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文学类文本阅读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碉楼内外林 雨①对于一个陌生的地方,我们总想搜索出一些熟悉的印记,以此来拉近彼此的距离,正像没有了儿时旧屋的故乡就不像故乡一样。②开平...
题目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碉楼内外
林 雨
①对于一个陌生的地方,我们总想搜索出一些熟悉的印记,以此来拉近彼此的距离,正像没有了儿时旧屋的故乡就不像故乡一样。
②开平是个什么样的地方,从读书的时候就有过一番想象。当时,有一个外系的男生向我递纸条,而他就是开平人,从他清清秀秀的外貌上,我莫名其妙地联想到开平就是一个地灵水秀的地方。由于知道那里是一个侨乡,故而也把这名男生划入“坐吃山空,游手好闲”之辈。
③后来在作家张碧云的小说《水边街》上建立起来的开平形象,就有了一些情绪上的改变,像是一层水雾笼罩着,有点忧郁有点朦胧。
④到开平碉楼村参观之前,便听说碉楼是居民,并不是电影里面打仗时出现的那种碉堡。恰好最近看了电视剧《围屋里的女人》,于是想象中的碉楼便找到了它落到实处的载体。
⑤《围》剧里把众多寡妇幽禁其中的“清洁堂”就是一个像碉堡一样高耸,而外观让人有“水泄不通”之感的楼房。正因为围墙和观念的双重禁锢,外面的男人进不去,里面的女人出不来,寡妇们就在里面日复一日做着一把把一捆捆的油纸伞,却永远也没有用得着它们的时候。于是,碉楼在我的心目中又多了一份无奈和悲凉。
⑥直到看到笑容灿烂的碧云向我们迎来,才仿佛看到了开平生动活泼的一面。一路看来,开平是一个适合居住的小城市,她没有广州的喧嚣和浮华,这里让人活得恬淡。特别是看到停泊在水面上横七竖入的渔船,一份闲适和懒散的情绪便飘浮了上来。
⑦而碧云笔下鲜活迷人的水边街出现在面前的时候,我有一刹那的惊愕,就像回到了久违的老家,一样的河,一样的桥,一样屏立两岸的骑楼,一样的街道,只是骑楼的建筑风格有点不一样。相对于揭阳古典的骑楼来说,开平的骑楼显得更高大洋气,欧陆风情充斥其间。外墙的黄泥已有不同程度的剥蚀,而楼房也因为久无人烟而发出一种迫人的沉寂,我的心竟有点隐隐的痛。
⑧到了碉楼村,矗立在田野和绿竹丛中的碉楼伟岸而苍劲,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铁窗下斑驳的锈迹,五六层高的围楼上,每一层都散布着排列整齐的窗口,而与古时的木扇和与现代的玻璃屏不同的是,窗扇全部是一式的铁皮,风吹日晒使铁皮完全氧化成褚红的锈色,墙体也濡染了像钟乳石一样或长或短的锈斑。
⑨铁窗是为了禁铟什么?里面有和“清洁堂”相似的故事吗?听了解说才知道,原来这是为了防外而不是为了禁内,这些碉楼的主人都是漂洋过海创业的商人,成功后纷纷回老家置曰建屋。因为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开平,治安相当混乱,为了保护家产和家人,他们想尽了一切办法,墙体是用糯米混合石灰等作为粘连剂的(想不到他们居然用了古代建造长城的方法),窗扇自然用了被认为最坚固的铁皮,而建筑风格则糅合了主人在外国所看到的各种欧式风格,西式的圆穹和王冠式的顶部,有的还有一根像避雷针一样高插入云的水泥柱。我好奇地问,是不是用来升旗的啊,旁边的老哥笑说,只是装饰用的,你想像力也太丰富了吧。
