更触及了美的内涵,认为美是客观真实存在的。
C.庄子认为美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美,美没有一定的标准,因而美是虚无飘渺的。
D.宋玉对“东邻之女”美的描述,也是基于认为美是主观的认识。
2.苏东坡的《琴声》体现了他对美的认识,最能说明他的观点的一项是( )
A.美是难以说清的东西。   B.美是主观的东西。
C.美是客观存在的东西。   D.美是主客观统一的。
3.第二段空缺处是一句关于美的名言,最恰当的一句是( )
A.美的形象是丰富多彩的。(黑格尔 )        B.美是难的。(苏格拉底)
C.美是一种本质的现象。(歌德)             D.美本身都是无限的。(黑格尔)
4.下列是本文作者对美的见解,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必须具有一种具体的美的形象(漂亮的形象),才能引起人们感官的愉悦,从而产生美的享受和陶醉。
B.不仅形象要作用于感官,而且感官还要作用于情感,这样才能产生美,因而美是人区别动物的标志之一。
C.美不是自然现象,也不是私有现象,它只能存在于人类社会之中,对人对社会有意义。
D.美总是与真与善相联系的,只有反映出人们有意识、有目的,能动地改造世界的能力和力量的才是美的形象。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