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文学类文本阅读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水加碳酸钾,通电后出现一个谜。英国研究人员认为,他们有了一项突破性的科学发现——设法利用氢“制造”出能量。作为经过布里斯托大学独立...
题目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水加碳酸钾,通电后出现一个谜。
英国研究人员认为,他们有了一项突破性的科学发现——设法利用氢“制造”出能量。
作为经过布里斯托大学独立检验的结果,加德纳·沃茨环境技术公司的研究小组展示了一节 “热能电池”。电池产生的能量比注入电池的能量强数百倍。如果这些发现正确无误,就可以在商业领域加以推广。热能电池可能会在每个家庭发挥重要作用——以极低成本对水进行加热,至少可以节省90%的燃料费用。
这种电池让电流从两个电极之间的液体中通过。电池的制造者承认,他们无法确切解释这项发明的原理。不过,他们坚信,这种电池不会重蹈20世纪80年代末出现的“冷聚变”电池的覆辙。当时,科学家马丁·弗莱斯曼和斯坦利·庞斯宣称,他们发现了在室温下利用一种外形相似的设备产生核能的方式。这些发现受到了广泛的质疑。
加德纳·沃茨环境技术公司的总经理克里斯托弗·戴维斯说,这种电池是对氢的基本性质加以研究后的产物。他认为,对量子论原理的周密分析表明,氢可以以所谓的亚稳状态存在,而亚稳状态有可能额外产生能量。
这一原理认为,如果电流通过水与一种化学催化剂的混合物,就能以热的形式释放出更多的能量。
该小组在展开一些实验后发现,少量电流通过水与氢的混合物,随后产生的能量之大令人惊讶。
埃塞克斯大学的物理系教授斯蒂芬·史密斯说:“我从未见过这种情况。”他说他对公司提出的理论感到怀疑。不过,他承认,在爱因斯坦著名的“E=MC”的公式出现之前,科学家们也曾对放射能的能量来源感到大惑不解。
1.文中加点的“一个谜”指的是(    )
A.突破性的科学发现的产生。                 B.对放射能的能量来源的疑惑。
C.对热能电池发明的原理的疑惑。             D.热能电池产生的能量令人惊讶。
2.下面对文意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热能电池可以为家庭节省90%的燃料费用。
B.热能电池的能量会通过氢的亚稳状态生成。
C.热能电池的能量比任何其他方式产生的能量都强数百倍。
D.热能电池的工作原理是通过“热聚变”生成能量。
3.对“如果电流通过水与一种化学催化剂的混合物,就能以热的形式释放出更多的能量”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一种化学催化剂”在文中指的是氢离子。
B.“混合物”是由水与某种化学催化剂组成的。
C.能够释放更多的电能是这项实验的实验结果。
D.电流在能量释放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4.下面的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热能电池如果研究成功必将节约大量能源开发成本。
B.热能电池具有比开发核能更加广阔的应用前景。
C.人们必能像理解放射能的能源来源—样理解文中所指能源的来源。
D.热能电池的商业动作激励科学家对此项目进行深入的研究。
答案
1.D
2.B
3.C
4.A        
解析
1.从第4段中的“他们无法确切解释这项发明的原理”和第7段可知。这道题主要考查学生的整体理解能力。
2.A项把未然判断理解成已然判断;C项所说的内容文中没有进行比较;D项错在“热聚变”上。
3.不是释放更多的“电能”,应该是“热能”,这里偷换了概念。
4.B项错在“比开发核能更加广阔的应用前景”;C项“必能”过于武断;D项内容文中没有提及。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水加碳酸钾,通电后出现一个谜。英国研究人员认为,他们有了一项突破性的科学发现——设法利用氢“制造”出能量。作为经过布里斯托大学独立】;主要考察你对文学类文本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2题。
