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来源:不详
时间永是流驶,街市依旧太平,有限的几个生命,在中国是不算得什么,至多,不过供无恶意的闲人以饭后的 谈资,或者给有恶意的闲人作“流言”的种子。至于此外的深的意义,我总觉得很寥寥,因为这实在不过是徒手的请愿。人类血战前行的历史,正如煤的形成,当时用大量的木材,结果却只是一小块,但请愿是不在其中的,更何况是徒手。
然而既然有了血痕了,当然不觉要扩大。至少,也当浸渍了亲族,师友,爱人的心,纵使时光流驶,洗成绯红,也会在微漠的悲哀中永存微笑的和蔼的旧影。陶潜说过,“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倘能如此,这也就够了。
小题1:根据文章的思路,指出下列短语所指的内容。
A.“无恶意的闲人”指:(2分)
B.“有恶意的闲人”指:(2分)
小题2:作者把人类历史比喻成什么?这反映他怎样的观点?(3分)
小题3:作者对“徒手请愿”赞同吗?为什么?(结合原文回答)(3分)
答案
小题1:A庸俗的小市民 B.走狗文人如陈西滢之流
小题2:人民在为正义而斗争的过程往往要付出巨大的代价才能取得一点成果。这里也陪含着对以往进行斗争的指导思想和斗争方式是否正确的思考。
小题3:作者对“徒手请愿”是不赞同的。作者明确的指出,“三•一八”徒手请愿,死伤了爱国学生“不过供无恶意的闲人以饭后的谈资,或者给有恶意的闲人作‘流言’的种子。至于此外的深的意义,我总觉得很寥寥”。而“街市依旧太平”,正反映出“请愿”、“流血”并没有震撼卖国政府和唤醒民众。
解析
小题1:无
小题2:无
小题3:无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面的内容,完成下面3题时间永是流驶,街市依旧太平,有限的几个生命,在中国是不算得什么,至多,不过供无恶意的闲人以饭后的 谈资,或者给有恶意的闲人作“流言”】;主要考察你对文学类文本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①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属于观念形态的范畴,它凝聚于文化传统之中。②所谓传统,不外是历史上形成的、具有稳定的组织结构和思想要素的、前后相继的、至今仍然影响着人们的特定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审美情趣、道德风尚等深层文化的社会心理和行为习惯。③而所谓文化传统,就是受特定文化类型中价值系统的影响,经过长期历史积淀而逐渐形成的、为全民族大多数人所认同的思想和行为方式上的难以移易的心理和行为习惯。④“传统”和“文化传统”等概念,属于事实判断的范畴,本无所谓褒贬。⑤但当这些概念与民族文化的“基本精神”、“民族精神”相联系的时候,在价值指向上,它就与“优秀”、“进步”密不可分,因为只有优秀的文化传统才能成为推动民族文化不断发展前进的内在动力。⑥因此,我们所讲的中国文化基本精神,是指代表中国文化发展的正确方向、体现中华民族蓬勃向上精神的那些主要的思想观念。⑦作为中国文化基本精神的具体表现、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的生动反映的那些文化传统,也必然表现为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
作为中国文化发展的内在动力和思想基础的文化基本精神,本身也是文化发展的产物,并且随着文化的发展演变而发展变化,不断扩大和加深自己的思想内涵。因此,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也就是在中国文化中起主导作用、处于核心地位的那些基本思想和观念,是我们大家熟悉的,而不是莫测高深的玄思妙想。由于中国文化丰富多彩,博大精深,表现中国文化基本精神的思想也不是单纯的,而是一个包含着诸多要素的思想体系。我们认为,a“天人合一”、b“以人为本”、c“刚健有为”、d“贵和尚中”就是中国文化基本精神的主体内容。