⑩与外观的警备意识相反,屋里的一切却是一派安居祥瑞的景象。围墙之内,主楼之外一字列开着灶间、食厅等平房,虽久无烟火,但也可想像出人丁兴旺时的迹象。进入主楼,每层都有小客厅和三四个房间,房间里雕床妆镜衣橱一应俱全,纯粹的中式古典摆设。而厅里墙上的玻璃镜框内陈列着屋主那些年代久远的家庭合照,虽然岁月在各式物体上蒙上了古铜色的色彩,却不显凄清之意,反是让人想起了四代同堂的热闹和儿孝孙贤的安乐场面。甚至在恍惚间,我曰到了奶奶的身旁。物体本无生命,而人对天伦之乐和幸福生活的怀念是相通的,这些记忆里熟悉的一床一桌,一瓢一镜,也因为有了情感的寄托,而散发出无比的温暖。
小题1:到开平之前,想像中的开平是何模样?(4分)
小题2:《围屋里的女人》中的围屋与开平碉楼各有何不同?(6分)
小题3:第九段括号里说“想不到他们居然用了古代建造长城的方法”,为什么要这样说?(4分)
小题4:本文在写作手法上最大特点是什么?文中有不少具体例子,请概括两个例子并分析其作用。(4分)
答案

小题:是一个地灵水秀的地方(2分);像是一层水雾笼罩着,有点忧郁有点朦胧(2分)。
小题:围屋像碉堡一样高耸,外观让人有“水泄不通”之感(1分),禁外又禁内(1分),无奈和悲凉(1分);碉楼伟岸、苍劲(1分),防外而不禁内(1分),屋里安居祥瑞而散发温馨(1分)。
小题:赞叹碉楼主人保护家产和家人的决心(2分);更突出碉楼主人为保护家产和家人想尽一切办法(2分)。
小题:对比(1分)。未到开平前与到了开平后对开平的印象对比;开平骑楼与老家骑楼对比;碉楼内外环境对比等(可任举2例,一例1分,满分2分)。通过对比,使开平碉楼的形象更加具体清晰。(1分)
解析

小题:无
小题:无
小题:无
小题:无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碉楼内外林 雨①对于一个陌生的地方,我们总想搜索出一些熟悉的印记,以此来拉近彼此的距离,正像没有了儿时旧屋的故乡就不像故乡一样。②开平】;主要考察你对文学类文本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下文,完成下题。
录入、删除,这些词对于经常使用电脑的人来说太过平常,数字产品对记录内容的取舍让我们感到方便,那么,人类的记忆是否可以像电脑一样,有用的存下无用的删除呢?近日,以色列科学家公布了最新研究成果:人脑的记忆有望像电脑一样录入、删除。
所谓记忆,简单理解就是能够记录和回忆。随着科技的进步,科学家对记忆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德国波思大学的研究人员经过多年研究发现,人脑能对涌入大脑内的信息进行分类,即分成需要保留的和永远忘记的两类。当接收外界信息刺激时,大脑嗅觉区的神经元就活动起来,然后大脑希波区的神经元开始活动。当这两个区的神经细胞同步活动时,外来的信息就会被记住,如果没有同步活动,外来的信息就被忘记。当这个信息被大脑记忆后,下一次外界又出现这个信息时,这个信息就会启动大脑,同步调出旧信息,也就是实现了对这个信息的记忆。
魏兹曼研究院神经生物学系杜戴教授发现,每一个记忆的获取都要经历一个时间段,杜戴教授称其为“巩固”,这是一个快速的“成熟”过程,一旦“巩固” 过程完成,这个记忆就被大脑保存,此时,外界的刺激和针对神经系统的药物对这个记忆将不起任何作用,将成为大脑中的永久记忆,可以被唤醒。同时杜戴教授在研究中发现,在记忆唤醒过程中有一种记忆擦除器,杜戴称其为“时间之窗”所有的记忆中只有在“时间之窗”内才能被删除。所谓“时间之窗”是在记忆获得及再次被唤醒记忆的过程中,“时间之窗”开启的时间极短。
杜戴教授据此认为,记忆的删除是可能的,在记忆获得过程中只要在“时间之窗” 开启的时间之内,通过神经类药物及外界刺激,将不希望记忆的信息“驱赶”至“时间之窗”内就可以中止记忆。而对已有的负面记忆(如恐惧、哀伤、惊吓、失败等)在唤醒的过程中利用同样的方法就能将其擦除。这样擦除记忆就成为我们主动的行为,而不是被动地受负面记忆的困扰。根据这种原理,我们希望记忆的信息也可以像录入一样方便,那便是最大限度制“时间之窗”开启时间。