电子图书
如果说被誉为“出版领域又一次革命”的电子排版系统,用精美的字模和多变的字体取代了曾在人类信息传播史上光熠千载的活字印刷,完成了告别“铅与火”历史的话,那么,它所迈开的仅仅是这场伟大变革的第一步。在世界出版史上,一种可以同造纸术及印刷术的发明并称的新型图书的印制技术,诞生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现在已初步定型,三五年后将大放异彩,这就是电子图书印刷系统。采用此项技术出版的图书称为电子图书,又叫无纸图书,有人预测21世纪将是电子图书的世纪。
当电子图书摆放在你眼前,令你惊叹的也许不止是它的一些尖新设备,更重要的是它的优异性能。过去的图书是“白纸黑字”,可电子图书的载体是光盘,这个崭新的高科技产品借助输出设备给人们带来的,是变幻无穷的图文形象,色彩绚丽、声与像和谐的画面,明晰生动的感观效果。而其容量之大,更令人叹为观止:一片仅10余克重、大如手掌、薄如纸板的盘片,竟能装载着6.6亿个西文字节,或3.3亿字的中文内容!也就是说,10大卷本,3千万字中文版《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只能占共“肚量”的十分之一,而多达70余卷的《中国大百科全书》,其文字量也不能让它“吃饱”。至于中国古人所说的“学富五车”的“五车”和“读书破万卷”的“万卷”,对于光盘都只不过是“小菜一碟”。更令人咋舌的是它的速度。可以想象,如果你要寻找到《中国大百科全书》某章节内容的话,起码得花上半天时间,可对于电子图书来说,检索起来那只不过是瞬间的事。
至于说到电子图书的价格,便宜得近乎难以想像:一个性能如此优异的电子图书只相当于一般书价的三分之一。比如《中国大百科全书》70卷本的总销售价为人民币6000元左右,而如果复制在光盘上,其价格便可控制在2000元人民币以下,即便再加上一台光盘阅读器以3600元价格计算,仍然要比常规图书造价低。况且依据目前电子产品发展和销售规律,其价格仍有下降的趋势;这同价格日益上涨的常规图书相比,孰优孰劣就不言而喻了。有了这种价格优势,不仅大型辞书、工具书一类可变成光盘小型图书,学生用书也将以光盘形式进入阅览室、家庭和课堂。也许有一天,人们会把笨重的书架扔掉!
电子图书的美好前景已展现在我们的面前。
9.下列对“电子图书”这一概念的理解,准确的一项是(   )
A.采用新的电子排版系统印刷出版的新型图书称为电子图书。
B.采用以电子排版系统为基础的新型图书印制系统技术出版的图书称为电子图书。
C.采用电子排版系统,用精美的字模和多变的字体印制出版的图书称为电子图书。
D.采用电子排版系统和电子图书印制系统相结合的技术出版的图书称为电子图书。
10.下面是对第一自然段介绍电子图书及其印制系统的目的的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
A.说明电子排版系统与电子图书印制系统的联系和区别。
B.说明电子图书印刷系统技术先进、完备、前景广阔。
C.说明电子图书及其印制系统的诞生具有划时代意义。
D.说明电子图书印制系统是在电子排版系统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11.下面是对电子图书优异性能的说明,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电子图书,图文明晰生动,画面和谐,视听效果好。
B.电子图书,体积小而容量大。
C.电子图书,检索速度快。
D.电子图书,价格便宜得近乎难以想像。
12.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电子图书又叫无纸图书,它不需要纸,它的广泛使用将会使部分造纸厂受到影响。
B.电子图书性能优异,将有可能在一定范围内代替我们现在使用的常规图书。
C.电子图书性能优异,拥有电子图书,就能使我们成为“学富五车”的人才。
D.电子图书性能优异而又造价低廉,将会成为21世纪人们工作、学习、宣传、教育的重要工具。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1---5题。
知了
吴长忠
一个多雨夏季的晴日,我在一处叫做重渡沟的深山溪流旁独坐。溪水径自流淌,水边的矢叶菊在斑驳的日影中绽放。青青的石竹草从岩缝中伸出茎叶,一丛丛地蔓延到溪水中。山风吹过竹枝,擦出散珠般的瑟瑟声。除此,就只有知了的脆鸣了。