(摘自张岱年《中国文化基本精神的意涵》)
1.从画横线的词语中,摘取最能反映“传统”这一词性质的四个词语(2分)
答:① ② ③ ④
2.第一段文字共由七个句子组成,请用“/”标明它们之间的层次关系(3分)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3.第⑤句中“这些”指代的内容是什么?(3分)
4.找出下面的说法与a“天人合一”b“以人为本”c“刚健有为”d“贵和尚中”相对应的关系(4分) [ ]
A.做事不走极端,着力维护集体利益,求大同存小异,保持人际关系的和谐,是中国人普遍的行为准则,被称为“东方文明的精髓”。 |
B.强调人与人自然的统一,人的行为与自然的协调,道德理性与自然理性的一致,充分显示了中国古代思想家对主客体之间、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之间关系的辩证思考。 |
C.刻苦学习,不甘人后;愈是遭受挫折,愈是奋起抗争;为公众利益宁可牺牲自己生命,也决不苟且偷生,为崇高的理想竭心尽力奋斗,是中国人的积极的人生态度最集中的理论概括。 |
D.中国传统文化的政治主题,始终围绕着人生价值目标的揭示、人的自我价值的实现展开。人为万物之灵,天地之间人为贵,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调。 |
a与( )对应 b与( )对应
c与( )对应 d与( )对应
5.简答:中国文化基本精神是什么?(3分)
读到一首好诗,一个精辟的警句,不仅能引起人会心的微笑,有的还会使人有茅塞顿开感。它们像钥匙、像火把、像路标,能打开心扉,照亮道路,指明方向。
像“无诗转为读书忙”就是这样的一句。常写东西的人,大都把写作看作事业,看作爱好,但总得有所感才可发可写。而“感”又不像自来水,打开龙头就往外流。无感可发时怎么办呢?像鲁迅说的那样,写不出时不硬写:“随便翻翻去”翻了,就会长知识,所谓的灵感往往也就会倏忽而至。
谈起读书,人们都希望有个安静的环境,但这又谈何容易!在读到明人李乐这句“闭门即是深山,读书随处净土”时,我好像立即受到一种启迪,悟到关键在自我调整。调整好了,即使身处闹市通衢,不也像没有“五浊”干扰的可独享读书之乐的深山古庙一样了吗?
但是,当读到鲁迅先生说的:“倘只看书,便变成书橱,即使自己觉得有趣,而那趣味其实是在逐渐硬化,逐渐死去了”,便不由为自己发现的乐趣感到惭愧了,并进而警觉起来。
人常说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其实鲁迅晚年体重不过三四十公斤,衰弱得很。说他骨头硬,实际上是说他的思想硬、信念硬。
晚明黄道周被清兵俘虏就义时,不肯跪。刽子手砍了一刀,头未掉。刽子手害怕了,跪下道:“请先生坐下。”一个身陷缧绁的文弱书生,却能使一个身强力壮手执钢刀的刽子手跪下,骨头是够硬的。
读书人的骨头并不都是硬的。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中国历来最优秀的知识分子,骨头都是硬的。他们在爱国爱人民,深明民族大义这一点上,是从来不含糊的。
精神的力量,信念的力量,除了来自实践外,当然也来自精神养料的培养。鲁迅能有崇高的思想境界,显然与他的好学精神有关。他的学习法,用现代人的习惯,可粗略地概括为“四要”,即要读书,要思考,要观察,要比较。他主张,读好书,也读点“帝国主义者”的书,[甲];读“死书”,[乙]。[丙],不能把脑子让给“别人跑马”。要看一看真金,免得受硫化铜的欺骗。[丁]
《明史》称黄道周“文章风节高天下”。我们则完全可以说,鲁迅文章悬日月,鲁迅风节照千古!在鲁迅的作品中,到处都是“钥匙”、“火把”与“路标”,开卷就可以得益。但更主要的还是学他的为人,学他的志节。为此,就要学习他那种好读书,会读书,以及“更多的是更无情面地解剖我自己”的精神,不断净化自己,做一个“骨头硬”的中国人。