(摘自〈健康文摘〉2004年第8期略有改动)
小题1:下列对“时间之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时间之窗是对记忆过程的一种形象说法,其实就是一个记忆的时间段。
B.科学家称,时间之窗是在大脑记忆唤醒过程中的一种记忆擦除器。
C.时间之窗是在记忆获得过程中出现的一个时间段。
D.时间之窗是在记忆再次被唤醒过程中出现的一个时间段。
小题2:我们如果要把“负面记忆”删除,下列哪一项说法行不通
A.神经类药物及外界刺激能够把负面记忆“驱赶”到时间之窗内,但前提是要在负面记忆唤醒过程中,时间之窗开启的时间内。
B.在记忆获得过程中,只要在“时间之窗”开启的时间之内,通过神经类药物及外界刺激,将负面记忆的信息“驱赶”至“时间之窗”内就可以删除负面记忆。
C.当负面记忆再次被唤醒的时候,我们通过神经类药物和外界刺激等手段,把负面记忆驱赶到时间之窗之内,即可删除。
D.当负面记忆再次被唤醒的时候,只要我们采取一些相应方法,如服用神经类药物等,把负面记忆驱赶到时间之窗内即可删除。
小题3:根据文意,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的一项是
A.在脑子里对过去事物的印象能够保持是记忆,而本文的记忆是指对信息的记录和回忆。
B.记忆事物要经历一个时间段,这是每一个记忆获取的必然过程。
C.外界的刺激和神经类药物对永久性记忆不起任何作用。
D.最大限度限制“时间之窗”的开启时间,有助于记忆的牢固持久。
小题4: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随着科技的进步,科学家对记忆的研究也不断深入,人们发现记忆是能够删除的。
B.希望记忆的信息之所以能够被我们记住,负面的信息之所以能被我们删除,因为如今我们的记忆可以像电脑一样录入、删除了。
C.如果我们想要记住英语单词,必须在记忆获得过程中,让大脑嗅觉区和大脑希波区的神经元同步活动。
D.人类的记忆水平虽然各不相同,但是从理论上讲,人类对记忆的取舍是完全可能的。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信息革命”时代
杰西卡·马修斯
数十年以后,我们所谓的全球化现象将被视为世界正在经历的巨变结果而非原因。历史学家将把大致从1990年开始的这个时代称为“信息革命时代”。他们所说的“信息”不仅仅指数据处理和通信技术,而且指生物技术的与之密切相关并且同样革命性的进步。他们将认为,与其技术先辈工业革命一样,信息革命同样导致统治方式、经济和社会的根本变化,而且速度更快得多。
工业革命改革了规模和力量的参数,并将国际关系、经济和战争置于以物质规模和获取自然资源为重点的轨道。当然,就物质资源而言,信息革命所起的作用恰恰相反,但它的实质在于,它能够改变各种关系,并能消除无论是时间还是空间内部的界限。
这种界限之一是看来不可改变的此处与彼处之间的界限。比如一次应征税的交易之类的事件发生的地点已不再显而易见。在市场、战争和个人身份方面,与之相关但更重要的国内与国外之间的关系正在变得模糊。随着诸如资金、商品、污染、流行文化等等的跨国界流动日益增强,对内政策和对外政策之间的差异正在逐渐消失。这种趋势有一天可能延伸至“我们”的思想与“他们”的思想之间的微妙界限。尽管难以想像,但由于人类对生殖的干预,一方面诸如转基因和克隆,另一方面诸如能自我复制和成长的机器人,甚至生物科学与物理科学之间的界限有一天也会消失。