  在这层峦叠嶂的山野间,知了这不起眼的生灵,似乎成了万象的主宰。它们叫着,个个都很努力,似乎用了整个生命的力量,弹丸似的小躯壳抖动着,鸣奏出强大的音响。这音响交汇起来,此起彼伏,弥漫在整个山谷。它们叫着,个个都很专注,在溪水边跳跃的鸟雀的过往似乎都与它们不相干。你若晃动树枝,它们就飞去另寻一处树枝落下,接着鸣叫下去。它们叫着,都很自觉,似乎不是为了向同类炫耀,也不是为了向别的知了争抢更为有利的位置。它们叫着,叫得单纯,没有高低转换,没有节奏变化,甚至没有音调、音质和音色的区分。这种单纯的音响,令人想起风声、雨声,想起海涛的轰鸣,想起记录着远古沧桑变化信息的化石,想起混沌未开时的人类自身。
  据文献记载,在古代,中国人历来是把知了作为具有灵性的生物去赞美的。唐代诗人李商隐、骆宾王皆有咏蝉名篇传世,卢同《新蝉》清新隽永,让人一咏三叹,“泉水潜幽咽,琴鸣乍往还。长风剪不断,还在树枝间”。古时认为蝉生于泥土洁净无污,蜕变于朝阳,啜晨露,鸣高枝,不争不贪,安和恬淡,这些与生俱来的习性,正暗合中国人为人处世的基本理念。古人对己以蝉相喻,对友以蝉相勉。甚至当一个人离开尘世的时候,亲友同道,也以玉石雕凿成蝉形,放在逝者口中,既表示对逝者一生操守德行的褒誉,也寄托对逝者来生仍能坚守清廉纯洁之则的祈愿。此风初见于西周,盛行于汉魏。在近年发掘的许多古墓中,便屡屡发现这样的玉蝉。由此可见,这种独特的祭奠仪式曾为古之时尚,而这种时尚所标识的是一种空灵的精神,是一种高洁的旨趣,是作为人的高尚和尊严。这种古老的祭奠仪式,至今在许多地方仍有流传,只是那玉质的蝉逐渐变作金质的器物、银质的器物了,而含在逝去的平民百姓口中的,就是一枚方孔铜钱了!省察这种变化,会给我们带来几多惆怅,可细细想来,这种变化似乎也无可厚非,也自有道理。是啊,时代在变,观念在变,时尚也在变,人世间的许多东西都在变。恩格斯说得精僻:“除永恒变化着,永恒运动着的物质以及这一物质运动和变化所依据的规律外,再没有什么永恒的东西。”
  然而这种变化的规律是放到相对论所表述对象的无限时空条件下去论说的。在相对于无限的有限时空,有限条件下,也有一些东西似乎是不变的,比如还在我耳边脆鸣着的蝉声,比如人们以蝉或以其他喻体对于人们创造美好生活和谐社会的不懈努力!
  苏东坡考石钟山名称来历后叹道:古之人不余欺也。此时此刻,念及“知了”之称谓,更感叹古人参禅悟道,意蕴之远,不可企及。人生之大道,造化之至理,可知否?知了,即得道,即真知。此等境界,我等凡浊之辈,怕是用尽毕生心力去修为,去参悟,也是难以达到的。于是,我又想到“知了”的又一称谓:蝉。知了,蝉也!能悟此道至此境界,禅也!
1.为什么作者听到知了的叫声,会“想起混沌未开时的人类自身”?这样写有何作用?(4分)
2.根据原文回答问题。(4分)
(1)文章说“而这种时尚所标识的是一种空灵的精神”,“空灵的精神”指代什么?
(2)文章第三自然段引用恩格斯的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受?
3.文章以“知了”为题,有什么好处?(5分)
4.文章结尾时说:“此时此刻,念及‘知之’之称谓,更感叹古人参禅悟道,意蕴之远,不可企及。”请结合文意,说说“知之”这一称谓包含着古人哪些深远的意蕴?(4分)
5.从下列题目中任选一个,写300字左右的文章赏析。(14分)(1)言之无文,行而不远——简析《知了》的语言特色(2)托物寓意,讽喻世风——简析《知了》的警世作用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海洋的污染
①当前,海洋的污染正在日趋加剧,其中海洋的石油污染尤为严重。由于石油在工业化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全球石油分布的严重不均衡性,使石油的运输显得格外重要;由于大型油轮的营运成本较低,而经济效益却很高,因此,在现代技术所能达到的范围内,建造的油轮吨位越来越大,往往在20万吨以上。目前,世界所需石油的2/3经海路运输,经常运行在航道上的油轮大约有7000艘之多,大型油轮失事以后,其中的原油或部分或全部流入海洋中,从而造成严重的海洋石油污染。此外,近海采油平台及输油管的石油泄漏事故,也是造成海洋石油污染的重要原因。这些海洋石油污染给海洋生态带来严重危害。