[注]五浊:佛教名词,即所谓劫浊,烦恼浊,众生浊,见浊,命浊。
1.第二段中有一个现成的语句,跟“写不出时不硬写,‘随便翻翻去’”意思相近,它是(2分)
答:
2.“我好像立即受到一种启迪,悟到关键在自我调整。”这里的“调整”是指(2分)
A.调整好读书的环境 B.调整好读书的心境
C.调整好心情和环境 D.调整好读书的情趣
3.这里所引鲁迅的话,意思是(3分)
A.读书人一旦变成了“书橱”,他的读书趣味,其实只是使其思想越来越顽固不化直到他的生命结束为止。
B.读书人一旦变成了“书橱”,思想感情就会逐渐变得冷漠坚硬,他最终也会被社会淘汰。
C.读书人一旦变成了“书橱”,他的读书趣味就会逐渐变成一种脱离社会人生的自我满足。
D.读书人一旦变成了“书橱”,他的读书趣味就会逐渐由浓厚变得淡薄,直至完全消失。
4.从上下文看,“自己发现的乐趣”是(2分)
A.翻了书,长了知识,获得了灵感。
B.读到好诗、警句,有茅塞顿开之感。
C.关起门来,如在“净土”,不受干扰,独享读书之乐。
D.自我调整,即可自得其乐。
5.作者引述了鲁迅、黄道周的例子,又说“读书人的骨头并不都是硬的”,联系上下文,他所要强调的是原文中的哪一句话?(2分)
A.读书人的骨头并不都是硬的。
B.精神的力量,信念的力量,除了来自实践外,当然也来自精神养料的培养。
C.中国历来最优秀的知识分子,骨头都是硬的。
D.鲁迅能有崇高的思想境界,显然与他的好学精神有关。
6.下面四句话是从文中[甲]、[乙]、[丙]、[丁]处摘出来的,请根据文意加以还原(把每句前的序号,分别填入[甲]、[乙]、[丙]、[丁]后的横线上)。(2分)
①还要“用自己的眼睛去读世间这一部活书”
②要“自己思索,自己作主”
③“只要一比较,许多事便明白了”
④做到“知己知彼”
[甲]
[乙]
[丙]
[丁]
7.“为此,就要学习他那种好读书,会读书,以及‘更多的是更无情面地解剖我自己’的精神,不断净化自己,做一个‘骨头硬’的中国人。”这句话中的两个“自己”指代对象有没有区别”说出理由。(3分)
8.通读全文,指出下列判断哪几个是错误的(只需在“答”后的横线上填上序号)。(4分)
①“我好像立即受到一种启迪”,对这种启迪,作者始终肯定的。
②“它们像钥匙、像火把、像路标”和“在鲁迅的作品中,到处都是‘钥匙’、‘火把’与‘路标’”,这两句所比喻的对象是完全相同的。
③本文提到的“死书”,是指对生活毫无用处的书。
④这篇文章的主旨是谈读书问题,说明要多读书,读好书,培养好学的精神。
⑤文中用“自来水”打比方,是为了说明对生活感受不是想有就有的。
⑥鲁迅能有崇高的思想境界,取决于他的好学精神。这个看法是片面的。
答:
(1)列宁就曾经多次批评普列汉诺夫,说他自以为熟读马克思的著作,而实际上对马克思的著作却做了许多曲解。我们今天对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经典著作,也应该抱虚心的态度,切不可以为都读得懂,其实不懂的地方还多得很哩!要想把经典著作读透,懂得其中的真理,并且正确地用来指导我们的工作,还必须不断努力学习。要学习得好,就不能死读,而必须活读,就是说,不能只记住经典著作的一些字句,而必须理解经典著作的精神实质。
在这一方面,古人的确有许多成功的经验。诸葛亮就是这样读书的。据王粲的《英雄记钞》说,诸葛亮与徐庶、石广元、孟公威等人一道游学读书,“三人务于精熟,而亮独观其大略”。看来诸葛亮比徐庶等人确实要高明得多,因为观其大略的人,往往知识更广泛,了解问题更全面。
当然,这也不是说,读书可以马马虎虎,很不认真。绝对不应该这样。观其大略同样需要认真读书,只是不死抠一字一句,不因小失大,不为某一局部而放弃了整体。