由于技术进步而改变了的各种关系同样正在改变着国际政治和经济。能直接获得大量信息的人数急剧增多,这意味着大多数政府,尤其是大国政府及其中央银行和情报机构等机构的作用将大大减弱。无论相对地说还是绝对地说,非政府的行动者都获得了权力。由于信息传播的建设的加快,权力从政府向市场的转移得到了增强。市场能在瞬息之间作出反应,政府天生不能。政府必须以单一声音说话,这需要层层决策,而层层决策必定是缓慢的。
通向这个新时代的道路将不是平坦的。这种变革的艰巨性意味着,他们将受种族的、宗教的、民族主义的或者基于利益的强烈反对的干扰。并且与在工业革命中一样,受周期性金融灾难的干扰。技术变革的空前速度将使所有社会遭受巨大压力,并将根据各种文化对迅速变革的不同承受程度,使他们呈现出不同的面貌。
在这种大趋势范围内,可能出现无数迥然不同的结果。几乎没有什么东西是预先决定的。这可引起一场革命,它的影响将取决于明智或愚蠢的政策和社会选择。在信息和通信技术本身的法则和结构的范围内,在为了控制他们而将出现的法律中,存在各种选择。这些选择将形成个人隐私的界限,确定这些极其强大的工具基本上是为公共目的服务,不是为商业目的服务,平衡都市空间和网络空间,并衡量每个社会内的个人需要和社会需要以及价值观念。
小题1:“而且指生物技术的与之密切相关并且同样革命性的进步”中,“之”字指代的是(   )
A.信息革命时代B.数据处理和通信技术
C.生物技术D.工业革命
小题2:“信息革命所起的作用恰恰相反”这句话中,“恰恰相反”指的是(    )
A.工业革命导致统治方式、经济和社会的根本变化,信息革命导致这些变化发展更快。
B.工业革命改变了规模和力量的参数,信息革命改变了各种关系。
C.工业革命以追求物质规模和获取自然资源为重点,信息革命以消除各种界限为重点。
D.工业革命追求物质规模的扩大和获取更多的自然资源,信息革命不追求物质规模的扩大和获取更多的自然资源。
小题3: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此处与彼处之间的界限”的一项是(     )
A.应征税的交易之类的事件发生的地点不再显而易见。
B.在市场、战争和个人身份方面,国内与国外的关系变得模糊。
C.随着资金等的跨国界流动日益增强,对内对外政策差异逐渐消失。
D.生物科学与物理科学之间的界限将会消失。
小题4:根据4—6段内容,下列分析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信息革命削弱了政府的作用,使权力从政府向市场转移,有利于民主化的进程。
B.信息革命的道路是不平坦的,会受到种族的、宗教的、民族主义的、利益的各种干扰以及周期性金融灾难的干扰。
C.信息革命使所有社会都面临巨大压力,使他们作出不同的选择,从而得到不同的结果。选择的正确与否是受各种文化制约的。
D.所谓正确的选择,应指通过法律确定信息和通信技术这些极其强大的工具基本上是为商业目的服务的。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鸟是树的花朵
吴 忌
我们穿起了厚厚的棉衣,而有些树木落光了叶子! 看吧,这就冬天了!
一棵树落光了叶子,不能说丑,但缺了枝繁叶茂的风姿,裸露出树枝与树枝之间巨大的空旷,总是遗憾。我时常冲动,希望能在冬天的树枝与树枝之间放点什么。我喜欢让一切事物都从无到有。这令人激动。
冬天总是如此疏疏朗朗,树木仿佛都停止了生长,我们总是怀着一种等待的心理度过冬天,只有下雪,玉树琼枝,以及屋檐吊着冰凌,还能令我们开心。
然而一些鸟落到了树上,大大小小,五颜六色。我仿佛看见满树的花朵!