②石油溢出后,使污染区内的甲壳类和鱼类迅速死亡,海鸟也难以幸免。因为原油能损害羽毛的功能,使海鸟体温降低,其游泳和飞翔能力降低,最后冻饿而死。据统计,每年死于石油污染的海鸟多达数十万只,而甲壳类和鱼类根本无法统计。
③不透明的油膜降低了光的通透性,使受污染海域藻类的光合作用受到严重影响,其结果一方面使海洋产氧量减少;另一方面,藻类生长不良也影响和制约了海洋动物的生长和繁殖,从而对整个海洋生态系统发生影响。
④海面浮油内的一些有毒物质会进入海洋生物的食物链,据分析,污染海域的鱼虾及甲壳类致癌物浓度明显增高。
⑤海面浮油还可萃取分散于海水中的氯烃,如DDT、毒杀芬等农药和聚氯联苯等,并把这些毒物浓集到海水表层,对浮游生物、甲壳类动物和晚上浮上海面活动的鱼苗产生有害影响,甚至直接触杀。
⑥石油一旦泄漏而流入海洋后应及时采取的措施,目前主要仍是采用围栏将海洋表面的泄油围住,以避免再进一步大面积的扩展,然后尽快地用清污船将石油收集起来。
⑦进入海洋的石油,一部分可直接挥发而进入空气;一部分受紫外线作用可发生极慢地化学分解,而绝大部分石油污染都要依靠微生物的降解作用来净化。能降解石油的微生物种类很多,目肖已经知道细菌、放线菌、真菌中有70个属,约200多个种能氧化降解石油。在近海、海湾等处,因海水中含有丰富的N、P等营养物质,石油降解菌的数量较多,石油流入此海域后,较容易被氧化分解掉。然而,由于外洋海水中N、P等石油降解菌很少,一旦污染,不容易很快消除。
小题1:下列对海洋石油污染净化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将海洋表面的泄油围住,用清污船将石油收集起来是目前主要的净化方法。
B.进入海洋的石油,一小部分可以通过挥发和化学分解得到净化。
C.在近海、海湾等处,因石油降解菌的数量较多,石油污染很容易被氧化分解掉。
D.由于外洋海水中石油降解菌很少,一旦污染,不容易很快消除。
小题2: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防止石油在运输过程中大型油轮失事的石油泄漏、近海采油平台及输油管的石油泄漏,是目前防治海洋石油污染的重要方法。
B.海面浮油内的一些有毒物质会进入海洋生物的食物链,其结果一方面对海洋生物有毒害作用,另一方面可通过食物链最终对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危害。
C.在近海、海湾等处,因海水中含有丰富的N、P等营养物质,石油降解菌的数量较多,微生物的降解作用是海洋石油污染的主要净化方法。
D.当前海洋的石油污染严重,而无论是人工治理还是依靠自然净化都很困难,如何从各个方面努力防治、消除它,至今仍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人类目前已经给地面交通、海洋航运和空中飞行制定了合理的交通规则,以避免事故和混乱。面对太空混乱的交通现状,人类却缺乏有力措施。各种高速运转的太空垃圾几乎不受任何管制,对人类的航天安全构成巨大的威胁。
人类将卫星等航天器送入太空已经有五十年的历史了。大多数卫星的探测器进入地球轨道后只能发挥几年的作用,有的甚至一进入轨道就宣布失效了。科学家将人类航天活动留下的火箭、卫星等飞行器残骸在空间形成的垃圾统称为太空碎片,即太空垃圾。20世纪30年代是世界各国卫星发射的高峰期,每年向太空发射的不同用途的卫星不下几百颗,而每一次发射都是一次制造太空垃圾的过程。欧洲宇航局的太空专家称,人类从地面利用雷达和望远镜观测的太空碎片数量大概是13000多个。其中,地球轨道上至少漂浮着400余个火箭以及卫星的残骸,它们目前大多正高速绕地球运行。
太空碎片的平均运行速度是10公里/秒,其破坏力与速度的平方成正比。这样的破坏力是航天器所无法抵御的。太空碎片的增多会对航天器构成巨大威胁,一旦受到碎片的撞击,航天器就会解体;而解体之后的航天器就变成了更多的碎片,会危害其他的航天器。据统计,到目前为止,地球轨道上已经发生过大约200次这样的爆炸了,而每一次爆炸的后果就是制造更多的太空垃圾,更多的太空“杀手”。
近日,国际航天安全促进协会在意大利罗马召开航天安全专题研讨会,专门研讨太空交通管制问题。建立航天安全促进系统则是目前实现太空交通管制的重要途径。美国安全世界基金会技术顾问布莱恩·维登:“到目前为止航天安全还仅仅是军事领域的话题。促进航天安全对于太空的军事应用极端重要,但实际上民用太空领域也特别需要航天安全。航天安全促进系统需要一个国际环境,与航空领域的国际协作是同样的道理,但现在还是很少有公司或国家在这一领域投入相应的资源。”