(2)最好的文章,像英国小说家斯沃夫特所说的,须用“最好的字句在最好的层次”。找最好的字句要靠选择,找最好的层次要靠安排。其实这两桩工作在人生各方面都很重要,立身处世都用得着。一切成功和失败的枢纽都在此。在战争中我常常注意用兵,觉得它和作文的诀窍完全相同。善将兵的人都知道兵在精不在多。精兵一人,可以抵得许多人用,疲癃残疾的和没有训练没有纪律的兵愈多愈不易调动,反而成为累赘或障碍。一篇文章中每一个意思或字句就是一个兵,你在调用之前,须加一番检阅,不能作战的,须一律淘汰,只留下精锐,让他们各站各的岗位,各发挥各的效能。排定岗位就是摆阵势,在文章上叫做“布局”。在调兵布阵时,步骑炮工辎须有联络照顾,将校尉士卒[甲],全战线的中坚与侧翼,前锋与后备,尤须[乙]。虽是精锐,如果摆布不周密,纪律不严明,那也就成为[丙],打不来胜仗。文章的布局也就是一种阵势,每一段就是一个队伍,摆在最得力的地位才可以发生最大的效用。
(录自朱光潜《选择与安排》)
1.上文里加黑的词“这样”和“它”分别指代什么?(4分)
答:①这样:
②它:
2.空格甲、乙、丙中应填的恰当成语分别是:(2分)
A.各就各位当仁不让草木皆兵 |
B.因势乘便独挡一面一盘散沙 |
C.按部就班有条不紊乌合之众 |
D.坚守岗位全力以赴散兵游勇 |
答:
4.举例说明[2]这段文字运用了怎样的论证方法。(3分)
答:
5.用一句话概括出[2]这段文字的主要观点。(4分)
答:
自然界事物纷纭错杂,人能不为之迷惑,赖有两种发现,一是条理,一是分寸。条理是联系线索,分寸是本末轻重。有了条理,事物才能分别类居,不相杂乱;有了分寸,事物才能尊卑定位,各适其宜。条理是横面上的秩序,分寸是纵面上的等差。条理在大体上是纯理活动的产品,是偏于客观的;分寸的鉴别则有赖于实用智慧,常为情感意志所左右,带有主观的成分。别条理,审分寸,是人类心灵的两种最大的功能。这两种活动有时相依为用,但是别条理易,审分寸难。一个稍有逻辑修养的人大半能别条理,审分寸则有待于一般修养。它不仅是分析,而且是衡量;不仅是知解,而且是抉择。“厩焚,予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这件事本很琐细,但足见孔子心中所存的分寸,这种分寸是他整个人格的表现。
所谓审分寸,就是辨别紧要的与琐屑的,也就是有正确的价值意识。价值意识对于人生委实重要。人生一切活动,都各追求一个目的,我们必须先估定这目的有无追求的价值。如果根本没有价值而我们去追求,只追求较低的价值,我们就打错了算盘,没有尽量地享受人生最大的好处。有正确的价值意识,我们对于可用的力量才能作最经济的分配,对于人生的丰富意味才能尽量榨取。人投生在这个世界里如入珠宝市,有任意采取的自由,但是货色无穷,担负的力量不过百斤。有人挑去瓦砾,有人挑去钢铁,也有人挑去珠玉,这就看他们的价值意识如何。
价值意识的应用范围极广。凡是出于意志的行为都有所抉择,有所排弃。在各种可能的途径之中择其一而弃其余,都须经过价值意识的审核。小而衣食行止,大而道德学问事功,无一能为例外。艺术活动通常分欣赏与创造。欣赏全是价值意识的鉴别,艺术趣味的高度全靠价值意识的强弱。趣味低,不是好坏无鉴别,就是欢喜坏的而不了解好的。趣味高,只有真正好的作品才够味,低劣作品可以使人作呕。艺术方面的爱憎有时更甚于道德方面的爱憎,如果说 a 还 b ,那么 c 则 d 。至于艺术创造更步步需要谨严的价值意识。在作品酝酿中,许多意象纷呈,许多情致泉涌,当兴高采烈时,它们好像八宝楼台,件件惊心夺目,可是实际上它们不尽经得起推敲,艺术家必能知道割爱,知道剪裁洗练,才可披沙拣金。这是第一步。已选定的材料需要分配安排,每部分的分量有讲究,各部分的先后位置也有讲究。凡是艺术作品必有头尾和身材,必有浓淡虚实,必有着重点与陪衬点,“譬若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艺术作品的意思安排也是如此。这是第二步。选择安排可以完全是胸中成竹,要把它描绘出来,传达给别人看。一个意思常有几种说法,都可以说得大致不差,但是只有一种说法,可以说得最恰当妥贴。艺术家对于所用语言必有特殊敏感,觉得大致不差的说法实在是差以毫厘,谬以千里,并且在没有碰到最恰当的说法以前,心里就安顿不下去,他必肯呕出心肝去推敲。这是第三步。在实际创造时,这三个步骤虽不必分得如此清楚,可是都不可少,而且每步都必有价值意识在鉴别审核。每个大艺术家必同时是他自己的严厉的批评者。一个人在道德方面需要良心,在艺术方面尤其需要良心。良心使艺术家不苟且敷衍,不甘落下乘。艺术上的良心就是谨严的价值意识。