有时候,鸟是一群一群地飞来又飞走的,黑压压一大片的是八哥或乌鸦,冬天的麻雀也喜欢一群一群地落在光秃秃的树上。黑色的鸟群会在瞬间装点一丛树林。一群白鸽落到树枝上,仿佛早春的玉兰花开,白得丰腴而优雅。鸟儿们叫着喊着,吵吵闹闹。有时候,三只五只,它们散落在稀疏的树枝上。有时候只有一只,孤独地立在细细的树枝上,这使人记起树上的花朵,也是先开一朵,再开一大片的。
每当看到树上落满鸟的时候,我就停下来看。有了鸟的树显得格外生动。冬天的风因为这些小鸟的跳跃,也就显得细微而富有弹性。它们在树枝上唱着歌,一只鸟的歌唱使得树木上的冬天没有了寒冷的凝滞。乌鸦的歌声粗壮而无所顾忌,麻雀使得冬天没有了秩序。有时一只鸟独自唱出婉转的歌声,细细地发颤、发亮,犹如一个回味爱情的人在冬天品着春茶。那是妙不可言的。
树枝上的鸟比真实的花朵还要美丽。你见过一朵花从春天开到冬天吗?你见过树上的花朵在树枝与树枝之间飞来飞去吗?你见过会唱歌的花朵吗?这是一只鸟再造了冬天的生机。
鸟是树的花朵,此前肯定有人发现并且说出 如此美丽的事物不会等到今天才有人惊喜。我站在树木这下,我想做的事,鸟儿们替我做了,它们真的在冬天的树枝与树枝之间打开花朵,排练了舞蹈,播放了音乐。
实际上,鸟儿一直都在树上:在春天的树上,在夏天的树上,在秋天的树上。只是由于树上有了真正的花朵,有了枝繁叶茂的摇动,我们看到了更多生命的美丽,因此而忽视了树上有小鸟。一年四季,鸟儿从来就是树上的花朵。它们隐藏在树叶之间,与绿叶一起舞蹈。与春风一起唱歌;夏天的蝉鸣由一只鸟定调,秋天的月夜被一声鸟鸣切开。树木本来就是鸟的家园。
一只翠鸟就住在池塘边的灌木上,它翠绿的羽毛比深绿或浅绿的树叶更加艳丽,我们一眼就能认出树叶里的翠鸟之花。两只黄鹂可以让一棵柳树更加婀娜,我想杜甫当年在美丽的锦城思念家乡,一声婉转的鸟鸣,就让他想起了江南。江南的二月,哪一棵树上没有黄鹂的歌声和舞蹈? 不管树上有没有花朵,黄鹂总会落到二月妁江南。喜鹊踏梅如何? 乡村的快乐都在一树灿烂的梅花上,喜鹊就是开在乡村的花朵。
我喜欢夏天的白鹭,它们整个夏天都住在村头河边的树林里。白鹭们从碧绿的水田里归来,落到树梢上,远远望去,就是一树最浪漫的花朵。最不能忘怀的是村子里的月夜,白鹭们栖宿在那棵枫树上,夜风把树叶吹得哗哗地响,月光会把枝头的白鹭摇上摇下,翻开它们长长的翅膀。我有时候回忆童年,村头的枫树一定会出现,树上的白鸶也一定会出现。
我想,一年四季的树木会感谢一年四季的鸟。人也会的。真细想起来,我记住的人不是很多,而我记住的鸟却不少。因为,我认定鸟是树的花朵,千姿万态的花朵,常开常新的花朵,跳着舞蹈的花朵,唱着歌曲的花朵……                    (选自《散文》2004年第3期,有删改)
小题1:本文是写鸟的,为什么开头却用了三个自然段铺陈描写冬天的树?(4分)
小题2:“我记住的人不是很多,而我记住的鸟却不少”,从全文看,作者写到了哪些鸟?作者的。思路是怎样展开的?(6分)
小题3:“鸟是树的花朵”,本文的标题有什么含义?(4分)
小题4:结合原文,回答下面的问题。(8分)
(1)揣摩第七段的三个问句,体会此处的问号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4分)
(2)第八段中“我想做的事”指文章中的哪两句话?你怎样理解作者的这种想法?(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从“禽流感”到“人流感”
10月以来,从亚洲、欧洲到美洲,国际社会正试图通过全球布防的一致行动来共同抵御
禽流感。为何禽流感这样一种早已存在的动物传染病,会让国际社会现在如此严阵以待?