为了促进这一系统的形成,从科研机构到跨国公司,再到卫星观测站等各方参与者,已经收集了大量的必要数据。目前最大的困难就是如何融合这些类型各异的资源使之形成一致的可用资源,同时还要兼顾到各种不同资源的版权和商业机密。一些具体负责地球通信卫星运行的商业公司也已经意识到了航天安全的重要性,并开始有所行动。美国防务信息研究中心主任、空间安全专家特丽莎·赫金斯认为,民用航天安全体系可以向各方(国)提供安全数据,而且完全与政治利益无关,从而保证太空利用的透明度、缓解太空中的紧张关系。赫金斯说:“首先就是要求全球各卫星通信公司以及公司与政府之间能够建立航天安全数据共享机制,这是最关键的第一步。
现在制定合理的太空交通规则还只是处于初步的专家呼吁阶段,究竟太空交通管制会在什么时候能够成为国际上的公约法律,成为世界各航天大国共同遵守的法规呢?专家认为这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选自《北京科技报》2003年12月1日,有删改)
1下列各项中,对“太空交通现状”的理解,准确的一项是                  (   )
A太空交通秩序混乱,太空垃圾威胁巨大。各种高速运转的卫星和航天器的残骸几乎
不受任何管制。
B人类发射一次卫星就制造一次太空垃圾。世界各国每年向太空发射的不同用途的卫
星不下几百颗。
C太空碎片直接威胁到太空航天器的安全。航天器的速度与太空碎片成正比时会解体
成更多的碎片。
D航天器爆炸就制造太空垃圾和太空“杀手”。到目前为止,太空已发生大约200次这
样危险的爆炸。
2下列有关“建立航天安全促进系统”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为避免航天事故和混乱,制定合理的太空交通规则迫在眉睫。建立航天安全促进系
统则是现在实现太空交通管制的重要途径。
B建立航天安全促进系统首先最关键的就是要求全球各卫星通信公司以及公司与政府
之间能够建立航天安全数据共享机制。
C为了促进这一系统的形成,除各科研机构、跨国公司、卫星观测站等参与者外,一
些相关的商业公司也因航天安全而有所行动。
D建立这一促进系统需要一个国际环境,世界各国都可以向民用航天安全体系提供安
全数据,从而缓解太空中紧张的政治关系。
3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
A航天大国一旦达成共识来建立航天安全促进系统,这不仅可使世界各航天大国之间
的信息交流和资源共享,还可以维护各国利益。
B解决了如何融合各类型资源并形成一致的可用资源的难题,同时兼顾到各类资源的
版权和商业机密,航天安全促进系统有望形成
C从进入太空领域到今天的50年来,人类遗留在太空的垃圾至少有13000个,它们大
多正高速绕地球运行,从而对人类构成巨大威胁。
D鉴于太空垃圾对航天安全的巨大威胁,专家们已经在重视。这意味着实施太空交通
管制和加强太空研究就能避免太空灾难。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地球表层发育的冰川(盖)、积雪、冻土、江河湖海冰,以及大气圈中的固态水组成了地球冰冻圈。我国冰冻圈分布广泛,不仅有重要的气候效应还是干旱区和绿洲经济发展以及保障寒区生态系统稳定的重要水源。
我国是中、低纬度地区冰冻圈最发育的国家,冰冻圈的状态与我国的水安全息息相关。我国冰川面积达54425平方公里,占全球中、低纬度冰川面积的50%以上;多年冻土区面积约220万平方公里;稳定积雪区(积雪日数超过10天)面积约420万平方公里。冰雪和冻土的广泛发育,对我国乃至亚洲众多大江大河有重要影响。实际上,正是由于众多冰川的存在,才使得我国深居内陆腹地的干旱区形成了人类赖以生存的绿洲,也使得我国干旱区有别于世界上其它地带性干旱区。这种冰川——绿洲景观及其相关的水文和生态系统稳定并持续存在的核心是冰川。