1.第一自然段有关“条理”和“分寸”的论述,除了证明“别条理,审分寸,是人类心灵的两种最大的功能”这个观点外,还证明了另外一个观点。这个观点在原文中的表述就是
。(2分)
2.“审分寸则有待于一般修养”一句中的“一般”的意思是。
(2分)
[ ]
A.普通 B.同样 C.起码 D.全面
3.从上下文看,作者引用“厩焚,予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这一史实,是为了论证:(2分) [ ]
A.审分寸要有正确的价值意识
B.人与马相比,人比马更重要
C.孔子具有高尚的人格
D.分寸是一个人的整个人格的表现
4.把最能体现第二自然段议论中心的一句话找出来,写在下面的横线上。(2分)
5.第二自然段使用了两种主要的论证方法,这就是:(2分)
和
6.下列四个短语是从文中a、b、c、d处摘出来的,把它们复原(请将短语前的序号填在相应字母的下面的方格内)。(2分)
①趣味的低劣 ②可以原谅 ③行为的失检 ④无可容恕
7.第三自然段论述了谨严的价值意识在艺术创造三个步骤中的作用,其中:(2分)
第一步侧重论述了它在 中的作用
第二步侧重论述了它在 中的作用
第三步侧重论述了它在 中的作用
(尽量用文中词语组合作答,每一步的答案不得超过6个字)
8.从全文文意看,下列说法全部正确的一组是。(2分)
①一般来说,纯理活动偏重于别条理,艺术活动偏重于审分寸。
②艺术活动在“道德学问事功”三种行为中属于“事功”的一类。
③正确地鉴别事物的“等差”有赖于人的价值意识。
④艺术家的良心对艺术创造的每一步都是十分重要的。
⑤“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形象地论证了“艺术作品必有头尾和身材,必有浓淡虚实,必有着重点与陪衬点”的道理。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③④⑤
“讳”,在中国很古老。有文献可考的可追溯到孔子。孔子作《春秋》为了让“乱臣贼子惧”,按理该直话直说,他偏要委屈婉转,吞吞吐吐,首创“春秋笔法”,半隐半露。《谷梁传》说:“《春秋》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这是孔子治史的一条原则。以后讳的范围愈来愈大,讳的学问愈来愈深,成为人们立身行事,律己衡人的一条重要道德准绳,更有严刑峻法加以维护,语涉忌讳即有***身之祸。如朱元璋年轻时家贫,曾做和尚,后来当了皇帝仍有自卑心理,忌讳人说“光”,说“秃”,忌讳“僧”字甚至“生”(僧)字。洪武朝的文字狱多为犯讳,据吴晗统计说***过十多万人。因触犯忌讳而***人在中国历史上并不罕见。
讳,经过几千年道德的自律,加上权力者血腥的强制维护,不仅成为民族文化传统中一个重要负面的组成部分,且积淀于国民性格中,成为中国人民的痼疾,连小人物阿Q也讳光讳亮讳灯烛,与朱皇帝并无多少不同。如果他坐龙廷,小D怕是头一个被***头。
讳,并不能抹去朱元璋的历史与阿Q的癞疮疤,却反证了不光彩的东西是硬邦邦的存在。我们的列祖列宗很奇怪,汉语里“讳莫如深”、“讳疾忌医”,无不含贬意,而“直言不讳”、“毫不隐讳”,多用来形容正面的品格,但人们还是一代代地“讳”下来,成为文化积习,缺乏正视民族弱点的勇气。近年可贵之处恰恰在于不隐讳自己的观点的各种讨论,不讳正是起点。
1.《春秋》是儒家的经书,解释经书的著作叫“传”。《春秋》三传是《公羊传》、 和 。(2分)
2.解释什么叫“春秋笔法”?(解释不超过20字)(2分)
答:
3.“讳”,讳的是什么?(限用8个字回答)(2分)
答:
4.“讳”所以能成为中国人民的痼疾,其主要原因是什么?分条叙述,每条不超过10个字。(2分)
答:
5.为什么说“不讳正是起点”?选出理解正确的项。(2分)
A.只有不讳,人们才敢于说话。
B.只有正视自身的不足,才会奋起直追。