禽流感是禽流行性感冒的简称,它是一种由甲型流感病毒的亚型引起的传染性疾病。甲型流感病毒的病毒抗原结构分为H和N两大类,H是血细胞凝集素,是帮助病毒感染其他细菌的酵素,其作用有如病毒的钥匙,用来打开及入侵人类或牲畜的细胞;N是神经氨酸,能破坏细胞的受体,使病毒在宿主体内自由传播。
根据H和N的形态,甲型病毒可由15种H亚型和9种N亚型排列组合而成。引起人类疾病流行的流感病毒株,以往只发现三种H抗原(H1.H1.H3)与两种N抗原(H1.H1.H3)。按照这一规律,只能是以上5种抗原组合出的流感病毒才能造成人的感染,而其它抗原组合形成的禽流感病毒难以超越物种界限感染人。历史经验也表明,人类感染禽流感的概率非常低。而且很容易康复。
然而,H5N1的出现改变了上述看法。
日前,世界卫生组织(WHO)驻华代表处新闻官Aphaluck Bhatiasevi在接受《时代人物周报》专访时证实:从2003年起至2005年lO月20日,印尼、越南、泰国和柬埔寨等地确认了118起人类感染禽流感病例,其中61人死亡。所有这些死者的灵魂都指向一个名字:H5Nl。
死亡的人数似乎并不多,甚至抵不上一次飞机失事或者一次恐怖分子的炸弹袭击。但和诸多疾病比较起来,禽流感导致的人类死亡率,已经达到一了令人心悸的53.69%!
今年以来,该病在流行病学方面继续朝着不利的方向发展:在亚洲的部分地区已经形成了地方性流行,尽管采取了积极措施,包括扑***了3.4亿多只家禽,但是爆发仍反复发生。另外,比较不同时期的病毒,发现H5N1的致病性正在不断提高,病毒传播的隐蔽性在增加,这使人类面临更大的威胁。
惟一能松口气的是,H5Nl病毒现在看来还不具备由人传染人的能力。
然而,上述判断只是建立在一目前的情况下。事实上,H5N1病毒可能发生变异却是诸多卫
生专家的共识。世卫组织发言人麦克纳布10月18日警告说,禽流感病毒发生变异已经“不可避免”。路透社也援引专家的观点说,H5N1禽流感病毒早晚都会发生变异,使得其能轻易在人与人之间传播,这只是个时间问题。这种情况一旦发生,会有两种可能:其一,病毒可能变异得更为致命;其二,痈毒和人类的流感病毒混合,产生一种在人与人之间能够轻易传播的新病毒,这将导致大面积的流行,很多人会因此受感染并死亡。
尽管现在各方仍有争论,但是专家们对以下判断的观点却是一致的:从“禽流感”到“人流感”的可能性益在不断增加;禽流感没有边界,禽流感对一个国家的威胁,就是对世界所有国家回察的威胁。
小题1:下面关于“禽流感”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禽流感今秋大有蔓延之势,已经引起世界各国的强烈关注。
B.禽流感,可以形象地理解为鸡鸭类韵“感冒”,主要在禽类中传染。
C.禽流感由甲型流感病毒引起,这种病毒表面的蛋白质分为H和N两大类。
D.H5N1型禽流感病毒是15种H亚型和9种N亚型抗原组合之外的新亚型病毒。
小题2:下列作为文中画线部分的证据,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亚洲地区已出现人群集中感染H5Nl病毒死亡的案例。
B.诸多卫生专家已形成H5N1病毒发生变异的共识。
C.现在发现的H5N1病毒比以往发现的病毒的致病性有所提高,而且其传播途径更不易觉察D.和诸多疾病比较起来,H5N1病毒目前导致的人类死亡率高得可怕。
小题3: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禽流感是当今世界人类面临的最严重的健康威胁之一。
B.目前看来,H5Nl对人类的免疫系统来说是一个全新、毒性极强的病毒。
C.从2003年底开始的一百多例人类感染禽流感病例全部出现在亚洲,由此可以断言,新
一次流感大流行将在亚洲爆发。
D.如果不加以控制和采取有效防治措施,人类可能面临一个巨大的灾难。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空气发电技术