我国冰冻圈作用区是10条大江大河(长江、黄河、塔里木河、怒江、澜沧江、伊犁河、额尔齐斯河、雅鲁藏布江、印度河、恒河等)的源区,冰川、冻土和积雪对这些江河水资源的形成与变化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冰川变化对水资源的影响表现为:短期内,冰川的加速萎缩可导致河川径流增加;随着冰川的大幅度萎缩,势必引发河川径流的持续减少,不仅减少水资源量,更使冰川失去对河川径流的调节作用,导致水资源——生态与环境恶化的连锁反应,进而影响人类发展。
以冰川、冻土和积雪为核心要素构成的我国冰冻圈系统对高寒和干旱区生态系统有重要影响。冰川变化影响寒区和干旱区河川径流、湖泊湿地等水域的变化,通过水循环的改变,影响生态系统的变化。冻土分布面积广阔,冻融过程中的水量、能量循环对水文、生态和气侯的影响十分显著。
冰冻圈作为冻结的水体,对气候变化十分敏感,气候变化影响冰冻圈的变化,反之,冰冻圈通过其反照率、温室气体源汇、气溶胶等作用影响气候变化,冰冻圈的扩展或萎缩会导致参与局地、区域或全球能水循环的能量和水量减少或增加,并伴随着能水平衡的改变使其与气候、水文、环境和生态等之间产生一系列相互作用过程。
我国是受冰冻圈灾害影响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冰川的加速融化和冻土的退化,己引起了与之相关的冰湖溃决、洪水/泥石流、冰崩、雪崩以及冻土热融等各类冰冻圈灾害发生频率、强度、范围的增加,严重威胁到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以及交通、建筑、信息等的畅通。冻土的热融等灾害问题将会越来越突出,直接威胁着我国多年冻土区工程的建设、安全运营与维护。
冰冻圈研究具有科学意义及其应用前景。冰冻圈研究可为系统评估水资源、生态环境的影响提供科学依据。当前,世界范围内冰冻圈萎缩成为普遍现象,各方面的影响逐步显现。冰川变化是我国西部水资源和灾害的重要因子,对未来西部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灾害防治影响深远;广泛分布的雪盖和冻土变化是高海拔和高危地区地表土壤墒情变化的决定因素,对地表植被、土壤水分、地下水系统的影响极为重要。故此,冰冻圈研究可为国家长远发展战略的制定提供依据。
(选自《新华文摘》2003年第12期,有删改)
1.下列有关“冰冻圈”的解释,准确的一项是
A冰冻圈是指地球表面的水以固态形式存在的部分,包括冰川、积雪、冻土、河冰等。
B地球发育的冰川、积雪、冻土、江海的冰以及大气圈中的固态水组成了地球冰冻圈。
C.我国冰冻圈主要分布在干旱区、寒区,冰冻圈状态的好坏与我国的水安全息息相关。
D以冰川、冻土和积雪为核心要素构成的冰冻圈对高寒和干旱区生态系统有重要影响。
2下列对“有别于世界上其他地带性干旱区”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我国是中、低纬度地区冰冻圈最发育的国家,积雪区面积约420万平方公里,使冰川——绿洲景观持续存在。
B冰川、积雪和冻土是我国极为重要的固体水资源,它们对我国乃至亚洲众多大江河有着特别重要的影响。
C我国冰冻圈作用区是亚洲10条大江大河的源区,随着冰川的大幅度萎缩,势必引发河川径流的持续减少。
D我国冰川面积占全球中、低纬度冰川面积的50%以上,使得内陆腹地的干旱区形成了人类赖以生存的绿洲。
3依据原文,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冰川萎缩能使冰川失去对河川径流的调节作用,导致水资源——生态与环境恶化的连锁反应。
B由于我国冻土分布面积广阔,使冻融过程中的水量、能量循环对水文、气候等产生显著影响。
C气候与冰冻圈的变化相互作用,导致参与局地、区域或全球水循环的能量和水量减少或增加。
D我国冰冻圈灾害表现为冰川加速融化、冻土退化,以及冰湖溃决、洪水/泥石流、雪崩等频发。
4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冰川是我国极其重要的固体水资源,没有冰川就没有绿洲,也就没有在那里千百年来生息的人民。
B冰冻圈作为冻结的水体,对气候变化十分敏感。如果全球气候变暖延缓,冰冻圈的萎缩也将延缓。
C冰冻圈萎缩成为普遍现象,特别是冰川大幅度萎缩,对未来我国西部水文、生态的影响极为深远。
D鉴于冰冻圈对气候的高度敏感性和重要的反馈作用,当加强冰冻圈研究,以消弭各类冰冻圈灾害。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