C.只有向世界展示自身不光彩的一面,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民族。
D.只有正视民族的弱点,才可能进入世界先进国家的行列。
6.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选出概括正确的一项。(2分)
A.“讳”在中国很古老
B.“讳”成为人们立身行事,律己衡人的一条重要道德准绳
C.“讳”已积淀于国民的性格中,成为中国人民的痼疾
D.不讳正是起点
7.本文提出论点的方式是:(2分)
A.开门见山,提出论点 B.追溯历史,提出论点
C.充分论述,篇末点题 D.谈古论今,暗含论点
最新试题
- 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荀或字文若,颖川颖阴人也。或年少时,南阳何颙异之,日:“王佐才也。”永汉元年,举孝廉,拜
- 2【题文】依次填入下面句子中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他不带孩子来,咱们专
- 3 小米因学习成绩差且家庭生活困难,准备辍学打工。小米这样想是错误的,从法律角度看,主要是她没有认识到
- 4为保护环境,绿化祖国,对自然资源实行依法治理和科学化管理,我国政府相继颁布了《
- 5听录音,根据所听短文内容判断下列句子正(T)误(F)。( )1.Tony is in Beijing with his
- 6What we need is a patient teacher, __________ who listens to
- 7含维生素______的食物有助于防治夜盲症;儿童缺乏含______的无机盐易患佝偻病.
- 8短文改错。 Henry Royce did not like his car, that ran badly a
- 9某一天,出租车司机黄师傅在东西走向的汉中大道上接送乘客,若规定向东为正,向西为负,出租车的行车里程如下(单位:km):
- 10据某媒体报道:2005年11月,我国第一位宇航员--杨利伟将乘坐“神舟六号”宇宙飞船再次升入太空,当宇宙飞船升空时,杨利
热门考点
- 1下面是人的血浆、原尿、尿液的三个样品物质样品A样品B样品C葡萄糖00.10.1蛋白质0微量7.0尿素2.00.030.0
- 2听下面一段材料,回答第1-2题。1. When does the man usually get home?A. At
- 3一次函数y=-2x+1的图象经过哪几个象限[ ]A.一、二、三象限B.一、二、四象限C.一、三、四象限 D.二、
- 4小明同学在家泡了一杯白糖水。他将白糖放到热水里,用筷子充分搅拌杯中的白糖,白糖完全溶解后,他发现杯子里的糖水液面比原来低
- 5如图是一个长方体截去一个角所得的多面体的直观图及它的正(主)视图和侧(左)视图(单位:cm).(1)画出该多面体的俯视图
- 61929~1933年经济危机爆发,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均采取了一系列的反危机措施,下列对这些反危机措施的共同点的评价正确的是
- 7下列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A.白猫与黑猫B.人的身高与体重 C.棉花的长绒与粗绒 D.兔的长毛与短毛
- 8在某温度下,将2 mol A和3 mol B充入一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aA(气)+B(气)C(气)+D(气)5 min
- 9【题文】司马迁在《史记·秦始皇本纪》中载道:“制曰:‘……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材料中
- 10(三选一)【选修2:化学与技术】以磷肥厂排出的废渣磷石膏为原料制硫酸,同时生产水泥,制得的硫酸又用于生产磷肥。硫酸、磷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