人们常将风力发电视为最洁净、无污染的发电技术之一,但风力发电也有它的不足,在风力微弱的情况下,风车翼片无外力推动,就会静止不动,无法发电。另外,如果联网的风车群有部分不工作,只有几台运转就可能出现过载现象。电给人们带来诸多便利,如果没有电,后果难以设想。可是,电通常只能是发多少,消耗多少,难以存储。虽有一些存储方法,但成本昂贵,难以普及。
在深夜,居民和企业用电均处于低峰,如果是核电站或热力电站,便可以将水压进位于高处的储水站,当需要用电时将水排出,推动涡轮发电机发电。那么,风力发电能否也仿照上述方式,将空气存储起来,到需要时再使用呢?德国工程技术人员找到了一种存储空气的新方法,即在地下建一座大型储气站,用空气压缩机将空气压缩,进行存储。需要时打开阀门,由高压空气推动涡轮机发电。空气排放前,如果再用燃气加热,效率将更高。
70年代末,德国就建成了世界上第一座空气发电站,它的两个储气站位于地下658米和800米,储气量为31万立方米,足够供功率290兆瓦的发电机组工作3小时。美国Norton电站储气站在地下800米,储气量达900万立方米,可发电2700兆瓦,相当于两个大型核电站的峰值发电量,可满足68万户居民的两天用电。
目前,该技术除了能应用于空气电站应急发电外,也是一种获取洁净能源的办法。如果将其与风力发电机组合使用,它将开辟一条全新的提供能源的途径。一个风力发电机群加上压缩空气电站,无论从技术还是从经济角度看,均可以与油、燃气、煤或核能一比高下。如我国的内蒙地区,风力资源丰富,建造风力发电机群,加上空气电站,将有取之不尽的能源。
风速高时,风力发电机群同时工作会出现电力过剩情况,这时就可以将空气压缩进地下储气站,到需要时再放出。
空气发电技术现在还少有人问津,原因是目前矿物能源的价格太低,以致人们还无需去考虑。一旦矿物能源耗尽,政府对二氧化碳排放标准严加限制,对洁净能源的需求就会骤然而升。当然,空气发电也并非是零排放,但与热力发电相比,仅是它的二十分之一,每度电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为10至15克。如果该技术能够投入使用,那么它将是生态能源领域的一项新突破。
小题1:
有关风力发电与空气发电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风力发电靠的是自然风力,空气发电靠的是人造空气。
B.利用风力所发的电不能存储;利用压缩空气发的电可以存储。
C.风力发电因受风力影响而有所不足,而空气发电可以不受风的影响而独立发电。
D.风力发电受自然条件的限制,稳定性不够;空气发电能用于应急发电,还能获取洁净能源。
小题2:
下列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核电站或热力电站,在居民和企业用电均处于低峰时,可以将水像压缩空气一样压缩,当需要用电时将水排出,推动涡轮发电机发电。
B.无论从技术还是从经济角度看,空气发电十分优越,它可以与油、燃气、煤或核能一比高下。
C.风速高时,风力发电机群同时工作会出现电力过剩情况,可以将空气压缩进地下储气站,到需要时再放出。
D.空气发电技术现在还少有人问津,因为空气发电不是零排放,而政府对二氧化碳排放限制又很严。
小题3:
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被压缩储存的空气在释放发电前加热,会获得更高的发电效率,核电站或热力电站被压进高处的水也可以仿照这种做法。
B.空气发电技术是生态能源领域的新突破,它投入使用后,能解决世界的能源危机。
C.将风力发电和空气发电两者组合,我们将获得比风力发电稳定持久的能源。
D.一旦矿物能源耗尽,我国必将大力发展风力发电和空气发电,尤其内蒙地区将全面采 用两种发电技术相结合的模式。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